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974|回复: 41

红颜诗国第二十期探讨诗——《声音》(本诗纯属国人之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5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思念的女人,你这样一声声地
将我呼唤,告诉我现在你已经改变,
不再是当年变心时的样子,
而是我们一起拥有幸福时的容颜。

我听到的是你的声音吗?让我看看你,
站在那里,就像当年我在镇边所见,
你在将我等候:我熟悉的身影
那新颖的天蓝色的衣衫!

也许这只是微风倦怠地轻拂,
湿润的草地,吹向我这里,
但你已永远化为空白 无知无常,
无论遥远还是亲近,再也听不到你。

周围落叶纷纷飘落,
我蹒跚地走向前,
穿过荆棘丛的北风稀薄,
带来一个女人的呼唤。

[ 本帖最后由 囫囵食神 于 2011-4-28 10:00 编辑 ]
发表于 2011-4-25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稍后仔细阅读。神辛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思念的女人,你这样一声声地
将我呼唤,告诉我现在你已经改变,
不再是当年变心时的样子,
而是我们一起拥有幸福时的容颜。

我听到的是你的声音吗?让我看看你,
站在那里,就像当年我在镇边所见,
你在将我等候:我熟悉的身影
那新颖的天蓝色的衣衫!

也许这只是微风倦怠地轻拂,
湿润的草地,吹向我这里,
但你已永远化为空白 无知无常,
无论遥远还是亲近,再也听不到你。

周围落叶纷纷飘落,
我蹒跚地走向前,
穿过荆棘丛的北风稀薄,
带来一个女人的呼唤。

浅析:用平实、无华的语言把思念的深情写的这般淋漓尽致,内蕴在呈现的过程里富有感染别人的滩陡涡旋之势,这是这首诗歌的闪光点。情感投注的深刻和到位让读者感应到撕心裂肺的疼痛和缠绵无主又无助的凄惶。其间“变心”用的非常的巧妙而有弹性,不仅有调动读者的功效,主题开掘也由此深挚起来、撞击出感人的火花。那麽,“变心”即可理解为生活中对于爱情的背叛,也可更深一层地理解为肉身生命完结时对于死亡的投奔,对于尘世的爱情不得不的遗弃(即是更绝望更彻底的变心)。那麽无论是怎样的“变心”,“我”都是用生命、用灵魂深深地爱着这个女人,思念、回想、迷恋着与这个女人初相见时的曼妙、幸福,分离之后的悲伤和寂寥。而“变心”的女人或是历经生活的磨砺之后,后悔当初的背叛,而“不再是当年变心时的样子”。或是被死亡带到另一时空时那样的、不得不的变心,也“不再是当年变心(死亡)时的样子”。爱使她复活在生命的那边,她依然爱着尘世的爱人,她依然用灵魂呼唤着尘世的爱人。结尾更是爱已经穿越时空的一种互为惦念、互为呼唤的灵魂的互为牵引。

感谢神带来如此感人至深的诗歌。

[ 本帖最后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1-4-29 09: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稍后细细品读。食神兄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出了一个男人对所爱女人离他而去所产生的幻觉。尝试进入这种语境,因为没有类似的经历而导致失败。爱情使人变傻,铁打的五尺男儿在情感面前也能瞬间化为绕指柔,问情为何物,没人能给出正解,这事很烦人,说不清道不明,痴狂的正痴狂,痛苦的正痛苦,只愿我们珍惜这所有的一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应该是早期西方浪漫主义的作品。以抒情为主的。写的挺好,从时代角度来说,我们欣赏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靠什么打动读者,靠的是情感,而“声音”正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
    作者的情感是浓烈的,而诗歌本身的语言则充满了隐忍,如同憋在心中的愤怒比放出去的喊声更能打动人。
    楚魂诗友说作者写出了一个男人对所爱女人离他而去所产生的幻觉,而我读过之后认为,作者是在抒写他曾经相爱的女友(虽然已经变心)在死去之后的怀念之情。那一声声,一句句,如泣如诉。读完,仿佛被作者强烈的情感所融化,随着作者同喜同悲。
    诗歌本身的语言柔软且充满了磁性,有的句子读之爽口甘甜,让人想起他们曾经相爱的美好时光;有的句子读之哀切伤恸,不免让人感怀生命的无常和无奈。诗句所蕴含的饱满浓郁的感情,如同经过发酵的陈年汁液,渗透在每一个文字里。
    那些美好,逝去如风。面对一位逝去的变了心的女友,作者尚且一往情深,可见其爱之深、念之切。
    那些美好的爱虽然已经永远逝去,但那些美好的感觉,却长留在了作者和读者的心中,让人无限怀念——怀念是一种疼痛,而疼痛则是另一种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诗,用了回忆叠加意象的方法,就像在林荫小道散步回想。这种架构方法在三四十年代时,中国现代诗先驱大都使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一目了然,有多少感情就能引发多少的美感享受。不足之处在于容易陷入平淡。
这诗美不美?美!煽情不煽情?煽情!但看完没多少留在脑海,为啥?因为没多少亮点能够体现独特的深情。一首诗如果缺乏深刻的煽情点,那么就形成类似散文了。
或许这是一首“舶来品”,因为翻译而导致“缺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感诗人的切切心曲和情感的浓郁。学习各家评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5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比较累,你们先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1-4-25 09:50 发表
支持,稍后仔细阅读。神辛苦了。

问好迷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空气 于 2011-4-25 09:54 发表
支持,稍后细细品读。食神兄辛苦了!

多谢空气兄弟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楚魂 于 2011-4-25 15:11 发表
写出了一个男人对所爱女人离他而去所产生的幻觉。尝试进入这种语境,因为没有类似的经历而导致失败。爱情使人变傻,铁打的五尺男儿在情感面前也能瞬间化为绕指柔,问情为何物,没人能给出正解,这事很烦人,说不清道 ...

问好楚魂,很高兴看到你对我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4-25 15:16 发表
这应该是早期西方浪漫主义的作品。以抒情为主的。写的挺好,从时代角度来说,我们欣赏就是。

问好阳光,感谢支持食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空气 于 2011-4-25 16:40 发表
诗歌靠什么打动读者,靠的是情感,而“声音”正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
    作者的情感是浓烈的,而诗歌本身的语言则充满了隐忍,如同憋在心中的愤怒比放出去的喊声更能打动人。
    楚魂诗友说作者写出了一个男人 ...

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峰城 于 2011-4-25 17:47 发表
这诗,用了回忆叠加意象的方法,就像在林荫小道散步回想。这种架构方法在三四十年代时,中国现代诗先驱大都使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一目了然,有多少感情就能引发多少的美感享受。不足之处在于容易陷入平淡。 ...

多谢峰城前来探讨,不过,我得郑重表明:本诗纯属国人之作,除可以对诗歌提出自己的观点外,请别猜测是外还中,这不重要。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14: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