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紫穗穗

穗言疯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原本算了一下时间,发现自己50岁,要读书破万卷,实在难度太大了,呵呵,所以自己放宽时间,至少再用15年吧:))

其实社会浮躁与否,不重要,关键是你自己,是否能守着自己,守住一份安静和尘灰。安于遗忘和忽略……呵呵,反正我是喜欢这般自由自在,可以随性的阅读和交友,而且只交自己认为可交之友,我不介意任何头衔和虚名,我只尊重和仰慕,真正有才学、有度量、有涵养的智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几乎爱上了你。我几乎忘记了你。
我爱“几乎”——这情感世界里美丽的缓冲带。

嗯,你说的,我都信:)如你信我一般。
好妹妹,唱和你的《梦的无影脚》,今天终于写完了……

十个小主张,十颗闪闪发光的小星子和小亮片~~
它们美美的、俏皮的、明亮的,跟我说着同样的悄悄话——
无伤啊无伤,永远都无伤!

——看到雁无伤的博文《一些两行的小主张(7)》有感而发的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中,请说自己的话!


作为一个诗人,作为一个真正关注生命、心灵和他人命运的诗人,他无时无刻不在痛苦的思考和不断反省的道路上,孤独跋涉和前行……嗯,现在,我只想用最散漫、随性闲聊的方式,说说自己的一些心里话。这是我自己一直想说未敢说的话,不是任何前辈、先哲和名家的话。零碎浅薄,仅此而已,大家尽可来质疑和批斗它——

好吧,就从自我的诗歌写作开始吧:

我们的诗歌创作过程,往往是从某一个词语开始出发或延展,仿佛听到“上帝的耳语”,我们不得不记录下来,然后用凡人的脚步,完善它。使之成为一首尽善尽美的诗作!而我们,从自己最熟悉或最有恋爱感觉的词语出发之时,就如同一个习惯了跑步、锻炼、探险的人,他会从自己最习惯、最擅长的某一种技能开始出发、探寻,展开一天的创作的心理历程和精神冒险。

我看重的写作过程,永远是“自我的、唯一的”体验,尽管这种“自我的、唯一的”体验,也可能是大众的、他人的体验,但一定不会完全重叠和类同。关键是所有的人,都在这条“看似康庄大道上奔跑,其实各自都是羊肠小道上局部行进着……”简而言之,就是个体认识世界的观照过程,都是局限、狭隘、和微观的。没有谁的诗学理念、创作规则和自我体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由此,我并不认同写作过程,就是一个完善的“对话”模型产生,或许从接受学方面来说,对话模式,一定存在,而这个论点,在阅读和解析中的确成立和牢靠的。我由衷赞同一首作品,成型之后,作为文学范本,面向读者区域的开放性和无限性。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所有灵感、哲思和照亮,都将是一个人的独舞,一个人的对话和一个人的史记。

我喜欢根植于自我灵魂的照亮过程,而不是借助外力和对话,尽管这种“外力和对话”确实存在,而我把这种存在归类于自我积淀、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它是一个写作者日常的衣食父母或习惯良师。

其次,作为一个写作者,同时,他也身负着读者的身份,因为除却写作的过程,其他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以阅读者的身份,存在于文字的隙缝间,思考的对话录里。我也曾翻阅过中外部分的诗学理论、哲学观点和诗话等书籍。撇开那些生涩绕口的理论,去除哲学领域的空谈,我看到了这些理论、诗话核心的根本,它们首先从一堆文本、一堆现象、一群人出发,从来不是凭空而论的哲学、诗学和美学的理论,构建一个思想体系或潮流,的确需要有一群人、一堆经典作品和许多主义的标签,共同完成一个自我理论的里外架构,从而营造出一座摩天大厦。但是任何理论都存在着时代的烙印和取舍性,也就是侧重点不同,所以各种理论思潮,有时可以并置,以排斥或赞同的方式口诛笔伐!

