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155|回复: 74

心灵驿站之疑义相与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0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度了一下,陶渊明46岁,搬到南村去住。南村又名南里,在九江市郊,他的一些老朋友如殷景仁、颜延之等,都住在那里。这样,他在耕作之余,就有更多的机会和老朋友们相聚,谈论诗文。搬家之初,他曾写了两首《移居》诗,第一首的原文是:

《移居》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我个人很少读书,却很向往陶渊明和朋友们一起读书的南村。飞雪最近叫我继续心情驿站,实在没有办法,就学学人家读书的样子吧。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说说话。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抛一块砖头。

唯心和唯识

印光大师的文字有透纸背的力量,看他的一幅扇面题字“净业专修”,觉得敦厚。他这样写净土:“惟净土法门,最不易使人起信。如无生而生,无念而念诸语,非深解心造心是之旨,安能无惑?故我世尊于本无言说中,而炽然常说者,无他,盖欲一切众生自明其本具觉性,进趋佛果也。知自性即弥陀,方可论唯心净土;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这里“无生而生,无念而念”和“心造心是”也就是后面所讲的“唯心”。
圣言法师在《正信佛教》中提到佛教以精神为主,但也不否定物质,也不否定客观的现象,和哲学上的唯心论是有区别的。佛教的唯识论是讲三界唯识,三界之内的一切现象,是由三界的众生各自的八识共同所变,不仅指当下的心识,也包括无始以来的业力所薰的心识。
这里的唯心和圣言法师的唯识该究竟怎么讲,存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雨,你辛苦了。茜草这个月是进考核的最后一月,也是最关键的一月,所以,恐怕没有时间常来心情。心情有你,真的有福了!你的帖子,他日有空,我一定是要来补课的。深深想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雨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相析相疑的话题,有道是真理不辨不明,做学问也如此吧,俺家静雨是专业老师,大家不要错过机会啊,
辩论开始........

[ 本帖最后由 周飞雪 于 2009-4-10 14: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春夜茜草0733 于 2009-4-10 11:31 发表
雨,你辛苦了。茜草这个月是进考核的最后一月,也是最关键的一月,所以,恐怕没有时间常来心情。心情有你,真的有福了!你的帖子,他日有空,我一定是要来补课的。深深想念~~~~


谢谢茜草。事业更重要。我比你闲一些的。有空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4-10 12:47 发表
感谢雨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相析相疑的话题,有道是真理不辨不明,做学问也如此吧,俺家是专业老师,大家不要错过机会啊,
辩论开始........

飞雪好。更愿意说的玩玩,因为不懂,所以觉得好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4-10 12:47 发表
感谢雨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相析相疑的话题,有道是真理不辨不明,做学问也如此吧,俺家静雨是专业老师,大家不要错过机会啊,
辩论开始........


老天,飞雪什么时候把我变成专业老师了?看这个概念偷换的。巨汗。我教书,教小孩子abc,到现在自己也就只会abc了。因为觉得这里好,可以常常向大家讨教,时间长了,大家熟悉了,好像一个办公室的同事说说话啊。
问好飞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1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个的指向(或者说论域)似乎并不一样,不知道夜雨君是要往哪方面去辨析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1 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静雨,第一次猜错了,不过你的文字和知识面我真的觉得你是学过汉语言中文的,不过这不重要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1 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夜雨君

人根据自己的好恶或无中生有或视而不见,与你这里所说的唯心、唯识有关吗?
人根据自己的好恶或予取予舍或偏听偏信,与你这里所说的唯心、唯识有关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1 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圣言法师在《正信佛教》中提到佛教以精神为主,但也不否定物质,也不否定客观的现象
------------------------------------------
此法师以何为据?夜雨君以为如何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4-11 01:49 发表
这两个的指向(或者说论域)似乎并不一样,不知道夜雨君是要往哪方面去辨析呢?

看了你的回答,才知道问题太大了。谢谢踏雪。常来坐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4-11 01:52 发表
静雨,第一次猜错了,不过你的文字和知识面我真的觉得你是学过汉语言中文的,不过这不重要对吧?


我现在后悔当初没有学中文呢,错过了系统学习的机会。能这样猜测的,是对我的关心,这一点,再笨的人,也明白。谢谢飞雪。最近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1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4-11 02:27 发表
人根据自己的好恶或无中生有或视而不见,与你这里所说的唯心、唯识有关吗?
人根据自己的好恶或予取予舍或偏听偏信,与你这里所说的唯心、唯识有关吗?


这些问题我一个也答不出来,偶尔读经,一般不考虑什么,感到片刻安静。

看来得找一些轻松愉快的问题。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2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轻松愉快的话题,问好夜雨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03: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