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3834|回复: 56

众说太极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8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渔郎 于 2016-5-17 09:54 编辑

d8cb8a2593461781b0ee0b.jpg
目录
1太极拳由来历史
1.1谁创造太极拳
1.2谁开始向外传播太极拳
1.3太极拳传承
2什么是太极拳
2.1太极拳定义
2.2太极的含义
2.3太极拳特点
2.4太极拳理论基础
3太极拳与太极操的区别
3.1什么是太极操
3.2两者的区别
4、学习那种太极拳比较好
4.1太极拳种类流派有哪些
5怎样学习太极拳
5.1学习方式
5.2怎样学习太极拳
5.3介绍几种太极拳基本功怎样练      
5.4太极劲力
5.5六合
6太极拳探幽
6.1无拳
6.2太极拳道
6.3阴我的修炼
6.4太极松功
6.5太极拳的本质
6.6什么是中
6.7双重之病
6.8太极人体
6.9太极气功
7禁忌
=================
1太极拳由来历史
1.1谁创造太极拳
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极拳。
1.1.1陈王廷
陈王廷(字奏庭,16001680),陈家沟陈氏第九代人,出生于明万历二十八年,明武庠生,清文庠生。其祖陈思贵,任陕西狄道县典史;其父陈抚民,曾任征士郎,均好拳习武。
陈王廷自幼勤奋好学,昼练武,夜习文,不但深得家学真传,出类拔萃,而且熟读诸子百家,学识渊博,文武兼备,精于拳械,功夫深厚,有超人的轻功绝技。年轻时走镖山东一带,扫荡群匪,匪寇闻“名”丧胆。晚年,陈王廷隐居乡里,以《黄庭经》为伴,潜心研究易学,收集整理民间武术。他理根太极,秉承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阴阳生克之理,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将众家武术之长融汇合成,加上自己平生习武所悟,融中医经络学与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一体,创编了一种刚柔相济、阴阳互化、变幻莫测、威力无比的武术拳种——“太极拳”。
陈王廷所传授下来的有五路拳、五路捶、108式长拳,双人推手和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其中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更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风格。
1.2谁开始向外传播太极拳
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自第14世陈长兴起开始向外传播,后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1.3太极拳传承
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的古老奇葩,明末清初,由陈王廷潜心研究创编。之后,太极拳先在陈家沟陈氏家族经历了百余年传承,到了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字云亭,17711853)和陈有本(字道生,17801858)时,二人由博归约,分别创编出太极拳大架一路、二路和太极拳小架一路、二路。陈长兴从理论上对太极拳进行总结,著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等。
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太极拳开始对外繁衍传播。陈长兴首传外姓弟子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名福魁,17991872),杨露禅学成回乡后到北京传拳,逐渐衍变创编出杨式太极拳;陈氏第十五世陈清平(一作青萍,17951868)传拳于温县赵堡镇人和兆元(18101890)、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名河清,18251893)、温县陈新庄人李景炎(又名李对,18251898)、温县南张羌村人李作智(字镜心,18441914)和温县北冷村人王赐信(18151890),后五人分别创编出和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太极拳忽雷架、太极拳腾挪架、太极拳忽灵架;清末,满族人全佑(字公甫,18341902)师从杨家学杨式太极拳后,传子吴鉴泉(从汉姓,18701942),创编出吴式太极拳;河北武清(今天津武清区)人李瑞东(名树勋,18511917)师从王兰亭(名永泰,约18291893)学杨式太极拳后,创编出李式太极拳。
民国初期,河北完县(今顺平县)人孙禄堂(名福全,18601933),师从郝为真(名和,18491920)学武式太极拳后,创编出孙式太极拳;20世纪50年代,陈家沟陈氏十七世陈发科(字福生,18871957),在祖传拳械套路的基础上,创编出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二路。
三百多年后,太极拳已由陈氏一家的独得之秘,衍变成了广播海内外的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诸多太极拳流派。
