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哑榴

【低处的姿态】:回迷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7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以贬低我来抬高你自己

我没有贬低你啊,我还是说:您对于诗歌是有水平的啊
我通常都是先狠狠地贬低我自己啊,我是新学的,仅懂皮毛

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你自己  的人也是不智慧的
其实,当您写这句话的时候,您就是此类人啊

说把,评论哈,是不会评论它的好,不然,就算了。男人的我不为难您这个才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翔宇 于 2010-9-27 10:46 发表
哈哈
我看见了一个“小”字
您不管我的小小要求,您是斑竹,有义务为广大文友解答疑问的权利

显示哈您的专业水平,评论哈,也不死人,最多是丢面子的事情。否则,就是不胜任,渎职!

谁听谁,谁也没有权利要 ...




这首诗歌我在5楼已经解析的很明白了..作者的所有的内在之意皆通过主客观的交融和想象力的调动诉之于"松树 稻子 柳须 胡须 树木 花朵 流星" 这些外在之象,才有了那些新奇的、 一致的感应..使主题<低处的姿态>获得了足够的呈现.
所以,说你不懂你就是不懂.那样明白的解析真的不懂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个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翔宇 于 2010-9-27 10:58 发表
你以贬低我来抬高你自己

我没有贬低你啊,我还是说:您对于诗歌是有水平的啊
我通常都是先狠狠地贬低我自己啊,我是新学的,仅懂皮毛

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你自己  的人也是不智慧的
其实,当您写这句话的时候 ...


恩,所以说你是智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学六祖的模样
对着您,低处的迷雾
拈一朵花,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您可以与六祖慧能大师并排拈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不敢!
汗颜中。。。。。。

我怕摔PP了
不过觉悟的精神,穷其一生,都象六祖学习,其实有时不用学的,
它已经是融入我的血脉里,早就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啊,弟子不必不如师!
学/赶/思/行/超越。超越才是终极目标,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的高度,只能翘首望之!

[ 本帖最后由 林翔宇 于 2010-9-27 11: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这首诗写得很好,咱先不管其他,就针对这首诗来说,好!
诗贵暗示忌直白,此道中外相通,古今提倡。此诗看似写物,实则示人,是首极好的劝慰诗作,不光是针对迷雾斑竹一个人写的,也是说给这个坛子的诗友们听的。当然,唯一不足的是诗人的思想有些偏颇,咱先不谈这个。
通读全诗,首先给人一种博大空旷的气场。我所说的博大空旷,打个比方吧,譬如,大家都看过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吧,如来佛祖坐在高高的云端说话时,那浑厚和蔼的声音在空旷的天空回旋一样。其次就是比喻生动贴切,思想很明快。
这首诗也没有像林翔宇先生所说的通感手法(个见哈),所谓通感,就是人通过不同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等)对同一种事物在思想中达到同样的效果。比如,我们陕西人经常说的一句通感手法:秦腔就燃面。一个是听觉,一个是味觉,但两者给人的感觉都同样“香”。如果大家认真读了诗人的这首诗不难发现,诗人所要表达的“一致性”是很合乎逻辑的——
风中的松树、成熟的稻子(弯腰的姿势是一致的,都是随风舞动)。  
水里的柳须、漂流的鬃毛、耄耋的胡须(水里柳树的根须、鬃毛、胡须都是生长出来的,并且不管是在水里还是在风中都会摆动)
村庄的树木、飘落的花朵、蓝夜里驶过的流星(这些自然的东西都会有凋零、陨落的时候)
那些低处的微风、和心胸里的凉爽、那些低处的话语、和心坎里的暖流(这些最有意思,可以说是是诗人想要说的话,是诗人的思想。)
至于怎样才能把这些物象扭结在一起而成为一首劝慰诗,我是这样认为的——
那些风中的松树,
弯腰的姿势,
和不远处成熟的稻子,
是一致的。(但是,松树依然挺立,稻子将会死亡,甚至连稻草也会灰飞烟灭)

那些水里的柳须,
漂流的鬃毛,
和村庄里耄耋的胡须,
是一致的。(但是,鬃毛总会随水流走,而柳须仍在。“鬃毛”让我想到水中的沉渣,垃圾。哈哈)

那些村庄的树木,
飘落的花朵,
和蓝夜里驶过的流星,
是一致的。(但是,凋零的落英将会变成烂泥,而树木犹存)

那些低处的微风,
和心胸里的凉爽,
那些低处的话语,
和心坎里的暖流,
多么相似。( 到这里,这些文字就不言而喻了)


整首诗就是这样的,像一个长者语重心长的叮嘱和宽慰。
看题目是给迷雾版主写的,变成生活中的大白话就是——
迷雾,请不要郁闷,不要计较那么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坛子深了,难免鱼龙混杂。不要被一些闲言碎语压垮,他们只是暂时的嚣张,浮不起的……

这也就是我所说的诗人的思想有所偏颇。顺便说点题外话——

诗歌论坛不像其他论坛,能来的绝大多数都是想学习,想进步的。没有人在此想怎样。尽管能力不一,但热爱诗歌的志趣是相同的。在这里,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斑竹也和诗友们一样,不过我也知道斑竹很辛苦,整天要打理版块,为大家服务,但斑竹绝不就等于权威,也得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板块才能人气十足,诗歌才能迅速发展。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与诗人原思想相悖,请一笑而过。谢谢。
哦,最后再说一句:王子进行着日光浴;乞丐,也同样晒着太阳!