这样,我们就再次回到了文学艺术作品的原点——文本范畴。这里我仅想谈谈自己,对诗歌创作过程的一种认知和感受。我觉得任何阅读,都是一种误读理念,这点认识上,我赞同美国学者布鲁姆的一些观点,后人对前人的经典作品,永远属于“误读”范畴的颠覆、丰满和重构。这不是传统意义的继承、发扬和重构,它们侧重的点,有所不同。前者重视自身的颠覆行为,而后者重视传统的继承关联。

我知道自己的写作过程,一定不是凭空建立的,一定是在前人的基础,巨人的肩膀上的一次起跳和飞升。关键是即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的写作过程,也会得出两种结果:坠落或翱翔。这是向上或向下的两种“形而”后的结果,我姑且不去说孰好孰坏,谁强谁弱。我只想说:无论下降还是上升,你是否跟随着你的心、灵魂和热血,或者你是否把握住了自己的心、词语、技能等,这里面同样有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存在。这让我想到自己做过的商业企划范畴,有关保暖内衣最可笑的两种日常性能:保暖和透气性。我们人类总是想一劳永逸的解决它,其实那是自欺欺人、不可完及的理想状态。想保暖就不可以太过透气,想透气就别期望有多么的保暖。

现在,我们的诗歌创作过程中,这里指向的是个体诗写者,他孤独写作的过程里,所存在着一对不可完全调和的矛盾:自我唯一性面目和大众审美性需求,我或许以此命名不够精准专业。

自己的前半生,似乎什么都没有做成,也毫无建树,我只是以野穗的方式,在不断的诗歌写作和持续的阅读中,浸染、断续了近三十载,在文字里主动沉潜、思索、疑惑了近十年,我无数次的询问自己,遗弃自己,也围剿自己,倘若此刻用强制的方法,让你不读、不思、不写,拿走你全部诗歌,摧毁你创作的意念,你还活不活?要不要继续存在于这个人世……

说心里话,我真的试验过,不写字,不写作。但是,我做不到不思考,不读书,这说明人类的大脑,即便自我强制性的,进入不写字、不创作的时间段落,它依然不会因噎废食,停止思索和认知的自我光照过程。由此,在我看来,所有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曾被“思”照亮过,而不被照亮的,仅仅是作为读者本人的自己,而不是优秀文本、诗作本身。

换而言之,一些文本作品诞生之后,若被时间和大众,推到一个高度,成为经典符号和时代标签,它已然是独立的个体,获得了独立于作者之外的所谓“接受学”范畴的二次生命和不断命名秀。于是,它的确可以在众多人的阅读、剖析、批判、界定的过程中,重新获得一次又一次崭新的认证、重构和审美再创造。

我曾经大言不惭,此生无其他人世贪欲,只求:写好诗、读好诗、评好诗。其实,我深深知道“大道至简”的另一重含义。短短九字,好似九死一生,是需要我孜孜不倦的、付出一生的坚持、热血和魂魄。

面对中国诗歌、创作心理、诗学理念和新诗历程等等,我有许多的想法,还在青涩、凌乱、矛盾、疑惑重重的构建期。我知道我心里有许多话要说,一个自小就爱“智”的小丫头,现在,她要,她想要——对诗歌说,对朋友说,对世界说……很多时候,她是自卑且自轻的,她总会这样去想:“等我有资格、有能力、有实力的时候,再说吧!于是她拒绝了一次次开口说话的时候,譬如采访、座谈、公众视线、权威文本……”

其实这纯属俗人、庸人、弱者的认知,现在看来至少局部是错误的,我记得自己重学外语时,因为羞涩,害怕说错,总是张不开口,不敢找同学、老外等面对面交流、谈话,有一位老师,曾跟我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必须要面对,必须大声的说出口,哪怕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因为,你若不说,就永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因为,你不说,没有人知道你口语对话的能力究竟如何?也就不会形成“对话”效应的纠正或赞同。你也永远走不出这个怪圈和自我的心坎。”

嗯~~所以,从今天开始,我要开口说话,不惧怕一切的批判和质疑。这些只会让我读书、写作之余,更有主见和深度,“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将是我一生勇往直前的一面不倒的红旗。嗯,从今天起,我会在不断理解的基础上,摒弃所有的理论和庸常经验,用“日损”的态度,仅说自己的话……对诗歌说,对朋友说,未来,对世界说!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2012年9月16日上午11点46分,随手涂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一段,和朋友探讨诗歌写作过程中的闲谈和对话。
这里面有各自的认知、坚持与否定、岔路!



