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囫囵食神

红颜诗国第二十期探讨诗——《声音》(本诗纯属国人之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翩然落梅 于 2011-4-25 20:24 发表
可感诗人的切切心曲和情感的浓郁。学习各家评读!

问好落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显 于 2011-4-25 21:43 发表
最近比较累,你们先弄吧

晚上加班打麻将了? 那赶紧好好歇几天再回来了啊,等着李家兄弟的观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1-4-26 09:04 发表

多谢峰城前来探讨,不过,我得郑重表明:本诗纯属国人之作,除可以对诗歌提出自己的观点外,请别猜测是外还中,这不重要。谢谢!

呵呵,问好食神!我其实我也没猜是外国诗,只是顺口就那么一句。个人观点瞎说的,罪过罪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空气 于 2011-4-25 16:40 发表
诗歌靠什么打动读者,靠的是情感,而“声音”正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
    作者的情感是浓烈的,而诗歌本身的语言则充满了隐忍,如同憋在心中的愤怒比放出去的喊声更能打动人。
    楚魂诗友说作者写出了一个男人 ...


看到空气的观点,对之前说的“幻觉”两字,想举个例子进一步阐述一下:往往平时我们最亲近的人离开我们身边走了(不管是搬走了还是故亡了),你回到屋子里的时候,空荡荡的房间里,你会有这样一种幻觉,总感觉那个人的说话声,脚步声,或者影子,在你耳边响起或者在你眼前晃动。这首诗就是写的这种声音幻觉,用情至深的表现。说这点无意与空气争论什么,因为对文本的理解,怎么个方向都是允许的,这是读者个人阅读进入诗歌选择的窗口。

对于这首诗歌,如果从写作上来说点看法的话,选用的视角其实很好,但个人感觉诗歌在情感的铺垫上有点弱了,就好比一只很好的鼓,猛敲了一下,声响随即就沉落了,没有多少美妙的回响。因为敲鼓的地点没有选好,在旷野上没有回响,如果在山涧中,余音飘荡。这个地点就是诗歌常说的“空间”。

另外对这个栏目提个浅显的建议,我看到的这几期都是选用有一定名气的作者的诗歌。如果这样的话,有两个方向比较有意义:
1、看能不能找到作者的原稿先贴出,大家探讨,最后总结的时候,再贴出作者的最终定稿,对比大师的诗歌创作历程。比如庞德的《在一个地铁站》,原稿是写了很多的,最后修改为两句。
2、先贴出作者的最后定稿,最后总结的时候,贴出一些作者自己对这首诗歌的访谈录,即别人对作者就这首诗创作访谈所谈的内心历程,比如欧阳江河的《在傍晚穿过广场》,他就深入谈了为什么要创作这首诗,怎么写的,选用什么角度等等。

只会大白话的写文,仅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楚魂 于 2011-4-26 11: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和情调深深的打动了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仍以旧日浪漫的色彩追述往日的那情不自禁的感怀,而又以现实的眼光面对眼前的光景,是现实与往日的矛盾心理在充斥着自己,此时矛盾激起的火花,令他即无比兴奋,又无比沮丧。此时的诗人的心理似乎在种种困境自我陶醉其中,是一种自我解脱的痴情妄想。

[ 本帖最后由 伊万诺夫 于 2011-4-26 19: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6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我们也来一次伤心欲绝的爱情,就能读懂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诗的写作手法在平铺中荡起情怀,用婉转而又似乎轻描淡写的笔调,在无奈中尽情渲染,给人以在迷茫中颇有帘卷之感,这种事似而非的淡淡一气呵成轻松徽墨令人叫绝,随然本诗语言句式没有惊艳绝伦纸笔,但却有大家胜券在握之圣章,可为惊天地泣鬼神是也。现代诗人和爱好者沉沦于穷思急欲,苦思冥想,在玩弄似乎超人超自然的不为人知的斜理斜句上狠下功夫,令人哭笑不得,此文章可为楷模,应当认真反思。少来那套所谓脱胎换骨之说。现代诗歌的近况就是被那些乌鸦嘴搅得一团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伊万诺夫 于 2011-4-27 06:23 发表
本诗的写作手法在平铺中荡起情怀,用婉转而又似乎轻描淡写的笔调,在无奈中尽情渲染,给人以在迷茫中颇有帘卷之感,这种事似而非的淡淡一气呵成轻松徽墨令人叫绝,随然本诗语言句式没有惊艳绝伦纸笔,但却有大家胜券 ...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楚魂 于 2011-4-26 11:17 发表


看到空气的观点,对之前说的“幻觉”两字,想举个例子进一步阐述一下:往往平时我们最亲近的人离开我们身边走了(不管是搬走了还是故亡了),你回到屋子里的时候,空荡荡的房间里,你会有这样一种幻觉,总感觉那 ...

楚魂好建议!问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张小钰 于 2011-4-26 14:52 发表
语言和情调深深的打动了人。

问好小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伊万诺夫 于 2011-4-26 19:52 发表
仍以旧日浪漫的色彩追述往日的那情不自禁的感怀,而又以现实的眼光面对眼前的光景,是现实与往日的矛盾心理在充斥着自己,此时矛盾激起的火花,令他即无比兴奋,又无比沮丧。此时的诗人的心理似乎在种种困境自我陶醉 ...

问好伊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1-4-26 20:24 发表
最好我们也来一次伤心欲绝的爱情,就能读懂它了。

看来你还是读懂它了!

[ 本帖最后由 囫囵食神 于 2011-4-28 10: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伊万诺夫 于 2011-4-27 06:23 发表
本诗的写作手法在平铺中荡起情怀,用婉转而又似乎轻描淡写的笔调,在无奈中尽情渲染,给人以在迷茫中颇有帘卷之感,这种事似而非的淡淡一气呵成轻松徽墨令人叫绝,随然本诗语言句式没有惊艳绝伦纸笔,但却有大家胜券 ...

感谢伊万的支持!问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1-4-27 11:03 发表


呵呵.

真那么可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1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