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紫穗穗

网名赠诗:《门之》和《落花生木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无论是支持我,或呆瓜的。我和呆瓜,都不会心有忌恨的。我们修改诗歌,目的是为了让文本,更优秀,不是争辩出谁高谁底,谁优谁劣。

所以请大家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真实的观感和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作的开始和最后一句可以再思考一下,别的无可无不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是不说,是说不出,因为睡睡姐的是赠诗,而呆瓜是单纯从文本出发,这两组的立足点是不同的,如果从赠诗的角度来说,原作更多地包含了对人物的解析以及情感的表达,而呆瓜的修改版气息更为平顺,嵌入了他独特的创作气息(我承认,我喜欢呆瓜的这种气息)。
所以,这两组,不能简单下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读了全部的回帖,才发现里面还有这么多的故事。我再来说几句。

一、穗穗老师的原诗是原生态思维的流动,读起来特别亲切。
二、尤喜原诗开头两句,大视角,切入新颖,描绘细腻,与结尾遥相呼应,具有诙谐之美。“太阳的瞳孔里/一只蚂蚁举起了硕大的橡木”这样精妙的语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我没有记错,将太阳比作瞳孔穗穗是第一人,而且这个比喻非常新颖别致。
三、呆瓜老师修改之后,其实也非常好,语言更加凝练更加干净了,但同时也失去了原诗中一些特别的味道。

    问候两位老师!不管修改之后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我觉得通过呆瓜老师的修改,我们还是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我们学到的,是两个老师互相加在一起的共同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空气 于 2012-2-21 11:30 发表
刚才读了全部的回帖,才发现里面还有这么多的故事。我再来说几句。

一、穗穗老师的原诗是原生态思维的流动,读起来特别亲切。
二、尤喜原诗开头两句,大视角,切入新颖,描绘细腻,与结尾遥相呼应,具有诙谐之美 ...

嘿嘿嘿,说的很中肯,但和俺一样,油嘴滑舌的,穗穗姐,批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相较之下,我还是喜欢原作,这是我的真心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岳 于 2012-2-21 11:12 发表
原作的开始和最后一句可以再思考一下,别的无可无不可。


我和你的意见不同,我觉得第一句,十分关键,结尾倒是可以斟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空气 于 2012-2-21 11:30 发表
刚才读了全部的回帖,才发现里面还有这么多的故事。我再来说几句。

一、穗穗老师的原诗是原生态思维的流动,读起来特别亲切。
二、尤喜原诗开头两句,大视角,切入新颖,描绘细腻,与结尾遥相呼应,具有诙谐之美 ...


是的,空气的感受,正是我想说的。谢谢空气!呆瓜改过之后,我没有感受到他说的好,反而失去了一种起伏回旋的韵律,而且损伤了原本的寓意和诗意。原作的结尾,虽然不是太好,其实我也斟酌过,但是为了保持一种成人的童心和趣味性,我还是保留了这句。没有用呆瓜这样的句子。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2-21 11: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2-2-21 11:29 发表
其实,不是不说,是说不出,因为睡睡姐的是赠诗,而呆瓜是单纯从文本出发,这两组的立足点是不同的,如果从赠诗的角度来说,原作更多地包含了对人物的解析以及情感的表达,而呆瓜的修改版气息更为平顺,嵌入了他独特 ...


好,你支持呆瓜。知道~~

关键是呆瓜修改过的,的确是平顺了,没有起伏,但我,并没有看到,比原作,有什么独特的东西哦。请莫三蛋蛋,指出其中的独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我就是那只擎天的蚂蚁啊

这样的表达,多么有趣,并且和开篇,首尾自然呼应,并且有一种“飞翔”之后,真正的升华和释然

而呆瓜的:象只蚂蚁举起了硕大的橡木。这样的比喻,实在是俗情和俗气,要是我一定不会这样写。本身比喻,就是隔着一层的看花。无法让直接的喻体“蚂蚁”,和本体的“我”合二为一。而我的最后的句子,恰恰做到了,我用第二人称的门之,他自己的嘴巴直接说出:原来我就是那只擎天的蚂蚁啊。

这就好像人生的经历,转过许多风景之后,猛然回首,恍然大悟的领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飞升。和前面提到诸多画面和主题,老屋的翅膀等,有了内在的联系和提升。


我很奇怪,许多人读诗,有时怎么一点方向和主见都没有!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2-21 12: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2-2-21 11:39 发表


好,你支持呆瓜。知道~~

关键是呆瓜修改过的,的确是平顺了,没有起伏,但我,并没有看到,比原作,有什么独特的东西哦。请莫三蛋蛋,指出其中的独特吧。

没有没有,对于赠诗,我支持原作,语言形式和情感表达都更为贴近门之的风格,开篇第一句也呈现出精妙的画面,感觉结尾的意境挺好,语言构造可以更完美些;
对于呆瓜的诗,我只是撇开了其他的因素,单纯的喜欢,至于什么独特,我说不上来,所以请睡睡姐打PP。


[ 本帖最后由 莫O0o 于 2012-2-21 11: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老实,没有就事论事,就这首他修改的诗歌,来就诗论诗,说出好坏、优劣。是该打PP。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2-21 12: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2-2-21 11:59 发表
你不老实,没有就事论事,就这首他修改的诗歌,来就诗论诗。是该打PP。

是该打,嘻嘻~~
但我得说说姐姐你,在讨论过程中,情绪化的言辞稍多,让我们回复的时候如履薄冰啊,真的,俺真怕姐姐以后不理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自己小心眼和小心翼翼的,我才没有什么过激的言辞,我替自己说话,并非无理取闹。还是就诗论诗的评判自己的,如同我对别人的诗歌一样。

我始终是我,保持自己,你放心,你诗歌中的好与不好,我一样忠实地说出。才没你那样小心翼翼、瞻前顾后的。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2-21 12: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1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门之(呆瓜修改稿)

你说:岩石太轻了
放不下行走的海

落日一直在打听雨水的消息
你跟着卷心菜的夜色
走回老屋,用插叙的方式
将自己和月亮,一起塞进
房前的桃树和屋后的桂花

月亮升起来,老屋的翅膀
不再是虚构的飞翔
你站在门外,偷偷的乐
象只蚂蚁举起了硕大的橡木

------都很好。如果非要说一个,我个人喜欢读修后稿,感觉文字简洁而不失韵味。这可能和我性格有关。穗穗不许恼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9 23: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