[ 本帖最后由 囫囵食神 于 2010-9-27 16:5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食神的解读,有功底很到位..问候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论坛不像其他论坛,能来的绝大多数都是想学习,想进步的。没有人在此想怎样。尽管能力不一,但热爱诗歌的志趣是相同的。在这里,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斑竹也和诗友们一样,不过我也知道斑竹很辛苦,整天要打理版块,为大家服务,但斑竹绝不就等于权威,也得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板块才能人气十足,诗歌才能迅速发展。
————————————————————————
这段题外话也很让人欣慰和感动。是啊,我们是平等的,为了对诗歌的爱走到一起。那麽大家有什麽意见和建议都可以提出来。让我们一起打理板块,让板块越来越红火。让诗歌越来越有提升的空间。再次感谢食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0-9-27 16:54 发表
个人认为,这首诗写得很好,咱先不管其他,就针对这首诗来说,好!
诗贵暗示忌直白,此道中外相通,古今提倡。此诗看似写物,实则示人,是首极好的劝慰诗作,不光是针对迷雾斑竹一个人写的,也是说给这个坛子的诗友 ...

支持食神的观点,解析的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0-9-27 16:54 发表
个人认为,这首诗写得很好,咱先不管其他,就针对这首诗来说,好!
诗贵暗示忌直白,此道中外相通,古今提倡。此诗看似写物,实则示人,是首极好的劝慰诗作,不光是针对迷雾斑竹一个人写的,也是说给这个坛子的诗友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又一次拈花一笑

食神,别曲解别人的诗歌原意,会害死很多新学诗歌的人!仁智之见,因人而别!
一家之真言浅见,我坚持我自己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0-9-27 16:54 发表
个人认为,这首诗写得很好,咱先不管其他,就针对这首诗来说,好!
诗贵暗示忌直白,此道中外相通,古今提倡。此诗看似写物,实则示人,是首极好的劝慰诗作,不光是针对迷雾斑竹一个人写的,也是说给这个坛子的诗友 ...



真诚地恳请食神老师给点精彩点评啊,谢谢!!


[翔宇原创]诗歌《佛性与感悟》
文/林翔宇

(一)

我不是一尊千面观音佛
可是我心底有一种佛性
人间的烟火熏黑了心灵
我孤独地寻觅我的光明

(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研读着佛的经章典籍
我学着做,悟,悟,悟
我的命运生了一场大病

我感悟释珈牟尼的禅定
我感悟六祖慧能的拈花
我感悟法师弘一的欢欣

(三)

不可说,皆虚幻的一切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不敢怜悯自己的感情
因为我要一个人的悟性

我感悟本无树的菩提林
我感悟亦非台的明镜影
我感悟一叶花的平常心

(四)

风动云动的那一场争鸣
其实我早已明了是心动
可谁又能体会心动的心
也是一眼执著一见无明

我感悟红尘平行的利名
我感悟凡人追逐的金银
我感悟炼狱中我的言行

(五)

我不是一尊千面观音佛
可是我心底有一种佛性
我在无形里悟,悟,悟
依旧逃避不过生死的情

宇字  于2010年9月27日16:00


恳请食神老师给点精彩点评啊,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若尘 于 2010-9-26 21:15 发表
温暖的文字,让人心生涟漪。问好哑榴!

谢谢秋若尘斑斑。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翔宇 于 2010-9-26 21:52 发表
弯腰的松树与水稻,是不一致的,没有通感,瞎扯淡!

柳须 貌似 柳絮,怀疑打成别字了,与耄耋的胡须,也是不一致的,拉郎配!

树木/飘落的花朵,和蓝夜里驶过的流星,当然也是不一致的!

哑榴老师,这首和诗 ...


谢谢林翔宇留言。谢谢提出反面意见。下面是我的回复:
最近依然很忙,所写的东西都是在数分钟内必须完成的。因此,
一些作品,都是瞬时的所思留在瞬息的流水,表达出来,没有经过深思熟虑。
但是,我依然是用这样的方式热爱自己喜爱的诗歌。
昨天,读了低处的迷雾版主一文,感到写出了我内心所想说的话,
我们要善于扑捉低处的美,放低自己的姿态,才能仰视到身边伟岸的事物。

我们看见稻子成熟的时候,总是低下头来,多么谦虚的姿态啊。
我们看见岩石上的松树,在于风暴搏击的过程中,也总是留下了弯腰的姿态。那是一种不屈服的美。
由此可见,无论是抗击暴风的强者松树,还是朴素平凡的稻子,

无论是具有松树风格一样的伟人,矢志不移的君子,
还是普通的百姓,小人物,在冰雹打头,恩威雪压的过程中,坚持成熟的姿态,坚持活着抗争的姿态,
甚至最终都弯了腰,但是还是屹立于山峰不到,走到了秋天依然奉献给人类饱满的颗粒。
这样的姿态,能说不是一致的吗?……

[ 本帖最后由 哑榴 于 2010-9-27 21: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1 11: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