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淡若春天

[讨论] 《红颜诗国<每周诗探讨>第三期》《旧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5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歌我不看好。作为一位70后的诗人也罢诗者也罢,开头便将很多景象一股脑的堆积起来给读者,读者除了应接不暇的思索那些场景外,还要从一点儿都不凝练的语句中找出她到底要表达什么,说白了,这首可以归纳到散文分行诗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牧歌悠扬 于 2010-8-25 15:57 发表
这首诗歌我不看好。作为一位70后的诗人也罢诗者也罢,开头便将很多景象一股脑的堆积起来给读者,读者除了应接不暇的思索那些场景外,还要从一点儿都不凝练的语句中找出她到底要表达什么,说白了,这首可以归纳到散文 ...


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啊!
要说的快些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批评和探讨的态度:

本诗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情.

我觉得不能因为别人指出缺点或者说不好了,就说别人是没有读透,没有读懂,妄加横评,看不到诗歌的内质.这样的说法无益于诗歌探讨,
而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是否是可以克服的.如果是可以克服的,那就说明这诗歌的问题是存在的.
如果挥起个大棒子,凡是说缺点的都是别人没看懂,那为什么别人会看不懂?是否别人的水平都是低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若春天 于 2010-8-25 15:56 发表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这首诗费解,或者说看不到这首诗的优秀内质?
    首先从形式上来说,好多人一看到有些散文化的句子,就开始抵触。可是我认为,诗歌并不一定要每一句都有意象,它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的东 ...

我所说所谓的杂而不纯:就在某些意象的突兀性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说了诗歌的缺点,再说说诗歌的优点

这首诗歌散文样的句式,也是有优点的,就是使得诗歌娓娓道来,流畅而自然.我之所以大批特批,其实是觉得这手诗歌还不是太优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我读诗歌,注重第一感,第一遍阅读要求最起码畅通,给我以美感。只有通畅的作品才能和极品有缘。若我读起来也感有费解,相信就会有更多的人读起来困难。我站在读者的角度,会困惑这诗歌是写给谁的。也许,不是读者拒绝新诗,是新诗在拒绝读者。问好!

继续
当然不是说这诗有缺点就啥也不是,如果迷雾斑斑的评没有过度解读,它就仅仅不是极品诗歌而已。

[ 本帖最后由 温暖的注视 于 2010-8-25 19: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0-8-25 16:32 发表
哈哈,说了诗歌的缺点,再说说诗歌的优点

这首诗歌散文样的句式,也是有优点的,就是使得诗歌娓娓道来,流畅而自然.我之所以大批特批,其实是觉得这手诗歌还不是太优秀.


是啊,这里没有什么大棒子,只有个人的看法,这样探讨才能成立。你可以大批特批,我也可以大“夸”特“夸”嘛!因为你都批得差不多了,我为什么不能夸呢。再说,你可能没注意看,又不是你一个人说突兀,所以说我没有特指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这场探讨相当有趣,正反两方态度明显,人群相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诗的前半部分优美的画面叙述和后半部分深入的社会和人性思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是此诗的成功之处。但前半部分的长句描述,和后半部分的短句,不够协调。再有,前四句,特别是前两句太罗嗦。根本算不得诗的语言。
可修改为:
白鹭孑立于浅水里(从诗题,自然知道白鹭是背景中,至少是照片中的。从后文的我可推知白鹭和芦苇都是背景)
远处的芦苇丛弥漫着当年的烟霭(用远处代替再后边,芦苇和白鹭对比。说明是再后边。另十七年的烟霭,表述不准确。烟霭弥漫了十七年?太久了吧。应该是十七岁那年吧,所以,用当年替代)再有,第四句中的“照片中”三字也可去。

个见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若春天 于 2010-8-25 18:20 发表


是啊,这里没有什么大棒子,只有个人的看法,这样探讨才能成立。你可以大批特批,我也可以大“夸”特“夸”嘛!因为你都批得差不多了,我为什么不能夸呢。再说,你可能没注意看,又不是你一个人说突兀,所以说我 ...

我没说你不能夸!这是态度问题,大家都是个见,可夸可批,只是有些话语不该说。所以我说不能挥棒子,即使你是无意的,但还是会伤人的。所以我提出探讨的方式和批评的态度,可不是特意说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芙蓉童子 于 2010-8-25 19:19 发表
再读。诗的前半部分优美的画面叙述和后半部分深入的社会和人性思考,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是此诗的成功之处。但前半部分的长句描述,和后半部分的短句,不够协调。再有,前四句,特别是前两句太罗嗦。根本算不得诗的语 ... [/quot芙


芙蓉童子的语言功底,偶是知道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问候春春,这几天有些琐事,无暇过来,春春勿怪呵!
再说说这首诗。这首旧照我在去年也看到过,记不清是哪个作者了,只是因为当初看后心中有些震撼,所以印象颇深,以至于今天重又看到,心中仍是感慨不已。坦白来讲,对这首诗,我是喜欢的。文字淡定平和,朴实无华,散而不乱,直白的描述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直窥诗人及诗歌的内心,措词上的些微瑕疵并不影响全文的流畅及诗歌本身的厚重,个人认为迷雾斑主与穗穗斑主评析的都很到位,感谢春,为我们推荐了这首诗,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季节,让心灵回归了一次纯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温暖的注视 于 2010-8-25 17:27 发表
事实上我读诗歌,注重第一感,第一遍阅读要求最起码畅通,给我以美感。只有通畅的作品才能和极品有缘。若我读起来也感有费解,相信就会有更多的人读起来困难。我站在读者的角度,会困惑这诗歌是写给谁的。也许,不是 ...


我也同意第一感的说法。只是第一感也会产生差异,因为这和阅读的人对诗歌的看法和理解有关系。所以,不能强求。之所以要用这种方式探讨,就是力图在这样的交流中,大家都得到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若尘 于 2010-8-26 19:34 发表
首先问候春春,这几天有些琐事,无暇过来,春春勿怪呵!
再说说这首诗。这首旧照我在去年也看到过,记不清是哪个作者了,只是因为当初看后心中有些震撼,所以印象颇深,以至于今天重又看到,心中仍是感 ...


是的,你一定看过,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8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较少的文字,诉说着比较多的事或物或哲理!作者的功底已经显现。
采血站,相机,蒹葭和冤魂,一年暗淡一点点!如果文字的进程是这样我就赞成的。
当然,作者的本意是另一个方向。作为作品,允许自由表达。
但作为生活,我的体验是所有引起人的不舒服的感觉,应该一年暗淡一点点!
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应该是人生的一个让人向往的方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1 0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