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水牛

[分享]《海子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8-13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海子传》

急啦?我答应的事会坚持到底的!谢谢北溟!
 楼主| 发表于 2005-8-13 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海子传》

这几天可能上不了网,多发几篇,支持心情!
 楼主| 发表于 2005-8-13 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海子传》

二 《乡村的云》
乡村的云
故乡
你们俩是
水上的一对孩子。
云朵的门啊,请为幸福的人们打开
请为幸福
和山坡上无处躲藏的忧伤的眼睛
打开!
---引自《诗人叶赛宁·乡村的云》
1964年的中国乡村,特别是地处江南丘陵地区的查家湾村,人们仍然在饥饱线上疯狂地挣扎。他们用最辛苦的汗滴换取最廉价的温饱。此时的查裁缝已经意识到儿子的降生给这个家庭生活带来的严峻性,为此,他不得不向无情的生存和生命线挑战。
作为一个农民,夜以继日的劳作是他生命的主旨,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他像个拼命三郎。这是他解除全家人饥饿的惟一有效手段,除此之外,查振全束手无策。
几天后,当查振全的妻子叫他给孩子取个名字时,这个读过两年私塾的乡村裁缝抓了半天后脑勺,想不出一个适合的名字来。文化程度稍高于查裁缝的妻子,读了七年书的操采菊也在一边撮合,他们视眼前的小家伙如自己生命,儿子的名字也当一件神圣的使命来完成。
经过夫妻两个人的磋商,综合老人的意见,“查海生”---这个后来被许多人熟知的海子的原名诞生。
十二生肖中,龙为大。龙是中国人心目中传统的吉祥图腾。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因此龙被赋予了玄秘的色彩意义。传说中龙生活在大海,以海为家,以海振邦。1964年是龙年,海子在这个年份出生,查振全夫妇希望借着龙的神气与灵气给初生的孩子增添吉利的色彩,让上天保佑他们的儿子万事平安,健康成长,所以孩子就被定为“查海生”。
“查海生”这个名字,后来屡被注册在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工作后的各种名目的证件上,这是他的正式姓名。
海子一出生就带上了“海”的气息,死的时候是选择“山海关”至“龙家营”的一段铁轨之上,如此的“海”和“龙”味,是命运的偶然巧合还是他的别具设计呢?如果说他的名字是父母先天赠赐的吉祥符号,那么他后来选择的自杀地点是否是对先天吉祥符号所做做的一个终结和交代呢?从哪里来,回归何处恰是他对生死轮回的深刻理解。在海子的一首题为《龙》的诗歌里,他是这样描写的:
射日的父亲
走出森林的时候
带出了一根粗树干
脖子上还绕着两条河流
他沉默地攥了一把土
走向海洋
和海神订立契约的
出发了
长长的肉体
如船
驮着所有的族人
有人向海里掷去太多的词汇
有人对着晾在大陆架的那片液体
祷告着
而大洋深处
父亲和海神
面对面
他们都不喜欢黑夜
男子气使我们忍受不下去
这样,父亲用渔火
编织成海的翅膀
在许许多多的岛屿边上
挣扎着
飞出夜晚
天空的使者
海鸥
呼应着他们
一群群声音划破了最后的黑暗
儿子们就坐在盐层上
风飘下的羽毛
做成结实的笔
迎接日出
……而你长长的肉体
如船
   这是一首优秀意像抒情诗歌,它发表在1985年6期的《诗林》杂志上,《诗选刊》杂志86年第2期转载。作者把自己和的出生寓为龙的降世,注定一降世就有了特殊的释义:长长的肉体/如船/驮着所有的族人。这是史诗性的开场白,它热烈而庄重。后来的海子清楚的明白在这样一个多难多灾的家庭里,长子责任和义务将是什么。“如船”的“长长的肉体”承载是家族的兴盛发达吗?同样,作为长子的查振全和海子面临了家族中的同样课题。在海子日后稍懂事时甚至是上大学或者工作后,他不喜欢和不言苟笑的父亲谈论一些问题,这是否意味着海子和他的父亲有严重的代沟呢?