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淡马水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3-5-10 17:25
关于诗写什么,诗人不存在主动性

你这是唯物主义写作观念,物质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1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3-5-11 08:16
你这是唯物主义写作观念,物质第一

未激发,诗就不存在。
被动写作更强调发现
诗不一定是你的

主动性写作,也有可能创造出诗

唯物和唯心都不应该取,诗在创作者,和激发环境产生。
诗不属于诗人,也不属于诗人之外。它来了就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3-5-11 09:07
未激发,诗就不存在。
被动写作更强调发现
诗不一定是你的

比如去采风,就是去发现,就是去接受事物对艺术感觉的刺激,也就是你说的所谓的被动写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具有不可更改性(非绝对),如果我们不遵从发现本身的还原,而给它做了更理想艺术化的改变,会失去张力。
对发现的更改,意味着默认降低它的新鲜感,以重创作的方式展现,具有风险和赌注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3-5-15 18:55
发现具有不可更改性(非绝对),如果我们不遵从发现本身的还原,而给它做了更理想艺术化的改变,会失去张力 ...


这个问题还是属于去修饰和去蔽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5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3-5-15 19:04
这个问题还是属于去修饰和去蔽的问题

还原后成立的前提,在于发现许可的范围内。如果二者有脱节,会导致所有不同的发现,都趋向一首相同形状的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3-5-15 19:27
还原后成立的前提,在于发现许可的范围内。如果二者有脱节,会导致所有不同的发现,都趋向一首相同形状的 ...

同质化的问题,在诗歌上与音乐一样,很少有完全一样的作品,除了抄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6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创造了世界,神创造了诗歌,诗歌是神给与人们的精神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6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3-5-15 19:32
同质化的问题,在诗歌上与音乐一样,很少有完全一样的作品,除了抄袭

诗的成像遵从发现,就不会千篇一律。艺术完善的前提是未改动发现为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6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滚轮子 发表于 2023-5-16 11:24
诗的成像遵从发现,就不会千篇一律。艺术完善的前提是未改动发现为佳

一方面你一定要有发现,二方面你一定要成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7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文本呈现一种“圆满”状态时,它就像一个答案一样,一种终结。作者向导演靠近,文本向剧本靠近。
内部有诗意,有结构,有发展。但是呈现出来后,更像诗意的剧情,而非以剧情呈现诗意。
这一切(太实化)是叙述的过度问题(还有其它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7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剧情呈现诗意应该没有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8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阳光 发表于 2023-5-17 12:59
剧情呈现诗意应该没有错

发现是清晰,还是不清晰,都有,或者也清晰也不清晰。但是往往运用大量清晰的意象发挥到极致,就是只交给视觉,触觉,不经过思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8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微雨

这条路湿漉漉的
好像人心
我在这条路上想了很多事
这条路越来越长
我从这头走到那头
两边不认识的人
突然就熟悉了



读者第一感觉,肯定是我向他们呈现了一个画面,过程,我向他们展示一个经过。而诗的主动性:诉说,却没有。应该是向他们感受的,但是第一感觉,是给他们看电影。
我们想表达一些感动和美,怎么变成我展示这个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8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微雨

这条路湿漉漉的
好像人心
我在这条路上想了很多事
这条路越来越长
我从这头走到那头
两边不认识的人
突然就熟悉了


这是一个情怀,还不是叙事,但是表现得很好,很宽大开阔,给人以境界的感觉,后两句是诗的,是诗的语言,打开了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7-6 06: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