海盗甲 0:35:06  我写诗吧,和我设计系统时一样  先想,再写。不喜欢杂芜  紫穗穗 0:36:41  嗯,看得出  海盗甲 0:37:11  意象太多太繁,会伤害诗意  写诗是一种遭遇!  紫穗穗 0:37:42  是的。意象太多太繁杂,就没有主干  海盗甲 0:37:53  是你和诗的相互照亮  是一种对答关系  一步步深入,涉及你和你遭遇的世界  我真的,觉得写诗是遭遇  语言,思的相互照亮  澄明是最重要的品质  紫穗穗 0:40:52  那么,打个比方说吧
若“我”这首诗,并不打算被“思”照亮!
那么“你”的渴望,就是一片永夜或黑洞。  海盗甲 0:41:43  写诗的过程
也就是“去蔽”的过程,让那隐藏的意义亮起来  紫穗穗 0:42:07  任何一种认知,都是可以被推翻的,我认同你——
写诗的过程,也就是“去蔽”的过程,让那隐藏的意义亮起来

但是,当这种过程,已经不足以表达诗意,我更看重颠覆的过程,这就
包括你提及的“去蔽”,我会推翻它!让诗意的存在,不是照亮,而是无穷的遮蔽
好似李商隐《锦瑟》的千古谜诗。  海盗甲 0:42:19  对!所以,去蔽是一种对话,无限延伸。对话是开放的,不是独白。 紫穗穗 0:43:04  在我看来,真正的诗人,是可以打破陈规陋习,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呈现他自己,她是自己的唯一,也是他人眼中的“不可替代”。  紫穗穗 0:44:01  我不关心,表现出来的形式,或者说表象:究竟是开放还是闭合
我只关心她是否,真的知道自己,下一条路,该怎样走,通达哪里……  海盗甲 0:44:17  对,就语言层次而言,的确如此  紫穗穗 0:45:15  某种意义上,所有的诗歌,都是“独白”,你所提及的“开放性”,只存在于阅读范畴,而不是写作过程的范畴,呵呵也许我的说法,也是谬论……  海盗甲 0:45:36  呵呵,误会了  紫穗穗 0:45:48  呵呵,我是否误读了你?……  海盗甲 0:46:01  我是从接受学角度谈  独白是一种专断  对话是一种互动  紫穗穗 0:46:34  那分怎么看,在你,还是在我……

在写作过程中,专断是必须的。在解读和赏析过程中,对话是恰当的。
所以,若你从接受学角度来谈的话,这就不是写作过程的范畴。
因此,我们说的,不是站在同一处的仰视或俯瞰。
海盗甲 0:46:59  诗,无非也是一种认知  紫穗穗 0:47:02  就“对话或独白”的感受,也不过是一种自我感觉。譬如:你读到谁的作品,你会得出某个结论,这首诗歌是对话敞开式的,或者是自我独白式的,所以,不绝对!  海盗甲 0:47:28  呵呵,似乎还是没连接好  紫穗穗 0:47:38  呵呵:)  海盗甲 0:47:41  我们谈的是不同的东西,可能  紫穗穗 0:47:51  两个漩涡,结果当然这样。  紫穗穗 0:48:06  我们,各自有自己的中心和山头,自己关照的那一片诗学田野……  海盗甲 0:48:36  传统的认知是“独白的,专断的”  紫穗穗 0:48:38  嗯,也许,也不也许。哈哈。有链接的地方,就一定有断裂的部分  紫穗穗 0:48:49  切~~好似流行趋势,什么传统啊,现代的。 海盗甲 0:48:51  现代的认知是对话的,比如……  紫穗穗 0:49:08  传统或现代,也是一个假定的前提。  海盗甲 0:49:19  你的读者,在读你的诗时  紫穗穗 0:49:25  我在质疑你吗?哈哈  海盗甲 0:49:33  是以对话的形式进行的  紫穗穗 0:49:36  嗯,没错,接着说。  
所以会产生,我的认可和不认可。他的拓展领域和误读丛林。  海盗甲 0:50:23  我不喜欢“误读”这个词。  紫穗穗 0:50:27  可我喜欢!我所说的,其实一直都是——自我创作过程中的独立性、排他性,而不是阅读范畴的普及性和“一己”的融入、共鸣区域。  海盗甲 0:50:40  我更喜欢“对话”  紫穗穗 0:50:54  某种意义上,阅读过程中的我,非常欣赏“误读”一词。我觉得误读是有趣的,它中性化,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贬义。  紫穗穗 0:51:07  若广义而言之,所有的阅读过程,包括解读、评论等等,都是毫无疑问的个体性质的误读!  海盗甲 0:51:25  当读者,把她的人生经验放进阅读……意义就产生了,这不是误读!  紫穗穗 0:51:34  没有谁,敢大言不惭,说自己完全知道一首作品,或作者在这首诗歌里,究竟表达了什么,我想说,有时作为作者本人,他都无法说清楚一首诗歌,所包含的全部意义和价值。

