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方悄

车延高无愧于鲁迅文学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6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也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6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走的诗意】 之 晨练中想到车诗获鲁奖



晨练中想到车诗获鲁奖

         
   
了再读我所能搜索到的作品,说一下车诗获鲁奖的真实感:
1、 作者在部份作品中呈现的真实情感让我感动。
2、 运用写作技巧很熟练,发掘的题材角度好。
3、 在诗意的呈现和空间拓展上,有不足之处,称不上我赞叹的大家之作。
4、 不过,作为获大奖的作品显然缺少组诗那样的大气之作,力道不是很足,感人有余,动人不足。
5、 获奖不意外,不获奖也不意外。


另外,车对诗中细节的处理值得我学习。



-----------------------------------------------------------------------------------------------------------------------------------




这是一个球,很多人都想掌控它,都梦想成为灌篮高手。
-----------------------------------------------------------------------------------------------------------------------------------



门是门,窗是窗。门有门道,那么窗可有道?
-----------------------------------------------------------------------------------------------------------------------------------



不是是,也不是非。我看见门上有锁,锁上复有锁。
-----------------------------------------------------------------------------------------------------------------------------------





一个生锈的声音对着满眼绿色说:球过人不过!
于是,我只看见破了皮将可以腾空而起的球,却没有看见,高手。
--------------------------------------------------------------------------------------------------------------------------------------


那么,看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6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0-10-24 18:55 发表
虽然不懂这个大陸的獎項,但方家所提出的论点,确实是符合文學獎选择的依据,而且也就事论事,是该推一把~千朔重亮

好字,我也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6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认真学习一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8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0-10-24 18:55 发表
虽然不懂这个大陸的獎項,但方家所提出的论点,确实是符合文學獎选择的依据,而且也就事论事,是该推一把~千朔重亮

重亮了啊,移到心情,起码先要红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篇文章,这样的文章我看保证是不会得鲁迅文学奖的。


【转】文学不死,天理难容!——从女诗人舒婷看文人的无耻

文/周筱赟





【周筱赟专栏】文学即垃圾,文人即流氓。粪青则是更低级的流氓。我写的不是文学,我只陈述事实。我要听慧慧的话,永远做一个正直、善良、简单的人。


核心提示:
  漠视当下、远离现实、逃避责任,这样的文学,必然死亡,也只能死亡,而且早已死亡。我只是往它的棺材上再钉了一颗钉子而已。近年来一系列的公共事件,从来没有看到作家的声音,公共知识分子中,几乎不存在作家。韩寒是唯一的例外。
  自称最关注环保的女诗人舒婷,世居鼓浪屿,却对当年的厦门PX事件均不置一词。其实说穿了很简单,舒婷是福建省文联副主席、厦门市文联主席,享受副部级待遇,还不是怕没了官位嘛。连关系切身利益的公共事件尚且缺席,我们又能对文学寄予什么希望呢?如此的文学日益遭受边缘化,正是公众素质提高、公民意识养成的体现。
  悠闲地写些吟花咏月、感时伤怀的文字,说一些正确的废话或不正确的废话,我鄙夷这样的人与文。





  也许,2008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永远不应该被忘却。南方雪灾、拉萨骚乱、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高企、股市暴跌、胶济铁路火车相撞、阜阳手足口病爆发、汶川地震、昆明公交爆炸、杨+袭警案、瓮安群体性事件、三鹿毒奶粉、山西溃坝、金融海啸……不旋踵间,天灾与人祸猝然而至。

  作为一名媒体从业者,我也曾亲身经历其中若干事件。我永远记得那天下午,阴霾的天空下,我站在震后北川县城的巨大废墟前黯然神伤的场景,尸臭、悲哭和不断的余震混杂在一起。那个时候,每个坚强的人的心都应该是柔软的。四川某电视台的美女记者拒绝去震区采访(后因此遭开除),她告诉我说她不想死。与此辈相较,我庆幸自己竟然还良知未泯。

  本书题为《2008中国民间记事年选》,便是以民间立场,记录下2008年的中国。当下中国,“民间”似乎成为天然的“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近几年大行其道的所谓“底层文学”中,“民间”拥有勤劳、朴实、善良、坚忍等一切优秀美德,底层道德和文化价值被无限推崇。我厌恶此类的民间立场。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孙立平教授就曾深刻地指出:“社会堕落的时候,穷人也会随之而发生堕落,而他们堕落的过程甚至超过了整个社会的堕落。为什么?因为他手里没有资源去抵御这个堕落的过程。”(何雪峰、周筱赟主编《回到常识:公众论坛演讲集》,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读之令人唏嘘。

