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3-21 22:52 发表 有时间去读点柏拉图之类的东西吧,界的涵盖面太广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它和事物的自我圈定以及社会认定有密切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3-21 23:00 发表 没什么关系,他们还小,总有一天他们会记起某些刺耳的声音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3-21 22:43 发表 谢谢小草的肯定,除了几个老朋友,小草表扬的人并不多。能得到批评更好,呵呵,问好了。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09-3-21 23:06 发表 呵呵,我总是认为为什么有些经典的诗歌总人引起共鸣,那是因为每个年龄段的读者,又或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时期重读总能在诗中找到与自己共鸣的地方,即使是情境,心境等等,所以南辕北辙也没什么不好,至少是引起争议了,不 ...
原帖由 柯默默 于 2009-3-21 23:53 发表 嗯,好的,貌似我几乎没上过图书馆,汗,就是当年听了你说图书馆没什么好书
原帖由 柯默默 于 2009-3-21 23:54 发表 嘿嘿,我说他了。我说“你听不懂就别下定论,先想想自己有没问题”。
原帖由 风行三月 于 2009-3-22 10:47 发表 这就是他们曾经的悬崖,怯懦的借口,如今越来越像是我们的处所 我守在入口,屏息看住日月并明的晨昏,喧哗与骚动如此巨大 摸遍“擅闯者死”的纹路,我瞎了。你越界而来翅膀何时楔入天空
原帖由 踩不死的小草 于 2009-3-22 13:31 发表 检讨坏毛病,没阿谀奉承的习惯,11年的体育生涯造就无所顾忌的率性。这个性格的两面性在我身上很突出。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打完字,不回头看,今天看到踏雪回的字,检讨一下,来回才叫交流。抱歉了。
原帖由 虹雨映荷 于 2009-3-22 21:27 发表 读过了,个人更喜欢第一首,值得深思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3-23 11:03 发表 谢谢格格,过度解释给了阅读太多的自由,是这个时代的通病(在我看来是病),是对作品和作者的无视。我认为,如果作者提供的作品(也就是文本)是自觉和有意义的,那么读者的阅读也必须是对文本的适度和有效果的阅 ...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09-3-23 11:52 发表 是的,不然解释更多就会是误读,而作者也会伤心,不管是褒还是贬 但这总是难免的,在这个浮躁年代,总是有太多的干扰因素 所以还是应该以最沉静的心去想,去听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3-23 11:06 发表 不好意思,误导了 我那样说,是因为我家的好书读不完……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3-23 12:17 发表 回格格如下: 1、是的,不然解释更多就会是误读,而作者也会伤心,不管是褒还是贬------不完全是这样。关于褒,最严重的话:狼狈为奸互相鼓吹者可以各取所需皆大欢喜,这种事已经屡见不鲜了。 2、但这总是难免的,在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18: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