回答并非如此简单,后来的海子在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系统的接受了中西方哲学、美学、社会学、思想学、文化学的熏陶,虽然骨子里流淌的是查湾的血液,精神文化上深存那种刀耕火种、日出为耕、日落而歇的一贯式传统思维,而他又将这种思维与西方启蒙思想相焊接。这是思想上的屏障,查振全在儿子大学毕业后或在儿子成为大学老师时能强烈的感觉这一无形物的存在。但是代沟阻隔不了由亲情产生的爱的距离。查振全十分爱他的海子,他的性格决定了喜欢把爱放在心底。海子爱他的父亲,而且是一种敬畏式的爱,他感谢他的父亲娶了身遭劫难的母亲;他感谢父亲的双手成就了一家人的生存温饱;他感谢父亲培养他能读中国最一流的大学。为此,他更能明白一个被生活重担负压下的一座“大山”的沉默寡语。那是一种庄重冷凝的爱,所以,他更感谢父亲的沉默寡语。父亲是真正有“男子气”的伟岸,“这样,父亲用渔火/编织成海的翅膀/在许许多多的岛屿边上/挣扎着/飞出夜晚”。海子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既很简单,但又有着感人催泪的情结。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美学的海子知道,“美”的另一种表现是“崇高”,“崇高”赋予“美”无上的色彩。从表现形态上分析,崇高的美是“动态美”。崇高的美来自与自然界斗争、抗领的结果,“一群群声音划破了最后的黑暗/儿子们就坐在盐层上。”父亲要用他那不并不宽阔的肩膀对峙外来的能量,但是,黑暗中的残酷是对现实美--“盐层”(白色)的一种否定,暗合着巨大的破坏。父亲必须“挣扎着/飞出夜晚”。“射日的父亲”怀着家族的使命来完成自己的使命,海子也要将这种使命延承下去,这是他和父亲共同的责任。在爱与爱中间的传承接力中,父亲对自己儿子海子的爱绝对至高无上。
海子的诞生给这个苦难多灾、死气沉沉的家庭带来了生气和欢愉。孩子的哭叫声,欢呼声是这个家庭美妙的音符,它连动左右,温暖大家。此时,“山坡上无处躲藏的忧伤的眼睛”正被“幸福的门打开”。
作为长子长孙,海子的角色顺承地成了查家家族兴盛的标志,他所受的待遇在这个苦难的家庭中也是前所未有的。而在要强的查振全的眼里,他的儿子一定不能比其他同龄幼儿所受的待遇差。
那段时间里,海子是家里的传动轴,他的微笑、他的手势、他不经意的一举一动都是家里上下老小关注的焦点。
瘦小、体质单薄的小海子是那么的弱不禁风,家里人不免为他的健康烦神。
红砂糖是这个时期内最好的营养品,邻家人建议查裁缝多买些红砂糖,用水冲给孩子喝,增加营养。查裁缝接受了这个建议。在6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红砂糖的供应相当紧张。查裁缝四处求“糖票”,这些票据一般要用粮食向同村或邻村的村民们换取。只有凭票才能在供销合作社购得红砂糖。
物以稀为贵。查裁缝将四处收集的糖票积攒起来,够上一两斤就步行走十几里路到镇子里买回红砂糖。每次购得那稀有的珍宝似的红砂糖,他都小心翼翼地揣在怀中,一路欣喜的奔回家中。
公社里红砂糖供应也有紧张的时候,全公社不只他家有嗷嗷待哺的婴儿,那些老弱病残者也需要这难得的营养品,这使得原本供应紧张的红砂糖变得格外贵重。不久后,公社微足的供应很快断流。
无奈。农民的无奈是彻底的悲哀。
但查裁缝是个坚强固执的男人。他的性格决定了他要向命运挑战,他的骨髓里充满了不屈不挠的因子。
他披着一件破棉花絮上衣徒手来到了县城。
几十里路的徒步行走并没有使他产生疲惫的倦意。查裁缝径直来到县城供销社,试着碰一碰运气。
这一回,他又碰了壁。尽管他捧着笑脸,求爷爷,拜奶奶,对着营业员说尽了各种的好话,使用了无数的招数,对方仍没有为他的诚心所动。
查振全懊恼极了,他恨自己无能!
他恨自己是个一无所有的农民!
他颓废地走出供销社,耷拉着脑袋。
查振全想哭,更想大声发泄。
但是,他明白,自己是个农民。农民是很不起眼的角色。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查振全心情糟透了。他的思绪在不经意的奔泻中回到了家中。操采菊一看丈夫那悲伤的神情,已经明白了七份。操采菊是个通情达理的女性,她理解丈夫的苦衷。
