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016|回复: 74

欢迎讨论: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30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讨论: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尊敬的斑斑们,亲爱的诗友们:
    我从去年九月进现代诗风以来,混迹了大大小小十多个诗歌论坛,看了上千个贴子,可至今尚未明白什么是当前诗歌的主体流派。很多人评论我的诗作属于传统风格。其实我也想写写比较新潮的现代诗,可我又迷惑了:诗歌的现代手法是什么?这里,我真诚地向各位诗友请教这两个问题,相信大家能指点迷津,以解心湖之疑虑。
   
     1、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2、现代诗歌的手法有什么特点?与传统诗歌有何区别?
     祝愿各位朋友诗艺进步!
  
   
                                                               雨滴心湖
  
                                                             2005年6月27日  





         

发表于 2005-6-30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讨论: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什么都有,
发表于 2005-7-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讨论: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梅子在 2005/07/13 06:09pm 第 5 次编辑]

为了网友看起来方便,现把全文贴在这里:
当前诗歌的主流:
一、从为诗而诗看主流。
为诗而诗的人数不是很多,劲头却是最大。
为诗而诗可分为:
1、先锋派。
这一派以创新的名义,主要是引进摆弄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诗歌。以前中国的各种新诗歌媒体近于让这一派把持。
它的功劳是引进诗歌新基因。
它的不好:
一是霸媒体,极强的排它否定其它诗。
二是一些人趁机搞起了泛诗、非诗、垃圾诗、害诗。
三是断绝新诗的中国根与血脉。从根到今后,只想搞成西化。
四是因为霸媒体,剥夺了多数中国人对自己喜闻乐见又是描写现实生活诗歌享用的权利,引起了相当数量中国人的反感与反对。
眼看着把新诗搞成了先锋诗歌迷少数人派的境地。
(二)护古队。
这一派以搞古典诗词曲为己任。它的作用是普及了中国古诗。打破了古诗被禁绝半禁绝几十年局面,使古诗来了一次大回生。
它的不好是太古了,除了《中华诗词》以外,多数古诗网站是古字、古词、古语、古典、古事、古思、古情、古内容。
在古诗域中,又重唐律绝、宋词与无曲;重格律、重形式,轻思想、轻内容。也是相当的脱离现实。
(三)新古融合诗。
这一派:
一方面,承接了中国古诗的优良基因与艺术精华。
二方面,接受下来近百年中国新诗好东西。
三方面,吸收西方诗歌的一些好东西。
四方面,反对脱离中国、脱离现实、脱离人民大众。
这一派也有几种类形。我以为搞得较好的是:
古典新诗网,这一网站以徐志摩、舒婷等诗风为主,在新古融合诗中,诗域比较宽广些。
搜狐新诗网页:好长时间以来就是,以娱玩为主旨的、相当传统形式为主的新古融合诗,也有点先锋的东西。
各省的报纸、电台网站,以前也是先锋诗行霸;近年来多是上述三种类型的诗歌兼而有之。
还有,全国多数稍大一点的网站,近年来都拾起了新古融合诗。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先锋行霸的局面。
多数大报纸,文学刊物也开始登点新古融合类型的诗。
以丁慨然先生主编的《新国风》等几种诗歌刊物,都是以传统新诗、新古融合诗为主的,各种诗歌类型兼收的典型诗歌刊物。
台湾的《葡萄园》诗刊也是这种刊物。
轻诗歌网:可能是想借用轻音乐、流行歌曲的软抒情,有些中国味。
嘴唇网:有一点传统新风味,还是偏重于先锋诗。
近两年作家协会推出了一批中青年作家的偏古一点的新古融合诗,有的也值得一读.
等等。
结论:看看中国近百年的新诗歌历史,去了走过的弯路,去了极端的枝杈,总的讲是一条中国诗与外国诗相融合的主脉络。
二、从用诗市场看主流。
用诗市场,形似被动,却又决定着诗歌的发展脉络。
诗歌归根结蒂是为了用,需要、有用才发展,少用、无用就萎缩。
(一)官权而为用看主流:
重宣传、重教化、重歌颂。
这是任何时代的官都需要的一块市场;特别是宣传教育的需要。
作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观和眼光,不反对任何官家搞的那些有利于人民大众和促进社会进步而用的诗歌。
反对主要是为封建、地主,也反对主要是为资本、资产阶级,更现实的是反对专为恶官、贪污、腐败官唱赞歌等等的,背离人民性、国家利益性、民族利益性的官、权所为用的诗歌。
