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汤胜林 于 2012-8-1 19:23 发表 想念你,想要你的QQ。
原帖由 夏箫 于 2012-8-1 11:38 发表 我还是没看懂,虽然通过以上帖子了解了局部的信息,但并不足以还原整个事件的轮廓 莫名其妙 一头雾水 诗并没有特离谱的地方,评论也没有。 但当事人的态度和封贴的结果,让人难以看懂 到底症结何在 ...
原帖由 汤胜林 于 2012-8-2 05:57 发表 一、《人民》一诗是不是经典,是不是好诗,你我不是诗歌理论专家,也不是多么出名的诗人,即使分出了输赢高低,也只是一种低层面的、上不了书的,那有意义和价值吗? 二、我相信你是聪明、善良的,写这篇评论没有恶 ...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8-1 19:20 发表 简评《人民》 巴曼 在作者的眼里,为什么他会没有遇见过“人民”,或者说他就没有看到我们的“人民”?这样的矛盾心理,这便是此首诗作其中意象升华到了最高处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那么,它也是作者的思想、意趣与笔墨在紧紧跟踪着历史与时代的脚步所发出的种种追问?这又无疑给我们读者更进一步地加深了也更增强了此首作品的某种意象性的效应方式。
原帖由 花小七 于 2012-8-2 00:09 发表 这首诗歌 读出的是牢骚和无奈 于诗歌而言 对我这外行来说 毫无诗意的美感和凝练之处 纵观整个文学史,经典之作 文学性肯定应该大于其政治性才会被作为经典流芳
原帖由 汤胜林 于 2012-8-2 05:57 发表 一、《人民》一诗是不是经典,是不是好诗,你我不是诗歌理论专家,也不是多么出名的诗人,即使分出了输赢高低,也只是一种低层面的、上不了书的,那有意义和价值吗?
原帖由 汤胜林 于 2012-8-2 09:46 发表 我与楼主是惺惺相惜的好诗友,因为要楼主的QQ未果,才写了这些,没考虑逻辑顺序的。
原帖由 汤胜林 于 2012-8-2 05:57 发表 在QQ交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4 06: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