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316|回复: 95

永远的白连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9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胡济卫

    白连春病了,而且得的是艾滋病。
    无论如何我们也不会相信,艾滋病竟然会跟诗人白连春联系在一起,但,这是真的。
    我最初得到这个消息是从陈思楷的博客上看到的。这令我大为震惊。我在电脑前静默了几分钟后,仍然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怀疑是网上有人在恶意诋毁白连春。于是我立即与发帖的陈思楷取得联系,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又在网上搜索,在胡茗茗的博客上也看到了这一消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只要你看了白连春的那篇《只要被打碎,我就随风飞》的带血的文字,你就会潸然泪下。就连他卖血和朋友们捐给他治病的钱也有人骗走不还,而且这个人还是他身为法官的堂兄!他把自己得艾滋病的消息公之于天下,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20年前,白连春在河南省生活10年,其中3年在信阳、驻马店、周口、平顶山、商丘、开封和南阳渡过,寻找他被人贩子拐卖的妹妹,这期间,他先后20多次卖血,这妹妹不是他亲妹妹,是他读了《红岩》,去双枪老太婆的家乡认识的。正是因为他在我们驻马店打过工,卖过血(在这卖血时传染上的艾滋病),我们在情感上就有了一种更近的距离。上蔡文楼村是全国有名的艾滋病村,白连春就是在这得的病啊。得知白连春要来驻马店养病的消息后,我立即给他发去了天天陪着他喝酒的信息。
    白连春的名字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在十多年前,《星星》诗刊举办了一个诗歌大赛,他和汗漫同时获得了一等奖。与他一起获奖的还有驻马店的邵永刚和信阳的田君。永刚兄回来后,我们就谈到了白连春的诗。我告诉永刚说这小子以后要成气候。后来我又把白连春的诗推荐给了梁玉珍。梁玉珍看到白连春的名字就笑着告诉我,说他十多年前就认识白连春,那时候梁在鲁迅文学院学习,白在鲁院食堂打工(烧锅炉),业余时间听课。梁告诉我白连春当时不是正式学员,交不起学费,就在那旁听,好多人都认识他。
    北漂到了北京的白连春,后来经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推荐,到《北京文学》打工当编辑。期间,他写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散文。他的诗集《在一棵草的根下》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说一句负责任的话,《在一棵草的根下》远比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的那几位诗人的诗好啊。那种对于祖国和民族的大爱是那些获奖诗人们无法比拟的。请看《在我的祖国,没有我不愿写的字》:“在我的祖国,没有我不愿写的字/没有我不愿侍候的庄稼,没有我/不愿记住名字和样子的人,没有我/不愿去的村庄和城市,没有我 /不愿走的路,条条路都能走回我的家/在我的祖国,没有我不愿写的字/我的生命就是一天接着一天/写我祖国的字:汉字。全世界最美丽的字/我愿意一生都这样过,都这样写/我祖国的字。我要写完我祖国的字/我要把我祖国的字:全部/写一遍,又写一遍,再写一遍/ 像一个被老师罚抄一万遍课文的小学生/在我的祖国,没有我不愿写的字/没有我不愿唱歌的早晨,没有我/不愿点亮的灯,没有我不愿/ 淌的泪,出的汗和流的血/没有我不愿埋葬自己的土地/穷,病,老和死,也没有我不愿承受的”。这样的文字,才是深入内心,深入生命、渗入血液、深入骨髓的,才是真正的诗歌啊!
    这样的诗歌就是获不了鲁迅文学奖啊,就连入围就没有资格。据说四川省作家协会曾经把他的这部诗集提交到了鲁迅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但被退了回来。原因是有人举报白连春,说他是个“骗子”,把朋友捐给他治病的钱说成是他诈骗。鲁迅文学奖堕落到这般地步,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严重违背了设立鲁迅文学奖的初衷啊!最后让我用白连春的一句诗作为我这篇文章的结尾——“正义一贫如洗,而罪恶依然很富有。”

[ 本帖最后由 胡济卫 于 2010-10-31 20:08 编辑 ]
发表于 2010-10-29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应该卖血。

我看来,捐血都不应该。

不应该冒这种得病的风险。
好多人,卖血、捐血,搞出病来的。

白先生的文章不合时宜了。
当今之世,涂脂抹粉、粉饰太平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不痛不痒的文章,也好过真实揭露现实的文章。

