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1-4-12 21:56 发表 我对迷雾和空气的解读持保留意见。这完全是在误人子弟。照这样什么都是可以解的。这陷入了80年代后期那种泛滥了的写作缺陷里了。“学写诗歌”这篇文章发得非常好,读者看了后能有自己的思考,无论对和错,至少有了不同的声音可供读者选择。 另,模糊与“象外之象,言外之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模糊是不清晰,主旨不明确,为了含糊而含糊,而中国的意境是明澈基础上的升华,是一种酸咸外的甘醇之味。庄子曰得意而忘言是“言外之意”最早的起源了,所谓的得意忘言指的是言语无法表达出来了,言外之意指的是在表层之下,有着更广远的含义。到了司空图“韵外之致,言外之旨”则是在作者语言之外,能够让读者品味出更多的东西。诗歌是允许象征,隐喻,甚至是精神自动,但这些必须要有一个凝聚的诗歌内核。语言可以如光芒样四射,但必须要有发光体。 ...
原帖由 学写诗歌 于 2011-4-12 22:54 发表 呵呵,你这是夸诗兄还是骂诗兄啊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1-4-13 08:55 发表 不是讥讽,嘲笑和污蔑。只是从你的字里行间读到的罢了,如果你不是这样认为的,那只是说明我读错了。我干嘛要嘲笑讥讽你呢?难道就是你所认为的,“你解读了我无力接受的诗歌”因为嫉妒,小气和修为不足?你啊,就是有一种偏激的态度,总认为别人是与你作对的,总以为别人字里行间是在讥讽你。唉!不说了。 至于你解读了我无力接受的诗歌。这个我就不辩解了,我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我一向是战战兢兢地对待诗歌。我的发言也只是就诗歌给我的阅读感受罢了,对待扁舟一叶绝对没有什么私人上的矛盾,我对扁舟一叶是真诚的。只是正如你说的,可能是我无力促及他的内核罢了。 但其实,言之者无罪,受之者足以戒,批评其实就是如此而已。 ...
原帖由 紫恋 于 2011-4-13 10:16 发表 “在诗歌里,模糊这门艺术不是随便就可以模糊的” 别的不说,这首诗我是没有解读的水平的。但上面这句话,我百分之百的认同。
原帖由 楚魂 于 2011-4-13 10:08 发表 辩论是一门艺术,关键在于清醒看待问题,不能做到绝对,尽量做到相对。 菩提本质是善的,就是阵脚不稳,迷雾相对要客观点。 两位的诗歌我都很喜欢,学习。但诗歌报很多的争论双方都有待提高技术含量,这是我自负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0 14: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