但为了儿子,为了查家的香火能够延续下去,查振全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也定为他开。翌日,他抱着幼小的海子来到县供销社,辗转找到主任,看见主任,倔强的查裁缝也顾不上自己的颜面,他几乎哭着求主任,说道:“看看小娃子都瘦成什么样子了,能不能可怜咱们爷俩,卖给我们两斤红砂糖吧……”
查振全真诚的目光和诚恳的说服博得了供销社主任的同情,他吩咐手下的人给查振全称了几斤红砂糖。面对主任的天大恩施,查振全千涕零万感谢。
    面对如此殊荣,这位年轻的父亲打心底产生了莫大的成就感和报恩感。
在妻子奶水供应不足时,这些红砂糖成了补充小海子身体机能的最好营养品。那是专门为小海子所准备的,家里任何人都不会轻易地舀上一小勺子,即使只是舔上一口也舍不得,尽管那糖水是那样的芳香扑鼻和可口诱人,因为那一点点红砂糖来得如此不易。小海子一次不能喝完缸子里的糖水,剩余的那些还要放置在那里,下次再加糖兑水,给小海子享用。
那简直就是救命的糖水啊!查振全是这样想的。确实是那样,在哪个艰苦的岁月里,这糖水就是维系成长因子的救命稻草,那是一家人的幸福和希望。
查裁缝拼死拼活挥洒汗水,终日不歇地劳作,但贫瘠的土地对他的回报总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小海子出生以后使原本一贫如洗的家庭更揭不开锅了。
操采菊躺在床上,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顾不上婆婆和丈夫的劝阻,把小海子交给老人,提前做完月子,拖着沉重的身子下了地,充当起家里另一个体力劳动者,几乎和男人们做着同样的活。
体虚瘦弱的她一直用意念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当她感到头晕脑涨的时候,就蹒跚着走到田埂边,倚田埂坐下,休息片刻。劳动的强度迫使她经常呕吐,没办法,查家老小都张嘴要饭吃啊!
因着这样的信念,坚强的操采菊付出了一个中国乡村母亲最多的酸辛,这酸辛里充满了泪水、汗水与爱,那是一种何等壮丽博大的爱啊!这坚忍不拔的爱主要由繁衍的生生不息与淳朴纯洁的母性精神构建而成。身为查家的人,就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善良的操采菊的想法,也是中国千万善良勤劳的母亲的共同想法,他们的表达相当淳朴,却又相当赋予强烈的人文涵义,具有中国化的良品美德,它冲破时间、空间、事理等局限,从遥无可及上古流传至今,并将源源不断流传下去。
难怪廖亦武先生在海子死后写的一段文字中说道,海子死后,苦了的是他的母亲,那位乡村母亲几乎疯了,见人便磕头……
在海子的生命历程中,母亲操采菊对他的影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农村的孩子都是“一个篱笆三个桩,桩在篱笆里弯”。在父母亲都下地去干活后,小海子便由奶奶带着,不需要过多的烦神。
大多的时间里,小海子被安排在木制的“坐车”里,这种乡村“坐车”接近现在城里孩子玩的三轮车。小海子坐的那种坐车由四个木头轮子组成,中间有个固定的木凳子,四旁有扶手,不会走路的幼小的孩子坐在里面很安全,隐患极少会发生。
这种木制坐车按当时查家的生活水平的确是一件奢侈品,但是查振全夫妇依然勒紧裤腰带,下血本为儿子特别定制了一个。
奶奶长孙亦疼爱有加,人说隔代的爱更浓,这话确实很有道理。在海子出生时,奶奶已经病得不轻。父母外出劳动,看管孙子的重任就责无旁贷的落到她的肩上。奶奶要拖着病重的身子,成天呵护着“坐车”中的小家伙,小海子肚子饿了,就示意奶奶给他喂粥吃,奶奶赶快把放在灶肚子里用木炭火焐热的粥端出来,用舌尖调试一下粥的冷热度,一小口,一小口,小心翼翼地送到小海子的嘴边,生怕小孙子给烫着。小海子乐滋滋的享受着这难得的美食,吃完一小缸子后,奶奶给他擦擦嘴。小海子若再想吃,奶奶便想着花样“骗”孙子,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叹息都能使海子打消欲望。这时,小海子想睡觉了,奶奶就把他抱上床,轻拍着他的胸口,低唱着黄梅小调子。
不一会儿工夫,小海子就进入了梦乡。
 楼主| 发表于 2005-8-13 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海子传》

