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木芙蓉

诗歌报2010年隆重推出【散文诗T型台】第四期主题:家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5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的那一边,家乡


家乡是一只破船,摇摇摆摆地行
在风雨飘摇的湘江

爷爷和爸爸,是它扔下的两只包袱
他们搭了另一只破船,漂到千里之外的江湖

岁月的风雨,磨平了生命的棱角
磨不去一口乡音,两行热泪



家乡是一个神话,住在山的那一边

奶奶鲜活的讲述里,有日本鬼子的飞机炮弹,有荒山野渡的传奇故事
而妈妈的牵挂,像呦呦鹿鸣,无休,无止

我,一株水生的茱萸,坐在清浅的小河床,一块平整的大石头上
沿着水流的方向,遥想一座仙山



家乡是一个影子,在日渐稀薄的夜色中淡去
在日趋明朗的光照中醒来

老去的爷爷和奶奶,陷入那个挥之不去的影子
沉默的阴影



家乡是一阵风,吹落两片树叶。叶落不归根

吹黄一棵大树,枯枝摇曳,叶将落,难归根



家乡这阵风,吹来鸿雁声声,叙说旧貌换新颜

爸爸和妈妈手牵着手,游过旧地
便有了个“好了”的话题

2010-6-5

[ 本帖最后由 幻中行 于 2010-6-6 10: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几个

《等待收割的麦子》

怀孕的麦子,隐藏着按耐不住的喜悦,不高歌,不做作,显得更加文静,自然,富态。
风是六月的阳光流淌的体液。真正的气息相互混淆,不分你我,不分宁静与喧哗。
麦田里永远有一扇门是虚掩的,被成熟的召唤轻轻一推,就会豁然打开。金黄的麦浪正跃跃欲试,迫不及待,涌向爱,涌向怀抱,涌向温暖的胸膛。
布谷鸟飞得很高,叫得很响,它用飞翔丈量,从南往北,从东到西。
我的亲人们把镰刀从厢房里拿出来,磨了又磨,磨好了又挂起,挂起又拿下,到田间,到地头忍不住去试一试。一镰,又一镰,就会把隆隆的收割机抛在遥远的身后。
我佩服麦子的素养,麦子很尖锐,很平和,很阳光。
快了,快了,我也在经历着麦子同样的等待,疼痛,喜悦,甚至不安。
我看到火焰,我看到灰烬,我在麦芒的缝隙中找不到回还的脚步。

《麦田的夜晚》

现在是深夜,天空中的星星和草丛间会叫的虫子们都熟睡了。
风很柔软,风趁着黑暗抵达麦子的梦幻。
父亲却又失眠了,拿着烟袋在麦田旁轻轻走动。父亲的台词是咳嗽声,不属于文字,也不属于情感,却是按耐不住的流露。
麦子醒着,手拉着手向父亲打着招呼。
只有父亲能够听得懂,也只有父亲明白麦子的渴望和期待。
夜很静,父亲和麦子的交流很短暂,有时候仅仅是一个瞬间的事情。

《收割后的田野》

麦子们都跟着父亲回家了,产后的田野,更加平静,祥和。
这里不是医院,却经历了疼痛,幽暗和颤抖。
田野里的相爱有了结果,一些老旧的事成为了过去,一些记录比较零散,更不容易忽略细节。
风加大了力度。一如未来的不期而遇。我们做了相互的看客。我们彼此也是为对方鼓掌最响最热烈的人。
我认定田野是性感的,我认定我渐渐老去的身体和心跳的速度有很大的关系。
镰刀和目光是两把利刃,收割喜悦,也收割孤独和痛苦。
风起了,风把一株遗失的麦子拾起来,当做拐杖,搀扶着久久不肯放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文眠 于 2010-6-5 10:54 发表
【散文T型台】第四期【家乡】:心中掩埋的家乡
    记忆中的家乡,是村头老槐树下在跳方格玩的水灵女娃,质朴而灵巧,一闪一闪的阳光透过老槐的浓荫追逐着家织土布的色彩,令乡愁悠长。
    记忆中的家乡,是村头自 ...

谢谢文眠参与,再来跟主题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幻中行 于 2010-6-5 17:09 发表
山的那一边,家乡



家乡是一只破船,摇摇摆摆地行
在风雨飘摇的湘江

爷爷和爸爸,是它扔下的两只包袱
他们搭了另一只破船,漂到千里之外的江湖

岁月的风雨,磨平了生命的棱角
磨不去一口乡音,两行 ...

