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千朔

《台湾馆-当代诗人介绍-01》苏绍连-增118-120楼-《草木有情》介绍及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从情感到技巧再回到情感再研究技巧,这是良性循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朴素,注重人物外形的刻画和雕塑,传达出作者的一份关注和怜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首席和海鸥兄的阅读,争取5日把最后一篇阅读心得贴上,然后~改介绍下一位台湾诗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千,我的《航行》被台湾诗学吹鼓吹诗论坛置顶了~~~

那个《2012备忘录》不和他争了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3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3-2 23:08 发表
千,我的《航行》被台湾诗学吹鼓吹诗论坛置顶了~~~
那个《2012备忘录》不和他争了哈~


呵呵~很快就抓到要诀了呀~
贺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从镇江回来,争取再发几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千千真给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3-3 16:22 发表
刚从镇江回来,争取再发几个。

给阳光兄加油,这两天我又感冒了,头有点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阳光之地 于 2011-3-5 20:35 发表
这个千千真给力。

谢谢之地的鼓励,倒是我个人覚得很对不起苏老師,沒有尽力把他介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6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乡镇小孩》阅读有感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写诗,都一定会从自身的观察里着手下笔;而在 苏绍连 老师的诗作中,更是不乏看到诗人对于自身所处这个社会的观察与观怀。这样文学的人文情怀,从诗人的代表作──「七尺布」、「兽」等诗,就可以看到,而从诗人所出版的成人童诗,更是可以看得一目了然。
  《台湾乡镇小孩》这本诗集出版于2001年,为台北的九歌出版社发行。这本诗集其所关注的就如书名所言,以生活在「台湾乡镇」的孩子为创作的重心。2000年左右的台湾生活水平,在经济上是相当富裕的,但再怎么富裕的国家,还是会有贫穷的人家;此外,富裕的生活并不等同快乐的生活;因而,在诗人眼中的这些孩子,虽然物质生活不见得困乏,但精神方面却都是贫乏的,这样的呈现,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些孩子为什么不快乐;此外,是谁让这些孩子不快乐的?然后再进一步思考,孩子不快乐,大人就快乐吗?若是大人都不快乐了,那么一个富裕生活的社会,为什么多数的人都不快乐呢?我猜想,这才是潜藏在诗人心中,真正要触及的问题:「到底要怎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富裕?才能让这个社会不是只有经济富裕而已?而是人们的精神要真正富足,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
  就好之前所言:写给台湾镇乡小孩的这组诗,之所以令我感动的,其实是诗人关怀的眼光,他有着夫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心情,比如象第十四首,小孩到底能不能通灵是一回事,但大人要小孩在这么小就从事这样的工作,对他的心灵而言,其实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为了生活啊,大人不得不这么做,小孩除了摒除自我意愿的能否,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除了养成为一种信仰外,他又能如何,因而其中的滋味,实是难以言语的。
14.颜显南∶七岁,家设神坛,供人祭拜,父当乩童,招揽信徒,捐献进香,并为人收惊解厄。

小男孩的衣领口挂着一条红线
红线端系了一块翠玉。他的手腕
套上一串米色念珠,口袋里还有
一叠符咒。他好似一尊小神象
脚步下,影子会爬起来。

许多人都来围观
绕着小男孩旋转
烛火在眼睛里摇晃,掉泪
光,走在一条黑暗的路上
一炷香通知了另一个世界
小男孩就带大家过去。

  另在这一组诗中,较令我动容的是第四首<李芝玲>、第五首<叶诗蓉>和第十一首<卓孟玉>;李芝玲是生了重大疾病的孩子,叶诗蓉为低智能的孩子,而卓孟玉则有天生的大胎记,苏老师在卓孟玉的写作上,而凌厉的写作人们对于不能抺除的印记的自卑感。有时候,我常覚得生活的经历和生命的经历是不同。多数时候,我认为生命的经历其实比生活的经历要沧桑些,尤其是对生重病或长久慢性疾病的人而言,那种不安感,会不知不覚中对生命产生莫名的恐惧,也许有些人于外在表现,会极力表现出坦然与放下,但不知那个下一刻是终点的想法,说放下又何其容易的放下,也因而对于走过不同阶段的自己,其实是感谢的,至少自己是有勇气走过那样的自己。也因而读到这三首,让我感到内心的疼痛,这些孩子都还那么小,却要经历比许多大人更多的生命沧桑,何其的不容易啊!
就像第四首所写「李芝玲∶某镇长么女,读小学二年级,曾练舞蹈,参加县赛获第一名。患癌。」
  窗台上有一个会旋转舞姿的机器娃娃
  跳着一再反复的十九世纪的曲子。窗外
  阳光照进来,扎住了小女孩的两条辫子
  原来小女孩只是一张相片,在相框里。

