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晨晨 于 2009-6-23 22:31 发表 晨晨,很喜欢伊沙的《饿死诗人》,问好区长,呵呵。 恩,晨晨要更正一下区长,晨晨非小伙子,而是小姑娘。呵呵。
原帖由 落草风起 于 2009-6-23 22:43 发表 非常佩服区版的直率,并且也赞同区版的很多看法。 更赞同写文字的人懂得依赖明确的判断、自我的控制, 欲望的协调,和手法的巧妙,走向完美和力量。
原帖由 浑圆的天空 于 2009-6-24 00:38 发表 透彻到位,学习好文。有个感觉,才子性情诗人多是矛盾体,骨子里轻薄厌世,实际上又浅陋世俗,易于剑走偏锋,或高得曲高和寡,或俗得惊世骇俗,为文能做到老而更成者有几人
原帖由 胡济卫 于 2009-6-24 08:21 发表 无知者无畏啊。其实,伊沙在口语与调侃中深入到了时代(社会)的本质。这是80、90后的人无法理解的啊。他表面上流露的是笑,其实内心流出的是血啊!问好。
原帖由 方悄 于 2009-6-24 10:23 发表 胡先生何必用马甲说话呢?就算我无知好了,各持己见吧,时间是公正的。 还有要告诉胡先生的是,我是60后,我经受的磨难比伊诗人多。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读书人,从孔子的滔滔者天下皆是,知其不可而仍要为之,到 ...
原帖由 胡济卫 于 2009-6-24 11:01 发表 是啊,磨难是一个人(诗人)终身都受用不尽的财富啊!只有(也只有)那种“知其不可而仍要为之”的人,才……问好!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6-24 10:54 发表 姐姐的话让我想起没)有法就(没)有文学,到了解构的时代,文学与法律如此亲近.
原帖由 方悄 于 2009-6-24 12:30 发表 谢谢胡先生。
原帖由 方悄 于 2009-6-19 13:19 发表 如 一 我写了一首《诗人》,共五行如下:“免费自造/并免费供应/分行的句子的人/行人路过时/望了一望说:‘哼。。。。。。’”差不多在二十年前,您对诗人是这样界说的:“我呼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00: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