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珍惜汉语诗歌的美丽—读剑客无剑《越过雷雨的城市》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7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看到这个,一定要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场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这是百度里的解释,最后一句理解起来较为简单。在我眼里,我把意象大概理解为:借用客观事物,运用艺术手法,将情景巧妙融合的立体情感画面。

这种情感画面,一百个人进去,有一百种不同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个体的,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私有”之处,但我相信,优秀的诗歌,在这一百种不同的感觉里,总能找到一丝共性,或者可以理解为“集体共鸣”,也许这便是诗歌情感中最大的亮点,它有可能是“小我”,也有可能是“大我”。

上述因素,如果不跟诗人面对面直接交流,我们永远无法得知藏在诗人背后的真正创作意图和情感,我们只能用惯有的思维,或主观的理解方式去揣摩,那么,关于对情感方面的解读和评论,就比较主观,不一定完全准确,这便产生了情感上的交流。不管对错与否,我们应该感谢这些真诚和勤劳的读者,因为有他们,我们才有灵感,才有进步。(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人:海鸥飞海上,个人觉得他是一个非常真诚的诗人和读者)

能让我们硬性讨论的,或许是创作手法,比如对客观事物(景)的运用,语言的表达等等,这是能够直接看出一个人汉语言文字能力强弱的地方,也是可以变化和提高的。当然,普通聊天的语言方式,跟诗肯定不同,所以我们才说要学习写诗。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写诗,为什么不是写出来的诗都是好诗,怎样才能写出一首好诗?个人觉得,我们平常多交流的,该是这些方面的内容。情感(道德范围),属于每一个人,可以交流,但不存在批判。

子建兄说:“文学批评不是一味唱赞歌,似是而非地用一些所谓术语来掩盖事实的真相,是玩弄,是亵渎!没有出于真诚的心灵,全部多余的语言都该去死!”
不记得从何时开始,我们走进了网络写作。大概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缺乏真实开始。可是走进了网络,我们又置身于另一种世界,真实依然模棱两可,情感的天平,在真实与虚假中忽高忽低,平衡,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词。

对于文学,现在流行唱赞歌不能完全怪读者,那是因为,有敢于指出缺点的人,可是能够发自内心虚心接受批评的人,有几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曹(植)子建 于 2011-5-26 18:38 发表


哪天俺取了木版主,就不用你去叫了。

我们好像才成亲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让我们放低心态,认认真真地写吧,像大多数勤劳的诗者一样,去找到汉字与外物之间最妙不可言的对应,找到汉语那些让人会心的多义之言,珍惜汉语诗歌的美丽!

嗯,好好珍惜。
诗歌写出来了,就是一种缘分。:)
我喜欢诗歌的纯净与多义,发光与安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郁郁香芷 于 2011-5-27 09:47 发表
才看到这个,一定要顶一下~


抱抱郁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5-27 10:53 发表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 ...


帘妹妹说得很专业,前面的猪三则说得生动形象。鼓掌!

中国古代关于意象一直处于点到为止,恍兮惚兮的状态;国外在研究意象时,则是把其分为抽象的主观的“意”与具体的客观的“象”。后者对于初学者有实际的意义,不过,我认为,前者则更得其要意。因为意象运用的优劣,是取决于审美主体本身的活动,因此,审美主体个人的情趣、经验、想像力、文化底蕴、文字表述能力、喜好等都直接决定了这个意象呈现的高低。诗歌是一种心灵化的表达,审美心理结构一旦有偏差,就会去之千里。这也就是为何会有“神来之笔”这样的妙作!而这些神来之笔包括诗者在内恐怕也解释不清它的来由,因此,只能得其意了。这样一说,我可能会有点天赋论者的嫌疑,其实不用怀疑,所有的文学艺术,与天赋是分不开的,与个人的悟性习习相关。当然,同样也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否则,你天赋再就高,也会变成周处。
所以,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而俺也只是个半调子,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说法,就当作没看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5-27 15:24 发表
因此,让我们放低心态,认认真真地写吧,像大多数勤劳的诗者一样,去找到汉字与外物之间最妙不可言的对应,找到汉语那些让人会心的多义之言,珍惜汉语诗歌的美丽!

嗯,好好珍惜。
诗歌写出来了,就是一种缘分。 ...


是的,我想说的其实就是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8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语的美好,在于它字词的多义性延伸出来的不可多得的意味,在于它陌生化后的新奇,在于它内在的节奏与韵味的独特美感,在于诗者的经验与审美所表现出来的唯一磁场。不管是意象、向征、语言,在加入你的情感后,那首诗就是一个人的气质,就是你自己。因此,请尊重汉字,尊重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珍惜每一次用汉语写作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8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者,文学批评不是一味唱赞歌,似是而非地用一些所谓术语来掩盖事实的真相,是玩弄,是亵渎!没有出于真诚的心灵,全部多余的语言都该去死!
姐姐,这样犀利的语言会得罪人的,
虽然我很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8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他的诗不是常能打动我,但我却常被他打动

有时候太拽了,会让人对你更迷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8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曹(植)子建 于 2011-5-26 16:20 发表
自沙!

这个图片挺难得的,难为你能找到

和你真是太般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8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好评好诗

现代诗歌需要这样耐心的解读
才能更好地进入

就诗而言,城市描写更深入一些会更好
过多地个人意识使诗带入城市的场景弱了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8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两位给我们了一场视觉的盛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7: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