  孙教授议论所指,是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件。窑主其实并非富豪、官商,只是一普通的农民,而他骗来的窑工,则是比他更弱的弱者——老人、小孩、智障者等。这是弱者对更弱者的残害。而收入本书的《河南盲井案再调查》中,这种弱者对更弱者的残害,已经到达令人发指的地步——过着底层生活的湖北农民盛才军,以介绍打工的名义,将多名同村最穷苦无助的村民骗至河南煤矿,毒死后骗取赔偿金。

  我们的民间立场,是置身于民间的场域,作为民间的一员,对底层的苦难感同身受,有深切的“了解之同情”(陈寅恪语),不溢美、不隐恶,客观冷静地陈述事实真相。去年11月,重庆市沙坪坝区家乐福超市店庆促销,数百人哄抢特价菜籽油,导致3人死亡,31人受伤。为了每罐11.5元的优惠,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有论者谓之“家乐福悲剧是蔑视秩序的致命苦果”,指责市民不去排队,这些居高临下者又怎能体会这11.5元背后的民生之艰呢?

  本书所载,均为新闻媒体公开发表的新闻报道,不收任何文学作品,尤其是所谓“报告文学”。近一二十年来,所谓“文学”,几乎蜕变为个人无病呻吟、官家粉饰太平的文字的代名词。无怪乎阎连科写出深刻反映中原农村现实的小说《受活》、《丁庄梦》,却一再声称他写的绝不是现实主义作品。这种照搬照抄自前苏联的伪“现实主义”,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名义,炮制了多少谎言?

  漠视当下、远离现实、逃避责任,这样的文学,必然死亡,也只能死亡,而且早已死亡。我只是往它的棺材上再钉了一颗钉子而已。近年来一系列的公共事件,从来没有看到作家的声音,公共知识分子中,几乎不存在作家。韩寒是唯一的例外。

  眼前便有一个现实的例子。那位因要做“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而成名的女诗人舒婷,于2007年10月出版了一本散文集,在该书中,舒婷把世代所居的厦门鼓浪屿称为“我的生命之源”、“妈妈的岛屿”,书中收录了多篇谈环保的散文,2008年4月接受采访时,舒婷深情地说:“我深知我国的环境损害程度已经何等深重,有些缺失与黑洞,是花多少钱经多少年都无法恢复填补的。”“我最忧心忡忡的就是砍伐、偷猎与食物安全。”可是,匪夷所思的是,引起全国舆论高度关注的厦门PX事件,无论是接受采访,还是谈环保的散文中,均不置一词。而厦门PX项目,之所以引起上百万厦门市民反对,并到市政府门口散步表达,最重要的原因,是位于厦门海沧区的该项目距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鼓浪屿岛实在太近。舒婷的散文集出版于2007年10月,厦门PX事件肇端于当年3月,5月30日厦门市政府宣布决定缓建,12月20日宣布取消,无论是散文集,还是媒体采访,一直未见自称关注环保的舒婷做过任何表达。其实说穿了很简单,舒婷是福建省文联副主席、厦门市文联主席,享受副部级待遇,还不是怕没了官位嘛。而对PX事件圆满解决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两个人,一是厦门大学化学系的赵玉芬院士,二是居住厦门的资深媒体人连岳先生。舒婷世居鼓浪屿,连关系切身利益的公共事件尚且缺席,我们又能对文学寄予什么希望呢?如此的文学日益遭受边缘化,正是公众素质提高、公民意识养成的体现。

  悠闲地写些吟花咏月、感时伤怀的文字,说一些正确的废话或不正确的废话,我鄙夷这样的人与文。我曾被千年前唐代无名氏的五言诗深深感动,“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这方是文学伟大的感人魅力。但上述的文学却丝毫感动不了我。我不需要虚伪的、粉饰的文学,我只需要真相,哪怕真相竟然是如此残酷。写出《夹边沟记事》、《定西孤儿院纪事》的作家杨显惠竟然宣称:“文学要写出美感,要给人以震撼但又不能让人恶心,要化腐朽为神奇,但不能越过美的界限,所以很多故事我留在自己的抽屉里。”难道重要的不是真相,反而是虚妄的所谓文学美感吗?既然同样能达到美感,该作家又凭什么指责那些歌颂大跃进时代“一片莺歌燕舞”的文字呢?真相本身无论如何可怕,也不如真相被遮蔽更为可怕!遮蔽真相才能使轻信和盲从成为可能,让轻信者与盲从者成为被掩盖的真相的下一场受害者。

