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507|回复: 53

人类进步的阶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6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望远
    莎士比亚告诫我们:“赌鬼手里的骰子,学士手里的书本,夺也夺不下来的。”自己也算是个读书人,但却没有莎翁所说的那种深刻感情。“夺也夺不下来”也确实有过;那是在读理工学校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高等数学,我却在课本的掩护下偷看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沉船》;老师发现了便来没收,我便抵制,终于把小说撕成两半。熄灯后在被子里打着电筒看也是常事,但因买不起电池而不能旷日持久地坚持。夺也夺不下来的是小说闲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类书籍却享受不到同等待遇。
    我6岁那年,母亲在我住的老屋厢房的横梁上发现了一条大青蛇,父亲便断定我长大了有出息,当年秋天就逼我背上书包上学了。第一次拿到课本,那些陌生枯燥的文字符号并没有引起我的任何兴趣,只是翻看书页里的插图。后来,我的语文课本又被大同学偷走了,父亲要我把课本抄下来,那一年我留级了。后来虽然没有再留级,但我却把读书视同服苦役。屁股虽然很安份的坐在教室的板凳上,思想却神游到学校附近的桔子园抓蟋蟀去了。
    随着年龄的增大,教科书一本一本的读破了,知识也一点一滴的积累增长;但我对学校和课本没有太多的感激之情。
    五十年代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运动把学生有限地从教室解放出来。
读初一的时候,学校搞半农半读。师生搬到远离市区的偏僻农村;学生们分散到农户家吃住。晴天去种田,下雨天不出工就在村子的祠堂上课。期末,大家兴高采烈地拿到了又红又专的评语,上面盖着大队的印章和队干部的手印。
    读初三的时候正值五八年大跃进。学校的操场办起了炼铁厂。土高炉虽然只练了几炉废铁渣,但“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革命干劲却永远鼓舞着我们的肉体和精神。初中毕业后,为了能够继续求学读书,我十五岁只身来到边疆青海,算是支边(但文革时称之为“盲流”)。进了学校大门,我觉得似乎一脚迈进了“共产主义”,吃穿不用愁了。开学后的第一个月是军训,之后便是较为正规的上课。当时社会盛传“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我们这些理工科学生依然在下课后毫不犹豫地一头栽进诱人的文学书海里。
    三年困难时期,肚子空虚。下午自习课学生们便拿着小说结伙到郊区的庄稼地散步,同时也偷偷摸摸搓一些未成熟的麦粒或挖几个土豆吃,后来大部分师生得了浮肿病,小腿像馒头一样发了起来。学校便提倡劳逸结合,停了军体课,教材也“减”、“缓”、“免”了不少。但我们学生床头的小说却日益增多。
    肚子吃不饱,就思谋着自力更生,思谋着向青海西部的大漠荒山要粮。1960年11月,我们全校师生雄纠纠气昂昂踏上西征之途。因为宗旨是开荒种粮,因此校方不准学生带书,行李也如战士上前线那样简单,我们几个爱好文学的学生便相约各人悄悄带上几本小说互换着看,我挑了鲁讯、高尔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莫泊桑、狄更斯的六本小说塞进棉被里。那时一天行军要走八九十里路,一本本小说便逐渐变成一块块沉重的砖头。三天后各人陆续把小说一本本扔掉了,当我第四天脚底磨出血泡终于决定忍痛弃书时,和我同行的目不识丁的炊事员却把书拣了回来。这样,这几本文学名著便很荣幸地和维系生命的物质食粮为伴了。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在海西一个叫香日德的地方驻屯下来并深翻周围许多不长草的秃山头。后来由于负责后勤的学生在搞“小秋收”时剪去了老乡地里尚未收割的麦穗,学校被当地农民撵了出来。师生们又继续西征荒原腹地诺木洪。我们饿着肚子掘地三尺挖出顽强地生长于荒漠的沙柳,然后烧荒垦田。试图在瀚海创造奇迹种出麦子来。我们亲自体会愚公移山时的豪情壮志并在与天斗与地斗中享受无穷的乐趣,十几个小时的重体力劳动后,晚上师生们烧起篝火围坐着学习政治或偶尔进行精神会餐。这时候我们终于平生第一次主动想起来要读书了,但书却不想读我们。
     在食粮奇缺的年代,书本的供应是不限额的。但在与世隔绝的荒漠里,我的六本小说却成了一千多师生难得的“精神食粮”。开始,小说以限看一天的高速度在师生间运转。但供需矛盾无法解决,校方便默许在晚间的政治学习后由班级组织朗读。在四十来天的时间里,学生们对大文豪的名作通读了两遍。
     师生们的防冻衣装不全;不少师生的手脚被冻坏了而又得不到治疗;吃水困难(师生们早就精简了洗脸刷牙);同样饥寒交迫的各类野兽又屡屡偷袭我们,最终,我们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被严酷无情的大自然全面摧毁。学校又撤退回省城复课了。那六本小说已被传阅得破烂不堪但并不缺页。他们失去了宠儿的地位,但炊事员说还要听书里的故事;他把六本破书要走了。
     为了拿文凭,最后一年我们抓紧时间发奋读书。但也没有忘记一星期看一部长篇小说。我是学毛纺专业的,学校毕业,却分到煤矿下井挖煤;我平生第一次拿到了几十元工资,但与读书无关,是靠并不发达的肌肉赚来的。读书生涯总算告一段落,我们从教室和课本中彻底解放出来了。后来我调回电力部门挖坑爬杆当外线工十来年,课本里学到的那点知识慢慢派上了用场。我由班组兼职资料员逐渐升至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后来又调到生产技术科,由助理工程师升至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搞技术工作毕竟太枯燥无味,于是便不甘寂寞地写点什么。后来又滥竽充数地混进了省作协。自己可算是莎翁所谓的“学士”了,但面对茫茫书海,却有“等闲白了少年头”之慨。我不禁扪心自问:我这大半生到底认真读了多少书籍?自己那一点浅溥的学识又能盛满几个半桶?
     去年一个晴朗的秋日,一个很有气度的青年学者来找我。他自我介绍是炊事员的儿子,现在国外攻读化工专业博士。他说他也酷爱文学,并说我送给他父亲的六本小说他仍然珍藏着。临行前他送给我一套从国外买的英文版的《战争与和平》,他介绍说这本书翻译得很好,但他又说最好是看俄文原著才能体会“原汁”的味道。
     他走后,我翻开书本,扉页上写着高尔基的一句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的外语是初级水平,书页中一些久违的单词很不情愿地走进我的眼帘;大部分密密麻麻的词组不认识我。我想,我的下半辈子是读不懂这部书了。
发表于 2009-9-26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顾读书的历程呢。学海无涯,书山也没有路。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而随无涯。殆矣。”劝老兄,少一些书。呵呵。