幻幻这个好,通过几个过度的纽带,将祖辈的故事慢慢移动,画面感很强。语句清新自然,诗意中谱写了自己内心对家乡无比的眷恋。感谢参赛,期待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穷=人 于 2010-6-5 14:09 发表
作者:穷人

1.
蝉鸣几千里,最长的一道声线落在六月。六月之外是烟尘,是野马和浪花。青石板路上梅雨疾驰而去。故乡的桥被流水弯曲,又被六月的雨水模糊。
2.
青灰色的瓦在雨水中拍打尘土,远处的山听见铮铮然 ...

这种写法第一感觉思想沉潜比较深,通过一些声音来隐喻游子的思乡无奈和沉积的热爱。比较有意蕴的诗篇,让人在比如二胡那样的曲调里感知一片明月的慰藉。感谢穷=人,您的参与,又使散文诗这个板块有了一份别样的色彩,丹青不过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可风 于 2010-6-5 18:55 发表
《等待收割的麦子》

怀孕的麦子,隐藏着按耐不住的喜悦,不高歌,不做作,显得更加文静,自然,富态。
风是六月的阳光流淌的体液。真正的气息相互混淆,不分你我,不分宁静与喧哗。
麦田里永远有一扇门是虚掩的 ...

很隽永的文字,好一个以麦田为立意中心的散文诗,几乎让心头的所有情绪都寄托于那份不可丢失的麦子成长历程。其实人生也就是那样的发育直到成熟,割舍不了的是生养的“麦田”哦~~很喜欢这样风格的散文诗,以后慢品,感谢可风参与,祝您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6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乡]:《呼兰河畔的农庄》

呼兰河畔的农庄

晨曦像一抹唇膏,使岸边的树丛生动起来。
稻田背负流水的恩泽,谦卑的心,越来越重。
村前树下,马匹挣断夏天的缰绳,沿时光的跑道逆行,闯入我童年的一本日记里。
三十年前的路被尘土掩埋,二十年前的树木苍劲挺拔,像呼兰河岸翠绿的长堤。
屋顶依然有绿色的光芒,那不是茅草房上的绿苔,而是彩钢板在阳光下的风采。
那些稻草人,它的前世今生都是草。它的脚像稻子一样扎在泥土里,不能自拔。
它离不开这片稻花香,离不开眼前的河水、身后的村庄。
它那滑稽而乐观的姿态,让众多的鸟儿迷惑不解。
每当夜色深深,列车总会从梦里出发,抵达呼兰河畔。那个农庄,我的故乡。





通讯:(152000)黑龙江省绥化市委政法委 唐锋锐
邮箱:dbh999999@163.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3769377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6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东北浩参与赛事,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7 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夜拂过了我的脸】家乡鉴
:在夜里,不止有星星,月亮,更多的是一些情结,每时每刻不溜出遥远,如夜。

一九八九年,我记得那是夏天,天空就像我的脸,我藏在一把伞下,只是把伞无法替我遮住心灵流下的倾盆大雨。多年来每经七月,我都当成一次默契的邀约,因为在哪里,不但有着我生我养我的熟悉,还有更多是我一生都无法还原的记忆。

说到家乡,谁不赞自己的家乡美。

每当夜幕降临,星星月亮挂满清静的天空,俯视辽阔的土地的时候,我最多的事情,都是和隔邻的同龄伙伴,跑到那绿色轻柔,香味恬淡的田地里,听着蛙鸣,看着萤火虫飞来飞去,上下蝶舞,而被我们不停地飞扑,嬉闹地狂追;那时,夜是迷人也是温暖。

一直去到记忆,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硬度和棱角的时候,才发觉,如果生命不跟其他一些杂质套上标签,那么,我的家乡真的很美和值得我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去留恋。

其实每个人对家乡都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些心结,不管是命运也罢,时运也罢,生命灵魂中不完美的瑕疵,都会跟随一生。

再次回到家乡是今年的四月清明,算算越来越走得远的距离,不单是年龄还有的是心境。

成长后再回去看望生活过的地方,感触最大的不是那里究竟什么模样,是长久以来,居然这里就是自己生活过的地方。都说面貌可以流逝,不可流逝的是那些蚂蚁一样走来走去的繁,生生地让无数次的往返,都不能消化完今生自己和家乡的情感。