所以作为阅读者来说,他即便是最优秀的评论家,也不会和作者原本的思路,亦步亦趋,始终同步。   紫穗穗 0:51:47  若你,如此说,现在看来我们之间并无矛盾。我们的确所表述的问题,是两个领域的问题,我说的是自我写作的过程,而你关注的仍是“接受学”范畴的对话和共鸣。这包括你说的审美在创作或创造吧……  海盗甲 0:51:58  这是创造
这是读者用她的人生经验和作者对话  由此——产生意义!  紫穗穗 0:52:55  呵呵,你究竟想阐述的,是作者本人的创作过程?还是读者解读中所产生的审美再创作过程呢?  海盗甲 0:53:13  诗,就应该有这样的对话结构
紫穗穗 0:53:40  诗,作为一个独立于作者存在之后的文学范本时,你的这套理论体系和对话模式,是成立的。可是——这里是最关键的部分,你最初想说的,却是作者自身的写作过程,你要求它在创作过程中,就该是“对话”结构的模型,那么我想说的——这个对话结构的模型,其实——就是作者的思想、内心的“独白和专断”过程。  海盗甲 0:53:49  我是从:解蔽开始,阐述写作的本质……描述写作的过程   紫穗穗 0:54:15  所以,这个对话结构模型,并不会真的产生在我们现实中的对话中。嗯~~其实,那是自我的梳理过程,认识论上的最高虚构,是自我将日常积累的素材,通过深度加工,用技巧、阅历、经验和才气综合呈现的。 海盗甲 0:54:39  人,语言,思的遭遇  紫穗穗 0:54:44  你的这些论点,不够不充分,至少今夜,你没有说服我。  海盗甲 0:54:57  它们对话,相互照亮。写出  紫穗穗 0:55:22  谁和谁对话?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我?  海盗甲 0:55:39  然后,读者进来……也加入对话。  紫穗穗 0:55:56  那么,就这种“照亮”的感觉,谁来说?自己吗?还是读者、评论家?  海盗甲 0:56:10  他们一起  紫穗穗 0:56:30  呵呵,现在开始,我将摒弃对话:)哈哈~~反其道而行之。  海盗甲 0:57:06  诗人,从一己出发,达到非己之己。呵呵……  紫穗穗 0:58:01  如果诗人,是一已,他也是大部分中的“一己”,他的确可以通过诗歌,抵达非己和无己。  紫穗穗 0:58:44  但是,做到的人,并不多。这里就可以插入你的“自白”和“对话”的那套东东了。  海盗甲 0:58:54  如果诗人不通过对话,把一己上升到非己之己  海盗甲 0:59:17  那诗就是青春期的东西了,呵呵  海盗甲 1:00:16  非己之己不等于无己  紫穗穗 1:00:38  但我有时,并不关心这个,我想到的是:若连“一己”都未做好,还是不要去“非己”才好。 很多人,其实忘记了这点。也就是本末倒置。无己,是一种理想状态。  海盗甲 1:00:44  是被思照亮的己  紫穗穗 1:01:18  青春期的东西,就一定比老年期的差吗?许多好诗,都产生于此。  兰波的诗
顾城的诗
许多诗人最优秀的作品,都产生于青春期,而非壮年或老年期。  所以:没有绝对,只有相对。  海盗甲 1:02:06  不是用青春期,对应老年期。 紫穗穗 1:02:08  嗯,好吧。  那么你的话,定义就不对。  海盗甲 1:02:50  有些人很年轻,很青春,但写出的东西就是非己之己  紫穗穗 1:02:50  你的青春期,到底指向什么?是语言、技巧的稚嫩吗?还是诗人年龄,我想你指向的是前者。  是的。 所以,你说的不准确,我就只能是不准确的延伸。
呵呵~~现在的穗穗,是不是特别讨厌啊。  海盗甲 1:04:00  青春期=只专注于自己的忧伤啊,快乐啊  紫穗穗 1:04:13  嗯,没错。  海盗甲 1:04:22  荷尔蒙的写作  海盗甲 1:04:47  诗要抒情,但不是一己之情  紫穗穗 1:04:54  可是,它们也会被“思”照亮。  海盗甲 1:04:59  是一种从一己出发  紫穗穗 1:05:01  呵呵~~  海盗甲 1:05:19  达到非己之己之情  紫穗穗 1:05:22  嗯,后面的估计是陈词滥调了。  果不其然。嘻嘻!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9-16 22: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于坚的诗歌,不要忘记读他的思想随笔和诗学随笔,不然你就根本没有读懂他,也没有资格评论或否定他,包括质疑……