鲁迅先生本人,如果活到49年后,
也肯定会在50年代反右或是60年代蚊哥中被批斗致死,或含着屈辱自杀。

现在的中国文坛,没有鲁迅这种人生存的余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杯具。餐具。

不应该啊。白先生这种真文人竟然得了这个病。
我这种有文化的流氓,过去曾经长期流连风月场所,人称百人斩,一直没病没灾。
不公平。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分一些生命给白先生。

人的生命意义是不一样的。
白先生的人生,更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0-10-29 21:00 发表
不应该卖血。

我看来,捐血都不应该。

不应该冒这种得病的风险。
好多人,卖血、捐血,搞出病来的。

白先生的文章不合时宜了。
当今之世,涂脂抹粉、粉饰太平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不痛不痒的文章,也好 ...


是啊,鲁迅先生要是活到57年反右那个时期,或者活到文革时期,他不会比老舍先生好到哪去了,我猜想,他不是投湖就是上吊啊……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根据自己半年的船员经历,写了《远洋渔工的故事》一文。(纪实故事)
揭露了台湾远洋捕渔企业、大陆不法船务中介的黑幕。

结果投稿了好多家杂志,没有发表出去。
(不过,我自己文采不够,写得不好,也是一个因素)

这里是链接:
http://www.17k.com/html/books/0/7/765/76557/806d3a/2570349.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0-10-29 21:04 发表
杯具。餐具。

不应该啊。白先生这种真文人竟然得了这个病。
我这种有文化的流氓,过去曾经长期流连风月场所,人称百人斩,一直没病没灾。
不公平。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


兄弟,这是你不了解20年前中国的农村啊,那个时候的农民穷到卖血来维持一个家庭的生计,包括给孩子交学费,300CC血浆就可以卖到45元啊,我参加工作才40多块钱,敌我一个月的工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胡济卫 于 2010-10-29 21:14 发表


兄弟,这是你不了解20年前中国的农村啊,那个时候的农民穷到卖血来维持一个家庭的生计,包括给孩子交学费,300CC血浆就可以卖到45元啊,我参加工作才40多块钱,敌我一个月的工资了……


万恶的旧社会啊!

我听河南的船员说过,他们县就是爱滋县的隔壁县,河南的地方官员鼓励老百姓卖血,那个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0-10-29 21:06 发表
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分一些生命给白先生。

人的生命意义是不一样的。
白先生的人生,更有意义。

谢谢菩提兄弟。白连春穷困到去卖血的地步,试想一下,有办法谁去买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0-10-29 21:06 发表
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分一些生命给白先生。

人的生命意义是不一样的。
白先生的人生,更有意义。

谢谢菩提兄弟。白连春穷困到去卖血的地步,试想一下,有办法谁去买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的文章,竟然被请出来语文课本,这是时代的巨大杯具。

金庸小说这些宣扬暴力的,都进了课本。

时代,退步了。

(我本人,还是很喜欢金庸小说的。但是,成年人可以当成一种兴趣,这种书不适合孩子们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0-10-29 21:16 发表


万恶的旧社会啊!

我听河南的船员说过,他们县就是爱滋县的隔壁县,河南的地方官员鼓励老百姓卖血,那个时候。

就是我们上蔡县文楼村啊,惊动了联合国官员和国家领导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胡济卫 于 2010-10-29 21:19 发表

就是我们上蔡县文楼村啊,惊动了联合国官员和国家领导人啊……


其实,这些事情,本身是良好的写作素材。
如果鲁迅先生还在,可以写出一部部惊世之作了,不过,就是写了,在国内的出版社,也发表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0-10-29 21:18 发表
鲁迅的文章,竟然被请出来语文课本,这是时代的巨大杯具。

金庸小说这些宣扬暴力的,都进了课本。

时代,退步了。

(我本人,还是很喜欢金庸小说的。但是,成年人可以当成一种兴趣,这种书不适合孩子们学习 ...

抱歉兄弟,鲁迅的作品我几乎看过了,但金庸的小说我一部也没看过。回头找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夏衍先生有报告文学《包身工》,放到今天,估计也没有地方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26 12: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