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周飞雪

《飞雪有约》四月份诗歌访谈人物见闻------寄情于诗歌,坚持是一种风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2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的粽子
要一层层地剥开
才能看清屈老夫子
苦心经营的情怀

五月的雨
是狂马的乱蹄
深深的烙在心上
躲也无处躲的破碎家园
,,,,,,,,,,,,,,,,,,,,,,,,,,,,,,,,,,,,,,,,,,,,,,
研读精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3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10-4-21 19:26 发表
今天很是高兴呢,我把访谈发给了我的同学,同事群,这是我第一次向身边的人展示,没想到大家看后,为我感到骄傲,还要出钱为我出书做资助,可见这份诗心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是有的,只是平时大家淹没在生活工作的重压下,无法表 ...



其实每个人都潜藏有诗心的,记得八十年代初期,在公园、在车站、在马路边都能看到手捧诗歌刊物阅读的身影,那时大家的诗心比较张扬,会写诗歌会让人钦佩,爱读诗歌也是一种荣耀,后来随着价值单一化进入极端状态,对诗歌爱好的张扬,也就成了神经病的代名词,而且诗歌本身导向也存在问题,诗诗歌成了读几遍也读不懂的分行文字游戏,因此大众读者的诗心逐渐被冷藏,而一旦有共同话题的激发,潜藏的诗心就就不由自主得以呈现。
我其实并不反对现代诗潮,只是想提醒一些剑走偏锋者,不要误伤了自己。老实说,先锋诗歌在不成为先疯诗歌得前提下,是有很多优秀经典作品的。
关于西方诗歌方面,你说到了我的弱项,人为排斥外国诗歌,因为在我看来,因为我外语很差,无法读通原版,而经过翻译的诗歌作品其实很多与原意大相径庭,即便如此,我依然读过不少经过国内诗人翻译的外国著名诗人经典诗著,像叶芝、裴多菲、泰戈尔、歌德、拜伦、雪莱 、海涅、惠特曼、普希金、莱蒙托夫、惠特曼、马蒂、弥尔顿、济慈、荷马、豪斯曼、叶赛宁等诗人的名作,这些人的作品有不少是情诗,一般外国诗人对爱情的表达虽也委婉,但比较直接。而对当代的外国诗人知之甚少,所以无法做出明确的评判。我以前认识一个诗人朋友,在一次诗歌座谈中,拉出一长串的外国诗人何作品名称,并问在座的诗歌爱好者,你们谁读过,结果有人表示少有接触,他就说,不读这些人的诗作,怎么写得好诗歌呢?我听了就感觉想笑,因为我清楚这老兄的外语底子,跟我也差不多,绝不属于钱钟书那种懂得八国语言者,也就是说,她即使言必称的外国诗人作品,亦不过是读了国内诗人翻译的作品罢了,当年翻译这些名著的国内诗人的语境,也是相当有中国传统诗学特色的。这里我要说的是,读西方诗者可以写好诗歌,读咱们徐志摩、戴望舒的,甚至唐诗宋词的也可以写好诗歌。任何事情不要妄自菲薄,世事无绝对,只要真情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老话,如果觉得过时,可以用新的网络语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诗歌,能坚持自己的,就是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3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高发展 于 2010-4-22 20:22 发表
诗歌是我们寄托情感的方式



所以对涉及情感的东西,要慎重,要珍惜,爱它,就要倾尽自己真情实感,付出而不求回报,诗歌就会永远和你在一起,通常状态下,诗歌比人要可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3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0-4-22 22:43 发表
五月的粽子
要一层层地剥开
才能看清屈老夫子
苦心经营的情怀

五月的雨
是狂马的乱蹄
深深的烙在心上
躲也无处躲的破碎家园
,,,,,,,,,,,,,,,,,,,,,,,,,,,,,,,,,,,,,,,,,,,,,,
研读精品


谢兄垂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3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见闻兄!我说来几句。。。。。。

纵观目前中国诗坛,潮起潮落,泥沙俱下,风景虽美,“过客”匆匆。在我的心目中,见闻不但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诗人,而且是一位始终怀有一颗真诚的诗心并为有益于诗界同仁的“诗事”默默奉献的知友。我一直认为:诗到诗心为止!见闻的人品、作品,永远值得我敬慕、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到诗心为止!唯有诗心是诗歌永恒的魅力所在.谢谢渭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4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渭波 于 2010-4-23 11:43 发表
纵观目前中国诗坛,潮起潮落,泥沙俱下,风景虽美,“过客”匆匆。在我的心目中,见闻不但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诗人,而且是一位始终怀有一颗真诚的诗心并为有益于诗界同仁的“诗事”默默奉献的知友。我一直认为:诗到诗 ...