这种诗,历史同现实中都不同程度存在:过度的讨官权之所好,只说好话,过度了必然也要脱离现实,脱离人民大众。另一方面,任何官权都有他不同程度的国家、民族、人民性。特别是新中国,主体说是人民大众的政权,官家的诗歌,好多也是人民大众需要的诗歌,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采取对立的态度。
就国家性的诗歌刊物来说,此前同样严重存在只重所谓形式、艺术创新,不要人民大众的为用,先锋称霸,排斥其它,自家自留地,为谋私而存;脱离中国、脱离现实、脱离人民大众,毫不逊色。
在一定程度上说,如其说为官有官用,不如说是小集团谋私利的所有所用。
先锋诗歌的应用功能性最差,它难当官用的大任。
有人怨官家不为用,应该看一看,大部分中国人不喜欢,甚至反对,你怎么让官用。
(二)文学艺术方面的广用需要看主流.
诗歌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的各门各类之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书法、绘画、音乐、歌曲、文学的各种类的作品之中。特别是宣传、广告诗歌的用场也是很大的。
各个文学艺术领域中应用的诗歌,基本上都不是先锋诗类;是古诗,特别是新古融合诗。
先锋诗歌尽管举着为艺术的口号,由于它的少数人性,和难于同其它艺术相结合、融一性等,起码到现在为止,在此领域中的用武之地是最小的。
(三)各方各面各领域社会活动的广泛应用。
你就说吧,国家的、团体的、单位的、家庭的以及个人的,婚丧嫁娶,上梁大吉,教师讲课,领导讲话等等,什么地方不需要诗歌?诗歌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大大小小活动的交往者们,如果一点也不会诗、不诗、没有一点诗意,一定会降低档次的。
不过,这所有的活动中,除了先锋诗歌迷集会,也几乎没有人用先锋诗。各种类型的民歌用处特别大。
社会应用的主流是新古融合诗和古诗。先锋诗的用武之地极小、少。
三、读者市场看主流。
(一)大众读者:
1、新古融合诗的读者最多,如:汪国真的读者最多;次是徐志摩、戴望舒、余光中、舒婷、艾青、臧克家等(从图书市场看)。
2、古诗:唐诗、宋词、毛泽东的诗等,市场一直很好销。
3、先锋类诗歌。极极多数地级以下的城市这种书断根,没有人买。
先锋诗歌,一方面霸权新诗歌媒体;另一方面,恶了名声,伤了人心,在大众读者中,读者人数又最少。
(二)诗歌迷读者市场看主流:
1、先锋各类诗歌迷加起来人数可能在此前是最多的。今后能不能一直保持最多说不一定。
2、古诗歌迷读者,此前迅速膨胀;目前人数好像仍有增无减。
3、新古融合诗歌迷,以前人数本来不少,而且名家多多。却少有人主动去占领诗歌阵地。
诗歌现实伤害了多数人,人们的不满和需要,激起了这些人的积极性。现在,这种诗歌迷的人数在上升。
总的说,先锋诗歌迷的人数不少,劲头最大。
四、从资本、资金市场看主流。
诗歌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物质、资本的支撑。
官是资本的来源之一,前面已经说了。
读者是诗歌资本市场最大的一块,前面也说了。
广告市场。广告的应用市场前面说了。再就是媒体的宣传市场,这决定于人气。就目前来说,过度强性的先锋诗歌媒体,广告市场也是严重受影响的。综合性的诗歌刊、网站,广告效益会好一些。
基金市场。据说,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诗歌,早就成了少数人的东西。靠读者养活的诗歌杂志,消亡得几乎没法再消亡了。中国不也是这样吗?《诗刊》发行多时曾经突破五十七万份,前些年据说还没有《中华诗词》多,《中华诗词》也不过三万份。为什么?它成了一个先锋诗歌迷的东西。
诗歌好大程度是像被保护动物一样,就是靠基金,靠人们施舍几个小钱生存。
基金可以来于政府、集团、企业、单位、个人。
中国如果步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后尘,诗歌会比西方更快地,进入主要依靠基金生存的诗歌状态。
基金只能养少数几个人去搞。少数人搞,供少数迷、癖者玩;靠基金保种子和基因而已。中国目前,基金也没搞起来,诗者们就只好自背干粮了。
五、从娱玩需要看主流。
毫无疑问娱乐玩是现代人的一大市场。社会赵是富了人们越需要娱玩(现在已经是)。
诗歌是人类娱玩的一个方面。
(一)攻蒙胧、破隐晦,钻新奇特、入魔幻怪等等确有独特的魅力,也总能吸引一些人去玩娱沉醉的。现代、后现代主义的诗歌,尤其具有这一方面的特性。但是,诗歌如果离开了诗歌的本质性太远了,其它的特性大削弱了,太重于向这一方面发展;我想,诗歌的这种性,再发展也不如电子游戏的;诗歌靠这种特性为主吸引人玩,当值得怀疑。
这种玩娱性,能成为很多人的需要吗?以往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不能。我看今后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当然,这并不妨碍少数人去娱玩这种诗歌的。
(二)古诗,有古诗吸引人去玩的魅力。可以断言,只要中华文明不被人吃掉,今后也会有人去把玩古诗的。古诗在中国文化领域无处不有,就是这种文化渊与流,也逼迫多数人不成为古诗迷,也要懂与会一点古诗的。否则,社会就认为这人不够格中国人文化的人。
(三)中西(新古)融合诗也有它的特长。它的最大的特长就是它既是中国的,又是外国的,有根有基又有广域性,又有好用性。从长远看,外国人先进的东西,都可以融入新古融合型的诗歌中,将来可能融合的更好,没有理由不相信也会有人去娱玩。
中国目前诗歌,什么应该是主流?
我看还是让人们自己去下结论吧。