三 《风》,助我成长的荣耀
风很美  果实也美
小小的风很美
自然界的乳房也美

水很美  水啊
无人和你
说话的时刻很美

你家中破旧的门
遮住的贫穷很美
风  吹遍了草原
马的骨头  绿了
---引自《给母亲.风》
操采菊的文化程度在查家湾妇女中算是高的。虽然只读了七年书。在现在看来,只具备初中的文化程度,但她读的是两年的私塾和五年的小学课程,加上有一定文化涵养的父母亲对她的耳濡目染,她也在身传言教中储备了更多知识,所以我们今天来分析,她的文化程度能抵得上一个高中生。
作为查湾村唯一的一位有着较高知识的女子,尽管这是个知识不被尊重的年代,但在村上其他妇女的心眼里,她确是个有才干贤惠的女人。凭着自己的丈夫为村里人加工衣物这一行当,空闲时,她会和村里稍有文化的人聊聊家常。时间长了,她和那些稍认识一些字的“文化人”关系处理也比较融洽,邻居们在查裁缝家量衣、裁衣时,顺便把家中的旧书旧报纸带给操采菊看,凭着天生的聪慧和自身独有的一份求知欲望,她很快把这些读过的文章内容编成一个个简短的故事讲给儿子听。
相对于其它事物而言,幼儿似乎对温暖和食物更有兴趣,作为母亲的操采菊无疑就是提供温暖、食物、安全的港湾。操采菊对儿子海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操采菊教子有方的手法其实也很简单,如果小海子哭泣,她就会把他抱在怀里哄着、笑着;海子上厕所时,会得到母亲的表扬;海子摔倒时,她会鼓励儿子重新爬起 ......海子自幼就得到了查湾村其他孩子没有的爱--时时刻刻被爱,文化的爱。有了这种关怀备至的母爱,海子会将它转化为一种创造的爱--表现乖巧、给妈妈一个吻、给爸爸搬个小凳子。
语言的本身
像母亲
总有话说,在河畔
                --引自《给母亲.语言和井》
通情达理的操采菊给了海子最大的爱不仅是一种表象的爱,其实这种特殊的“爱”渗透肌理--依恋的爱。那么这种爱是不是理想的爱呢?这要从海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中分析,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海子的父亲是很倔强、很固执甚至是很严厉的一个人,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他对海子的爱只能蛰伏于心中,这种深藏内心的“爱”和操采菊不能达成一致,也就是说,他和儿子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甚微。在一个家庭中,母亲的作用是给孩子固有的安全感,父亲是教会孩子怎样面对挫折的勇气。显尔易见,查振全不能给予他的儿子海子这些,所以说,海子在整个家庭中所受的“爱”不是一个全面“理想”的局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E.弗洛姆说过:“人从依恋母亲到依恋父亲,最后达到综合,这是精神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实现不了这种发展就会引起精神缺陷。”
在海子后来稍大些,他总是把满腹的心事和妈妈交流,而和父亲交流的机会微乎甚微,这不能不说对他的性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母亲给予儿子的是“语言的本身”,“爱”的力量被无限扩大,具有“飞翔的翅膀”。E.弗洛姆又说,“其他的症状,如歇斯底里、酗酒、无法坚持自己的权力和面对现实生活、心情沮丧等则是依恋母亲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能会引起神经病。
刚学会爬走的小海子终究听不懂妈妈的故事,但他就是这样被熏陶着,意识中有了一种朦胧的感觉。
当他咿呀咿呀地能喊上一两句让人听得懂或听不懂的话时,竟有种天然的意识看着那些旧报刊杂志上印刷的文字。大人在读这些文字时,他睁大着眼睛使劲地盯着陌生的方块字,目光跟随着别人上下移动,长而久之,小海子也识得了不少文字,这使父母亲和邻居们都感到特别的惊奇。
操采菊至今对他的儿子幼时识字的天分激动不已。“有一天,我拿着一本《安徽文学》翻阅,他竟指着上面的某些文字念给我听!”