[ 本帖最后由 静听夜雨 于 2009-9-27 10: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听夜雨 于 2009-9-26 21:16 发表
回顾读书的历程呢。学海无涯,书山也没有路。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无涯而随无涯。殆矣。”劝老兄,少一些书。呵呵。

谢静听夜雨友第一个赐评,其实,我是亇不太读书的懒人,念中专时读了不少中外小说,但工作后,基本不读闲书,自学改行后的专业技术,以保住铁飯碗,同时画画,将近不惑之年才开始正式写诗,虽然业余以爬格子画画为主要爱好,依然很少读书,古文更是接近文盲水平,有一本{词林纪事>,是从一个精通古诗词的老师兼朋友处借来的,他在文革中打成反革命,劳改十几年,这本解放初期版本的好书就归我了 ,但依然很少看,只是急功近利地看流行的朦胧诗和现代诗,家中的书架虽然直达天花板,这些精神食粮大部被空置蒙灰,海声和你可以说是博古通今研究学问的行家,但我是游击队,靠小聪明和丰实的生活经历维持写作,这是实话实说,其实,我的最爱是看中外电影精品,以前是苏联印度日本的电影,现在是美国大片,吸血鬼僵屍异灵007,成龙李连杰的武打片也是部部必看,尤其是今年买了电脑上网后.战争片恐佈片一亇晩上可连续看四部,加上唱京戏,时间基本上浪费完了,看来是到了痛改前非的时候了,明天有三个专业九节课,估计还要备课一小时,就此刹车,以后要多读点文学书藉,以免看了你们的帖就汗流满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想象,没有书的日子会怎样?于我,读书、写字,也是必不可少的。饭可少吃,书不能少读。也许,在物质发达时,精神更需要书来填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读书的心得,我们可以参加讨论。每个人来写些读书点滴。如此调皮的一个男孩子,书深深吸引他,也是奇迹了。可见书的魅力~!先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年困难时期,肚子空虚。下午自习课学生们便拿着小说结伙到郊区的庄稼地散步,同时也偷偷摸摸搓一些未成熟的麦粒或挖几个土豆吃,后来大部分师生得了浮肿病,小腿像馒头一样发了起来。”

这样的事实让人说什么好呢?在身体许可的范围内还是尽量多读书的好。收藏了。

[ 本帖最后由 方悄 于 2009-9-27 10: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推举精华,理由是:
这记录了或一类人的历史,这历史比教科书真实、丰满、生动,可以作当代有些喊着要回到毛时代的人的参考,如果读完了这篇他们还想回去,最好有权力的部门就开出喊叫者的公职,恭送他们去饿着肚子开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09-9-27 00:20 发表

谢静听夜雨友第一个赐评,其实,我是亇不太读书的懒人,念中专时读了不少中外小说,但工作后,基本不读闲书,自学改行后的专业技术,以保住铁飯碗,同时画画,将近不惑之年才开始正式写诗,虽然业余以爬格子画画为主要爱好,依 ...