——看到网络诗选的博文《于坚:诗从未下海》有感而发的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层次的好!许多诗人,都停留于第一层级的好:) 迷恋它,因为所谓的“哲思”和照亮…… 我最欣赏的好诗,不在这一层!!未来,我会慢慢说,说自己的话……

——看到网络诗选的博文《夜间诗(95) 好诗参考》有感而发的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钓鱼岛事件,若文学界不发出声音,特别是官刊、作协、文联等,那就真的是大罪过也……这是必须的,而且该是自发的灵魂呐喊!!

——看到网络诗选的博文《中国文联 中国作协声明》有感而发的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挺好,做植物挺好……若可以,来生我愿意为野薇,学名:巫雨薇!也就是野豌豆。
——看到网络诗选的博文《下午茶(316) 有趣的诗人榜》有感而发的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文学的自傲自大,或许也缘于此自以为是的高贵和强大。

而我觉得文学的谦卑,最直接的来源,是写作者诚实的态度和臻美的心灵,它呈现出来的高贵与强大,是读者总和赋予的标签和时间的清算结果……

——看到网络诗选的博文《张作梗:文学的谦卑源于写作者心灵的高贵和强大》有感而发的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依旧起得很早,六点醒来。虽然昨夜依然是2点就寝,我的生物钟还是没有调节过来。我稍稍活动了一下筋骨,因为秋夜还是寒气逼人的,总觉得关节里浸入了一股风邪和凉气,必须喝热水和锻炼,才能请出拜访的它们。六点半,我开始了自己习惯的阳台诵读。现在我很享受发声而出的阅读,让人觉得神清气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了近一个半小时的阅读,我将自己曾经读完的古文观止,重新翻阅背诵,那时只是匆匆览阅,现在或许是温习、精进的时刻。

早上的空气真得很舒爽宜人,让你在阅读的时分,欣赏进入眼帘的尘世美景,你可侧耳听见细微的鸟鸣,还有一种尘世慢慢晕染、加深的喧哗之音,仿佛可以通过各种色彩的明暗、色差感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于我来,的确十分金贵,于是我开始昼夜伏出,每天仅能睡着4-5个时辰,剩下的就是清醒的光阴了。

也好,这样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读更多的文章和诗歌,早上的阅读,不过两篇古文,一篇是陶潜的《归去来辞》,另一篇是苏轼的《前赤壁赋》,第一篇我比较熟悉,因为早年就背诵过,而后一篇稍稍陌生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个半时辰的阅读里,也不过是将原文朗诵了三遍,将译文过目了一遍。而后口干舌燥,还好我爱喝水,备足了朗诵之时需要的口水和体液。昨天傍晚,做饭之时,有眩晕感,我想大概是低血糖的缘故,所以早上泡制了一杯高丽参和西洋参~~混合的参茶喝了……让自己补充一下体力。

我的阅读,从磕巴生涩开始,所以第一遍的朗诵比较生涩,是熟悉亲近的时刻,到了第二遍,就比较通畅流利了,第三遍的时候,读之感之,满口生香。这个过程,你若不亲历是无法感知其中的微妙乐趣的。这两篇文章都是我之所爱,想古人之胸襟和肺腑,某个时刻和自己的梦想或心境同步,大乐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就是如此的简单,能够悠哉悠哉的阅读,能够和自己倾慕的古人,文字里神交,志向里相投,性情里高歌,超越时间一维的伤逝。这就是读书的至乐之源。

一个码字的人,其实所欲所求真的可以减少到最底点,这时,你才会真正享受到人生的“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的状态。世间唯有一样珍宝,谁也抢不走,那就是自藏自修的满腹才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穗言穗语(三十二)


(时间跨度8月26日-8月29日)


