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踏雪迎风

继续说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7-9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丑丑兄一再来鼓励,踏雪捧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9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放这里保存吧

《作伪——读乡巴兄评论文章里的一首诗有感》
      
      今天不经意看到乡巴兄评论文章里面的一首诗,认真看了一下,没想到一些积存已久的感慨会这样被敲打出来,人生果真偶然。

《某人》

他卖水果。从没听他说过一句话
街坊喊他哑巴,他不容置否
一旦卖够坐车钱,立即收摊,匆匆消失
来到大山深谷,他又朗诵起
那些多年以前的台词,样子很恐怖

早晨来临。他若无其事地继续卖水果
刚打了个瞌睡
感觉后背被某种熟悉的东西
轻轻推了一下

      “街坊喊他哑巴,他不容置否”,“他不容置否”是表达上的错误吧?不置可否这个词我倒是知道的,用在这里也合适。以我早年阅读弗洛伊德所习得的知识看,笔误、口误都显露了一个人的潜意识,所以,我不会仅仅把它当成一个无关宏旨的词语误用。至于要把它当成什么,我暂时没有时间去想清楚,似乎也没什么必要。
       如果要按照我自己的标准来分类,我会把《某人》归入“伪写实”,这样做对于我来说几乎是自然而然、不言自明的。鉴于文本主观意味欲盖弥彰,我还可以把它归入其它类型的“伪”,比如“伪抒情”、“伪言理”……等等。在我看来,对于文本本身来说,“伪”只是一个中性词而已,伪而美比比皆是,在语言艺术这个门类里,伪比真甚至更普遍也更讨好,受众也是普遍接受的——只是有一点,我和几乎所有的人得以区别的一点,就是我自觉区分真和伪——当然是以自己的感觉和理知。我知道我何以作伪、以何作伪,推己及人,我也很习惯地就看到了别人以何作伪并揣测他何以作伪。
        某人并不存在,只是一个虚构而已——虚构使文学得以生成,虚构就是作伪。我是到后来才发现并确信这样一个对于置身所谓语言艺术的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事实的:语言作为人类的本质,对人类一直是一把双刃剑。正面、积极、肯定的一面被强调得过多,几乎众口一词;而负面、消极、否定的一面少有人及,几等异端邪说。网络时代使得语言之恶迅速被显露出来,这也使得我能够把自己在19* 89年时所得到的“文学永远不可能比生活更高更集中更真实”的观点,变成了今天“语言正在把人类带上万劫不复的自毁之路”的认定。也许我要被人们认为是无稽可笑的,也是故意耸人听闻的,这倒没有什么值得担心,我担心的是无人理会——其实,事实上正是这样,语言的巨大喧嚣让人们无法听清楚语言,甚至想听也做不到。人类很快就会死在语言上面——虽然正是语言曾经极大地提升了人类并成为人类的本质。
        人类使用语言作伪,对人类意味着什么?能够直面的人哪里去了?零余者往往也只是一个虚虚的影子而已。写作,我只能告诫自己,少点作恶。而今天,在重新操持语言三年后的今天,我发现自己也卷入作恶的行列,已经差不多要习惯虚伪了,这离习惯死亡没多远。
        回到这个文本上来,除了所写的人物形象很虚假之外,主观上的介入也不具备多少真实的东西,故意作出来的朦胧感也没有使得文本所要表达的东西更丰富与深奥,相反更加虚化从而更加弱化,所以从写作的手段上来看,这个文本也不成功。
        只不过是因为顺手的关系,拿了这个文本来说事,乡巴兄和乡巴兄的传主若觉得我说得不妥,还请多包涵,我下不为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0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踏雪兄,青蓝倒希望你最近少“思”而多“诗”。我相信,你能懂我的意思。问踏雪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0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认这是近期看到的最震撼最真实的文字,转走了,告知踏雪一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1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里这么热闹,一直没点进来。今受霜儿引导,来细读一次,顶一下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7-10 15:15 发表
踏雪兄,青蓝倒希望你最近少“思”而多“诗”。我相信,你能懂我的意思。问踏雪兄好。

谢谢青蓝君,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霜儿 于 2009-7-10 16:51 发表
我自认这是近期看到的最震撼最真实的文字,转走了,告知踏雪一声~~

谢谢霜儿的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筝没有风 于 2009-7-11 01:46 发表
看这里这么热闹,一直没点进来。今受霜儿引导,来细读一次,顶一下你