对不起。我回帖常常会胡说,也不知道为什么,比如劝诗人不要写诗,读书的人不要读书。呵呵,可也是实话。我有时真的这么想。昨天看到王维的诗“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一方面觉得真是好的生活方法,另一方面,我自己一直后悔少壮时没有努力。还要更正一个给你的错误印象,我读书很少很少,记得的东西也很少,近年记忆力大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09-9-27 07:33 发表
不敢想象,没有书的日子会怎样?于我,读书、写字,也是必不可少的。饭可少吃,书不能少读。也许,在物质发达时,精神更需要书来填补。

谢谢妙妙的关注和掛红,你说的对,在物质犮达时,精神更需要书来填补,真是佩服你,一天能写这么多有思想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没有博览群书的丰实功底和伯乐的慧眼及全心全意无私投入心情文字的胸怀是难以胜任上级委以的重任的,但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拼身体,我是兼职临时工,别人不愿上的课都要接,多多益善,有报酬,今天上了九节课,还不太疲劳,赶紧给你们回贴你们版主是无功劳动,值得我学习,祝撰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听夜雨 于 2009-9-27 10:24 发表


对不起。我回帖常常会胡说,也不知道为什么,比如劝诗人不要写诗,读书的人不要读书。呵呵,可也是实话。我有时真的这么想。昨天看到王维的诗“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一方面觉得真是好的生活方法,另一方面 ...

版主第二次来评,使人感动,方悄.海声,你应当是从事文学专业的,大学几年的基础,业余用十年也学不好,我是杂家,精力分散.在电力系统又不是工会之类的闲职,因此把文学写作画画只当作有了铁饭碗后的酒杯茶碗,但加入诗歌报后,便有了压力,文章掛红后的压力更大,再不多读点书尤其是不多读这么多应接不暇的诗歌散文精品佳作,当然也包括妙妙,你,方悄,海声等一批人的佳作,否则,肯定要落伍,再一次谢谢斑竹对我的鼓励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方悄 于 2009-9-27 10:06 发表
推举精华,理由是:
这记录了或一类人的历史,这历史比教科书真实、丰满、生动,可以作当代有些喊着要回到毛时代的人的参考,如果读完了这篇他们还想回去,最好有权力的部门就开出喊叫者的公职,恭送他们去饿着肚子 ...

方悄兄,谢谢你精辟的评,有点过奖了,你的目光入木三分,你忧国忧民的胸怀肝胆照人,我不如你.有时也会明哲保身,这大约和坎坷的经历有关,自己成份不好{华侨地主]从六岁起一边上学一边种田,挿秧割稻车水样样都干,并且几乎都没吃饱过肚子,父亲是卖了一半口粮培养兄弟姐妹五个上学,初中毕业无资格考高中,便盲流青海念中專,由于我的肚子是经过磨练的,在饿死很多人的困难年代我居然轻轻轻松松过来了,没有苦的感觉,二十岁在省刊发诗{打油诗}发画{革命画},在电力系统成了小小的名人{但被称为不务正业},但工作上从外线工到主任工程师一路风顺,只是忘了入团和入党,因此,当了干活的副主任后便永远不能晋升正主任,唯一大的难关是因局长更換我被撤下技术岗位,下放到编外的供电报技术版和副刊当责编,党委秘书是主编,还有党委书记把政治关,我的创作能坚守住真善美,就不错了,但不敢发牢骚,直言犯上更没有勇气,唯一值得骄傲的是欣赏我的前任局长请我到荒凉的边地电力局当副处级待遇的副总工程师,由于往返省城的公路经常在雪山翻车,出于保命的私心,我谢绝了,算起帐来提前退休的工资少了三百元.但我兼职在大学打临工的收益远远超过这点损失,这是堤内损失堤外补 ,方悄兄,自已人,说说知心话,能在教育界混日子,虽没有高官厚禄,也应是有福缘的小康了,总之,如真如你所说,这篇散文有如此社会效果,那也是托你的福,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09-9-29 02: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9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物质溃乏的年代,人对读书的渴求,饥荒转而为精神的充实。和现在的有钱不读书,正好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来加精,希望给读书人,指一条明路。读书不但使人类进步,更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9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得过抑郁症,如果不是喜欢读书,早就自杀了。周围人的冷漠,一个初中生是被人看不起的。人有时候很可怕,同样那些人,现在对我又很客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9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读多了,知道有所成就的人,曾经比我更难生活。命运的大起大落,如今反而是种福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9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09-9-29 07:25 发表
我得过抑郁症,如果不是喜欢读书,早就自杀了。周围人的冷漠,一个初中生是被人看不起的。人有时候很可怕,同样那些人,现在对我又很客气。


人生原本平淡无味,看开点,妙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17 04: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