《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珍惜汉语诗歌的美丽—读剑客无剑《越过雷雨的城市》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8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女,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8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猪三 于 2011-5-26 20:23 发表


你打搅了我暗送秋菠了。。。

沒法子,我须要菠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8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精采的评,很精采的回应,千朔先推一个,回头整理大家的交流,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猪三 于 2011-5-26 20:23 发表
image  确切的说是图像,而大家翻译成中文之后,译成了“意像”,虽然有时通,好象有时是不通的。我不知道大家谈论意像的时候是在谈论什么?有时候,说画面感很强,是在看一幅幅画。西方人喜欢的是油画,中国人大大多喜欢水墨画,那么中诗和西诗是不是要有区别呢?总是拿西方人的观点来套用中诗,我想,有时候也是不通的。这好与生活方式、语言构成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image  确切的说是图像:图像在艺术的创作领域本身就具有意涵的延申,图像不是图画,在应用设计的领域里,图像是必须让人可联想的,它具有必须让观看者产生意义的作用,这也是为何有些學者翻为意象的原因,此外,就算把图像归为图画,也往往因为作家画面的组合不同,而让观赏者产生不同的联想,这是透过画让人与人重叠经验情感,然后再达到心灵的交流。我想不管西方喜欢什么画,中国人喜欢什么画,情感是人的共通性(中国人也是有人喜欢油画的),人们类似的经验在艺术的表现后,使之产生相似的情感共鸣,这才是艺术的至善至美。猪,別把东西分得那开,把好的经验學习起来,才是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学写诗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5-28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9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评论,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9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都不知道这件马甲是谁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放低心态,认认真真地写吧,像大多数勤劳的诗者一样,去找到汉字与外物之间最妙不可言的对应,找到汉语那些让人会心的多义之言,珍惜汉语诗歌的美丽!

诗歌语言很关键,但要用好诗歌语言却非常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5-28 15:47 发表

image  确切的说是图像:图像在艺术的创作领域本身就具有意涵的延申,图像不是图画,在应用设计的领域里,图像是必须让人可联想的,它具有必须让观看者产生意义的作用,这也是为何有些學者翻为意象的原因,此外,就 ...


千千说得是!
其实英文很生硬,就决定了,有时候一个单词,会有多种解释,看放在什么地方,image在百度上有十三种以上的解释,其中心理学上把它理解为意象、心象,中文大概是由此而来的吧。我们平时用的很多词,其实都是从西语中来,比如垃圾、咖啡,鸦片,沙发,摩登,芭蕾,香槟等等,难道俺们都要揪住分清楚?
那只猪爱钻牛角尖,执着到骨子里了,叫水水给他洗洗脑,把虫虫揪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tv.sohu.com/20110519/n307981966.shtml#super

看场电影吧。这些画面是可以用诗的语言呈现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放眼看去,大多数论坛,都是一片风和日丽、歌舞升平的景气,诗歌阵地仿佛成了娱乐场所,悲哉!


曹公子如此敏锐。难得难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边青艾 于 2011-5-30 19:14 发表
放眼看去,大多数论坛,都是一片风和日丽、歌舞升平的景气,诗歌阵地仿佛成了娱乐场所,悲哉!


曹公子如此敏锐。难得难得。



矮矮哥说的太好了,鼓掌通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1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非 于 2011-5-28 09:49 发表
再者,文学批评不是一味唱赞歌,似是而非地用一些所谓术语来掩盖事实的真相,是玩弄,是亵渎!没有出于真诚的心灵,全部多余的语言都该去死!
姐姐,这样犀利的语言会得罪人的,
虽然我很喜欢。

我得罪的人还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7: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