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1-12-14 01:30 发表 喜欢这样的。这样就获得了一种(甚至也可以说是普世的)深刻和力量,同时也就从狭隘的政治中摆脱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1-12-14 10:33 发表 课堂以外还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知识。
原帖由 利兵 于 2011-12-14 11:00 发表 课堂内充其量是工具,谁有过真正独立的思考?所以我们才避开谎言,去伪求真。
原帖由 门之 于 2011-12-14 13:35 发表 你与温经天的诗歌都有哲人的姿态和气质。只不过你的更直接更尖锐,他的相对含蓄和儒雅。所以基本上诗歌的内容是不必多谈的。所以想谈下别的,我读过之后,老是觉得这首诗歌还未完成,至少在形式上有这感觉。这首诗歌 ...
原帖由 柳可卿 于 2011-12-14 15:49 发表 这种形式的诗歌的确不好把握,但是在这里我感觉作者已经做得很好了。 这些对父亲的“批判和推翻”更加让我们悟到关于时代的,和是精神的一种“归属”。 它的表层或许留在历史的语言里,它叩响的是人类深深地“反思 ...
原帖由 利兵 于 2011-12-14 15:53 发表 我倒觉得石侃兄的诗和经天的诗所要表达的东西是不同的,在思想上在方向上都给我不一样的触动,所以他们的气场对我来说是不同的。
原帖由 利兵 于 2011-12-14 10:14 发表 既不是普世的,那么任何的稍有有偏侧都就算不上是狭隘。看来天放兄对政治的反感实则是更甚的敏感。政治很乏味,但一上学就有了政治课,每天看着政治新闻,听着满大街的政治口号……它充斥于你全部的生活。挨到它也 ...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1-12-15 00:28 发表 政治从来就不是乏味的,也不是遥远的,而是切实和切身的。我们一定在政治之中,我只是想强调一点,政治虽然异常重要,但也只是部分的人性(表现),所以我们思考并说出的时候,不能不看到政治,却也不能只看到政治 ...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1-12-14 17:09 发表 如果能普遍地适用于个体,那么于其他人也是有用的,这也是形而上学在精神层面上的意义。“存在”是不好反题的,越反题就会被推离得越远,当然个体的感知就越磅礴。所以我停止在同构性力的极限中,这是很自然的,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0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