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半夏 于 2013-9-24 11:42 发表 俺大妹子洋洋洒洒一大堆,要看完才能说得出来哈!
原帖由 半夏 于 2013-9-24 11:44 发表 每写完一首诗,就会完全从脑子排空,甚至当它不存在,主要原因在于绝不让它影响我下 一首诗,或成为惯性写作 ——————————这个是必须的!
原帖由 半夏 于 2013-9-24 11:45 发表 对于诗,就我而言,掌握个体航向,而不是大众的航向,欣赏在某一群体的一个模式 ————————---其实每一个人,都只存在某一群体中,不过是大还是小而已!没有人人确认的美人
原帖由 我是小土匪 于 2013-9-24 11:49 发表 我有一个想法:我要吃面,但是有人要打我,我还是不吃了!
原帖由 我是小土匪 于 2013-9-24 12:01 发表 本质上,诗人不缺文化含量和天赋,我们之所以批评,不仅因为某种现象不利于当代 人文精神,且不利于诗市场的良性关系和一颗纯粹的诗心 读完了,赞!
原帖由 钓雪斋主 于 2013-9-24 12:03 发表 我想看看表妹另外的半张面
原帖由 半夏 于 2013-9-24 12:09 发表 假如我在这自觉与不自觉的冲动之中,依然从属于‘传承’的那部分,那么我们为此 的长期的传统艺术,为何有些东西不在场了?最终成为被历史结构恢复的真实变成假象的精神训练方式?而我们身上存在的‘共性’和‘关联 ...
原帖由 半夏 于 2013-9-24 12:11 发表 就诗而言,发扬其实大部分是接受了模仿。正是这一‘感官反应’引导了这一大部分人 沿着‘先驱’的路途一路走下来,在陈腐烂调子里蜗居 ——————————--这里,我想到另一个诗人说的,好像是翟永明吧,管他 ...
原帖由 寒山依依 于 2013-9-24 12:12 发表 问个安好
原帖由 半夏 于 2013-9-24 12:14 发表 一个存在传统意识的场所,并不存在可以衡量时代艺术的标准,相反,一个存在现代意识的场所,却存在着艺术史上“大而化之”,“至大,至气,至刚,至中”如果表现的是一个接一个的传承者之间的复杂关系,那么,升华中 ...
原帖由 妙妙 于 2013-9-24 12:17 发表 没想法,见了你就微笑。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5 1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