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9-27 01:48 发表 点击右下角回复,就会跳出编辑窗口,编辑窗口第一排自右往左的第三个按钮就是引用图片的。 你需要首先对图片按鼠标右键,选择属性,跳出图片地址窗口,在复制图片地址(要完整的地址) 回到编辑框,粘贴到引用图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温经天 于 2011-9-27 01:21 发表 读了这首 我认为在空间共振上是成功的,多种手法和技巧融入,形成了丰富的层面和结构,成为了活物。 在音乐性上 我目前只看到了长短句的节奏感 还有局部的动感 整体看脉络 还不清晰 估计是和自己的认 ...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9-27 10:27 发表 谢谢经天老师夸奖。我一直在探索和实验,并一直在得到你的支持,我很感谢你的。一直在想两个问题: 1、音乐的多声部如何在诗歌里反映出来,那种宽阔的美和多重声音的震荡——我想让诗歌里有。 2、不同空 ...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9-27 10:27 发表 一直在想两个问题: 1、音乐的多声部如何在诗歌里反映出来,那种宽阔的美和多重声音的震荡——我想让诗歌里有。 2、不同空间的美学效果——它在诗歌结构中是如何得到共振的,像默温那样。 还请经天指导。 如果我们说神性写作、难度写作、随性写作,这些只是概念,而它们的手段和效果,我们需要有个判断。
原帖由 温经天 于 2011-9-27 12:40 发表 呵呵 这两个问题太大了 细微的东西很多啊 我整理一下思路啊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9-27 13:24 发表 我在《多声部》和《舞蹈》里分别尝试了这两个问题。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9-26 23:08 发表 改了个人的资料,从今往后,偶要将童声、男性从性别里抽离,,,纯粹以女性发声。 啊~~~~~~~~~~~~~~~~~~~~~~~ 怎么样?调子高不高?
原帖由 温经天 于 2011-9-27 19:50 发表 神性写作、难度写作、随性写作 只是从诗歌的使命感 诗歌的写作方向和态度 三个层面强化诗歌的骨骼和组织柔韧性。
原帖由 温经天 于 2011-9-27 19:18 发表 又读了两遍。 你已经将音乐多声部和空间共振进行的很在状态了。从你的作品可以看到: 你运用多种技法和修辞、口语和象征、场景组合与错位、意识流淌的随性、 才情与叙述客体的相互碰撞、内涵与线索的深 ...
原帖由 晓钟 于 2011-9-27 20:25 发表 对于诗歌,难道有预见性的未来? 正如当初的《大话西游记》那种无厘头直到十多年后物质将社会推动到人们群体焦虑时才彰显了它的价值。那么诗歌认为时代的发展方向到底是物质推动还是精神推动?而诗歌又是精神的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09: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