海子刚满两个多年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它席卷了整个中国城市乡村。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贫穷落后的查家湾照样能揪出几个反动派、土地主、牛鬼蛇神,他们每天的早课是:全村人都被召集到公社学校的操场,听着红卫兵头子下“最高指示”。晚上又要进行“汇报”,批斗大会作为常课被风雨无阻的延续下来。
在大会上,红卫兵们几乎每天重复着千篇一律的颂词和旋律。
群众已经习惯了跟着红卫兵喊:“毛主席万岁,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万寿无疆!万物生长靠太阳,大海航行靠舵手……”
接下来便是一批人在“打倒”的痛斥声中被押上台,红卫兵们开始揭露他们的各种“罪行”。
说到激烈时,几个“义愤”的、狂热的少年红卫兵们会给被“打倒”者们几脚猛踹。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在整完一批人之后,造反派们又是照本宣读《毛主席语录》,台下的群众跟着大声朗诵,这其中包括查裁缝夫妇和年仅两三岁的儿子海子。
“革命”的形势因一些人的造势异常热烈,群众的阶级情绪往往随红卫兵的高声呼喊而被激活。
阶级斗争是第一位,是“本”,其它都是“纲”,既然“本”占据首位,那么红卫兵执行“阶级斗争的任务”就变得格外重要,于是,打、砸、斗、整便成了家常便饭。
查湾村家底稍好的人家都被刨根问底,翻了个底朝天,就差没挖地三尺,男人们被绳子捆起来,痛打着或者被戴上高帽子游街,夫妻之间、父子之间被一条界线划得清清楚楚。
查湾村整日吵吵闹闹,喋喋不休,鸡犬不宁。红卫兵们煞有其事地站在村口,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那些日子,跳“忠”字舞和朗诵“毛主席语录”是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在众多花样繁杂的项目中,比赛背诵“毛主席语录”占了首位,它比人们下地劳动可重要得多。
海子被父母领着参加了每一次的“毛主席语录”朗诵会。父母每次都要带上他去参加朗诵会的原因是他们不放心小海子一个人呆在家,生怕有个闪失。
年幼的海子当然不会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要去异口同声地大声诵读这些东西,只是去的次数多了,聪明的小脑袋瓜子里也储存了不少大人们朗诵的句子。他天天看着大人们读墙上刷的鲜红的标语大字,心里也跟着默读,很快,他掌握了那些汉字的拼法与写法。累积多了,还会随手划写。
查裁缝夫妇在外面撕破了喉咙大声诵读着“语录”诗词,回家后,稍作休息又开始忙碌起来。此时的家里,除了丈夫缝纫机脚踏板和妻子纳鞋底的声响,没有任何人的声音,寂静极了,大家似乎都不愿意浪费口舌再去讲话,明天还要继续喊叫呢。
小海子看着疲惫的父母默不做声,自己竟一时兴起来,他把妈妈教给他的小故事再重复讲给父母听,把全家人一下子都逗乐了。
接下来,他学着台上的红卫兵,踱着步子,停下,抬起头,挺直腰杆一条又一条地背诵着“毛主席语录”,滔滔不绝地背下去。
一旁的父母不敢相信自己的幼小儿子竟有如此般的记忆力。但这的确是事实,摆在眼前的、活生生的事实。
他们又叫自己的儿子把“语录”背诵下去。
海子照做。
够了!
于是,查振全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让儿子海子代表全家去参加“语录”背诵会。
又是一天,红旗高扬,人头攒动。当主持人宣布查振生查裁缝家四岁的长子海子要给大家背诵“毛主席语录”时,台上台下一阵哄堂大笑。
查振全满怀信心地将四岁的儿子海子抱上台,人群中又是一阵讥笑。
个头很小的海子穿着父亲亲手缝制的当时流行的卡其制服,他望着父亲慈祥的笑容,更显得胸有成竹,略显紧张的面容很快在大家的呼喊声中渐退,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什么人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就是革命派,什么人站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方面,他就是反革命派。什么人只是口头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动上则另是一样,他就是一个口头革命派,如果不但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也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就是一个完全的革命派。”小海子开始了他开山式的朗诵,稚嫩的童音里透着与生俱来的勇气和力量。
有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海子凭借着记忆中的句子,一条条,井然有序地往下背诵,人群中发出了喝彩声。他的表演被掌声打断。
背诵还能继续下去吗?人们在等着他的表演,也有人认为他是个小孩子,闹着玩,鹦鹉学舌,也只不过会这几句罢了。
海子没有令父亲失望,他的背诵一条接一条顺利地进行了下去,“除了别的特点之外,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
人群中开始骚动了,有人拍着查裁缝的肩膀说他的儿子是神童。
“语录”仍然像泉水一般从查振全儿子的嘴里涌出,人群中的喝彩声、惊叹声一浪胜过一浪,很多人看着台上这小家伙的精彩表演,使劲鼓掌。
刚才那些讥笑的人们都竖起了大拇指,一个劲地称赞这小家伙有出息。
    48条语录像山泉般从小海子嘴边滑出!
人群中的查振全显然是被儿子出色的发挥感动了,现场的热烈气氛让他一时无语,他是个不爱张扬的人,他把惊喜强压在心中。
背诵会结束后,查振全的儿子获得了桂冠,他是所有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这一刻,查振全的脸上堆满了荣光。
他牵着儿子的小手,在一片赞叹声中回到了家中。
    这是一份惊喜,也许是一个机会或者是一个意外,查振全没有想的太多。他只觉得自己的儿子确实聪明,是个学手艺的料,将来学门手艺也很不错。
他们查家祖祖辈辈,能识得上一篓筐方块字的没有几个,几代人都面朝黄土背朝天,彻底地担当农民的体力角色,而且他们祖上三代都是贫雇农,查振全的父亲当初让他学门裁缝手艺,就是为了想让他减轻体力劳动,生活得更加舒坦些。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己有了门手艺活,查振全确实比父辈们过得要幸福。他想,儿子自小就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资,将来从事一门手艺工作是不成问题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有关早慧的神童枚不胜举。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六岁就会作诗,九岁晓乐律,十几岁就写出了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后来海子热中的德国大诗人歌德也是一位早慧的天才,歌德四岁之前就已经识很多字,八岁时通晓英、法、意等多国文字,并用这些文字进行写作。类似的早慧神童还有莫扎特、王勃等。
    韦克斯勒曾经将智力分类:智商在130以上的属于“非常优秀(very superior)”,它占人口的比例为2.2%,智商在120~129之间的属于“优秀(superior)”,它占人口的比例为6.7%,据海子小时候的伙伴回忆,海子的“记忆力十分过人,其他人无能及之”,记忆属于智力因素范畴,根据这种说法,海子当属于智商很高的人,所以他的那些早慧表现也属于情理之中的事。
查振全和操采菊下了决心,一定要先让儿子海子读些书
 楼主| 发表于 2005-8-13 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海子传》