  在日渐稀少的爱好拥趸(在广大中小学生中,也许并不稀少)眼中,华丽的辞藻、离奇的情节,便是好文学。而新闻作品,尽量少用形容词,以最简单的句式,最简洁的语言,冷静客观的把事实陈述清楚,便是好报道。

  但近来也有新闻的文学化倾向,在新闻报道中采用文学式的夸张与虚构,我深不以为然,力避在本书中出现。在文人看来,对文辞优美、情节曲折的追求,远超对事实真相的追求。而为了前者,牺牲后者是理所当然。据说中文系便专门有此类课程,讲授这类谋篇布局之法。

  多年前,我回故乡浙江湖州,想访问民国时期湖州参议会的议长,请市政府某人代为介绍。此人曾于《湖州日报》发表文章,访问这位年过八旬的前议长,文末称“时近正午,怕打扰老人午睡,便告辞而出”云云。我打听老人何时午睡,以便确定我去拜访的时间,不料此人竟称“他从来不午睡的”,让我大感讶异。我问既然从不午睡,那文章为何如此写呢?他反问我,不如此写,文章又该如何结尾?我当即哑口无言,闭嘴是我那时最好的选择。原来,这便是中文系的写作技巧之一,当歪曲夸大不足以体现写作意图时,就干脆凭空捏造了。

  当然,当记者采访某一新闻事件,试图还原其真相时,作为一个外来介入者,真相往往并不易得,我们也许只能获得事件的零星片断,拼凑出事件的大致面貌。即便有现场录像,也存在权力机关剪辑的可能。但是,若有人以绝对真相之不易得,进而否定真相之存在、否定探求真相之努力,若非愚昧无知,便是别有用心,为专制独裁、钳制舆论张目。

  其实,只要每个人都成为历史的记录者,留下多元的记录,真相就不可能永被遮蔽。美国总统林肯在1864年说过一句名言:“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欺骗所有的人,你也可以在所有时间内欺骗一部分人,但是你永远无法在所有时间内欺骗所有的人。”(You can fool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and some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no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我们要感谢收入本书的所有作者,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真实的记录,向这些历史的记录者致敬。


本文系向继东、周筱赟主编《2008中国民间记事年选》序言

[ 本帖最后由 方悄 于 2010-10-28 18: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心情又没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转一篇周筱赟的文章,还是敢保证这样的文章不会获鲁迅文学奖的。




周筱赟高价求购《大迁徙》!周筱赟向渭南市警方投案自首  2010-09-18 04:55
    【周筱赟语录】文学即垃圾,文人即流氓。粪青则是更低级的流氓。我写的不是文学,我只陈述事实。对我陈述事实不满者,欢迎跨省追捕,欢迎黑帮暗杀,欢迎对号入座,欢迎对簿公堂。我要听慧慧的话,永远做一个正直、善良、简单的人。 ­





“渭南书案”黑手是市委书记梁凤民!

周筱赟欢迎跨省追捕


周筱赟高价求购《大迁徙》!周筱赟向渭南市警方投案自首

文/周筱赟





核心提示:
    作家谢朝平自费出版了纪实文学《大迁徙》,揭露了陕西渭南的三门峡移民血泪史,被渭南警方以涉嫌非法经营罪为由跨省追捕去了。更让我无比震惊的是,负责印刷该书的印刷厂员工,也被渭南市警方抓去了。不仅把写书的作者抓去,现在连印刷厂的员工都被抓去了!这不是和清代的文字狱一样了吗?
    “渭南书案”的幕后黑手是渭南市委书记梁凤民,他的简历标明他属于正厅级的干部。什么“非法经营罪”,说穿了,就是扼杀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侵犯公众的知情权而已。
    我愿意通过网络高价求购印刷本的《大迁徙》,只要价格在我可接受的范围,不要太离谱。我求购一本“非法出版物”,渭南警方是否也应该把我跨省追捕去呢?渭南警方不要着急,我买到书,自然会高举着这本书,到渭南市公安局来投案自首的。

    本文只代表我个人意见,与发布网站立场无关,与本人所从事的职业无关。欢迎跨省追捕,欢迎黑帮暗杀,欢迎对号入座,欢迎对簿公堂。如果有人愿意在我有关部门抓捕后送牢饭,或者我被打伤住院期间探视,我也非常欢迎。我喜欢吃酸菜鱼、肥肠、猪蹄、牛肉、巧克力(不要用代可可脂的)、可乐、果汁(要百分之百的纯果汁)等。 ­

­








这是我的照片,有种就来砍我,没种就闭嘴,废什么话?