回贴 说明一个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你已经写了三长篇评论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害性文章。这里怎么害性几乎没有了?
诗歌的害性,主要不决定于什么类型的诗歌,而是决定于搞诗歌的人,决定于诗者要把诗歌搞成什么价值观、利益观的东西。什么类型的诗歌都可以弃害取利,因事宜时而诗。
俺这篇文章,是舍弃各种害性之后,只要好不要坏而论的。
那三篇文章是说原样的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诗歌,搬到中国后,对中国、对人民大众有许多害性。诗者应该抛弃害性只取其利。
所以说此文同以前的文章并不矛盾。
发表于 2005-7-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讨论: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是猪和牛
发表于 2005-7-1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讨论: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答:写好的得叫苞丁解牛,写得差的叫杀猪刮毛
发表于 2005-7-3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讨论: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梅子在 2005/07/13 06:16pm 第 2 次编辑]

给ZLG的回贴也挪到第一页:

很好,你说了一些很好的看法.
但是,据我所知,你说的只是一个方面.不假,社会上有一批你说的人,这些人的劲头很大.
从全国来说,这只是一部分诗歌爱好者.
据我所知,不是你说的这种诗者更多。诗歌图书市场比较好销的诗歌书就是例证;再有,到文化人中了解一下,对你说这种诗不摇头的极少.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媒体行霸的现实呢?主要在控制媒体的诗歌编辑出了毛病.他们以创新为名,以方向为借口,不顾市场需要,不管相当多数的中国读者需要,按他们的指导思想控制新诗媒体.不是他们所谓的创新、方向的诗稿,他们 一律不给以理睬.
这其中有的是好心人,他们对方向、创新把握的不准,对他们强调的创新、方向看得过于重了,这就出现了偏差。
另一部分人,就是崇 西方,他们拿西方的一切都是唯一的最最好,中国原来的一切都不好,中国以往的诗歌最最不好,就是应该完全用西方的代替。他们拿中国的诗歌不当东西,事实上也是拿很多中国人不当人,拿中国很多人的需要不当会事。这种两种人控制了诗歌媒体,这种指导思想在大学形成了风与潮,风与潮又支撑了网络,使网络也有一点霸了。
不是吗?以前这种行霸的现实,只在图书市场上不被承认,先锋诗书在好大好多市场断根,先锋者反对的诗歌书到处盗版。行霸的先锋诗的掌门人们掩耳盗铃到这种地步,说是又可怜,又可笑,是不为过的。
不是吗?全国多数人的反感与反对,让那些好心的新诗歌媒体控制者们有所醒悟。这不好多大一点的诗歌媒体,又出现了传统的、新古融合诗。
不过,也可以断言,想让那些极度崇西诗的人们改变观点,几乎是不可能。但是,社会需要是要逼得他们让出一块媒体阵地的。很多中国人这种要求过分吗?不!
  