1)喜欢黑色,也喜欢白色,黑色是可以包容或吞噬一切颜色的颜色,而白色让你知道,世间有一种“纯”,不容玷污,它和死亡和婚礼一般神圣。

2)“我崇尚美,但是讨厌所有仅仅漂亮的东西。”这句话并非我说的,而是香奈儿。她还有一句口头禅:“流行稍纵即逝,风格永存”,这个关于品牌的点评以及前面的话,同时适用于诗歌的写作、评论和阅读。懂得“美”的诗人,从来不会仅仅使用“漂亮”的语言来堆砌诗篇,那是最下等的一种做作和脂粉……

3)有关幸福的定义,从来不是肤浅、短暂辉煌的流星定律,它和多年的付出和忍耐有关,它和狂喜的落潮、刺痛的复原、颤抖的珍藏、痛苦的发酵和泪水的沐浴都有关联……

这一个词可能包括一生的激情和不悔,也可能涵盖半生的陶醉和等待。不要轻易许诺“幸福”,这绝对不是欢娱时分的一声“宝贝”和“永远”。

4)说倒就倒的东西,不止桥梁、房屋,不止大树和广告牌,还有人心和政权!!

5)喜欢怀旧,原本是好事,但是作为一个诗人,永远只有怀旧,就好像不停吃老本一般,我觉得很可耻……因为我看到一些中国诗人,他们几乎,都被捧成了里程碑式的朽木牌坊……

6)原本是微博不停中奖,现在是微博相册不停中奖。你们究竟是有病,还是无聊?请自己贴上标签!!请把送给我的馅饼,赏赐给街头的乞丐吧~~

嗯,这群微博上的垃圾,现在几乎同时转身,改变策略了,全部转移到了微博相册,继续行骗。你们还真是网络时代——最优秀、最无耻、也最牛叉的游击队员,可惜智商成负数~~

请把我这条微博,继续发送中奖信号啊,请记得到处转发,我将给你们鞠躬,谢谢你们这些不厌其烦、尽职尽责的江湖骗子哦!

7)诗人,该是一生无悔的坚持,而不是沦为名声的奴隶!

8)宗教信仰,政治信仰以及各种信仰吧,进入文字、诗歌和各类艺术作品内,都不能过分喧宾夺主,不能用精神信仰覆盖艺术真谛,“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是所有从事艺术的人,该永远铭记心头的座右铭!至死不忘!

9)一颗桃子,从心里烂起,实在是没得救了。吃不得,挖不得,只能丢弃……可惜啊可惜——其外表的完整和无损。就好比有些人,表面金玉其外,实则败絮其中!

10)我从来不会无端的忌恨别人,人心如镜,照见什么,就会显现什么,我努力让心不垢不净,不偏不倚,这就是我日常的修行。与人为善,宽以待人……我未来,会用文字和诗歌努力“普世”,其实度人者,仍需被度者,这里面就是各自的机缘巧合了,所以我曾经说过:文字只度有缘人!菩萨也是……

11)诗歌首先为自己的心而歌,若心说不要,我就会不写一字。 我从不迎合大众,更不会特意去歌颂这个时代。但是,当我感觉到肮脏和疼痛,我会去批判它,揭露它。

这个时代没有赋予我们荣耀和责任,这个时代唯一教会我的是——不喧哗,安安静静的写作,并且藐视一切庸俗的迎合、吹捧和大众娱乐!

12)觉得身体很累很乏,仿佛一枚青红苹果,内部归隐着一条大青虫,他睡着了还好,起床活动时,我就无比的疼痛和疲倦……莫不是真把我的五脏六腑,当成了肥沃良田了。

嗯~~亲爱的虫虫,若你伴我一生,请记得仁慈和节制,我是你的宿主,你要好好爱惜,让我的余生,可以做更多想做还未完成的事情,譬如诗和话!

13)诗友凉风,看了我的穗言穗语:诗人,该是一生无悔的坚持,而不是沦为名声的奴隶!

于是留言:诗人,无马无剑,终是唏嘘;诗人,有酒有肉,也是磋拓。
我是这样回复他的:唏嘘可做马,日行千里还。蹉跎不堪负,年华酒肉腐……呵呵:)

14)站在阳台上,有一刻特别恍惚,低头俯瞰时,发现游泳池的水面,已恢复安静,像一枚蓝书签夹在楼层林立的正中心,好像从未喧哗过……

如果时间往前翻看,这枚安静的蓝书签,曾是一锅煮沸的海水,里面漂浮着白花花的人世“饺子”,快乐就是这般肤浅和简单,不由你添加任何深度或寓意,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说些什么呢……(写下的时间,定格在2012-8-26 22:14)

