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天放

创立“语言文字伦理学”刍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7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送毛巾一打,大热天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7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6-7 20:37 发表
鱼儿的话总有些道理,但有时候也感觉到排斥性很强
还有
我求你别抖了行不
看在诗歌的份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7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2-6-7 22:19 发表
送毛巾一打,大热天的说。

支持。再加小酒3两,可好 我坐1旁,边喝边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2-6-7 22:19 发表
送毛巾一打,大热天的说。


唉,诗歌报的前辈
不是喜欢抖脸
就是喜欢抖屁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6-7 19:50 发表
语言伦理学,这是个什么学问?

语言向善的学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8 11:15 发表

语言向善的学问。


那么我问题
一尿就过了黄河是向善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6-8 13:17 发表


那么我问题
一尿就过了黄河是向善的吗

看语境吧。一句话不能脱离说话的人和说话的时间地点事件等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8 13:31 发表

看语境吧。一句话不能脱离说话的人和说话的时间地点事件等等等。



我当然指的是这首诗歌的整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6-8 15:23 发表



我当然指的是这首诗歌的整体

是指《距离》这首吗?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 ... ghlight=&page=1
假如哪天我弄出个语言伦理学宣言来,这首不在禁区之中,却也不是我希望看到的建设性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2-6-8 20:51 发表
挑战挂这个干吗?

挂羊头卖狗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提供一个批评别人文本的例子

◆《作伪——读乡巴兄评论文章里的一首诗有感》
      
      今天不经意看到乡巴兄评论文章里面的一首诗,认真看了一下,没想到一些积存已久的感慨会这样被敲打出来,人生果真偶然。

《某人》

他卖水果。从没听他说过一句话
街坊喊他哑巴,他不容置否
一旦卖够坐车钱,立即收摊,匆匆消失
来到大山深谷,他又朗诵起
那些多年以前的台词,样子很恐怖

早晨来临。他若无其事地继续卖水果
刚打了个瞌睡
感觉后背被某种熟悉的东西
轻轻推了一下

      “街坊喊他哑巴,他不容置否”,“他不容置否”是表达上的错误吧?不置可否这个词我倒是知道的,用在这里也合适。以我早年阅读弗洛伊德所习得的知识看,笔误、口误都显露了一个人的潜意识,所以,我不会仅仅把它当成一个无关宏旨的词语误用。至于要把它当成什么,我暂时没有时间去想清楚,似乎也没什么必要。
       如果要按照我自己的标准来分类,我会把《某人》归入“伪写实”,这样做对于我来说几乎是自然而然、不言自明的。鉴于文本主观意味欲盖弥彰,我还可以把它归入其它类型的“伪”,比如“伪抒情”、“伪言理”……等等。在我看来,对于文本本身来说,“伪”只是一个中性词而已,伪而美比比皆是,在语言艺术这个门类里,伪比真甚至更普遍也更讨好,受众也是普遍接受的——只是有一点,我和几乎所有的人得以区别的一点,就是我自觉区分真和伪——当然是以自己的感觉和理知。我知道我何以作伪、以何作伪,推己及人,我也很习惯地就看到了别人以何作伪并揣测他何以作伪。
        某人并不存在,只是一个虚构而已——虚构使文学得以生成,虚构就是作伪。我是到后来才发现并确信这样一个对于置身所谓语言艺术的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事实的:语言作为人类的本质,对人类一直是一把双刃剑。正面、积极、肯定的一面被强调得过多,几乎众口一词;而负面、消极、否定的一面少有人及,几等异端邪说。网络时代使得语言之恶迅速被显露出来,这也使得我能够把自己在19* 89年时所得到的“文学永远不可能比生活更高更集中更真实”的观点,变成了今天“语言正在把人类带上万劫不复的自毁之路”的认定。也许我要被人们认为是无稽可笑的,也是故意耸人听闻的,这倒没有什么值得担心,我担心的是无人理会——其实,事实上正是这样,语言的巨大喧嚣让人们无法听清楚语言,甚至想听也做不到。人类很快就会死在语言上面——虽然正是语言曾经极大地提升了人类并成为人类的本质。
        人类使用语言作伪,对人类意味着什么?能够直面的人哪里去了?零余者往往也只是一个虚虚的影子而已。写作,我只能告诫自己,少点作恶。而今天,在重新操持语言三年后的今天,我发现自己也卷入作恶的行列,已经差不多要习惯虚伪了,这离习惯死亡没多远。
        回到这个文本上来,除了所写的人物形象很虚假之外,主观上的介入也不具备多少真实的东西,故意作出来的朦胧感也没有使得文本所要表达的东西更丰富与深奥,相反更加虚化从而更加弱化,所以从写作的手段上来看,这个文本也不成功。
        只不过是因为顺手的关系,拿了这个文本来说事,乡巴兄和乡巴兄的传主若觉得我说得不妥,还请多包涵,我下不为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提供一个批评自己文本的例子

◆《从坚拒到乐于》
          拙作从初稿《语言之痒》到修改稿《病人》,到底前后的变化透露了些什么问题?

《语言之痒》
当你面对美好事物的时候
你才知道生活有多么残酷
当你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可以做的时候
你才知道生命是多么地毫无意义

《病人》
窗台忍冬花如金似银
你的气息,隐约而馥郁
我猛然发觉:活着,多么残酷

还能给花浇水,还能有诗可读
这美好的生之感受
才让我知道:生命,多么没有意义

        我个人平时写文章两种表达方式都采用,不管是议论性的语言还是描述性的语言,我认为都可以:“词,达而已矣”。但我也知道一般而言第二种方式能得到更多认可,本来我已经用第一种方式把我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了,只是转念一想,这样表达对自己最好最直接,但对读到这四句的人来说,可能是比较不好的,所以进行了改造,也就是改造成普遍可以接受的形式——对我而言未必是最好的形式,这点我始终保持清醒和自觉。果然,我是讨好了。……
        所以,我一直坚持诗歌包括其它文学体裁在主题先行的情况下,许多时候都是不好好说话的一种语言表现。因为我们亲身经历的太少,往往是有了理思或感受,然后再取象措辞,弄成了很有生活感的样子。我过去一直把这种同类的情况叫做“伪”——伪抒情、伪写实……,也尽量不写,只是到了后来终于坚持不住,作伪日多、作伪日久……已经差不多到了“反认他乡是故乡”的程度。应了我十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岁月流逝,改变了不知多少人的初衷。从坚拒到乐于,我知道自己在变化着。
        《语言之痒》这个题目,对我而言,比《病人》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了,那么贴切而警醒。而为了形象和媚众,我却将之更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2-6-8 21:14 发表
猪,你还活着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8 20:48 发表

是指《距离》这首吗?http://bbs.shigebao.com/viewthread.php?tid=380962&extra=&highlight=&page=1
假如哪天我弄出个语言伦理学宣言来,这首不在禁区之中,却也不是我希望看到的建设性语言。


不是,我是说他写的车过黄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8 21:07 发表
◆《从坚拒到乐于》
          拙作从初稿《语言之痒》到修改稿《病人》,到底前后的变化透露了些什么问题?

《语言之痒》
当你面对美好事物的时候
你才知道生活有多么残酷
当你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可以做的时 ...



你这两个我会仔细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04: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