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探索者客栈】菜单之紫穗穗《沧浪之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俺更中意庄子的渔父,其中渔父的对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你说的是这个吧——庄子·杂篇·渔父

“渔父”为一捕鱼的老人,庄子用作了篇名。

其文字,通过“渔父”对孔子的批评,指斥儒家的思想,并借此阐述了“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主张。

记得全文好像是写了孔子见到渔父以及和渔父对话的全过程。首先是渔父跟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贡谈话,批评孔子“性服忠信、身形仁义”、“饰礼乐、选人伦”,都是“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写孔子见到渔父,受到渔父的直接批评,指出他不在其位而谋其政,乃是“八疵”、“四患”的行为;应该各安其位,才是最好的治理。

接下去又进一步写渔父向孔子提出“真”;所谓真,就是“受于天”,主张“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最后写孔子对渔父的谦恭和崇敬的心情。

嗯,记得自己读书笔记,有过对这个单独解读和感悟的,可惜旧电脑坏了,取不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未来我再写写这样的感受,因为现在自己,或许就是这样一种归于自然,不求任何人世俗情和俗念吧。

这几天再看坛经。更有所悟,一些混沌的感受,顿然开朗。

问好蓝雨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说过:庄子、屈子和李白,都是天才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2-2 10:26 发表
呵呵,你说的是这个吧——庄子·杂篇·渔父

“渔父”为一捕鱼的老人,庄子用作了篇名。

其文字,通过“渔父”对孔子的批评,指斥儒家的思想,并借此阐述了“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主张。

记得全文好像是写 ...

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2-2 10:29 发表
好,未来我再写写这样的感受,因为现在自己,或许就是这样一种归于自然,不求任何人世俗情和俗念吧。
这几天再看坛经。更有所悟,一些混沌的感受,顿然开朗。
问好蓝雨林。

也问好紫穗,你很自信。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林雨 于 2011-12-2 11:19 发表

也问好紫穗,你很自信。呵呵


不敢,我认为,一个诗人的一生,就是如饥似渴的学习过程,而且是不断地求知和温习的过程。

现在的自己,心境如洗,无焦无躁。能在不断地阅读和学习,照见自己的自性和澄明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读诗:
我们说诗人是必须有思想性的,思想性中含有哲学、经验、预见能力、揭示能力。
甚至诗歌中的哲学是必须具备颠覆逻辑能力的,这是高手的暗器,
而经验是主观世界里的铀,所有的思维动能来源于它,
当一个诗人具备以上两点,他通过新的逻辑思维来预见事物的结果,这就给人震撼
我们被迎头一棒之后,诗人甚至用很轻微的语言就能揭示出一个崭新的逻辑来让我们折服。


阳光读诗,一向是站在很高的位置的。
我也支持这种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1-12-1 22:58 发表
没事的:),能在你的误读和自我的解读中,让一首诗歌的本来面貌和真实内涵,慢慢地显现出来,如洪水过后,河底的真相,都会显露出来。

这样的批点和交流,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再有~~如呆瓜所言,对于典 ...


可不呢。
这次我受益大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雪废墟 于 2011-12-2 04:59 发表
偶到喜欢自己滴文本有不同解读,若几个人解读全一样,这说明
文本向不同人显示同一个意义,是很失败滴。


那是肯定的,而且可以毋庸置疑~~坚定地说:每个解读的人,因其阅历、观点、经历、知识和侧重点的不同,其解读出来的诗歌,一定是各有高低和各有千秋的。一定不会得出同样的一个解读版本,只会在某些细节上,获得求同存异的感受和认可。

问好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给俺们大叔沏茶,上参汤,顺便插播两句:
自然可以看出底韵不浅,不过俺觉得可以适当消解下,这样可能会显得更有弹性。
另:“其实”“并非”此类词如果过多,会有被“下定义”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较“自我”,容易削断诗意,俺也觉得前部分较好,结尾有些虚空。
插播完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卷帘人~~~多卷帘哦,才能真正地~~~看见风的原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没有后三句,前面的铺陈,全部作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顺势而为”了  初看,有些质地,多读几遍,就感觉到了“脆”

过于正,对于屈原来说  《渔夫》本来就过于正,以正解正,难免刻板   
好像一个公式

不过,很上口  波浪式的。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1-12-2 16: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06: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