发表于 2005-7-3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讨论: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梅子在 2005/08/24 07:39am 第 1 次编辑]

(为了网友看起来方便,这一部分也转到第一页)

也许下面的一段文字对讨论什么应该是主流问题会有一点用处.
从文化大类型演变的角度预测诗歌发展动向和今后的主流问题。
从文化大类型演变的角度说诗歌的发展一向。
人们把人类的文化分成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是,口传耳听文化阶段。
此阶段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口头文化为主要的内容。
传播的主要方式是口说耳听,辅之以眼看说话人的动作与表情。
此时,诗歌是人类语言艺术最主要的,最高形式的,也近于唯一。口头语言与音乐是一体的,与肢本语言也是一体的。
人们对诗歌的享用,个人与群体往往也是难以分清的。
(二)第二阶段是,印刷阅读文化阶段。
就是这个印刷成为文化存在与积累的主要形式,阅读成为文化传承、交流的主要方法,诗歌分化成三种应用形式:
一种是传统的歌与舞的形式。
这种形式直到今天,从未间断过,今后也不会间断。
二种是读、吟、诵的形式。
这种形式仍然要求语言艺术同音乐艺术为一体。这种形式诗歌可以是个人应用,也可以是群体应用;并且这种形式一直是中国人用诗的重要形式;至今仍然还是重要的形式。
三种是只阅的形式。
这种形式主要是个体人享用诗歌。阅的速度可快可慢,容许读者细细琢磨;对诗歌的音乐性要求可高,也可以低一些。
就是由于这种形式成为了人们享用诗歌的最重要方式,才使诗歌有可能成为闲人、诗歌爱好者,向各种、各个方面深层发展的可能。
今天,有人把诗歌说成,只能是少数人的东西,即那些酷爱、痴迷者的事。这种说法又对又不对。
说它对,是指隐晦难懂、极度怪异邪偏等之类的诗歌,只能是有偏爱癖少数人儿们的东西。
说它不对,是说人们不喜欢隐晦难懂、怪异邪偏的诗歌,并不是不爱诗歌;而是反对脱离中国、脱离现实、脱离人民大众的晦涩邪偏诗歌霸占媒体。
应该指出的是:癖者,不能把自己的癖好说成是方向,搞霸诗应该。
人们要求媒体有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中国多数人民大众需要的诗歌。
(三)第三阶段是,视听文化阶段。
这种文化的主要特征是:
首先是有好的可视图像性。
其次是有好听的音乐性。
再才能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性。
由于视听工具的广泛普及,使视听文化成为个体人与群体人传承与享用的重要方式,它就越来越要主导人类文化了,诗歌也是要就范的。
人们常说现在是商业文化。应该承认,商家为利而炒作,培养、引领着人们按着他们的意愿而文化。这对高雅文化确有冲击。
有人说,现在是快餐文化。是的,过于时尚、风潮,确实是现实中的一个问题。这主要也是商家作宠,把人心鼓动得总想尝鲜,才出现的结果。
但是,上述都不一定是问题的本质。
就拿流行歌曲来说吧。
应该承认,商家是流行歌曲的操作手。他们抓住了多数青年、少年的特点。如,对人生对社会还很不深刻、欲望无边、天真烂漫;如,在爱情方面,有的是情窦初开、神迷好奇,春心赏春花,难拒爱之歌星的呼唤;有的爱梦绚丽、浪漫有余,道德价值观没有定向、心理不成熟,而心理的驾驭力不胜,容易被人引导、控制与操纵,等等。商家施尽全身解数和招法,把青年、青少年诱导、培养成为他们的热衷消费对象,之后再加以控制。
上述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我们还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商家所以能把青年、青少年搞成追风潮、追梦、追爱、追星狂,靠的正是视听文化舞、音、语言、图像的强大魅力。
单纯从诗歌讲,多数流行歌曲是浅、易、俗的,如果把舞、音、诗歌、图像加到一起,它的感染力可就大了。
所以说,视听文化的强大魅力才是本质。
还应当承认,视听文化的魅力再大,被这些流行歌曲所能感动得几乎不能自我了的,主要还是青年少年人。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人们对事物、社会的认识不同,文化修养水平、心理的成熟度也是不同的,感情的体验、处世的态度、人生的追求等都大不相同;这些都促成人们对歌曲需求的不同。
一个年龄差异就这么大,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更大。视听文化也是要适应不同的人群类型需要的。
视听文化就不能搞不同年领、不人群,搞深一些、高层一些的东西了吗?不会吧,除非有人把诗歌搞得根本没法视听了。现实中不正是这样吗?有的诗歌根本无法视听;有的诗歌读诵也是很难的,只能阅;有的诗歌阅也难,只能供给极少数人去攻关。
多数诗人们还在阅读文化中留恋呢。能不能说,诗歌终究是要过好视听文化这道门槛的,通俗歌曲总体上说是较易者,只是先走了一步而已 。
我们今天,已经到了视听文化时代的过渡阶段。两个文化时代的东西都是需要的。就总的前途来说,越是阅性特强、极至的东西,越是被视听文化所拒绝。诗人啊,诗的那歌有利于走向视听吗?不利于贴近或走向视听的诗歌,实际上是在踏足着衰败(少数人)之步。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有些现代主义诗歌,多都极不景气。其通病就是极度的走向阅,不要读诵与视听。这些诗歌的多方面要素都走向了极少数人。这些诗歌的命运,能不能算是社会实践已经作了回答呢?
所以我说,那些属于邪偏癖者需要的诗歌才是少数人呢。这种诗应该算着诗歌的一个小特类,别给这种诗歌加上什么高雅、真诗、真诗人等等至高无上的美誉。这种诗有人想搞,搞一点就是了,更不一定把这当成最有希望的东西。
发表于 2005-7-3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讨论: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梅子在 2005/09/23 10:53am 第 3 次编辑]