坏事了,(四)发不上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8-13 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海子传》

错误: 有问题
关于有问题的详细原因:
你所写的内容中也许包含了一些本论坛不允许发布的言论,请仔细检查后,重新发布,谢谢!
您是否需要查看帮助文件?
产生有问题错误的可能原因:
密码错误
用户名错误
您不是注册用户


发表于 2005-8-13 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海子传》

重读海子,同样的诗句,别样的心情!
 楼主| 发表于 2005-8-13 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海子传》

下面引用由水牛2005/08/12 08:43pm 发表的内容:
错误: 有问题
关于有问题的详细原因:
你所写的内容中也许包含了一些本论坛不允许发布的言论,请仔细检查后,重新发布,谢谢!
您是否需要查看帮助文件?
...
怎么办?谁给解释一下?
发表于 2005-8-13 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海子传》

下面引用由水牛2005/08/12 08:43pm 发表的内容:
错误: 有问题
关于有问题的详细原因:
你所写的内容中也许包含了一些本论坛不允许发布的言论,请仔细检查后,重新发布,谢谢!
您是否需要查看帮助文件?
...
这个我也遇到过好几次,其他论坛是能够发出的。
发表于 2005-8-13 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海子传》

以后别人的文字,你可以用推荐,而不要用原创!这样容易引来纠纷,即使我女儿的稿件我也是用推荐来发稿的。
发表于 2005-8-13 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海子传》

你发不上来的原因,我也碰到过,没关系,重发或关机重新起动。
 楼主| 发表于 2005-8-13 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海子传》

下面引用由北溟2005/08/12 08:47pm 发表的内容:
这个我也遇到过好几次,其他论坛是能够发出的。
怎么解决呢?
 楼主| 发表于 2005-8-13 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海子传》

下面引用由妙妙2005/08/12 08:47pm 发表的内容:
以后别人的文字,你可以用推荐,而不要用原创!这样容易引来纠纷,即使我女儿的稿件我也是用推荐来发稿的。
1楼我已详细说明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8-13 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海子传》

下面引用由妙妙2005/08/12 08:49pm 发表的内容:
你发不上来的原因,我也碰到过,没关系,重发或关机重新起动。
回头试试.多谢.
发表于 2005-8-13 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海子传》

下面引用由水牛2005/08/12 08:49pm 发表的内容:
怎么解决呢?
也不知道,当时发不出就罢了。估计与政治有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 23: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