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紫陌秋桐

诗人俱乐部活动第8期——扫地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8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踢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9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枫 于 2006-7-18 10:09 PM 发表
现代诗歌特别是我见过的网络诗者们在音律上不是很重视,你是怎么看的呢?问候!!

古诗词在平仄对仗、韵脚等方面体现谨严的音律。
现代诗则在气息、气韵上体现内在的音律。
一点浅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9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枫 于 2006-7-18 10:09 PM 发表
现代诗歌特别是我见过的网络诗者们在音律上不是很重视,你是怎么看的呢?问候!!

古诗词在平仄对仗、韵脚等方面体现谨严的音律。
现代诗则在气息、气韵上体现内在的音律。
一点浅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9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陌秋桐 于 2006-7-18 10:23 PM 发表
过来踢踢:)

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9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诗歌报同仁的眼光和努力

同意小白角的看法。这僧已然不凡了!喜欢几乎发在这的所有诗。不想挑个别细节的问题。
我想说,扫地僧是一个有标示意义的诗人:冷静,自由而开放的胸襟,自觉的语言意识,
自觉而坦然的诗歌观。一个值得期待的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9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提个问题,诗歌有没有尽头?或者说诗歌有没有最终的归宿?先谢谢你上面的回答,别嫌我问得多。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9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老土火火 于 2006-7-19 06:36 PM 发表
同意小白角的看法。这僧已然不凡了!喜欢几乎发在这的所有诗。不想挑个别细节的问题。
我想说,扫地僧是一个有标示意义的诗人:冷静,自由而开放的胸襟,自觉的语言意识,
自觉而坦然的诗歌观。一个值得期待的诗 ...

担当不了,担当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0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枫 于 2006-7-19 11:22 PM 发表
再提个问题,诗歌有没有尽头?或者说诗歌有没有最终的归宿?先谢谢你上面的回答,别嫌我问得多。哈哈

      宇宙,无穷大,怎么理解,是不是有无尽的未知?古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相信。诗无尽头,在宇宙中。
     得到诗的人,地球上的诗人,有一天也许消亡;但地球以外的星球和生命呢?
    “有无限的可能性,只是我们不知道,只是我们无法知道!”
    胡言乱语了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0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有木沉香 于 2006-7-19 11:47 PM 发表
问好兄弟!

问好沉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意不随秋风扫,地广天高云自消。
僧房古籍三两卷,无心无碍种野蕉。呵呵,打油,扫地僧,喝酒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一个老套的问题,你怎么看待现代诗歌特别是网络诗歌的散文化现象?这种现象会影响诗歌的正常发展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安安尼 于 2006-7-20 11:43 AM 发表
诗意不随秋风扫,地广天高云自消。
僧房古籍三两卷,无心无碍种野蕉。呵呵,打油,扫地僧,喝酒否??

尼,打油?什么油?植物油,不喝酒。动物油,则喝酒。欢迎和牛一起来玩。
“入寺拜菩萨,闻香客感怀。
蝉鸣一夏短,钟鸣两耳开。
白云逐水去,青苔上衣来。
风吹银杏树,落叶舞蝴蝶。”
          ——《芜湖广济寺》扫地2005.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1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枫 于 2006-7-21 12:00 AM 发表
问一个老套的问题,你怎么看待现代诗歌特别是网络诗歌的散文化现象?这种现象会影响诗歌的正常发展么?

     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在历史的长河里,什么样的诗歌现象都会发生,不妨随他。有生命力的东西不畏野火,无生命力的东西温房也保不住。
    诗歌的道路千万条,走得下去就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1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回短信了。来问个问题吧:)

请问僧人:诗歌写作是否必须有切入生活的一面,而利用“小我”反映大众情绪的又是否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09: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