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面面说:
由观察事物的现象到揭示事物的本质, 从首位性, 广泛性, 发现性到创造的直觉性, 走向另一个异地空间, 这是一种数学和物理学的精神和理论(当然我不懂数学).
比如阳光<<我看海子>>, 我记得达尔文科学素质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在对待容易逃脱注意的事物上和细心观察的事物上,我要比别人高一些”, 那么,我且说阳光用纯粹归纳法进行写作.这个纯粹就是无限的空间意识.它的发生在自身敞开的冲突中和领域中建立自身, 悖论的痕迹突出, 不仅仅是存在的物, 而是在存在物中最高存在物的亲近, 他让它飘忽, 让它有幻觉, 让它有灵魂.它让人品味, 不可言说. 又让人呐喊.而语言沉思味的单一, 往往会导致创造性的要求过高而窒息, 就像语言也隐藏着爆炸力.这是心里战术. 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现, 其差异是无可非议的, 它是敌对相互的亲密关系, 它使尺度和范围的对立进入其共同的视觉. 文学艺术借助语言表演, 它反应了社会意识形式. 从而使文学艺术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前景。但无限空间不是一个数字, 它不能运算. 随着这种集合的不断出现,只能是部分同整体构成对应, 反之某些差异也会明显地暴露出来.
合成空间受到语法,语境和文化的制约. 当你在一个空间周旋, 万物的承受者在其规律中是自我隐含者.他的决断和衡量并让存在物达到其意图的敞开.比如<<桃花渡>>这里应引以为范畴, 或环境, 或线, 或是预兆, 或暗示, 或是一种象征, 他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指代桃花, 指向下一个存在, 诗是言此而意彼的合理途径, 既是飘忽不定, 也是在结构上的切断和勾连, 相互制约, 同时引射花与渡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从克制和平静, 不安于现状到思想超脱的境界, 语言始终起伏在空间的回应中, 和自己合唱, 同时是在遮掩一种心里和场景的变化. 而大地必须作为自我归闭的因素呈现和使用, 使其自由, 成为自身. 可感事物与一种抽象的勾连, 引领读者进入意向的思维进行设想和探究
意向的指意性在构成想象的过程中, 使驱动力和核心在境界里展现了一种静止, 却又流动的画面, 比如<<深处>>,
它好像是一幅画,是色调的三维调和体, 首先是画布, 灰色的整体, 然后是立体, 完全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他在剔除杂音与诱惑,只局限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体验, 表达出最真实的灵魂之声, 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超过那种心境. 给头脑的, 给心的, 一种茫然, 宁静和不朽, 将其变成一个虚构的现象, 再让这个现象延伸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和表情. 从咀嚼的细节到视觉, 这是一个心里和思维的变化, 是头脑的放松中的一种知觉,它是变化之上的灵魂, 也可以说是形象上的思维, 构思的基调, 将疲惫带进个人灰色的内心世界, 还有什么比存在者更为寻常呢? 这样一个创作过程他要它生动起来, 他要在思维里捏造一个主人, 一个和自己相称的角色, 他在沉迷, 沉迷于自己的异度空间, 当聚集的全部散去,现实是残酷的(她回到了现实, 她饮一口凉水, 她沉醉于自己的作品, 但她的心情没有就此而感到满足, 注视她的不朽, 这里很巧妙地表现了她微妙地波动情绪, 给读者继续想下去的空间. 或许这是发展进程中的阶段, 但它不代表结果. 这种规范性的存在。是一个特殊而又特定的场合,牵制着自身处境, 它不取决于某种限定)
一个意识形态切入空间, 被创造的存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突显出来, 越是有种孤立,能按照自己内心写作, 却不能以一个人内心生活. 这种冲击超越, 再将本质打开又再推翻, 那么这并不意味着整个形式是以改变为基础, 我们的头脑想要占有每一样东西,我们才能跟它接触,在丧失存在的当中, 我们已经变得对所有不能够被做的事无能为力, 唯有守护在其被创造性的空间自我产生一种状态. 这种状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阳光说:
1、加粗的蓝字部分是令我感觉振奋的。我要说:我有这样的追求,你看的很清楚,归纳的令我信服。但是我还没达到这样的境界和水准,不过,我一定会按照这个原则去努力的。写了两年诗歌,还能够继续写下去,还能够在百忙之中如此的热爱诗歌,是这个方向给我动力。我坚持认为:事物间和自然间一定有它更为先进的组合方式,这些组合方式表现在空间结构、呈现形式、超意识灵感等三个主要方面。诗歌是唯一能够表现这些的艺术手段和艺术形式。
2、人类是能够通过结构暗示、意象指引、空间变幻来接受以上高境界意识形态的,当然,会被限制在一定的层面和一定人数的圈子内的,这是首先的。这就如面面所说,只能意会。比如:
他们转身,看见冰在深处抵达河流
便大把搜集花蕾的颜色
照亮归途。于是他们尝试穿越
去追赶走在前面的自己
3、诗歌的表现形式是不完全限制于此的。超现实、后现代等等,它们都在企图突破表达,而我坚定地认为,如果我们不能够突破对表达对象的认识,所有的突破将仅仅限制在文字上,有功力的诗人会被称之为老道,有文采的诗人会被称之为精彩,有情感的诗人会被称之为激情四射。但是,诗歌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对客体的再认识基础上的。正如面面说: 一个意识形态切入空间, 被创造的存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突显出来, 越是有种孤立,能按照自己内心写作, 却不能以一个人内心生活. 这种冲击超越, 再将本质打开又再推翻。这点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再次感谢面面。无论我们写的作品能不能够称之为作品,我想,只要我们始终针对生活,针对时代的前沿,针对人类情感而去,不是折腾文字,我认为都是有意义的。让我们一起努力!
。
[ 本帖最后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5-11 19:2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