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踏雪迎风

263临屏两个,请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3-21 16:58 发表
国民正享受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
我听见瞎子荷马讲述海伦的美丽

-----------这句实在棒,很好的二首。问好。

感谢阳光兄的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3-21 17:06 发表
喜欢《界》,长六行。学习踏雪兄。

小小尝试一下长句,多批评。问好青蓝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随风埋伏 于 2009-3-21 17:08 发表
第二个有气势。学习了!

谢谢随风兄,多批,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踩不死的小草 于 2009-3-21 17:18 发表
《界》的思考和切入点值得称道。学习。

谢谢小草的肯定,除了几个老朋友,小草表扬的人并不多。能得到批评更好,呵呵,问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江卷雪 于 2009-3-21 17:22 发表
来读踏雪诗歌,问好,祝福!

谢谢卷雪君来读,问好,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3-21 17:42 发表
就写作的难度而言,我自己觉得第一个更高些。

我总是以为当局者会比旁观者知道得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1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这两首,倒是更喜欢第一首
国民正享受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
我听见瞎子荷马讲述海伦的美丽
特别是最后两句让这诗留给我这个读者留下太多的想象容易了
和诗的主题也在这中间太深的折射
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柯默默 于 2009-3-21 18:24 发表
界,说的是什么界呢?临界的界?还是某种认定的东西?没看懂呢,请教于先生。

有时间去读点柏拉图之类的东西吧,界的涵盖面太广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它和事物的自我圈定以及社会认定有密切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中巷 于 2009-3-21 22:51 发表
说真的,这两首,倒是更喜欢第一首
国民正享受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
我听见瞎子荷马讲述海伦的美丽
特别是最后两句让这诗留给我这个读者留下太多的想象容易了
和诗的主题也在这中间太深的折射
周末快乐:lovelines ...

谢谢格格,六行诗中要说的东西太多,是否能承载我不能完全确定,但我自己认定至少已经能够部分承载。只是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批评或者称美都和这六句文字关系不大甚至南辕北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水中月 于 2009-3-21 18:44 发表
祈望有更多的好领袖,躯赶战争密布的阴云,给青山以绿水,给万物以阳光!

而领袖手中的橄榄枝青翠欲滴
国民正享受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

   欣赏诗人这样的佳句!

谢谢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翠儿 于 2009-3-21 20:02 发表
我守在入口,屏息看住日月并明的晨昏,喧哗与骚动如此巨大
摸遍“擅闯者死”的纹路,我瞎了。你越界而来翅膀何时楔入天空
------------
拜读佳作,学习!

谢谢翠儿鼓励,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柯默默 于 2009-3-21 20:36 发表

印象中有听老师讲过这段话。

那天跟师弟吃饭,大一的。他说老师总是把他们原有的思想打破,然后硬把老师所认为的硬塞给他们,而且说服力不够。呵呵,我就觉得很奇怪,这样,怎么还叫说服力不够呢?怎么叫硬塞呢 ...

没什么关系,他们还小,总有一天他们会记起某些刺耳的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东方之林 于 2009-3-21 20:43 发表
两首都很值得品读,第二首彰显大气一些。学习拜读。问好踏风!

感谢东方兄来读并点评,握手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3-21 21:25 发表
我守在入口,屏息看住日月并明的晨昏,喧哗与骚动如此巨大
摸遍“擅闯者死”的纹路,我瞎了。你越界而来翅膀何时楔入天空

---------------好句子,问好。

谢谢阳光兄再来提读,问好,多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1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踏雪迎风 于 2009-3-21 22:56 发表

谢谢格格,六行诗中要说的东西太多,是否能承载我不能完全确定,但我自己认定至少已经能够部分承载。只是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批评或者称美都和这六句文字关系不大甚至南辕北辙。

呵呵,我总是认为为什么有些经典的诗歌总人引起共鸣,那是因为每个年龄段的读者,又或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时期重读总能在诗中找到与自己共鸣的地方,即使是情境,心境等等,所以南辕北辙也没什么不好,至少是引起争议了,不是么?这或许才是诗歌的魅力
呵,我得老实交待,我对六行诗了解很少

[ 本帖最后由 木中巷 于 2009-3-21 23: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18: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