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无哲

[讨论] 鲁迅文学奖得主车延高羊羔体诗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3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听,静静地听:

车延高实至名归——鞭尸鲁迅——我们的骨气

作者:汉家

1、鞭尸鲁迅,这可是当代的集体快感,两年一次还是太短了,对于广大的文学奖项饥渴症的患者,我提议改成一个月一次,获奖名单扩大到百人以上,排排坐,分果果。

2、真正的汉语写作者,我们要有骨气。不就是个鲁奖嘛,别心猿意马,给谁不给谁,实在不是一件严重的事情。你舍得一身剐,别理这些野花野草,一个人埋头写作去,用坚硬的汉语杰作回击它,这才是我们的气血。

3、车延高的获奖,我一点都不奇怪。我很不明白,原来我以为一直清醒的诗歌兄弟,居然在这件事情上糊里糊涂,进而作愤愤不平状。我觉得车延高获奖,在这个文学权贵主义的时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真个是实至名归。反而,我觉得雷平阳获奖很奇怪,鲁奖将他与车延高放在一起,是对雷平阳的轻视。对雷平阳而言,他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得到更高贵的认同,而鲁奖不具备这种资格,并不值得雷平阳信任。

4、有诗人认为车延高获奖,也就是说搞政治的搞诗歌,是回归中国的士大夫传统。或者说政治家写诗,有利于对国家政治的净化。哈哈哈,我们的诗人总是这么天真无邪,你的投怀送抱是一厢情愿的喜帖,被老爷们拿来当手纸擦屁股。

5、汉语天生丰沛的资源和文化的博大,传至现代,不断被注入活力与可能性。当代的写作,是汉语一次集中力量的隐形冲刺,其中涌现的作品,已经呈现出强大的文学面貌。真正的写作者都是隐秘的准大师,每一个汉字都是心灵的献祭。我们急什么?——以后得诺贝尔文学奖,或者未来鲁迅复活后再得鲁奖,那样才心安理得啊,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6、人最怕贱,要想避开贱的风险,自己就要不贱。要学会骄傲,学会不屑,学会在高峰上种地,收获衣食。

7、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刻,是写作让我找到灵魂的源头,是三五个知己给我温暖。这些赤子般的热爱,不比一个几十个人集体获得的文学奖更有价值吗?我们怕什么?你在怕什么?你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失去的?穷开心和穷悲苦什么?别做贱人,别当一个软骨病人,如果我们在写作这个问题上还屈膝的话,只会让敌人耻笑——偏不给你——我们偏不要呢。

8、屎,还是屎,尽管它具有黄金般的颜色,可以吸引哈巴狗,招惹茅厕的苍蝇,但还是屎——屎也万岁。

9、我对汉语的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心,我没有高估这个时代的写作者,反而时时低估。我们沉住气,咬紧牙,放松下来,直面汉语的灵魂,那是我们共同的母语,那才是母亲,不贱看任何一个纯洁的孩子。

10、最后,我想严厉的批评我热爱的写作者,我们还是太懒惰了,车延高就不是这样,他在采访中说:“每天晚上,别人在打扑克牌或忙于其他应酬时,我就看书或写博客,而每天早上是我写作的黄金时段。”车延高是一个勤奋的写作者,如果连他都在拼命写出作品,接近伟大的母语,那么我们呢?亲爱的宝贝,让我们再勤奋些,再刻苦些吧,我们没有资格浪费自己的才华。我们以后别做游戏了,请一个一个伏案写作去,以自己的血泪与极乐形成断裂后的汉语荣光,至少我们这样做,才能对得起被小鬼反复鞭尸的鲁迅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以宽容的心态看官员获“鲁奖”

作者:王志顺   

作为中国文学最高奖项之一的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以下简称鲁奖)已经公布获奖名单,这次获奖的作家中不乏苏童、方方等文坛名家,但在名单揭晓之后,最受关注的作者却是以诗歌《向往温暖》获奖的诗人车延高,因为,他在诗人之外的身份是———武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成都商报》10月21日)

