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讨论:余怒《邻女》(周末特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9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邻女》


照完了镜子,我的注意力
转移到了天花板,有人在楼上
将地板砖敲得咚咚响。
楼上住着一位傻姑娘,喜欢在晚上敲地板和四壁。
开门时,我发现她正站在门口。
她嚷道:“呀,你家里镜子真多。”我说这是免不了的,
夏天你烦躁吗?
那么我给你念一首诗吧:
    一只翻过身子的乌龟,
    今天吃了太多的糖。
她好像听懂了,站在门口犹豫着进不进来。
她挺丰满,汗津津的。她用手指头将
胸脯上的污垢搓成条,这似乎是个习惯。
她磨蹭了半天,最后说,下雨了,明天我还要跟律师见面。




我认为这首诗歌的最大特点在于布局与转接。当下很多诗歌过于注重立意和情绪。当下有些诗歌过于注重立意和情绪,这要么使文字过于尖锐,要么坠入伪抒情的陷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9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电影艺术正在影响诗歌的布局和意境,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9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西岛 于 2011-8-29 19:39 发表
事实上,电影艺术正在影响诗歌的布局和意境,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大叔,你说的很中肯,也很让人敬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岛也是大叔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9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8-29 20:58 发表
西岛也是大叔吗

是的,他也是一个大叔
阳光光可以跟著我们一起喊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从布局立意来说,不错。
从个人喜好来说,一般。
讨论的本来目的就是要引导发现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卡夫卡所说的:“倘若我说了些什么,它马上并且永远失去重要性;倘若我把它记下来,它也总是失去重要性,但有时却会获得一种新的重要性。”

这话我记住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作品读完给我的第一感觉是:
“我”和“她”这两个主角都很自恋,自我感觉良好,甚至有点自以为是

“诗歌借用这样的空间让《邻女》走向读者,她无法复制,她通过声音、语言、味道、特征传递她戏剧般使命。”
——挑出楚雨的这句评论,俺表示同意。

通常我们说解读诗歌,也有很多人说诗歌无法解读。
我个人认为较传统的诗歌,特别是意象诗歌,还是可以解读的,而这篇,相对来说可以归为无意象诗类,那我们可以认为,它是“无法解读”的,只能意识性地感悟。

这里的整首诗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我们不能单独列出一两句,就说它表明了具体的什么意思,对于“乌龟吃糖”,其实我们并不用纠结于乌龟是不是吃了糖,或者那个女孩是不是真做了那样的动作。最重要的是,这前前后后的布局和戏剧性的表演,打破了沉寂的上空,它们在四周悬浮着一种特别的气息,我们看不见它,但我们能感受到它,我们是否抓住了它,我们还不确定,这应该就是我们需要寻找和探索的东西吧?

我们不得不承认,两个主角在神经质的意态中跌撞起伏,他们打破了传统的“冷抒情”,化虚为实,最后沉淀,还原本质,在诗意的散发上来看,我认为是成功的。
至于文本,见仁见智,但我想,文本的不同,制造的效果绝对不一样。
大家可以继续探索和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值得一读~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8-30 11:09 发表
这首诗,从布局立意来说,不错。
从个人喜好来说,一般。
讨论的本来目的就是要引导发现什么....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卷帘人 于 2011-8-30 15:47 发表
这个作品读完给我的第一感觉是:
“我”和“她”这两个主角都很自恋,自我感觉良好,甚至有点自以为是

“诗歌借用这样的空间让《邻女》走向读者,她无法复制,她通过声音、语言、味道、特征传递她戏剧般使命 ...



卷卷的诠释我很赞同,只是我们还的注意意识片段、场景片段组合成的情节片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11-8-30 11:10 发表
正如卡夫卡所说的:“倘若我说了些什么,它马上并且永远失去重要性;倘若我把它记下来,它也总是失去重要性,但有时却会获得一种新的重要性。”

这话我记住啦。



我本来也想引用这句话来着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8-30 20:15 发表



卷卷的诠释我很赞同,只是我们还的注意意识片段、场景片段组合成的情节片段~~


同意,其实这三种片段是在同时进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很精彩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3 10: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