太极拳发源地温县流传的有陈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太极拳忽雷架、太极拳腾挪架、太极拳忽灵架,河北省永年县流传的有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北京市流传的有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天津市武清区流传有李式太极拳。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渔郎 于 2016-3-23 23:02 编辑

45ab2e27h783ae7111561&690.jpg



2什么是太极拳
太极拳是在参悟太极图内涵基础上创造的拳,所以叫太极拳。
太极图呈圆形,内含阴鱼阳鱼的图案,分别代表阴阳二气。太极拳采用这个名称,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弧形的、刚柔相济的拳术。
2.1太极拳定义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2.2太极的含义
是指一个范畴内(混元体,混元是指形、气、质,是指有形物质的三个根本要素,其中的形可比附于现代科学称述的物质的“质”,气可比附为“能量”,质则比附为“信息”。因此可以用现代语言做如下说明,即:混元气是由物质的质量、能量、信息混化而成的一种标志该事物整体特性的特殊物态。)发生发展变化的一种状态,即犹无而有,犹有未分的状态。
无,即是无极状态,形同大霾,一片混沌,阴阳不分。
有,即是两仪状态,天高地厚,万物分明,阴阳已分。
2.2.1太极的性质
第一、即是有无共存状态,似有非有,将有未分,一念初萌。初萌是一念萌发过程中的状态,一旦形成,阴阳立分。
第二、太极貌似于无,但阴阳之道已存,蓄势待发。而一经发动,阴阳就真切地显现了。
第三、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古人认为太极是一个混元体,包含阴阳两气。动时这个混元体就起变化,分阴分阳,所以说太极生两仪,亦即"动之则分"。静时仍然是一个混元体,阴阳变化虽然相对静止,但阴阳的道理完全具备,所以叫做"静之则合"。
2.2.3古人如何表述太极
第一、所谓太极,古人“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易系辞》)。这是我国古代的天体演化论,把太极形容为混沌初分后的阴阳两气,而混沌未分的状态为“无极”状态。
第二、“无极而生”,周敦颐(1017一1073)所著《太极图说》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第三、“……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是根据《太极图说》而立论的。
“阴阳之母也”意指阴阳两气包含在“太极”之中,所以说“太极”是“阴阳之母”。
2.3太极拳特点
第一、风格上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
行云流水。
第二、拳势上圆转的、弧形的、螺旋的。
第三、追求上用意不用力。暗合太极拳道,不求力猛拳快,而是阴胜。
2.4太极拳理论基础
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
2.4.1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可分为“阴阳”与“五行”,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为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
阴阳学说产生于夏朝,它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源流和基础。今天的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观点,与阴阳学说相一致。阴阳学说原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应用。
阴阳属于阴阳五行学说立论的基础。阴阳与五行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是指无论阴的内部或阳的内部包括阴阳之间都具备着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表达的那种生克利害的基本关系。换句话来说,即阴阳的内容是通过木火土金水物象反映出来的,五行属于阴阳内容的存在形式。如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在地球这个视角其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就是天地,天地的空间就是通过东南中西北显示出来的。