到底有没有爱过家乡,多年以来我忘掉了什么叫审视,为了生命中最原始的前进,我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慢慢熟悉又转入下一个陌生。来不及展示对家乡的怀念和琢磨,随时变动的旅程一下又把我推上车站。

当习惯一旦沦为自然,哪里是自己最深的伤?!!!
我想,只有夜深人静,一切风波平息,一轮明月就会给出答案。

最为纯美的是小学时候,一次歌唱比赛,我夺得了一等奖,所以没到一处k歌厅里,我都会在别人看来非常幼稚的举动就是首先点唱一首《蜗牛与黄鹂鸟》

最为自豪的事,是十一岁那年,镇上的报刊发表了我用孔润涛笔名投稿的诗歌:《含羞草》与《渡口边》,并因此获取了家乡第一份的荣耀,我记得妈妈那时还在田地里干农活,我像只飞鸟一样把收到的稿费通知单满田埂地喊:妈妈,妈妈,妈妈,妈妈。那时四十元钱对于一个小孩来说是多么的珍贵,那时,家乡是宽厚的肩膀和浑厚的胸膛。可一场梦带走了我所有的美好,带走了家乡给过我的那些自豪和欢笑。

也许人生就如此,由不得你去编排和临摹,活活地给你呈现出了什么是遗憾,什么是悲伤。同样因为钱,彻底地,一个小孩踏上了离乡之路,背着多年来使人非常恐惧的挣扎,赚钱赚钱赚钱。如果人生真正有什么是令人觉得是非常的可怕,我敢说:是钱。

记得哭,那时对于我来说是坚强的。离开家乡的那晚,我一个人去到了一个小山坡上,面对哪些土坟,我什么都不怕,连那些忽闪忽闪的树影子,我也无所畏忌。除了一夜的星空和寂静的风吹草动窸窣声,我坐到了天亮。

所以每当往后的人生路上,有些牵扯到家乡的话题我都留空。在我大概的意识里,家乡是鱼肥草绿,山低树低,水墨画一样,带着柔韧的空灵。

今年回去,记忆一直留存的,那份致远,清晰地,唠嗑眼前,借助夜色单薄,万籁寂静,我轻轻地,推开思绪之门,风筝般飘着,蒲公英般浮着,水莲花一样地回到家乡。

家,家已不再,人,已不是那人,只是一份心境,一份心境啊,铺天盖地,淋淋漓漓地,一层,一层,我,我啊,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7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诗T型台】第四期 故乡六月行

艾草高过了篱墙。六月我回到了故乡。
回到久别的乡村。
回到丁家渡瓦亮的屋檐底下。

六月的花朵淡雅。碎小的枣花对我微笑。
淡紫的楝花,覆盖了归乡的第一夜梦境。

明亮的太阳底下,我与地里的麦子和油菜深情地拥抱。
即将收割的麦子,让我生出暧昧的举动。
我身入麦地深处,亲昵地亲吻那金色的光芒。

依着门楣,端阳的艾草透着芳香。
依着母亲,细数她脸上的沟壑与头上的白发。
我尝试着撑起母亲的双拐,渴望母亲的双掖下,能生出一对飞翔的翅膀。

六月,风轻柔地吹过苏北平原。
我的步履匆匆,在启明星的微光里,又踏上了远去的行程。

回首,丁家渡的炊烟升起。那些芦苇正青。
路口弯弯的苦楝树下边,瘦小的,是另一株渐渐老去的苦楝树。

2010-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7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乡]:《故乡》
文/千万人吾往矣

1.
鸟的啼声穿过岁月迷雾,越过城市——石屎森林的上空,轻易抵达我毫无遮拦的胸膛。

啼声不止,我的心隐隐地痛起来。

2.
春花发时,漫山遍野血染的映山红。

清晨,伢们还睡在甜梦里,河面还氤氲在薄薄的轻雾里,小河上下就响起了女人们洗衣的打槌声,和着女人们大声的说话、笑谑,在河面上荡漾。

布谷布谷,布谷空灵的啼声裹挟清明的雨水而来。汉子们驭牛而耕。黑油油的土地上,蓬勃起了无边际的绿。

在落日的余晖里,返巢的白鹭是飘逸的云彩,栖落在村口池塘边的几棵大树如大伞样的冠盖里。夏日的黄昏,河水跃金,水草招摇,孩子们就光腚扑腾在清凉的水里边......