新闻链接:http://news.qq.com/a/20101021/000227.htm

    显然,在一些人看来,政坛与文坛应是水火不相容的,一旦踏入政坛,哪怕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作为各类文学奖评委也是断断不能向其伸出橄榄枝的,否则,其中,必有猫腻无疑。要么就是官员获奖触动了某些人的敏感神经。否则,获得本届鲁迅文学奖又不是车延高一个,一些人为何对众多获奖者不置一词,却独对官员身份的车延高不依不饶呢?
    其实,不说古今中外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深有造诣并具有官员身份的人大有人在。比如前英国首相、号称“二战巨头”之一的丘吉尔,不仅是“冷战”、“铁幕”等词的创始人,亦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再比如鲁迅,不也曾称职于那“并不怎么区区”的教育部佥事位置上。如果不是被章士钊撤免了,说不定官运亨通为教育总长周树人也未可知。当然,既寄兴于纸笔又恋栈于王权,把国事搞的一团糟的也不乏其人。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但问题是后来并没有人因为他们将国事搞得一团糟而否认他们在书画方面取得杰出成就啊。也就是说从政与为文不可混为一谈。
    回到车延高获鲁迅文学奖上来,其虽然无论从官职上或文学成就上均难望丘吉尔的项背,但也不至于像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只一心沉醉于书画而无暇顾及政事以至将自己分管的政事搞的一团糟吧。事实上,当“别人在打扑克牌或忙于其他应酬时”,正是他“看书写作的黄金时段。”而且自从他当兵的时候,自从他在《青海日报》副刊版发表诗歌处女作起,诗歌就已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曾获得过“中国十佳诗人”的称号。这么说来,车延高能获得鲁迅文学奖不是情理之中的事么?我们有必要横挑鼻子竖挑眼么?
    善于经国济民大业而隔膜于文艺的人,一心于雕龙,至于雕虫小技,则有秘书捉刀,当然也有可能搞得“政通人和”。但作为他本人,毋宁说是一宗憾事,因为他的业余生活或退休生涯当会少了许多文化的滋润,其笔舌即便能以理服人,却无由以情感人或以趣悦人。任何行业的从业者,有没有文艺素质是大不一样的。倘能以文学的眼光看取世态,以文学的脑筋思考世情,以文学的手法表现世事,肯定他的世界会更灵动更丰富多彩。正如车延高所说:“写诗让我懂得为官之道。有了诗歌这双眼睛,可以使我在日常生活时保持一种清醒,眼睛不离泥土和根,不忘生活的另一个侧面,这样写作才会和社会息息相关。”还是那位丘吉尔,当德国陈兵一峡之隔的敦刻尔克,举国惶惶之际,他在下院的就职演说的开头多么像一首诗:“我们是航海的民族,见过风浪,知道如何战胜风浪的!”这话,韩复榘说得出么?!
    由于科举制度的影响,我们古国曾有这样的传统:政坛与文坛几乎是一板之隔的。从政的大都会搞点“者乎”。我们现在虽不兴科举,但也兴考试,考文凭,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讲究知识化专业化的,有知识有专长之外,如果又能利用撮麻将的时间,多涉足文艺的园地,读点正当的文艺书,写点优美的文学作品,对自己的情操提升肯定是有好处的。“附庸风雅”总比绝缘于风雅好,只要这“附庸风雅”不是为了装潢自己以哗众取赞,通过“附庸风雅”进而做一个风雅的附庸,肯定比作麻将和各种应酬的附庸高出若干倍。
    总之,鲁迅文学奖颁给官员身份的车延高当无不妥。只要凭的是作品说话,而不是其他什么因素,车延高当泰然受之和处之。而我们似也没有必要苛求和抱着酸葡萄心理。

(发10月22日《信息时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臭豆豆 于 2010-10-23 11:13 发表
听听不同声音的交响,不错的,转贴一个:

论车延高的诗歌创作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熊辉

       诗歌目前在商业化语境和“个人化写作”浪潮的冲击下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逐渐弱化,过于智性化的写作模式或 ...

学习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首先要做的心平气和,有理有据、全面看待事物,把人家的作品拿来看看,而不是仅仅找出那么几首所谓的代表作大加鞭笞。这里我要说,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任意拉出一个所谓的名人名家,他也有过不成熟的历史和可笑的作品。全面看问题,我们才能还事实以公正;才能多多看到一个人的好的一面。作为车延高本人,能够身居官位而能够写出平民化的诗篇,放下水平不论,就为人来说起码是个不再装的官僚形象。在此我怀疑始作俑者和一些被忽悠的读者,是不是将贪官的罪名强加给了车延高。
    联系的鲁迅二字也不用上纲上线,一个人只要有个良好的初衷就够了,不必做鲁迅第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中下怀
我们的讨论(争论)或者是评论正是车延高所想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渔郎 于 2010-10-23 15:47 发表
现在我们首先要做的心平气和,有理有据、全面看待事物,把人家的作品拿来看看,而不是仅仅找出那么几首所谓的代表作大加鞭笞。这里我要说,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任意拉出一个所谓的名人名家,他也有过不成熟的历 ...

这感觉不错!!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写诗的人相护攻击,鸡蛋里挑骨头,把诗说成尸,口吐污言的时候,这是诗歌的悲哀,也是诗歌的堕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0-10-23 17:23 发表
当然更比我的作品好

没有你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陶小牛 于 2010-10-23 17:40 发表
当写诗的人相护攻击,鸡蛋里挑骨头,把诗说成尸,口吐污言的时候,这是诗歌的悲哀,也是诗歌的堕落。

你的东东比他好,小牛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情人的情人节伤心
  没有诗意的诗 绝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浩荡 于 2010-10-23 12:21 发表
我在心情版里发了一通文字里,想表达几个看法,对这次车诗人的得奖

一,得这个我们心目中还是很有位置的奖,我认为不能只下结论,而不说理由。其实结论的重要性,远低于理由。但这次,我没有看到那些评委,就一个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臭豆豆 于 2010-10-23 14:29 发表
继续听声音:

鲁迅奖和鲁迅真的狗屁关系都没有


                                     赵丽华

今天上午,我和两个女友正在广东狮岭看箱包,新浪、腾讯、搜狐、南方都市报、潇湘晨报等多家媒体记者电话 ...

嘿嘿,不说也明白,说了更糊涂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看似题材难得,实是大而化之,只见温暖,而温暖就少了动心的力量。回避了一些什么,就可能少了正视当中我们能感受到的温暖。
——风浩荡语

我非常赞同浩荡兄这些话,非常到位! 没有批判力量的向往温暖 与鲁迅牌子的诗歌奖理应无缘。让我们都回归到文学精神这一唯一的标准上来分析,没有骨力的温暖,就是羸弱而对这个社会有心无力的表现。诗歌最根本是要有精神,何况还顶着鲁迅的名号呢?这是与评奖人的诗歌水平,审美取向和思想境界非常有关系的,被少数人把持的评审注定将让一届又一届的鲁奖丧失更多的公信力。 其实,对于诗歌而言,鲁奖真的不上档次。大家过分看重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存在就算合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3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1 00: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