15)我一再强调做人要低调!可你们非要给我掌声和尖叫!这是多么搞笑的“得意”宣言,可惜他忘记中国的一句俗语“得意”,则容易“忘形”。你若是一朵花,也会得瑟成一座花园哦,让人观赏、采摘后,才发现言过其实,一切不过虚空和吹捧……

16)“一次遭遇,就是一次照亮”,你说好!“没有插销的心,从不拒绝善良”,你又说好!其后,没有等来第三声好,或许——残缺,才是最美……且等下一次遭遇和照亮……

17)“一片修剪过的树林”,是为了让快乐像闪电或小鸟一般,更自由的穿行……而我不想,将此刻心中的欢喜,变成一片修剪过的树林,我愿意它保持原始的模样,是他喜欢的从未涉足的秘密峡谷、自然地貌。

它在那里,无欲无求,等待着热爱远足和探险的有力臂膀与黝黑目光,这样的快乐,仅仅属于我一个人一个人!

喜欢在一片幽蓝里,放下心中全部的悲伤和喜悦,头枕星群,与清湖一同在湖底安寝……好梦!(该睡了,8月26日的告别时分,来临了,明天的太阳又是新的……)

18)(8月27日清晨,微博私语)

早上,鬼使神差,起得特别的早,而昨夜因为阅读,几乎是2点才勉强入睡,算一算,我不过安睡了4个半时辰,真有成仙的恍惚和腾空感……

也算是一宿好梦吧,因为隐隐约约,还记得梦中的场景,似乎是依依不舍的一种依恋,究竟迷雾后的脸孔是谁,让我不能自已,我却无法描绘和对号入座了……能想着一个人也是幸福的事,不是?!

19)据说世界上有一种无脚的鸟,它永远只能飞翔,不能停留,不管这个故事是否是真实的,每回我一想到它,想到它一生不得不——不知疲倦的飞翔、飞翔。我就会默默的流泪,好像自己就是那一只命定的“无脚鸟”……一生一世,都注定要在诗歌里不知疲倦的飞翔!

这是诗歌赋予自己的蛊毒,今生没有解药,唯有无尽的阅读和沉醉。

20)给远方朋友的微博私语:

永远做你第一个读者和听众,或那梦中惊醒时分,递出的水杯……

黑塞的诗作,我是7月11日阅读和编选,所选的也是你诗中提及的这首《弄瞎我的眼睛……》,看来冥冥之中,真有灵犀一说,现在我不得不信了……

你看见的“落日”,于此时在我这里升起来,它不忍看见一只金黄老虎,独自的忧伤与吼叫,它把一封“结满花籽”葵花信笺,寄到鹏城的邮箱里,用满世界的光明,阅读它!

愿你、我永是炎黄后裔——太阳之子!!

21)在天涯诗会,遇见远古的水草,对我的诗歌,尤为认可和推崇,很是欣喜和慰藉

他说:最常见的语词在你的笔下呈现惊艳,但天涯似乎视若不见,真正的好诗遭受冷遇,那些写的那么不堪的竟然跟帖如潮,真的不懂。我知道诗歌的写作需要语言天分,而我明显不足,但还是想学习,特别是你的诗歌,给我极大地震撼,几乎是每一首都是这样。真不知你是怎么做到的,短短的句子竟然有那么大的张力,似乎指向无穷。那些意象那些语言似乎信手拈来,在天涯,我最喜欢的就是你和相逢不语,她比你还要差很多,但却是登堂入室的了。想拜你为师~~嘿嘿……

我记得,当时是这样回答的:

谢谢你,如此喜欢穗穗,我的确写作20多年了,若再写不好,实在该打屁股的。其实诗歌,并没有捷径,而我天赋更是较差,大多靠自己后天的阅读、坚持和练习,我曾经说过——我可以为诗歌,付出我的全部,包括青春和生命,其实一直也在这样做着。写诗,你不用着急,其实真的很简单,就是阅读、读好诗,领悟、体会其中的优劣,而后模仿、拿来,最后化为自己的优点和风格,等一段时间定型后,夯实后,再寻求变化和其他的出路。

你心里只要想着学习,就不同担心自己的天赋问题,能主动学习的人,未来一定也能善于学习和进步,至于天涯的遮蔽和漠视,这个我并不介意和在乎。呵呵~~一个连投稿都懒得经营的人,更不会在乎网络上的虚名和掌声了。能有你的欣赏和惊叹,不就是穗穗,来天涯诗会最大的收获和欣慰吗。别说拜师哦,我们就做结伴同行的诗友好了……你若有什么疑惑,我们可以多交流学习。握!


