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747|回复: 56

《红颜》(序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8 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颜》
自古红颜多薄命,今日桃花独喧妍——题记

序诗

是夜深了!大地
热力,寸寸收藏
我的冷却
有无边月色依傍

远岫幽幽,失去了真实
惟孤山隐约可见
朝云墓边,谁在深宵呢喃
愣愣的泗洲塔
还是无眠,总是无言

湖堤一如束带
收拢了盈盈春水并那眼眼秋波
这些蓝色的温柔
自己荡漾着

梦幻泡影,了无声色
滴露的桐树站满了绿绿的鱼儿
一游动,便是死亡

闪电入水的时刻
桃花看见了千年的白狐
他的家就在自己带毒的土地下
桃花摇晃了一下
无法挣脱

她徒然把自己的美丽摇落
现在,满树的果实
就像青涩或晕红的乳房
在水面上沉沉悬着
寂寞将慢慢成熟

我的歌唱从美丽和死亡开始
我不知道它将如何结束
成片的桃林上月亮只有一个
有她看住我的孤独
我才能静静写诗

一,自古红颜多

请允许我从神话开始
女娲,女娲的神话
女娲造人——是她创生了人类
女娲补天——是她再造了生命
神话是最真实的隐语
现在我们终于知道
我们被谁生下并保护着
是她!那个被称做母亲的女人
那时母系,正是红颜的天下

那时有无边的沃土
那时的河流纵横交错
那时河水流过的土地
长满野果,母亲们辛苦采摘
她们的丰满就是我们的盛宴
我们的生活就是她惟一的牵挂
那时所有的男人都是儿子
那时儿女们的打斗,伴随着
水枯水涝,花开花落

那时潮湿黑暗的穴居,凄风苦雨
子宫的温暖,是归家的本能
脐带,不会因为石刀铁剪而失去
它结成了永远抹不去的疤
成为成长的印记,永远记住
胎盘,是生命自备的粮食,就像
每个母亲自己都有一条河
每个女人都把自己当成了沃土
每个红颜都是自己开花结果的植物

我们今天依然把她叫做大地母亲
我们今天依然把她叫做母亲河
可母亲生生的食物,那些乳一样的瓜果
却在闪电中,在火海里
燃烧成了灰烬!灰烬中的熟食
黑冷的土地和河流被天火击中
火光闪闪的天空下,我们将开始新的生活

夸父就是光明生活的最早警示
这个高大威武的男人,追逐太阳
拒绝黑暗,他走进了太阳
他是否知道太阳的本质
是否知道光明把人诱入死亡
是否知道他自己的死亡追逐
他死亡了,但他的死亡不是结束
他的死亡是开始,而且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为何,为何他的手杖是这样的神奇
“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无水无土的植物,终于
在炎炎烈日下生成,无人知道
它是否还要借助于水土,蔓成浓荫
又为何,为何偏偏就是邓林
邓林就是桃林,后人这样说

这样,植物成了阳光下的植物

现在,植物是一个死于水的阳光男人的遗物
并且只有在光合作用下才存活和生长
黑暗深处的事物被武断为死亡
红颜的子宫,从此不再温暖安全
它在黑暗中空着,然后
它成为了容器,在光明中被清空
最后它是一处肮脏和罪恶的源头

夸父的手杖,原来和盘古之身一样
自我化生!并且无所凭借
古老神话比今日科学,更加
彻底,更加富于想象力,更加美丽
手杖,老男人的第三条腿
击落了大地上所有的乳房
颠覆从此开始!尽管
水土依然还是母亲的形象
殖根水土的植物,却已经把脸
转向了天空和太阳,于是

光明的天空照亮了大地的黑暗
火热的太阳烤炙着弱水的冰凉
“十日并出”,一个多么辉煌的时刻
在动物的欢呼声中,我们是否读懂
什么是能动,什么的被动
植被的苦楚,现在仅仅是大地的心事
天空明亮而高远,而太阳
他惟一的热情,就是燃烧自我
他要照彻所有的一切

只有灰黑的乌云,一袭薄土般的遮挡
固体或液化的眼泪,不时滴落
天空流水,大地才领受那片刻的欢乐
清凉中,溶溶月色如乳
谁说  ?草木无情
又是谁说 ? 人非草木
低首回望的,该是何种生命的姿势

如果说,死于水的夸父死的时候
他生下了植物!仅仅是个开始
那么,大禹治水
对于涂山氏,这个红颜女子
是真正噩梦的开始
水和土从此得到了规划
一声“还我儿子”,石头就裂开了
他拥有了儿子!“只知有其母不知有其父”
——母系:从此结束!
大禹,这个涂山的异乡人,入赘者
流浪汉,终于完成了一个时代的转换

从此,儿女都成了父亲的儿女

大禹,他的儿子——启
启“家天下”,于是开始了新的历史
从此国家变成了私物
从此有了道德心和私有制
从此历史的黄页,画满了金色太阳
我们今天,所有的男人们
就坐在他所开动的列车里
晒着太阳,一路观光
现在,每个男人都是父亲了