===========================================================================







这就是“渭南书案”的幕后黑手,现任陕西省渭南市委书记梁凤民



我一直在关注“渭南书案”。所谓“渭南书案”,是8月19日,陕西渭南市警方在未出具法律文书的情况下,将前《方圆》(最高人民检察院主管)杂志记者、自费出版了纪实文学《大迁徙》的作者谢朝平从家中带走,仅口头告知谢朝平涉嫌“非法售书(非法经营罪)”。而且,渭南警方去谢朝平的北京住所抓人时,是以“人口普查”的名义骗开了房门。



早在事件被媒体披露的9月1日,网上批评如潮,我也想发文声援。此案当事人、作家谢朝平的辩护律师周泽先生是我的朋友,我本来以为事件会向公众期待的方向发展(警方放人、政府道歉),但我没想到事态愈演愈烈,渭南市警方竟然一意孤行,公然与公众舆论为敌,到9月16日,已超期羁押作家谢朝平20天。这是执法机关公然违法。



更让我无比震惊的是,到了昨天(9月17日),据财经网报道,河北省廊坊市九洲镇一家印刷厂员工赵顺,因负责印刷谢朝平所著《大迁移》一书,已被渭南市警方采取强制措施。这简直让我出离愤怒了!不仅把写书的作者抓去,现在连印刷厂的员工都被抓去了!这不是和清代的文字狱一样了吗?



众所周知,在清代最著名的文字狱——“庄廷鑨明史案”中,不仅该书总纂湖州府南浔镇庄廷鑨全族15岁以上全部处斩,1200多人受到牵连,70余人被处死,连刻字工人汤达甫、印刷工人李祥甫,书店老板王云蛟、陆德儒也被处死。



“庄廷鑨明史案”案发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距今已经300多年,而“渭南书案”中的渭南警方,以及背后的渭南市委书记梁凤民,和清朝的专制统治者又有什么区别?据《南方周末》报道,8月2日,渭南市公安局临渭分局有关负责人朱福利带着几名警察向《大迁徙》的出版方《火花》杂志社原执行社长魏丕植调查,“气氛很紧张,双方火气很大。”魏向来人下逐客令之后,一名警察大声对他说:“我们要把你请到渭南去见我们的书记!”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据渭南市人民政府网站显示(网址是http://www.weinan.gov.cn/structu ... content_28857_1.htm),现任渭南市委书记是梁凤民,他的简历标明他属于正厅级的干部。



《大迁徙》一书的作者谢朝平是一名执法20多年的检察官,2005年从四川省达州市检察院退休,同年10月受聘于《检察日报》担任记者(有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记者证,地方政府没法以假记者名义抓他了。其实,任何公民都可以是记者)。2006年夏天,谢朝平在渭南市采访时结识了渭南市移民局工会主席李万明,和三门峡库区的移民群体。三年中,他利用节假日6次自费从北京到渭南采访,写成了纪实文学《大迁徙》。本书记录了三门峡移民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1956年为建造三门峡水库,淹没农田207万亩,移民60万。当时库区所在地渭南市下属的华阴、大荔、华县、潼关等地的农民,世代居住在富庶河谷平原地带,竟然被强制迁往渭北、宁夏、甘肃等偏远地区的山区旱塬、沟壑区。



现在三门峡水库已经被公认为错误决策的典型,已经基本被废弃,却付出了几十万人两三代人的代价。在政府发出“迁一家,保千家”、“一人迁,万人安”的美好号召下,倒霉的、需要付出的永远是老百姓,而占便宜的永远是各级官员。所有移民,都伴随着移民款的挪用、贪污,三门峡也不例外。



1956年修建三门峡水库时,中央下拨陕西三门峡库区的移民经费人均仅一千元,竟然全部被用于移民部门的工作经费,移民一分钱都没拿到,其多次搬迁和建房的费用全都是由个人自理。有些毛粪、左粪不是以为毛时代好的不得了吗?这才是活生生的真相!据上述渭南市移民局工会主席李万明揭露,渭南移民几经迁徙折腾,家产损失殆尽,有的还被政府迁移8次之多。他们生活十分困难,长年不得温饱,家境一贫如洗,饿死、冻死的不计其数。有的为生计卖血度日或沿门乞讨,有的借房居住,有的栖身土窑,有的几代人同室,有的人畜共舍,有的全家人晚上只盖仅有的一条被子,有的因无棉被便把水缸放倒躺在缸里苦度寒夜。至于无钱制衣、无钱娶妻、无钱看病、无钱上学的状况,则更是屡见不鲜之常事。为了生活和生存,移民艰难地、苦苦地挣扎在贫困线上。因生活不下去而自杀的也不乏其人,还发生了诸多妻离子散、卖儿卖女以至家破人亡的悲剧。在三年大饥荒期间,迁居宁夏的移民因食不裹腹,甚至还出现大规模的集体死亡。



这就是三门峡移民的一部血泪史!