  老师带着一群同学
  从遥远的地方来唱歌
  小女孩用全身仅有的一点点血液旋转
  苍白的脸微笑,绽放色彩……

  这是一张相片
  小女孩留了什么,竟然阳光不忍离去。
看到这首诗时,这个孩子已经不再这世间了,所有的一切对她而言都是虚幻一场,留下的最多是亲人的回忆,或者是每年的祭拜,但生命的这一场努力,到底应不应该还要有更多什么呢?诗人都后写了「这是一张相片/小女孩留了什么,竟然阳光不忍离去。」而第五首「叶诗蓉∶读启智班,父亲是大陆来台退役军人,在学校当工友,兼营小吃店,母亲是台湾人。」
  小孩是海峡那岸的种子,落在这岸的泥土里
  虫蛀食种子的时候,农药还没喷洒下去
  然而她还是生长出来了
  站在任何人面前,她总是低着头。

  小孩是一棵长不高的植物
  在风中低着头,在雨中低着头
  也在阳光中低着头。有人看见她的脸
  是一朵花,为什么不能抬起来点缀这片土地?
很多时候我们真的覚得孩子是纯洁而无辜的,不管这片土地有着什么样的生活意识型态,但是现实生活在多数时,往往令人产生无力感,她不是自愿要成为低智能的孩子,但生命的经历让她只能真的比人低一等,或许有些人会认为她都低智了,那还懂什么生活或生命的道理,但人往往疏忽了,她是有智感的,能力不足表现或不愿表现的,并不代表她没有感受,而就也是诗人告诉我们的「小孩是一棵长不高的植物/在风中低着头,在雨中低着头/也在阳光中低着头。有人看见她的脸/是一朵花,为什么不能抬起来点缀这片土地?」而第十一首「卓孟玉∶小学四年级,右颊眼睛下方有块褐色胎记,是养女,喜欢唱流行歌曲。」

  小女孩站上台,努力地把以前的声音
  再找回来时,灯光都熄灭了。

  她的母亲来看这一次的表演
  寻找脸上有褐色胎记的女儿
  如果灯光听到她的歌声
  就会凝聚,照亮她圆圆的
  一张缺陷的脸,象有腐斑的黄叶
  怕被人用手刻意地摘去。

  她的歌声在黑暗的风中来到母亲的耳旁
  一句一句呼唤∶
  妈妈,我在这里……
这一首的读后感,我想了很久,也写得很慢,因为每读一回去细想这些孩子,或其他有类似境遇的孩子,我就哭一回。人,要生而平等其实只是一个梦想,就像这个孩子,脸上的印记不是她所愿的,但有时其他的孩子们不懂,嘲笑是一种不能抺除的记忆,或许有人会让为科技这么进步,去做美容就好了,但可能没想到的事,是不是人人的经济都能负担得起,因而如何去建立孩子面对外人的种种的眼光,以及建立她的自信心,家人、老师和社会也都该去建立一个健康的观念。
  而从阅读这组诗里,我每读一回就覚得应该感谢我的父母,把我生得这般美好,至少智能中等且五官端装正常,且不管这个身体有无病痛,至少我是活到这把年纪了,可以这么自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也因而,每读一回诗人的这组诗,我都感覚到诗人对这世间或其生长环境的人文关怀,其实是远远大于文字所呈现,只是我们也能从这些创作来感受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深圳欲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3-6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滴水 于 2011-3-6 13:01 发表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写诗,都一定会从自身的观察里着手下笔;而在 苏绍连 老师的诗作中,更是不乏看到诗人对于自身所处这个社会的观察与观怀。这样文学的人文情怀,从诗人的代表作──「七尺布」、「兽」等诗,就可以看 ...

千辛苦了。
是呀,这诗里面展现的人文情怀很让人感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7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很经典,推一个精。
千辛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深圳欲望 于 2011-3-6 23:39 发表
看了一些。慢慢看。好好学习。一个写诗人,成长的漫漫长途,不可能读几个他的诗歌就可以算了的。所以,坚信背几个。感谢这种系统介绍阅读交流。向千板板致敬

再贴上第二个台湾诗人之前,我再挑<草木有情>诗集的几首给深圳兄參考參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3-7 11:03 发表

千辛苦了。
是呀,这诗里面展现的人文情怀很让人感动的。

不辛苦,边读边學也是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07: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