感谢风筝,请多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作为纪念的一篇刊首语

《合力,打造惠民之州的文学盛事》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是魏文帝曹丕在中国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典论-论文》中的话,它强调了立言在个体人生中和社会构成中的重要作用,对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字辞章做了高度的评价,成为“魏晋时代是人和文的自觉时代”的一个重要理由。以帝王之尊倡导文学之事,正充分体现了中国历朝历代为国者“文治武功”的理想追求,文学事业的繁荣昌盛于是成为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军事强大、文化开放、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见证和标志,盛唐之音展现出来的盛唐气象,至今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就是一个明证。
        惠州,乃“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这是清代嘉庆六年(1801)“广东第一才子”宋湘为“丰湖书院”所写的楹联,它称美了惠州的地灵人杰!坡公被贬到惠州的时候,惠州其实还尚待开化,相当闭塞和落后。可到了近现代,惠州成了藏龙卧虎、兵家必争之地,多少政治、军事上的风云人物纷纷在这里登台。而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人文魅力的日益显现,却不能不说是近二十年来的事情!惠民之州的新老客家们,解决了温饱,正向更高的生活质量上追求,他们决心要打造出文化大市的名片和名牌!
        文学事业是文化事业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惠州文学一直随着惠州文化的大环境起伏浮沉。几多努力,几番艰辛,终于走到了今天。这是令人欣喜的一天,我们在这一天里迎来了沉甸甸的收获:《东江文丛》的出版和研讨!我们要以特别的方式将这个重要的时刻固定下来,让今天和以后的惠州人记住惠州文坛今天的盛事。当然,我们清楚地知道,今天也更加仅仅是一个开始。
        文学是寂寞者的旅程,今天尤其如此!真正的文学者尤其如此!任重道远,我们要有“上下而求索”的毅力和精神!
        文学创作是最需要个性和创新的开拓,网络时代尤其如此!真正的文学创作者尤其如此!吐故纳新,我们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担当!
        文学事业的繁荣昌盛,却需要热闹和合作!需要关心和扶持!文学不但作用于个体生命,而且作用于社会生活;文学不但是个人的谈资和才情,而且是众生的苦乐和关怀。独旅者的寻幽探险,为我们的生活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理应得到分享者最广泛的掌声和食粮!
        打造惠民之州的文学盛事,打造盛世的文学盛事,需要最广大的合力!我们期待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0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7-9 17:39 发表
《作伪——读乡巴兄评论文章里的一首诗有感》
      
      今天不经意看到乡巴兄评论文章里面的一首诗,认真看了一下,没想到一些积存已久的感慨会这样被敲打出来,人生果真偶然。

《某人》

他卖水果。从没 ...

有见解。问好踏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0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这里很多宝贝呢。天放兄且容茜草慢慢淘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听夜雨 于 2009-7-20 01:49 发表

有见解。问好踏雪。

谢谢夜雨君,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春夜茜草0733 于 2009-7-20 13:41 发表
呵,这里很多宝贝呢。天放兄且容茜草慢慢淘呵:)

见笑了,茜草君多批,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算是旁敲侧击吧

《语言带领我上升》

       在我毕业后的前几年里,我认识了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他比我年长十岁,大专学中文,本科学心理学,喜欢哲学,太极打得非常好。我经常向他请教问题,有时也探讨一些问题——其实应该是以探讨的方式向他学习。比如关于苏格拉底、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生命选择的差异问题,比如关于鲁迅和周作人的区别问题,比如关于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分歧问题,当然也包括我和他的人生可能性的不同的问题。
       那时候的探讨我今天觉得,我那时无知幼稚,居然敢于谈论这样的话题——不是说我今天就不再无知幼稚,我今天依然还是无知幼稚。但这些都不再重要了,也许年轻人往往都有这样一个过程。我要说的是在那时候我发现的一个一直影响着我的问题。
       我在每次的探讨后,发现自己都提升了。是我被我所说的话提升了还是我通过我的说话把自己提升了?我开始疑惑。因为我在说着说着的时候说出了许多我未曾学过、未曾想过、更未曾说过的话语,这究竟是我在使用着语言还是语言在引领着我?我经过多次思考和感受以后,决定把这样一种会让人觉得是好现象的言说,看成是语言对我的引领和提升,而不是我对语言和言语的掌控和把握。
       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决定。虽然提升的感觉是美妙的,但提升的过程似乎不由自主、身不由己、无能为力:我不是我的语言和言语的主宰者。我被我的语言和言语主宰着,被它带着跑。而正确的方式似乎应该不是这样的。也就是说,我应该完全掌握着我的语言和言语,不然的话,那些说出来的话难道真的是自己的吗?如果不是自己的,那么我是被谁作为工具从我一开一合的口腔里发出了这些声音的?一想到这些,心情总是不免忐忑、沮丧。
       对这一现象耿耿于怀,促使我不断反思、自省。我要的其实也就是不断地把自己的潜意识或前意识意识化,变成意识或显意识,我觉得一个人应该比较充分自觉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说什么。一个人为什么要这么说——包括说什么和怎么说,成了我说话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当然,我还会说一些我事先没有想到的话,但我会在话一出口的时候及时发现,我会决定继续说下去还是停止。如果是写字或者敲键盘,那就更容易处理了。思考完了,觉得这是我要说的,尽量说得自己和别人都清楚明白,这样以后再说,后来也就慢慢成了我的言语的习惯。
       我曾经被语言所引领和提升,让一个我视之为师友的同事对我另眼相看、青眼有加,这使得我有更多的机会从他那里、从和他的彻夜长谈中学到东西:更快速、更直接、更有效、更牢靠……所以我对此心存感激:无意识中的语言引领是多么重要多么好的老师!但我天性中的忤逆,还是让我做出了对不起它的选择。我选择了意识中的语言和语言方式。
       它们都是我的老师,语言,也就是思想,提升着我:有时不知不觉,有时自知自觉。

[ 本帖最后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7-25 01: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5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常常在别人的文字里发现自己的感受和自己想说的话,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所说的话、所写的字都是别人的。
踏雪的散文总是站在理性的高度,剖析自我、剖析社会和人生。学习了。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17: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