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千朔

《台湾馆-当代诗人介绍-01》苏绍连-增118-120楼-《草木有情》介绍及评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2-19 10:41 发表
这些散文诗读完舒服,理性而又感性~
像沙漏,具有极强的感知及理化诗性~

苏老師是一个非常成熟且情感真摯的诗人,他的作品总是理性与感性交融,尤其是感性这一方面,他所表现是一种大爱的人文精神,而他的写作技巧,更是有很高艺术性,自然卻不失委婉,很值得大家来阅读的~

问好木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2-18 19:30 发表
恩,收获不小,笔下感觉下力,尖锐中有哲理,好~

谢谢首席阳光兄~~~苏老師的作品很适合你阅读哦,因为我覚得和你的思考有点相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2-6 12:28 发表
苏绍连,诗人,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八日生,台湾台中人。   苏绍连台中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浪》、《诗人季刊》创办人。现任沙鹿国小教师。   苏绍连著有诗集《茫茫集》,曾获《创世纪》创刊二十周年诗创作奖,时 ...

这个是老介绍了,苏老師已经退休好多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9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得来坐坐,学习学习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自剖写作心路:苏绍连‧2005年<孤寂的游戏>

 
无止尽的游戏并不会叫人疲倦,写诗,写到乐此不疲的状态,往往是诗的游戏有无限的可能。 

  一九六四年,大约于初级中学三年级,我开始尝试写诗,至今已有四十年了,其间波涛汹涌的种种思潮,冲击着我的脑袋,逼迫我试图在每个创作阶段抢滩登陆,插上不同的诗风旗帜,曾以『后浪』自诩,幸在早期被好友洪醒夫的『细水长流』四字劝戒而能自惕。因此,我不敢把写诗当作一种使命或责任,而宁愿看作是一种没有规则限制、也没有输赢赏罚的游戏。参与游戏者永远只有三人,一个是过去的我,一个是现在的我,一个是未来的我,但其实三个都是我自己,这样的写诗可以说是孤寂的游戏。

  一般游戏可以忘我,写诗游戏却曾让我牢牢的抓住了自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凡我所视,皆由我所获,凡我所欲,皆为我所现,玩着诗的帝国主义游戏,占据图书馆为自我城堡,差遣文字到处拓展心灵的殖民地。可是,我的子民只有自己,那是容易自我陶醉与破灭的游戏。一九六九年底,一首由洪醒夫送交至周梦蝶再转至诗宗社发表的散文诗〈茫顾〉,正是我这种游戏的写照:『我原想长成月亮或者太阳,但我种下的却是一粒不会发芽的星,在心中慢慢成尸,化为磷火而已,化为磷火而已。』无光的磷火,飘忽不定,无法照亮任何一块黑暗。

  受到诗人作品的诱引,玩起追逐的游戏,诗在哪里,我就追到哪里,而诗总是神奇的跳离到不同的方位,我时而触及到诗,时而落空,不知诗的去向。仿佛是杨唤、洛夫、亚弦、罗门、商禽等等前行代诗人的诗在戏弄我,我追逐得像诗痴,不知不觉的在这种游戏中借到火取到暖,诗的生命因而舒展成长,在七十年代,友人掌杉即已发现了我的诗作血源,而我当时竟然不知,仍沉迷于诗的追逐游戏之中。

  无止尽的游戏并不会叫人疲倦,写诗,写到乐此不疲的状态,往往是诗的游戏有无限的可能。用扮演角色的方式写诗,无疑的是我喜欢的游戏,如同七十年代时创作的《惊心散文诗》后记所说:「我仿佛先置身于一幅诡异的画前,或置身于一个荒谬的剧场中,再虚构现实中找不到的事件情节,营造惊讶的气氛效果,并亲自装扮会意演出,把自己的情绪带至高潮,然后以凝聚的焦点做强烈的投射反映,透过绵密的语言文字写作。」像这样历经每一次的角色扮演游戏,我整个身心有如从浩劫中归来,或能舒坦,或仍紧绷,好友萧萧说这是「战栗」,我不也玩着存在主义者卡缪和卡夫卡的游戏?