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阴类和阳类。“阳类”具有刚健,向上,生发,展示,外向,伸展,明朗,积极,好动等特性:“阴类”具有柔弱,向下,收敛,隐蔽,内向,收缩,储蓄,消极,安静等特征。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都具有阴阳的两重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任何庞大的事物都逃不出阴阳的范畴,任何微小的事物又具有阴阳的两方面,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极必反的现象就是阴阳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根据其特征,可以系统的分成五大类“金”“木”“水”“火”“土”。这五类事物统称五行。金,木,水,火,土,并非指具体的五种单一的事物,而是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应全面领会五行的真正内涵。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生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是阴阳的两个方面。相生相克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是事物内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克是相对的,没有生,就无所谓克;没有克,也就无所谓生。有生无克,事物就会无休止的发展而走向极端,造成物极必反,由好变坏;有克无生,事物就会因被压制过分而丧元气走向衰败。
在生克这个对立与统一的矛盾中,无论是生的过分还是克的过分都会因对立而打破相对平衡或统一,事物就会向一方倾斜发展。为了维护相对平衡,生与克要相互牵制。当不能相互牵制时,平衡被打破,这时事物就会出现了新的变化。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妨碍科学的进步。中国自然哲学家在解释现象时,往往求助这种自然哲学,例如:电被解释为,“阴阳相激为电”;地震被认为是“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经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极端形式,贯穿整个古代中国科学理论体系
2.4.1.1太极拳与阴阳
太极拳经典王宗岳拳谱多次提到了“阴阳”,并指出要避免双重之病就必须知道“阴阳”,只有“阴阳相济”才能懂劲而拳术愈练愈精,可见“阴阳”对于太极拳的至关重要。必须要注意的是,古人习惯将有的中心词的定语省略掉。比如《黄帝内经》在论述健康因素“喜”与致病因素的“喜”,就将这不同之“喜”的定语省略掉了。王宗岳拳谱中的“阴阳”,明显就是一种省略说法,就是说王宗岳拳谱中的“阴阳”是有具体所指的,与“有名而无形”的哲学概念的“阴阳”不是同一层次的抽象概念。“知阴阳”并非单单指知道太极拳中什么是阴、什么是阳,而是指要知道太极拳有特殊、具体内容之阴阳。那么,太极拳特殊、具体内容之阴阳是什么呢?概括地说就是指太极拳练用者肢体的各个部位特殊的动作反应,就是指有关特殊的拳术、拳功、拳法、拳理等,正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王宗岳遗论解明》中所说:“太极分阴阳,由阴阳演为变化万象也。凡练太极,心意一动则分发四肢,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九宫,即棚捋挤按采挒肘靠中定也。”再进一步地说,太极拳之特殊阴阳包含了太极拳中可抽象为“阴阳”的各种关系,比如神与气、用意识与不用意识、动与静、不动手与动手、被动与主动、从人与由己、虚与实、轻与重、虚腹与实腹、松腰与竖腰、疾与缓、刚与柔、用力与不用力、发劲与运化、耗气与养气、上顶与下沉、向前与向后、方与圆、弧与直、外开与内合、外棚与粘回、轻灵无根与沉稳有根、开展与紧凑、明显与暗微等等。《杨氏老谱·太极阴阳颠倒解》就明确地将有关太极拳的所谓特殊的“阴阳”抽象为属于阳的:乾、天、日、火、离、放、出、发、对、开、臣、肉、用、气、身、武、立命、方、呼、上、进、隅;属于阴的:坤、地、月、水、坎、卷、入、蓄、待、合、君、骨、体、理、心、文、尽性、圆、吸、下、退、正。而这些阴阳的特殊性则在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又体现了相反互根、相互消长、相互转化与相济等阴阳的基本原理。
第一、阴阳相反互根
阴阳相反互根就是老子所说的“负阴而抱阳”,说的是阴阳最具特征性的普遍规律,万事万物莫不如此,而太极拳具体阴阳有其不同于其它事物的特殊的相反互根规律,这一规律在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有大量的反映,比如: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
“胸背开劲两捶争,开合按势怀中抱”;
“左宜右有虚实处”;
“意上寓下后天还,有上即有下”;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腹内松净气腾然”;
“静中触动动犹静”;
“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等等。