能获得陌生诗友的认同和赞赏,我的心里的确很快慰,所以絮絮叨叨的,留存一下这些琐碎且欢乐的时光瞬间和文字照射……

22)夜鱼龙舞,在诗歌吧《流泪的文字,带露的花瓣》下,如此留言给我,他说:“爱极了读书的女子,有一种让人动容的力量,仿佛出走了这座尘埃漫天的城市,偶遇到一片山野,幽的兰,寂的草,甚至连夏日恼人的太阳也泄落了片片如粉蝶的光柱,平生出一种震动心灵的美。”

这样的留言和评论,也让我在鹏城的阳光下,怦然心动,快慰激荡……谢谢陌生的知己,远方的朋友!

跟着他又说:“喜欢散文的格式,一幅一幅意象的拼接,如同一个调皮的孩子,从天空,从河流,从花朵里截取一帧一帧的美丽,随便的拼合一个诗意的世界,并非完美无缺,那些画面之间的留白更像是给懂得的人留下的一条路途,藉此可以走进你的内心。”

这就是知遇的欣赏和共鸣,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和情谊……

23)今日心情:偷笑!晴空万里~~(8月27日心情)

好事连连,心里甜甜~为什么这张方脸上,却是一幅无感的模样……啊喔,原来是隔壁家的傻大姐,而我正在镜子的体内,甜甜的偷笑,好像一张香喷喷的薄脆饼……带着芝麻香和香葱味,朝向生活的锅台!!

24)聆听微博音乐人,推荐的几首音乐,即时的感受或感触。(2012-8-27 22:16)

A【梦后】一首深情的乐曲,旋律优美深沉,令人沉浸,根据法国音乐家福莱1878年创作的艺术歌曲改编。原诗抒写了在梦境里见到爱人温柔的音容,“你呼唤我离开这大地,跟你一起走向光明。可惜好梦被惊破,留下的是一片撩人的惆怅。”

穗穗聆听【梦后】的感受:初听很惆怅,好像心里有长长的风筝线,又好像一团看似整齐,实则内部凌乱的线团,好在有一双安静的手,默默在整理,偶尔颤动一下,似乎听见了远方的什么声响,凝神屏息几秒……现在,它们慢慢的靠拢、聚集,而后又散开、跃动……最后,缓缓归入静寂!

我听完,就是这样的感觉,同时文字也打完了!喜欢的~~

B【大提琴吉他二重奏】大提琴稳重雄浑的音色,展现出浑然忘我的力与美;而吉他明澈精纯的音质,有其自树一格的特质。大提琴的柔与吉他的美,合二为一,清新细腻,充满灵性与优雅,散发着罗曼蒂克的气息。——— 布格缪勒夜曲《如歌的柔板》 大提琴与吉他:琼斯&马鲁力

穗穗的聆听感受:好的,再来听这首!起调的手指由低处向高处,尤如晨钟暮鼓,带着一丝苍凉,抑或俯瞰时分犹疑的回眸……“渐行渐远渐无书”。现在,我感觉~~有一个询路者,路过寺院和雅阁,他带来了另一种尘世的苍凉和尘埃之惑,一问一答中,时间缓慢流逝……

有一些默契,有一些凄清,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欢娱和幽怨。身边人说此曲过于忧郁,可我并没有这样的感伤和忧郁,而是体会一种情欲如水、世情如酒——自娱于心、流淌于爱中的滴答声和呼吸声……

25)喂~~肇事的云,你怎么可以如此残忍呢,一封鸡毛信都不给我哦……偶眼巴巴瞅着蓝天和清湖~~翘首以盼……突然,觉得此刻的自己,很傻不是,呵呵~~小七七说~~心乱了啊/还要等天明么/我的树梢 拂过白云/云呐 不如 洗洗睡吧,嗯呢,这就洗洗睡吧……

好吧,就学云朵吧,且洗洗睡吧,在眼泪的城堡里,安睡吧…… 难过的时候,收到许多朋友的留言和安慰,就如初秋的阳光一般,温煦怡人……我真的爱他们,爱文字里的相依相知和相濡以沫……(时间停留在:2012-8-29 23:08)

时间果真无情,写着写着,已然是四天之后了!



2012年9月17日整理、修改、存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 16: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