[ 本帖最后由 天放 于 2007-5-8 04:5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钟兄请进。长诗《红颜》(1000行左右吧)的序,你先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8 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哪,你要折磨死我这只可怜的小猪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8 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幻泡影,了无声色
滴露的桐树站满了绿绿的鱼儿
一游动,便是死亡

闪电入水的时刻
桃花看见了千年的白狐
他的家就在自己带毒的土地下
桃花摇晃了一下
无法挣脱

这两节重复了。


我不知道你这样开头,该怎么样结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尾(初稿)

历史的秘密就是人类的秘史
我要在孤山的月色下
慢慢展开它

凝固已久的鲜血
黑暗而无味
一块锈铁上的气息
让我起意

先生抄了十年的古碑
新编了故事,灯下漫笔
越来越清晰可辨的阴冷,面具
终于被先生,一手撕下

我今在野草中
已然看不到鲜血
那悲愤的一切
并那流水悄然载着的
都被大地收藏了

[ 本帖最后由 天放 于 2007-5-8 04: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8 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具
终于被先生,一手撕下

这句不好,太直接的评论反而让人有说教的嫌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8 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应该苦闷了,原因是兄弟使用的手法会越来越禁锢自己的思维!

我觉得,不如跳跃地写,,,,比如分成很多小题目,比如《女娲》,这样写的话,起笔和落笔都很自由、随心所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07-5-8 04:59 发表
,面具
终于被先生,一手撕下

这句不好,太直接的评论反而让人有说教的嫌疑。。。。。

一直有人说我说教,我一直不以为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07-5-8 05:01 发表
兄弟应该苦闷了,原因是兄弟使用的手法会越来越禁锢自己的思维!

我觉得,不如跳跃地写,,,,比如分成很多小题目,比如《女娲》,这样写的话,起笔和落笔都很自由、随心所欲。

你所说的是一种思路吧。我还是想构造一个大东西,写不好我也只好自己认了。谢谢你的提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8 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07-5-8 05:10 发表

一直有人说我说教,我一直不以为然。

你不以为然是因为你认为你说的一定是正确的。这种思维会让你困惑:)

其实,万物之理寓于事物的真实性上,我想,我们只要把真实的东西呈现出来,比如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状态,真实的故事等等呈现出来,他人自由自己的评判的。。。。真理本就存在,何必要自己把真理说出来?

自然的花开在人的心中,人造的花开在人的手上:)如此而已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07-5-8 05:14 发表

你不以为然是因为你认为你说的一定是正确的。这种思维会让你困惑:)

其实,万物之理寓于事物的真实性上,我想,我们只要把真实的东西呈现出来,比如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状态,真实的故事等等呈现出来,他人自 ...

先生抄了十年的古碑
新编了故事,灯下漫笔
越来越清晰可辨的阴冷,面具
终于被先生,一手撕下
那你说,为什么这样说是说教?
自呈的道理我懂。有时候我是真的不想在可以明白地说的时候去更换了另一套语言来表达的。该明白说出的时候我会明白说出,而宁愿不去考虑这样说的时候是不是符合诗歌的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8 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能在前面的文字中将面具撕开,又何必在最后来告诉我“面具终于被先生,一手撕下”呢?!
如果你相信我能够读懂你的文字,能够明白原来面具是先生撕下的,就没有必要再来强调。。。。诗歌没有习惯,但诗歌的语言应该是千变万化的,不能固守一个方法。我觉得。。。
相信读者的聪明才智,相信读者二次创作的重要性,你就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让读者的心驰骋,如果你把话都说明白了,说死了,那么你的诗歌就只有少数读者了,这些读者是需要听你的教诲的:)

就像一幅画,高明的作者会让你在似是而非中获得你心中所需要的共鸣。这才是梵高的抽象艺术受到追捧的原因吧:)比如《向日葵》,这么一件简单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07-5-8 05:33 发表
如果你能在前面的文字中将面具撕开,又何必在最后来告诉我“面具终于被先生,一手撕下”呢?!
如果你相信我能够读懂你的文字,能够明白原来面具是先生撕下的,就没有必要再来强调。。。。诗歌没有习惯,但诗歌的 ...

呵呵,你所说的理论我很清楚,我认为它只有片面的真理性。我那几句话是连在一起的,强调的是前人在历史中的发现,他发现了吃人的历史,我发现的是一种结构性的关系。我是用诗歌写论文——这不可以尝试,不值得尝试一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8 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尝试是好事,正如我,也在尝试自己的表达方法:)

不过,我们都需要时间,比如我现在看以前的东西,才明白以前我觉得很好的原来也有这么都的偏差:)

当我们忘记了自己所写,真正以读者的身份来读自己的诗歌的时候,才会真实感觉到自己文字的优劣所在。

要休息了,兄长不会通宵吧:)

红颜确实是个好地方,人不多,倒是可以安静地讨论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8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要细读才行,先上班,早上好,问候天放,只会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9 17: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