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讨论:美国诗人拉塞尔·埃德森作品《擦掉艾米萝》(译者:车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钓雪斋主 于 2011-10-31 12:27 发表
对这种诗,我们不必深究,只要学些手法就行



可以探索一下:在一个境界上,我们如何使用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情二郎 于 2011-10-31 12:31 发表

于诗歌言 很必要
谢谢,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逼割 于 2011-10-31 14:32 发表
这首诗  的确有很大的思辨空间  单从诗歌内容来看  颇有一番伦理困境甚至语言困境的焦虑  符合俺的思维方式  接近于东方的一种“诡辩”(好像仅能用这个词,可见语言具有天生的局限)

我还是对翻译者的水平抱有不 ...



我完全赞同逼大佬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凉风 于 2011-10-31 14:35 发表
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其潜在的原因:也许是艾米萝剥夺了妻子对自己的爱
又或者小艾同学弄得老艾很光
总之。老艾想从意识里清除小艾
但小艾同学活生生的存在着
他清除得了吗。这就是意识得纠结
西方人很善于 ...



凉风大佬真的很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逼割 于 2011-10-31 14:36 发表
值得玩味的诗  应该是一首少有的杰作 对于汉语来说,此诗过于逻辑,至少是有些“连环马”式的牵引  总感觉有些纠缠,没有完全的“了”



两种语言中,都能够看见诗歌的魔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逼割 于 2011-10-31 14:36 发表
草帽的眼光还是一流的



哈哈
白无常:我是草帽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逼割 于 2011-10-31 14:40 发表
应该不是魔幻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归根到底是一种变种的现实主义
我倾向于认为,艾米罗只是个符号  我们应该这样的符号来界定自己,来维持这种存在,因为存在,有时候也是某种假设
从心理学上来说,倒有一些结构主 ...



我觉得似乎还应该归类于“后现代超现实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说开了  就多说一些  
我们现在有一些偏见 认为诗歌要摆脱它应该承担的东西,说教、传道  以为表达自己的小情感就是真实 就是诗歌的唯一追求 以为这样的由上帝的诗歌回到个人的诗歌才是出路
这是个误区 个性化永远只是个假设  是无能者的托辞  诗歌需要的是一种与天地同来往的气魄与觉悟
很多人,以为写诗那么容易  其实  诗歌永远只是少数人的坐骑
我们的诗歌需要承担什么 仅仅是一种看似无意识但却有意识营造的人造品吗
求真,永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一种折磨式的觉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谜--啰。。。呵呵,,,我猜测下就是他的妻子。西语在我们中人看来总是很绕的:)这是语法不同带来的。
最前面说的映射了一种社会现象,是作者不满的。叫揭露或者披露,。可能是一种新兴的貌似有活力的,在作者看来是伪的,有危险的一种潮流,比如“次贷”等新的金融工具或者是奥巴马这样的黑人当总统,这只是比如哦。。。没有安全感,而他的妻子正深陷其中。。。所以他要擦去,,,或者是,这样设想一下,作者画了一幅妻子赶时髦的画像,为了表达这种不喜欢,然后作者就“擦去”而不是扔掉。扔掉很简单,但妻子未必会明白。。。。然后发生了后面的对话。。。猜测下。别当真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猜测有效,那么,他的妻子是真正的诗人的妻子。那回答简直妙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逼割 的帖子

你说的没错,我们如果总是归纳诗歌,在总结诗歌,在担心它的发展,我们将是无能力的一代。诗歌可以承载世间的一切,只是合理问题。而我们的任务应该是去发现新的精神、境界、启示,用文字的魔力来表现出来,而不是宣泄和哭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10-31 14:56 发表
唉--谜--啰。。。呵呵,,,我猜测下就是他的妻子。西语在我们中人看来总是很绕的:)这是语法不同带来的。
最前面说的映射了一种社会现象,是作者不满的。叫揭露或者披露,。可能是一种新兴的貌似有活力的,在 ...



可以去这么联想。我觉得这是一首感情丰富和非常怀旧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诗歌从诞生起  就承担了一种解万物的责任 可越解释越难以明晰  命名毕竟有局限,而世界是混沌的  诗歌起源于易经,我以为如此  易经是一种蒙昧状态中的觉醒 世界很奇妙  任何开始的东西里,都包含着它后来的质素  植物在胚芽那里就限定了
所以说超现实,倒也无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1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10-31 14:58 发表
如果猜测有效,那么,他的妻子是真正的诗人的妻子。那回答简直妙极了。

这个百分之N百的赞同的。
他的妻子是另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逼割 于 2011-10-31 14:43 发表
我认为  写诗就是为求得最大的真实  这首诗明显的做到了这点  真为诗骨,现有本质上的真,才有伦理上的善,才有价值上的美  
问题是,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真实  以为真实就是心与物的契合,就是语言和生活的苟且





太正确!关于伪抒情、事物现象的表面性等等,这些不是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3 14: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