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25# 俞昌雄 的帖子
谢谢俞老师。
就诗歌的深刻而言,当然是思想,以及老师诗中所涉及到的价值观念等诸多可以由诗歌驾驭的体系。我之前阅读诗歌常常容易陶醉的就是诗歌的语言和情境带给我的美感,但自几年前断续地在一些诗歌论坛做编辑版主后,接触到了一些如您和易清川老师这样的诗歌写作的大家,读到了一些其实现在读起来仍然觉得有些高深莫测的诗歌并努力体会诗歌的内蕴,开始感觉自己最初对诗歌的认识必须要改变,思想性已经越来越多地潜入诗歌成为诗歌发展甚至推动文学进步的基石.从这个时候起,我在自己的诗歌写作中不再以诗歌形式和语言的美感为唯一目的,而是自觉不自觉地在诗歌中加入一些对世事的感悟和认知.当然还是很肤浅的,有时候读你们的诗歌感觉自己很幼稚.我只所以现在仍然把语言意境和情感作为自己诗歌写作的坚持就是因为我仍然还在诗歌写作的最初阶段,还没有到达甚至完全没有能力到达你如上所说的那种境界.但我现在对诗歌毕恭毕敬,因为前几天在和易清川老师的一次对话中他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或许让我终生难忘:风雨,对诗歌来说,我们报以虔诚.一位已经成功的诗人仍然对诗歌深怀敬意,我因何要游戏诗歌呢?这与您上面的一席长谈异曲同工.所以,再次谢谢老师,读您的诗歌,胜读十年;读您的心得,更如暗夜获烛!风雨之前谦卑为人为诗,今后也必定亦步亦趋,向诗歌走去.
问好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