以“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为例,“虚灵顶劲”向上为阳,“气沉丹田”向下为阴;表现为感觉头向上顶,全身向下松沉;但这种“顶”是“不顶之顶”,即头部并不上升并且毫不用力、毫不主动,是“顶而不顶”;这种“沉”则是“不沉之沉”,即整个身体站立高度并不下降并且是不用力的下沉,是“沉而不沉”;只有这样的“沉”,才会有“顶”的感觉;也只有这样的“顶”,才能发生这样的“沉”;“顶”和“沉”是相反的,但这“顶”却由“沉”而生,如果无“沉”即无“顶”;这个“沉”又是以“顶”作为保证的,如果无“顶”即无“沉”;所以,“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之中,“顶”和“沉”这对阴阳是既相反又相互依存而互根、相互不能分离的,一旦缺少了其中的一方,或者分离﹙如不同时﹚,“顶”和“沉”也就都不存在了。外家拳也是讲究头上顶与身躯下沉的,但其头上顶与下沉都是主动与用力的。因此,虽然,太极拳与外家拳共用同一个词汇,具体的内容却是有内在性之迥然不同的。太极拳中有许多阴阳关系都是与“虚灵顶劲,气沉丹田”相同的原理,有许多形态、感觉、劲力都表现为对撑互展,有前即有后、支撑八面,如不以这一具有太极拳特殊性的规律作为法则,也就是不明白太极拳特殊的阴阳。
第二、阴阳相互消长
阴阳相互消长是万事万物发展动态的普遍规律,太极拳之具体阴阳也有其特殊的消长规律,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反映这一规律的歌文也很多,比如:
“无过不及,随屈就伸”;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
“上下相随人难进”;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沾连粘随不丢顶”;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本是舍己从人”;
“无使有凹凸处”;
“无使有断续处”;
“往复须有折迭”;
“运若抽丝处处明”;
“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等等。
以“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为例,反映太极拳与人接触的运化,表现为“不丢不顶不瘪”地随人而动和如环无端地无始无终,著名太极拳家叶大密先生还借中医针灸理论将其形象地说成“逢虚必补,逢实必泻”;从军事理论看,其中还包含了“避实击虚”;太极拳的许多动态都表现出这种不断消长的规律,如果违反了,比如表现出“寸土不让”、“必争一分一厘之地”、正面以力堵截对方的进攻,也就是不明白太极拳特殊的阴阳了。
第三、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是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这是阴阳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如《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太极拳武术和健身目的的达到都是太极拳阴阳转化的反映,太极拳许多动态也存在着阴阳的相互转化。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也有反映太极拳具体的特殊阴阳转化歌文,比如: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忽隐忽现”;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由着熟渐至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等等。
各种阴阳关系的不断转化也是太极拳的一个重大特性,尤其是虚实、刚柔的转化,太极拳并不是一虚到底,一柔到底,太极拳以柔为特征,但柔的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为了高效地使用刚,如果认为太极拳没有刚,只有“四两拨千斤”的柔就能够“何坚不摧”,可以不需要内劲的培养锻炼了,就反映是不明白太极拳特殊的阴阳了。
第四、阴阳相济
太极阴阳的运动和存在有一个基本条件,那就是《易传·系辞上》所说的“动静有常”,文中的“常”即法则的不变性。“动静有常”之意就是阴阳的运动存在必须有相对静止不变的状态,这一状态就是“易”的本义之一“不易”。《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文中的“气”就是指“万物”,而“中”就是平衡,“中”是一个使动词,“和”就是正常;“中气以为和”的大意就是:使万物的阴阳平衡以致使得万物阴阳运动的正常。《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揭示了大自然存在着惊人的“权衡”阴阳变化之能力而使得气候、生态等各方面保持着相对的协调平衡,因而使得各种生命有一个共同的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指出:“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文中的“权衡”就相当于老子所说的“中”。对人而言,生理上的阴阳平衡是维特生命正常的根本条件,即《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文中的“治”是安宁、平静、旺盛之意,也即正常,“精”是指人体有形的组织物质等,“神”是指人体无形的精神,“平”即平衡,“秘”指稳定保持;“阴平阳秘”为互文句,应该理解为“阴阳平秘”,全句的大意是:人的阴阳能稳定牢固地维持相对的平衡,人的精气和心神就能平安而强健。《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说:“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文中的“期”就是希望、企图,“阴阳”是指失去平衡的阴阳,也就是“阴阳”之后被承后省略了“不平”;全句大意是:养生和治病的根本大法就是谨慎地察辨清楚人体哪些阴阳发生了偏差,从而加以调整,以达到人体阴阳平衡为目的。