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10-4-10 16:54 发表 
今天是周末,外面下着雨,我不能去地里劳动,读着诗歌,听着音乐,一份宁静,一份安然,想我们这些兄弟们为生存奔忙,没有花国家一分钱,还用自己的劳动补贴着这份事业,生怕这份诗歌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丢失了,请见闻兄谈下 ...
《情诗季刊》转眼走过了5个春秋,似乎大家看到的都是赞许和支持,而事实上也也承受了不少讽刺和打击,只是我这个人处世低调,不愿与人论短长,走诗歌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另外我做任何事,都是事先有规划的,办法总比困难多,绝对不打无把握之战,包括经济、精力都要考虑周详的,如果只做一期就夭折,则不如一期都不要去做。诗歌需要传承,就需要诗人的付出。诗歌本质就不属于市场领域的东西,就在新文学运动时期,我们的诗人前辈们编诗歌读物或出版诗集,也多是自费的或靠赞助的,这个也是有传统的。我不清楚你说的合作是什么意思?因为这个是非盈利的诗歌读物,不可能有商业上的合作,也不会进行商业性的合作。近几年,随着刊物的影响力的扩大,有一些志同道合的诗界同仁,愿意加盟到编刊的队伍中来,为刊物的维系自愿提供了部分资金,这个依然是捐助性质,属于无私的奉献,而非合作。我曾给《情诗季刊》拟过一个广告词:有钱出钱,无钱出稿,无稿出力,无力出气,无气就把相思洒一地,这个对于发展中《情诗季刊》而言,永不过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