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温暖的注视

《红颜诗国<每周诗探讨>第二期》《笑》(结束并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7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若春天 于 2010-8-17 14:29 发表


手机?我可没接到哈!
没人理,你自己理自己,我来推波助澜!

我用的是手机上网,呵呵,发在19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7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现在的诗歌里面鱼龙混杂,不好找一篇很安全的,因此选了这个。我前面拿一首红颜的精华诗歌去给一个刚毕业的文科大学生去读,然后问她有没有读懂,她说,没明白。我问她,那觉不觉得好呢?她说感觉有韵味。我想,阅读到这种程度,能体验到的美感也就很有限了。新诗歌的大踏步前进,如诗人的毒品,毒性越来越大,诗人本身越来越舒服,却把大部分读者远远地扔在了后面。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衔接,成了大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7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区固三天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7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哲 于 2010-8-17 16:27 发表
区固三天支持!


感谢支持!希望大家畅所欲言,都能找到好的探讨氛围并融入其中,共同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7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温暖的注视 于 2010-8-17 16:14 发表
因为现在的诗歌里面鱼龙混杂,不好找一篇很安全的,因此选了这个。我前面拿一首红颜的精华诗歌去给一个刚毕业的文科大学生去读,然后问她有没有读懂,她说,没明白。我问她,那觉不觉得好呢?她说感觉有韵味。我想, ...

是的,诗歌越来越专业化是一方面的原因,而诗人的小圈子化我觉得比专业化对阅读的强奸更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7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灯千寻 于 2010-8-16 15:13 发表
这首诗,无论从形式,还是到语言,还是到内容,都过于陈旧。

当然陈旧并非都不好,比如花样旗袍,我还是喜欢的。不过花样旗袍,好像和旗袍有很大的差距。


这个我同意寻寻的观点,这首诗文手法和语言都陈旧了,无法让人感觉到眼前一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7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lg 于 2010-8-17 16:38 发表

是的,诗歌越来越专业化是一方面的原因,而诗人的小圈子化我觉得比专业化对阅读的强奸更甚!


这涉及到很多杂七杂八的问题。但有一点,在新诗的发展上,要思考下该变化些什么,该留下些什么。以中国两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人们对于女性美的认知和追求,这首诗会引起绝大部分人的共鸣。更宝贵的是,耐深读。纵然文字有过时,但是作者大量使用修辞手法极力刻画这朵笑的精神,是学诗歌的人应该有的。总有一些更宝贵的东西会站在诗歌背后,如根一样。各人都可以透过文字慢慢去领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7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温暖的注视 于 2010-8-17 16:53 发表


这涉及到很多杂七杂八的问题。但有一点,在新诗的发展上,要思考下该变化些什么,该留下些什么。以中国两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人们对于女性美的认知和追求,这首诗会引起绝大部分人的共鸣。更宝贵的是,耐深读。纵然 ...

说到根,白话诗在中国可视为无根的东东,因为咱们古人写的全是几言诗,从来没有用白话写过(那时也就没有白话,嘿嘿);自从胡适的《尝试集》出来以后,才被人们逐渐运用……这些大家都知道的。
所以,新诗就是一种翻译文化,而当时的翻译多数是受西方教育的翻译家所为,因而,新诗的先天不足和水土不服是困扰它自身发展的两个不可躲避的障碍,直到朦胧诗的兴起,才现出一点点的改造曙光。
说句实话,我对中国人的对假的爱好越来越深恶痛绝了。
而新诗中的假,可以说已经泛滥成灾了,包括你说的这种所谓对“美的认知和追求”,我认为也是一种从西方小资产阶级那里学来的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7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lg 于 2010-8-17 17:37 发表

说到根,白话诗在中国可视为无根的东东,因为咱们古人写的全是几言诗,从来没有用白话写过(那时也就没有白话,嘿嘿);自从胡适的《尝试集》出来以后,才被人们逐渐运用……这些大家都知道的。
所以,新诗就是一 ...

这说法片面了,白话诗人很多都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他们更多的是将国学和国外诗歌的综合尝试!例如探讨的这首其实就是,它的内在其实是很中国的,不热烈,含蓄而雅致,只是在语言的运用上因为白话文刚刚兴起还没有统一的语法规范,一切都在尝试中的原因显得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lg 于 2010-8-17 17:37 发表

说到根,白话诗在中国可视为无根的东东,因为咱们古人写的全是几言诗,从来没有用白话写过(那时也就没有白话,嘿嘿);自从胡适的《尝试集》出来以后,才被人们逐渐运用……这些大家都知道的。
所以,新诗就是一 ...


很喜欢这段话。关于假,大概可以长篇大论的,那样看起来才过瘾。不过我说的诗歌的根,不仅仅指古文化,还包括诗人本身对真善美爱的认知和感悟,也许还有别的。这些都可以通过文字流露出来,成为诗歌的光彩。白话的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我不会去打击它。别人说的是别人说的,爱怎么说就怎么说。至于新诗,我现在也没有那么悲观和气愤。问好!在诗歌理论那里论述下新诗的假如何?很好奇这种我不曾有过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7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温暖的注视 于 2010-8-17 18:23 发表
...在诗歌理论那里论述下新诗的假如何?很好奇这种我不曾有过的感受。

不说也罢,一说就打击面太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lg 于 2010-8-17 18:56 发表

不说也罢,一说就打击面太大了……


那我就无缘解惑了。这讨论,还等于白说。一个真正的诗人,必有广阔的胸怀,容量不会比一个宰相小。如果人家一说话,就觉得是打击,只能说明修养还不够。我倒觉得你不用担心这个。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笑》中的修辞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拟人)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借代)

艳丽如同露珠,(明喻)

朵朵的笑向(暗喻)

贝齿的闪光里躲。(拟人)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比喻)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比喻)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拟人)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拟人)

轻软如同花影,(明喻)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比喻)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比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8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红颜,呵呵~
这么一首熟悉的诗歌,看看大家怎么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8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温暖的注视 于 2010-8-18 08:05 发表


那我就无缘解惑了。这讨论,还等于白说。一个真正的诗人,必有广阔的胸怀,容量不会比一个宰相小。如果人家一说话,就觉得是打击,只能说明修养还不够。我倒觉得你不用担心这个。问好!

因为我在一个网站写过一个类似的东东,结果遭到全体的抵制,我只好从那里乖乖卷铺盖卷滚蛋;
正如老方所说:现在写诗的人很少是真正的诗人了。所以,有些时候就得不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1 0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