阴阳平衡是阴阳相济的一个重要形式和结果,“相济”之“济”字有流通、资助、充足、相平等义。必须指出:相对平衡表现为相对静止,但相对静止不等于没有运动,相对静止是运动正常进行的条件,是运动的一种形式,如大自然的气候平衡并非全年每天的气温都是没有变化的一样,而是春夏秋冬温热凉寒交替的;相对平衡也不都是等于相等,即平衡虽然往往表现为相等,但也往往表现为不相等,比如人的饮食必须平衡是健康的保证,但钙、硒、盐等物质的摄入与蛋白质的摄入在数量上是绝对不能相等的,如果相等,饮食反而是不平衡了。所以宇宙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阴阳平衡的形式是气象万千各具特殊性的,如此的宇宙世界才是无穷丰富多彩的。
由上述可知:阴平阳秘,也即阴阳的相对平衡是宇宙中所有太极正常存在和变化的根本条件和普遍规律,太极拳当然也不例外,当然太极拳的阴阳平衡也有着与非太极拳武术不同的特殊性。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也有反映阴阳平衡的歌文如:
“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正其四体”,“立如平准”,“尾闾中正神贯顶”;
“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等等;
此外,“虚灵顶劲,气沉丹田”、“腹内松净气腾然”等反映负阴抱阳的歌文也都包含有阴阳平衡。太极拳的动静充分体现了养气与耗气这一阴阳的平衡,反映为养气存在于耗气之中;太极拳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体现了阴阳平衡,但反映为“视若柔而无刚”,这“刚”是难以觉察的。太极拳动态的阴阳无论上下前后左右,其平衡又集中体现在“中定”上,所以,许多太极拳先人都把“中定”视为十三势之根本,孙禄堂先生甚至说:“拳术一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它妙也”﹙《孙式太极拳诠真》﹚。
综上所述,太极拳之“阴阳”并非现代有的人所说的是玄玄虚虚难以捉摸的,太极拳之“阴阳”既不同于哲学“阴阳”而是有具体所指的,又是具有一定“有名而无形”的抽象性而可以有多种具体所指,总之,太极拳之“阴阳”是太极拳特殊的具体实在一切的代称。学习太极拳“须知阴阳”指的主要就是在太极拳的学练实践中逐步掌握反映为相反互依、消长、转化等的太极拳所特殊的各种要领,而不是仅仅从主观认识方面去辨别判断什么动是阴、什么动是阳。太极拳学练只有掌握了体现为各种阴阳关系和规律的特殊性的要领等,才能真正进入太极拳之门,“由着熟而至懂劲”,从而“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渐渐“阶及神明”,达到太极拳健身和武术的上乘境界。
2.4.1.2太极拳与五行
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这五类物质各有不同属性,如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别人纳人这五大类的范畴。
相生相克: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是按生克乘侮关系进行推演的,在太极拳法中,讲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门,进、退、顾、盼、定五步,也是按五行区分和生克变化规律的。
2.4.2中医经络学
中医经络学详解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它和阴阳五行、营卫、气血、以及脏腑等共同构筑了一个完整理论体系。“经”即径,如通达各处的路径;“络”即网,如错综连缀的网丝。经是纵行的干线,络是横出的旁枝,它们互相贯穿在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从而或深或浅地把五脏、六腑、头面、躯干、四肢等都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协调运作完成各项复杂地内在功能。
在天人相应学说的背景下,古人将其比为流经中国的十二条大河。经脉的命名和分布在经脉的范围内,计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二类。十二经在六脏(含心包络)六腑的统摄下,各自建立一经。由于经脉与脏腑有直接的联属关系,同时阴经与阳经之间又有一定配偶,在整个体系中占据主要位置,故又称“正经”。
这十二条正经,六条是分布在上肢和躯干的,即手六经,还有六条是分布在下肢和躯干的,为足六经。阳经和一部分阴经都上达于头部。又由于人的肢体都有内、外侧两边,而分布在内侧的属阴,分布在外侧的属阳。
于是把手六经中三条分布在上肢内侧一边的叫手三阴经,另三条分布在上肢外侧叫手三阳经;同样,在下肢内侧的三条叫足三阴经,外侧的三条叫足三阳经。
由于古人把易学中阴阳概念运用于说明事物的复杂情况,常常把它分为三个阶段,即把阴分为少阴(阴气初生)、太阴(阴气大盛)、厥阴(太少两阴交尽);把阳分为少阳(阳气初生)、太阳(阳气大盛)、阳明(阳气盛极)。