感谢渭波兄对我的理解,我之所以默默去做诗事,是希望不被当前诗界的浮躁气感染,一旦心急气躁,就干不下去了。在对做诗歌事业的队伍里,我其实最钦敬的是刘钦贤老师,他做诗歌刊物,坚持了20多年,直到疾病缠身,已经无法编选的今年初才算退下来,但他编的《淮风》诗刊却仍在一期期正常地出着,其实当前很多诗坛有一定知名度的诗人,很多都曾通过《淮风》诗刊发表作品而得以传播的,但近年来很多诗人、诗评家写文章介绍民间诗刊,却鲜有提到《淮风》诗刊者,主因可能是该刊偏于传统,不受当前诗歌主流待见吧,这其实是有失公允的。我编辑的《情诗季刊》,偏重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向,在封面设计上由于不肯改变展示男女诗人风采的模式,给人印象也显得老土,加之本人低调的作风,尽管刊物在五年来在推举新人的同时,也介绍了不少有一定成就的名家作品,在当前主流诗界并不很受重视。我很赞同渭波兄“诗到诗心为止”的提法,这能让自己的心态更加平静平和平淡,为诗歌的浮出本来就不应求什么回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见闻!谢谢你为诗歌的付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4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飞雪和见闻,坚持必有所得,坚持不为所得,飞雪和见闻都让俺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4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见闻老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进三城,看兄见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选一首叶赛宁的抒情诗<夜色黝黑》与兄探讨下诗歌的色彩美 音乐美 

夜色黝黑,我难入眠
漫步到河边的草地
远处雪亮的闪光
划开了激流的涡圈

山冈上一株小白桦
宛如蜡烛,披着银月翎
倾听歌手弹奏古丝理
出来啊,我的小心灵

我要凝神观赏
你那少女的美色
又将伴曲欢跳
摘下你那轻飘的面纱

我会陪引你沿着山坡
走进昏暗的望楼,绿色的树林
和柔软如丝的白芷丛间
直到罂红色的晨光照临


诗人将河边的草地,山冈上的小白桦,望楼.白芷丛,赋予了生命和灵性,让这些静的物富于动感,夜色中,一位少女蒙着轻飘的面纱,和着古丝理的乐曲轻歌曼舞,她象这片土地上的女神和万物之灵.诗人用朴素的笔,造出了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仙境,抒发了人们心中对大自然最隐秘的柔情.
诗写景抒情,运用色彩 声响和形象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具有绘画美和音乐美.
这样的写法在工业城市文明发展的现在,显得遥远而古老,可他们依然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这就是诗歌的力量,
诗歌的语言美依然是第一位的,造境生情是诗人独具的秉赋和修养.也是写好诗的第一步.
不知兄是否同意我的观点?

[ 本帖最后由 周飞雪 于 2010-4-25 17: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6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幻中行、浑圆的天空、笨嘴笨舌坏人、哑榴等朋友!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6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优秀的诗人都具有洞察未来的灵性,但就是个本身而言,是有时代特质的,完全的超越是很难的。是个本身应该是美的化身美的精灵,传导给人的应该是美的感受,即便是针砭时代丑陋的诗歌,也是为了世界的更美好,在传统史学概念里,绘画美和音乐美是不可或缺的,当前的许多诗歌则打破了这些原有的框架,并附以创新的说辞,我不清楚对不对,但从个人角度而言,我依然宁可阅读这些能够传承下去的诗歌。而要想写好诗,秉赋和修养是很重要的,当然也有些特例,有些诗人的诗歌确实写得很好,但修养按正常的理解并不太高的也很多。这些具有双重人格的诗人,我们能宽容就宽容,不能宽容就宽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具有双重人格的诗人,我们能宽容就宽容,不能宽容就宽恕吧。

今天这边刮着很大的风,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我依然相信音乐诗歌是上帝赋予苦难者最好的礼物,每一个写诗的人有义务将这份上天赋予的礼物传递吧,尤其是在这个多难多事之事,诗人间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信心和力量,再次感谢兄长.
想起一句话:面对旷野,我们除了相互扶持,不知还能做些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2: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