诗歌谁为主的多视角多层次能理出个头绪吗?
作者转来不少人的好贴文和意见。我感到有必要总说一点看法。
要论诗歌的主流问题,有很多视角和层次。
清新明朗与朦胧隐晦谁为主啊?此前好大程度是过度朦胧,甚至隐晦为主了。
豪放同婉约谁为主啊?以前是豪放被否定了,有的人甚至把豪放看成是文化大革命的遗风。
高雅与低俗谁为主了呢?此前低俗有些占了上风吧?或者叫低俗的东西太多了些。
积极的思想情绪同消极灰暗的情绪谁为主呢?为什么不倡导积极向上?那怕是反对那些坏与恶的东西,就不能让人们情绪高昂的,必胜精神状态反了吧?为什么要人们以消极为主,灰暗、自杀?
诗歌的个人主义、自我为中心性,同社会性有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吗?为什么只能要自我为中心?
自由主义同民主与集中,不能找一个最佳结合点吗?这一方面不存在问题吗?为什么只能要自由主义?
继承与创新不是诗歌的两个方面吗?此前不存在问题吗?为什么只要创新,不要继承?
诗歌的艺术性同功能性;官与民诗歌之说;知识分子与民间诗歌之说……
人们啊!你就说吧,就从此前诗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中找,也还能提出许多互相对立的、应该以什么为主的问题。
但是,上述那么多的问题,用什么尺子为标准去衡量主与次是与非呢?
我以为主要的标准应该是:
中国的或叫中国原来的基础为主,而不是外国的为主;中国现实的需要为主,而不是过去的或将来的为主;中国人民大众多数人的需要为主,而不是少数人的需要为主;加起来就是反对脱离中国、脱离现实、脱离人民大众。这三大为主中,还要贯穿一条是能促进中国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主线。
有的人搞那东西应该不应该为主;或者说它应该为主,也为主了,它为主得好不好等等。就用上述三条,先从理论上对一下看;还不行,再到实践中去了解一下,别孤独死在自己那个小圈子中,到多数人中间去了解一下,结论也就有了。
为主不等于行霸,反对任何形式的霸话语权。
我之所以反对有些东西,是因为有些东西喧宾夺主了,夺主了还不算,还要成霸。
霸谁呀?归根结底是霸的人民大众。不是吗?什么霸最终不是霸人民大众?任何霸都是无视中国多数人民大众的感受和需要。
前面的三个为主,那是从需要的角度讲的。如果要从诗歌的形式说个谁为主的话,我是赞成两条主线的说法:
一条主线是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什么要争鸣?通过争鸣弄清是非好坏,最后是要留下好的,清除坏与害。
一条是,在中国性的基础上,以融合后为主。应该是能融合出来一个为主的诗歌类型的。那怕现实中还没有形成这样的主,今后也应该形成。这个主类型有很好的中国性,也有外国性,不能像各个小诗派那样肚量狭小。
发表于 2005-7-4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讨论: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二)从文学艺术方面的广用需要看主流.
诗歌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的各门各类之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书法、绘画、音乐、歌曲、文学的各种类的作品之中。特别是宣传、广告诗歌的用场也是很大的。
各个文学艺术领域中应用的诗歌,基本上都不是先锋诗类;是古诗,特别是新古融合诗。
先锋诗歌尽管举着为艺术的口号,由于它的少数人性,和难于同其它艺术相结合、融一性等,起码到现在为止,在此领域中的用武之地是最小的。
