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风雨青衫

来讨论(已总结):怎样让诗句的艺术创造与情景表达融洽起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8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里扇动着归鸦的翅膀。

二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里还辨得出归鸦的翅膀。

三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我喜欢第三个哈,一个“溶”字,表现天人合一的思想。当然这时还没溶,是一种企盼。
既然是老诗人吗,我想可能也是怕溶与盼溶、待溶的一种矛盾之中。黄昏一般是喻指晚年。
不当之处诗兄多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幻中行 于 2010-7-28 10:19 发表


改一字如何?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里扇动着归鸦的翅膀。

改成: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扇动着归鸦的翅膀。

哈哈,怎么你与我惊人的相似。我最初也是认为这句更生动形象更精彩。但是我们还是忽略了一个实质的问题,就是这些看似生动形象的句子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景是不是融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小鱼之罐 于 2010-7-28 10:19 发表
我觉得是由“清晰到模糊到化入”相对于黄昏而言,选模糊和化入更好一点,因为是一种消逝之感。
如果不用黄昏这个词,而选傍晚的话,则应当选扇动,这样更清晰点。具有明亮感

你对黄昏的感觉细微哦。这两句组合在一起其实就有你说的“清晰到模糊到化入”这意味。那么哪个组合更自然贴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子 于 2010-7-28 10:24 发表
好啊嘿嘿,那咱就谈谈吧:但是一会你要帮忙看我说的那两个;

一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里扇动着归鸦的翅膀。
===========首先从时间上说,日头坠在巢里了。归来的鸦正扇动翅膀,在黄昏。符合情理也充满了诗 ...

有意思,看来我们首先看重的还是诗句所带来的视觉感受。与你一样,我最初也是这样认为“日头坠在鸟巢里,黄昏里扇动着归鸦的翅膀”。那个“扇”字实在是让人心头一震。但是我们还是忽视了一个实质的问题,那就是看似生动形象的句子与所表达的情景是不是融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明 于 2010-7-28 10:49 发表
一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里扇动着归鸦的翅膀。(动中有动。激烈情绪。)
二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里还辨得出归鸦的翅膀。(动中求动。冷静情绪。)

三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 ...

我想在这里讨论的是诗句的创造与情景表达融洽与否的问题。请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0-7-28 10:52 发表

最近的三首,我也发到了不同的论坛,从诗友和版主的点评里,我不能同意你的看发了!实质的东西是什么呢?情感、思维、情绪还是思想~?这些在语言的背后,是清晰的存在的。有时候在想,你怎么就看不见 ?这让我 ...

你的回复也值得我反思。不过我说明的不是你整首诗没有实质内容,我只是觉得有些句子有些段落存在抒情空泛,有言之无物之嫌。你每首诗歌中都有些想象丰富的句子,本人学习着呢。
这个讨论,其实就是我要说明的诗句的创造与表达情景的融洽之关系问题。请继续畅所欲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翠影红霞 于 2010-7-28 11:37 发表
一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里扇动着归鸦的翅膀。

二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里还辨得出归鸦的翅膀。

三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我喜欢第三个哈,一个“溶”字,表现天 ...

嘿嘿,诗妹有见解。我在这里提请讨论的是怎样把诗句的创造与情景表达融洽在一起的问题。请继续讨论。另外,这里的黄昏并非诗妹所引申的晚年。说的就只是黄昏情景。

[ 本帖最后由 风雨青衫 于 2010-7-28 12: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8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青衫 于 2010-7-28 12:00 发表

你的回复也值得我反思。不过我说明的不是你整首诗没有实质内容,我只是觉得有些句子有些段落存在抒情空泛,有言之无物之嫌。你每首诗歌中都有些想象丰富的句子,本人学习着呢。
这个讨论,其实就是我要说明的诗句 ...

有些句子有些段落,我想不是存在抒情空泛,而是抒情太正,缺少了角度,出新的抵达读者的内心。这是一位版主点评我的《渡》的意见。我觉得这个点评很真,很实际。
难民的词的用法,不仅仅是于景有关,有内容的主题也有关,有整首诗的语言风格也有关。单独的拿这个来说明诗歌的一些创作,很难说有什么辩证的东西,或者说是学习的东西,因为不全面,也说不好。问好青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8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喜欢凝练、易传播的诗句,想改成:

日头坠在鸟巢里
归鸦扇落黄昏的翅膀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8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这里归鸦的翅膀,是变换日头和黄昏之象后而产生的意。大境凝练于小意中,而大意正相拥小境里。


误悟,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8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里“扇动着”归鸦的翅膀。-------------比较平常

二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里“还辨得出”归鸦的翅膀。--------------有“我”在,我在辨认

三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溶尽”---悲伤。“还没”---一点点欣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8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这个最好。一个词“融尽”,就活画了黄昏来临,夜的黑渐浓,慢慢在淹没归鸦的翅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8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里扇动着归鸦的翅膀。

二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里还辨得出归鸦的翅膀。

三  日头坠在鸟巢里,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长老的第一反应是选三。 因为一二是唯物,三是唯物和唯心的结合。并且三和上句结合是最紧密的,那么高温的玩意儿都落进鸟巢里了,归鸦并着鸟巢就只好都等着被溶尽了。只是黄昏,还没有溶尽而已。这就使得它与上面的大哥 二哥不同,三儿 呈现了一种事物流动 发展的状态,就是说老三是有大前途滴,老大老二只会学模子做样。回到写所谓的“诗”来说, 状物只能近形,而未必得本质。如有尸骨架子,而少了命气。 因此老一老二枪毙。三儿 汇聚了通感,有了灵动。写诗这老爷子是告诉你这咋回事,而且还告诉你他咋想这回事,并让你也跟着想,觉得“好像是这样滴”。      除此之外,由于难民的主题, 写的太实,就是干瘪的联想,而“三”恰到好处的可以和主题暧昧点的勾搭,让皮骨间隙多了点血丝。    好了 长老的观点发表完了。让砖头来得更猛烈些吧!!阿弥陀佛。

[ 本帖最后由 长老我不姓唐 于 2010-7-28 12: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张彦平 于 2010-7-28 12:19 发表
我个人喜欢凝练、易传播的诗句,想改成:

日头坠在鸟巢里
归鸦扇落黄昏的翅膀

:-)

幻中行改了一个字,而你是重新结构了一下。有创见。单独从句子上看的确更生动传神了,视觉上给人的感受比原诗用“扇动”更有味道。但是还是忽略了句子创造与情景表达是否融洽。黄昏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安的。这样想来,用这些看似生动形象的词语是不是觉得有破坏之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0-7-28 12:17 发表

有些句子有些段落,我想不是存在抒情空泛,而是抒情太正,缺少了角度,出新的抵达读者的内心。这是一位版主点评我的《渡》的意见。我觉得这个点评很真,很实际。
难民的词的用法,不仅仅是于景有关,有内容的主题 ...

你想多了,老诗人在这里就是表现黄昏中的情景的。至于那个更贴切更自然,才是他斟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8 2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