青草长啊野花香,小河静静蛙声亮,那些慢慢长成童话的过往。

3.
燕子春来秋去,林子青了又残。

老屋,在众山的臂围里,在清浅的河边,在一片青砖黑瓦的错落里,一任风雨慢慢剥蚀着岁月。

4.
匍匐在父亲宽阔的背上,就觉得那是大山,道路再泥泞坎坷,任父亲高一脚、低一脚,也一样睡得香、沉;遮蔽于父亲的腋下,就觉得那是天空,再大的风雨也一样无惧前行。父亲就是我们的靠山与天空啊,呵护着我们青葱的岁月。

而是谁的容颜?在纷落的灯花下,渐渐苍老、渐渐模糊成暗影。母亲,您用长满老茧又开裂的手,您以昏花、凝泪的眼,您用爱的针线,您以爱的戒——顶针,缝补着儿女们如何贫瘠又丰茂的青春呢?

5.
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作物与庄稼,跟这些庄稼汉与农妇一样忠诚。生与死都在这片土地上。

割刈不绝,生生不息,是这片土地上最好的风景。

6.
蒲公英般四处散落的游子,漂泊的脚步,叩询着城市的陌生。

他始终无法把自己当成城里人。就算他买了楼,娶了城里的妻,在梦里、在夜深、在喧嚣欢乐过后,他就茕茕孑立于故乡的那片土地上,那条小河边,老屋那盏昏暗的煤油灯下。

而这,是他感伤又幸福的时刻。

7.
蝙蝠双翼掠起的阴影,悄无声息地覆盖了黄昏。

呆呆注视这盲者之舞,我悚然而惊。

夜色,已如水之凉了。

[ 本帖最后由 千万人吾往矣 于 2010-6-7 17: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云飞儿的散文,很有味道的文字,赏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楼的蚂蚁,单贴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7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万人吾往矣 于 2010-6-7 11:19 发表
[家乡]:《故乡》
文/千万人吾往矣

1.
鸟的啼声穿过岁月迷雾,穿过城市——石屎森林的上空,轻易抵达我毫无遮拦的胸膛。

啼声不止,我的心渐渐痛起来。

2.
春花发时,漫山遍野血染的映山红。黑油油的土地 ...

哈哈,慢慢写吧,是个会写散文诗的人儿,一定会很好看,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7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T型台】第四期【家乡】:出游  
说起家乡啊,我还没走,
大早里扣好门栓,远行出游
萝卜地里转上一遭,水稻田旁拔几根蒲棒,跳跳的小蛙,油油地翠绿。
踏上乡村的田埂,走进无垠的地平线,远方,我是你迟来的游子,抒情的我同你远走
 
柳梢下的妹子拎着水罐,搂锄的哥儿汗涔涔歌唱
——下火的大日挡不着咱幸福的耕作,喝上妹子把来的蜜汁,呵,更起劲了呀
 
天敞敞地豁亮,山坡的老牛哞哞欢叫,入口的花儿嫩嫩地黄
“放牧啊”,童子专心地玩着蚱蜢
“牛走远了呀”
草棍还是拨弄,“咱家的牛,不走”
徜徉啊徜徉,无根的蒲公英伴着云朵远行
 
轻风悠悠地吹,溪水扬起小手哗啦啦地奔跑,转过一个弯角,
我要念家了哦,挺远的那个居住的地方,想你吧,沿着山径溜溜地跑
挺远的那个有画的大房,夹径的野花妖妖娆娆
想你了吧,无花无草的炕头
 
田埂上的哥儿搂了妹子,黄黄的锄把吻着陶罐
看不见,我看不见你,绷紧脸的蒲棒憋不住地乐,翠绿的小蛙“呱、呱”个没完
一溜烟逃回了家门,扑腾扑腾心闹个不停
翻箱倒柜,倒点白油,抹抹夕霞抖出的红布
喜孜孜,真是面不改色
再配点花彩
只为混个脸熟儿,
 
2010.6.7日11点03分诗歌报灌水/烈火的轻云
 
大注意:诗歌报非得征文紧着理你,不然写完了也是凑合混事,不比写好了征文,好看赖看,挂牌儿回复的贼多。灌水来个,只为混个脸熟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7 2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