发表于 2005-7-4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讨论: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三)从各方各面各领域社会活动的广泛应用看主流。
你就说吧,国家的、团体的、单位的、家庭的以及个人的,教师讲课、领导讲话等等,什么地方不需要诗歌?诗歌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大大小小活动的交往者们,如果一点也不会诗、不诗、没有一点诗意,一定会降低等级的。
不过,这所有的活动中也几乎没有人用先锋诗。各种类型的民歌用处特别大。
社会应用的主流是新古融合诗和古诗。先锋诗的用武之地极小。
发表于 2005-7-5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讨论: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三、读者市场看主流。
(一)大众读者:
1、新古融合诗的读者最多,如:汪国真的读者最多;次是徐志摩、戴望舒、余光中、舒婷、艾青、臧克家等(从图书市场看)。
2、古诗:唐诗、宋词、毛泽东的诗待,市场一直很好销。
3、先锋类诗歌。极极多数地级以下的城市这种书断根,没有人买。
先锋诗歌,一方面霸权新诗歌媒体;另一方面,恶了名声,伤了人心,在大众读者中,读者人数又最少。
发表于 2005-7-5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讨论: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同意楼上上。唉,我刚打完嘴仗,累了,不想说了。
发表于 2005-7-6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讨论: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下面引用由路过的人2005/07/05 01:21pm 发表的内容:
同意楼上上。唉,我刚打完嘴仗,累了,不想说了。
不要打仗。为了打仗伤了自己,反而要失亮丽了。
凑热闹说点看法吧。
发表于 2005-7-6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讨论: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三、
(二)诗歌迷读者市场看主流:
1、先锋各类诗歌迷加起来人数可能在此前是最多的。今后能不能一直保持最多说不一定。
2、古诗歌迷读者,此前迅速膨胀;目前人数好像仍有增无减。
3、新古融合诗歌迷,以前人数本来不少,而且名家多多。却少有人主动去占领诗歌阵地。
诗歌现实伤害了多数人,人们的不满和需要,激起了这些人的积极性。现在,这种诗歌迷的人数在上升。
总的说,先锋诗歌迷的人数不少,劲头最大。
发表于 2005-7-6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讨论:当前诗歌的主流是什么?

下面引用由梅梅子2005/07/06 03:48pm 发表的内容:
三、
(二)诗歌迷读者市场看主流:
1、先锋各类诗歌迷加起来人数可能在此前是最多的。今后能不能一直保持最多说不一定。
2、古诗歌迷读者,此前迅速膨胀;目前人数好像仍有增无减。
...
我想我是第三种人。
反对用那些“高深”的,不知从哪本外国书上抄来的文字,少用诸如“晶体结构”,“某某哲学”“内部分析”“冰点沸点”这样的机械语言。诗应该来自百姓的语言,来自内心的语言。我对假大空的诗深恶痛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9-22 09: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