2003年8月,黄河最大的支流之一渭河遭遇历史罕见的长时期暴雨,华阴市的高家村、罗西村等11个村庄被定为泄洪区。洪水过后,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将陕西省上报的灾区3474户村民外迁。按照国家、地方、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筹集,按照每户1.7万元的标准补助,中央补助共计5906万元。但直到2006年,村民仅获得50万元救灾款,连下拨的救灾款的零头都不到!5800万救灾款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我想只要是中国人,都不难得出答案。而当时作为《检察日报》下属《方圆》杂志社记者,谢朝平曾到渭南采访移民款被挪用一事,并形成了《655次举报》等两篇文章,但最终因为被渭南当地“公关”而无法问世。



而《大迁徙》一书因为题材原因,很多出版社不敢出版,最终谢朝平才选择了自费出书,由《火花》杂志以增刊的形式出版。而自费出书,现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即使真的“非法经营”了,也是杂志社或经销商的问题,和作者有什么关系?更何况,据媒体报道,谢朝平根本没有卖出一本书(他本来也没打算卖),刚托人把书运到渭南,就被神勇的渭南警方到北京跨省追捕,押回渭南,关到牢房里面去了。



你看,在中国就是这样,如果一个老百姓受到不法侵害,去举报,你就别指望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了,但如果“诽谤政府”了,即使只是在网络上发了个帖,马上就有神兵天降,把你跨省追捕去的。什么“非法经营罪”,说穿了,就是扼杀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侵犯公众的知情权而已。“渭南市警方之所以以非法出版物之名没收杂志,并以非法经营罪关押谢朝平,实际上是想利用公权控制杂志的传播。”周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磨铁图书的老总沈浩波,在微博上说:“我不认识作家谢朝平。如有与其家人熟识的朋友可转告,磨铁图书愿尽最大努力正式出版《大迁徙》,并作为重点项目。我们愿以这样的行为表达我们的态度。更愿用这样的态度来表明,即使不‘非法经营’,这样的图书也有其生长和传播的空间。”我希望他不要被以“非法经营”的罪名,被渭南警方跨省追捕去。



我早就获得了《大迁徙》一书的电子文本,我愿意通过网络高价求购印刷本的《大迁徙》,只要价格在我可接受的范围。我求购一本“非法出版物”,渭南警方是否也应该把我跨省追捕去呢?渭南警方不要着急,我买到书,自然会高举着这本书,到渭南市公安局来投案自首的。



今天(9月17日)有个好消息,据正义网报道:渭南临渭区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谢朝平涉嫌非法经营罪的证据不足,决定不予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谢朝平。截止记者发稿时,谢朝平已被取保候审。显然是检察院不愿去接这个烫手山芋。所谓“取保候审”,当事人事实上获得了人身自由,但案件并未撤销。下面就看此案的幕后黑手、渭南市委书记梁凤民如何收场。

[ 本帖最后由 方悄 于 2010-10-28 18: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8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芙蓉 于 2010-10-28 18:27 发表
怎么心情又没了呢?



谁知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 说什么~
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记住母爱的人】

嫂子,我看见你在月光下梳头
一柄篦子篦不去岁月给你的衰老
三根青丝只是当年的念物
每天月色还是白了你一头乌发
……
嫂子,看见你锄一垄地就捶一次腰
我相信土地是用手指和血汗刨出来的
走进你不该昏花的眼睛
我明白了缝补日子有多么艰难
你是母亲过世后让我记住母爱的人
你不识字
你用什么教会了我勤劳、吃苦和善良


老车的诗歌,真的是不错的。
至于获得什么文学奖,别和人本身之外的东西去联系,也别因为身份的高低改变衡量诗歌的标准,更别因为别人得个什么奖项,就吐口水,这都不是真正的诗人应该做的。
真正的诗人,应该专注于写好自己的诗歌,表达对世界的爱和悲悯,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就拿这首诗歌,老车的情感很真切、很生活、很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支持老车,这人懂政治,知道该怎么整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你的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be31c70100moqx.html

我认为这篇文章客观公正,去除浮躁之心,也使真正的诗者获得公平。支持一下。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0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让人莫名其妙的莫名其妙体易,写明白如话又有诗意的口语体难,难于上青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