  其实,我更喜欢回到小时候玩的游戏,在任何时空,只要一出神,我就会通过幻想玩起「将自己隐形」的游戏,让周遭的人看不见我,也许隐藏在某一个物品里面,也许隐藏在某一个生命体里面;或玩起「将自己变形」的游戏,也许变成动物的形体,也许变成物品的形体,如此来观察世界、体验生存环境、感受生命价值。这样的游戏一直延续于我每个阶段的创作基调里,甚至这样的游戏让好友陈义芝对我产生了「藏锋不露,含光不吐」的印象,其实我无锋可藏,无光可含,我只能以玩着隐形或者变形的游戏催促我的创作养份,藉隐士之名悄悄掩饰自己的钝拙和晦暗,如此的我,多么愧于对人啊。

  另外有一种游戏是要乘坐时光机的,可以让时光前进或倒退,我屡次玩这种游戏来写诗,在时光机上按钮启动航行,瞬间回到童年,与自己的童年对话,找寻曾经生活在一起的童伴,重温童年的生命空间,致使我有如李癸云说的:「他的书写意识里也常表现有个小孩在后头执他握笔之手教其描摩的情结」,是往回长大的小孩。是的,我是往回长大的小孩,期待时光机能让我永远留在童年的梦土。

  最漫长的游戏莫过于长诗或组诗的创作,那是一种长期的作战游戏,凡战备物资、攻略计画、沙盘推演等等,无不耗费时间与心血,但一进入到作战过程及玩到作战结束,不管是捐躯沙场或是凯歌奏捷,都有某种程度的成就感来自我安慰,《河悲》诗集如此,《小丑》国台双语诗作系列如此,《古诗变奏》系列如此,《草木有情》系列如此,《童话游行》里的九首长诗如此,一九八九年,林耀德说写长诗的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呈现出一个隐藏作者发展的轨迹」,是「非事件的大事」,是吗?我只是从玩隐形的游戏到变成隐藏的作者而已,默默无声于创作,像一只爬行于晨昏之间的蜗牛,那些长篇作品,是蜗牛爬过的长长痕迹罢了。

  习惯了以上三十年的纸本为场域的游戏,到一九九四年时,我的心灵魂魄居然被电脑所建构的游戏场域完全攫夺,从文本转换到超文本,从单纯的文字增加到多媒体,我玩得废寝忘食,把诗玩得几乎质变。我利用电脑软体玩起文字的导演游戏,我让文字成为演员,给予剧本,指挥文字进出场、走位,教导文字的肢体动作和表情,让文字成为如「骇客任务」或「卧虎藏龙」等电影中的人物,能飞檐走壁、上升、下降、悬浮、旋转、跳跃、淡入、淡出,化静态文字的不可能为动态文字的可能,然而这样玩文字的目的是什么?李顺兴说:「配合数位科技的进展,并溶合解码等其他待开发的表现形式,需求新型阅读行为的数位作品将展现出更丰富的美学内涵。」我知道,通往诗的殿堂有许多条路,超文本是新发现的一条路,它的风景无比的绮丽多采,需要用数位技科的电脑软硬体来开辟,对诗人来说是最艰难的挑战,我玩这种游戏,是因为可以找到诗的新视界,美丽的新文字,现代诗人怎能故意忽视而轻易放弃它呢?

  我玩写诗游戏至2005年,已有四十年的光阴,感谢许多诗友的提醒,让我在四十年孤寂的游戏中不致于走火入魔。我知道游戏仍会继续下去,无法终止,我心理已有所准备,因为新的游戏正等着我来挑战。


本文转载自:苏绍连‧意象轰趴密室
http://poempoem.pixnet.net/blog/post/1625901

[ 本帖最后由 千朔 于 2011-2-19 16: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9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桑间濮上 于 2011-2-19 16:05 发表
这得来坐坐,学习学习在学习

谢谢小桑,今天努力看能不能把一篇读后感写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9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2-19 16:38 发表
 
无止尽的游戏并不会叫人疲倦,写诗,写到乐此不疲的状态,往往是诗的游戏有无限的可能。 

  一九六四年,大约于初级中学三年级,我开始尝试写诗,至今已有四十年了,其间波涛汹涌的种种思潮,冲击着我的脑 ...




结尾两句非常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0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2-19 17:40 发表

谢谢小桑,今天努力看能不能把一篇读后感写完~~~

O,再来支持一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1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千版主辛苦:)
在《台湾诗学.吹鼓吹诗论坛》论坛,我常去交流,我是小学生,三个月前我成了苏老师手下的一个普通版主,大家不会想到吧。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1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去注册支持无站做斑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1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1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哪天也去那个认坛玩~
也有人说过,写诗是一种能量的释放~
苏老师是在游戏中挑战自我~
继续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1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注册好了,计划写几个台湾诗,很早的时候看,我看过几首,好厉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桑间濮上 于 2011-2-20 16:59 发表

O,再来支持一把

感谢小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哲 于 2011-2-21 00:14 发表
学习了,千版主辛苦:)
在《台湾诗学.吹鼓吹诗论坛》论坛,我常去交流,我是小学生,三个月前我成了苏老师手下的一个普通版主,大家不会想到吧。哈哈

无站厉害,我在那儿注冊好几年,说不定发贴量都沒无站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04: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