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7-11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人性的弱点 ——依米花小说《奸商》
有道是无商不奸,商人们为了赢利,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说中写了一个傻子菜店的老板,用一开始出场的次要人物隔壁大婶来烘托。这样写,作者是精心构思过的,符合小说中的烘托法。
受汉乐府《陌上桑》的影响,写罗敷的美貌,不是直接夸她如何的貌若天仙,沉鱼落雁,而是通过路上行人的一系列言行来完成映衬。
回到《奸商》,米花也是用了这个方法。
隔壁大婶今天好像中了六合彩,碰到我的时候她正在上楼.滚圆的身材上下起伏,手里拎着的一袋袋青菜,也随着跳起摇摆舞.边走边满足的笑着,阳光被她的笑声惊飞,扑楞楞的四溅开去.和我打招呼的声音整个楼道听得清清楚楚:“丫头,楼下新开了个菜店,以后就上那买菜吧!”
得意忘形,这是我对隔壁大婶的第一印象。为什么不写年青人,而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中年女人?这儿小说又是一个伏笔。人物的外形是浓墨重彩的刻画,着重在于舞动的滚圆身材,还有手上提地随着跳起摇摆舞的青菜。小说没有说明女人爱占小便宜,而是通过她对我招呼时满楼道都听得清清楚楚的那一声:“丫头,楼下新开了个菜店,以后就上那买菜吧!”
听了之后很是不以为意,楼下好几个菜店,为啥就上那儿买?
讲故事的主人公,只一句出场时的独白,就让人看到她是个单纯的女孩子。而我们的真正人物,写到这儿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嗒嗒不肯出来。看到这儿,我是有些抓狂了。我是个急性子,看了半天还未见内核,就像小时候吃包子,总是一口口地咬到面粉皮而迟迟吃不到肉肉时的火烧火撩!这个米花写小说,比奸商更奸。我哪儿敢跳过去读,怕一疏忽大意就漏掉精彩。
第二天下班回家,到楼门口就见到隔壁大婶正和几个同一栋楼的阿姨兴高采烈的回来。每人手里拎一方便袋肉或是一方便袋菜,彼此谈笑风生,兴冲冲的。仿佛没有看到我一般,一溜烟上楼去了,沿途是叮叮咚咚的笑声和偶尔的窃窃私语。晚上吃饭的时候妈妈说“我今天上新开业那家菜店买菜了,竟然多找我一元钱”我诧异的看了妈妈一眼“你应该给老板退回去呀!”妈妈笑了说:“傻丫头,又不是我的错,他还不知道赚我多少钱呢?凭什么给他退?”“不过,看那个老板好像有点呆,而且那个菜店竟然叫傻子菜店”妈妈又笑着说。“哈哈,竟然叫傻子菜店!真的吗?”我不由得开心的笑起来。
好像是乐曲中长长的前奏,过渡段在听众被情绪将要失控时,小主人的好奇心才被鼓动起来了,这个向来疏懒的家伙肯破天荒的去买菜了。吃到点包子肉里流出来的油沫了,我的兴奋也是不言而喻的。
“傻子菜店”的招牌最是惊世骇俗,那明明是一个幼稚园的小朋友一笔一划认真写出来的。门面极其简单,一点装饰竟然都没有。在众多店铺里就像个平庸的大婶。里面的空间不小,如果说店里什么最出奇,那一定是老板了。他四十岁的样子,眼镜的厚度让人震惊,头发是草坪,鼻子是扁平,长得平凡平常平庸,总之一个平字可以概括他的一切特征。衣服竟然记错了扣子,一本厚厚的唐诗鉴赏词典捧在手中,我走进来好几分钟他竟然没有发觉!回过神来后,是闷声的招呼“想买什么自己拿!”我仔细的挑了几根黄瓜放到台秤上,他趴在柜台上研究了半天,用厚厚的眼镜贴在指针上,好不容易看好了斤数,算好了钱。
从傻子菜店的招牌,到老板的长相,到衣服记错了扣子,词典、算帐时的乌龟爬爬,我以为写得没有些败笔,虚构与雕琢的痕迹让这个小说很假。
接下来进来的人越来越多,老板就越发手忙脚乱。几个中年妇女眼神闪躲,故意这样那样的买好多样,然后仿佛恶作剧式的看老板的窘态。“哎呀,你少找我钱了!”其中一个女人夸张的喊。于是老板一边陪礼一边重新算,然后给人退钱。而有的人则嘴角噙着笑,心满意足的回去了。于是街坊邻居都说,那个傻子菜店好,快去那买菜吧!
再去买菜时,菜店的生意更加好了。我买了几样后,给了钱刚要走,却发现他多给找了五毛钱。“喂,老板,你多找我钱了!”我说。那个老板突然眼睛明亮起来说“是吗?我总是少找给别人钱,这是我第一次多找给别人钱呢”说完还不忘憨厚的笑起来,接过五毛钱宝贝的用手摩挲着。自言自语地说“我终于有多找给别人钱的时候了!”我看着周围乐呵呵总来的大婶们,不由一阵辛酸。“老板呀,你这样做生意还不赔死呀!”
老板的回答, “怎么会呢?大家都喜欢来我这里买菜的呀”老板的眼睛有着明显的嘲讽和戏噱。这句是画蛇添足了,因为题目是《奸商》,联系老板前面的笨拙,他是不可能说这句话时还在眼里流露出嘲讽和戏噱。写小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奸商的眼睛装不出傻来,也至少应该是波澜不惊。
事实上,傻子菜店的生意出奇的好。听说只一年就在很多城市开了连锁店,据说每个菜店的老板都有点呆,而且不会算帐,总是多找给人钱!
人性的弱点,在于贪图小便宜。或许米花的眼睛描述,是细节刻画的故意添加之笔。或许换个思维来考虑,眼睛的不经意透露,才让作者捕捉了《奸商》的内在。因为一个人可以装出很多违背本性的弱智,而眼睛却是无法掩饰的,正是这双看似画蛇添足的眼睛,为小说本身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让细心的顾客看穿了奸商的本质。
利用人性贪便宜的弱点,傻子菜店老板才能薄利多销,尽快回转资金短期出货……
[ 本帖最后由 妙妙 于 2009-7-11 07:3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