手足各六经根据不同的情况把阴阳的三个阶段适当分属,于是就有了十二种不同的名称。又由于十二经与十二脏腑是有直接联属的,再在手足三阴三阳的十二经上把所联属的脏腑名称加上去,就成为如右所列的十二经脉名称了;十二经还有阴阳、表里配偶的关系,在生理和病理上,能互相亲联和影响。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的名称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蹻(qiao1)脉、阳蹻脉。这八条脉的特点上:一、即不与脏腑直接联属,也没有阴阳配偶,所以叫奇经。二、八脉当中,只有督、任两脉有其自己的腧穴,其余六脉的腧穴都是寄附在正经上。三、八脉的命名,是根据其作用和分布的部位而定的。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生理方面:气血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但必须靠经络来运转,周流不息达到抵御病邪、保卫机体的目的。十二经脉在以各个脏腑为首的系统下,将人体的脏腑和在外组织、四肢、百骸等都联系起来,以进行整体的循环,发挥其固有的作用。一般而言,“营”:、“卫”的功能活动是与经脉分不开的。卫气散布在经脉之外、属阳;营气运行在经脉之内,属阴。
此外还有冲脉、带脉、阳维、阴维、阳 、阴 、等六脉和经别,以及若干络脉,都是错综贯穿在老一辈四经之间,共同完成功能活动。
病理方面:经络的功能正常,能够抵御外邪、保卫身体;一旦其功能失常,外邪就能通过经络的传递,由表入里、由上传下,使人致病,并反映到体表。
治疗方面:自古迄今无论用药内治,还是用针灸外治及传统养生,在处方选穴上,没有不把经络作为根据的。以用药内治而言,立方选药,都须明确病属何经,然后才依药物的归经法择而选药。在养生方面“内气”则按经脉自运如:心理养生之小周天即按任督脉路线走行的。
2.4.2.1太极拳与中医经络
太极拳运用说传统中医经络学,拳势动作采用螺旋缠绕式的伸缩旋转方法。要求以腰为轴,内气发源于丹田,通过缠绕运动,到达任督两脉和布于周身,从而达到“以意用气,以气运身”的境地。太极拳运动因其富有独特的韵味和较深的哲理以及对人身、心均有良好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许多人亲身体验,受益匪浅。太极拳为增进世人健康,益寿延年,加强各国人民友好交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太极拳有益于健脑养生,具有许多特点,表明很适合于中老年人锻炼强身。   
太极拳动作精细优美,锻炼全面,便于健脑养身   
第一、全身锻炼,身心兼顾。太极拳十分强调动作要“一动无有不动”。要求全身凡是能动的部分,都要同时参加活动,不可偏废。以运动量而论,太极拳的运动量是比游泳小。但是,就其全身动作的和谐和细致上来说,与游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身心锻炼”。第一,打太极拳时,要求四肢和身躯各个部位,同时完成协调柔和的动作,而且要求呼吸系统肌肉,包括胸腹部肌肉、膈肌等,同时进行协调运动。因此,心、肺、肠胃等内脏机能,同时受到良好促进作用。第二,太极拳每一个动作,都是在“意识引导”下完成的。人体在精神高度集中,排除各种杂念,使心境到达一种愉悦的纯净心态,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最佳调节。要求做到内外兼顾,身心同步。   
第二、趣味浓厚,陶冶性情。太极拳动作在设计上,行拳走的要求是圆形的或者弧形的路线。双腿动作要一虚一实,不断地虚实交替变化;呼吸也应该进行有规律的调息动作。太极拳动作要求做到柔和、轻灵、贯串,动作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从而使太极拳动作变化层出不穷,充满趣味。浓厚的锻炼乐趣,提高了锻炼情绪,促进身心健康,这是太极拳很突出的优点。   
太极拳一面讲究灵敏,使人提高敏感度,一面又讲究沉稳安静,使人消除浮躁。通过太极拳锻炼,性急者,可以改除性急习惯;性慢者,可以培养平稳渐进品格,不至于拖延。潜移默化中陶养性情,在理论上和实际上也都有肯定效果。   
第三、全神贯注,健脑养神。打太极拳要求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眼随手转,步随身移;动作连贯、圆活、稳健、协调;动中取静,静中有动。这些要领,十分有利于大脑兴奋、抑制功能的调整。太极拳行拳时要求做到“用意不重在用力”,这是太极拳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练拳时,应当多以“意识”、“意念”去带动动作,以意识引导动作,而不是靠多用“力气”(拙力)去求得锻炼效果。   
第四、动作柔和、缓慢、轻松自然,利于躯体和心理调整。太极拳是一种“柔性武术”,其动作始终是以柔劲为主。“柔、缓、松”是太极拳的基本要点。   
●“柔”的运动方式,肌肉舒缓少用力,不会过于紧张。柔和动作,柔中有刚,肌肉收缩舒张富有节奏,对于肌肉锻炼,对于调节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都有独到的锻炼效果。   
●太极拳强调以“慢动作”为主,动作“缓慢”,是其又一个重要特点。练习“刚劲”、“明劲”的拳术,动作要求要快要用力;太极拳要求以慢动作为主。“缓”有3大好处:缓慢与柔和在动作时密切配合,对调和呼吸有更积极控制作用;缓和可以节制体力消耗,是健脑强身的有效方法;同时,缓慢适应“用意识引导动作”所要求。缓慢的运动方式,便于意识的引导。   
●太极拳要求行拳必须放松。太极拳的“松”,要求在行拳中做到“无处不松”,“无时不松”。这样,练拳时,不但动作的主要部位,如手腕、臂、肩、胯等部位首先应当放松;胸、腹、腰、背等处,也必须放松。   
“松”的好处是不会引起情绪紧张;其次是保证在呼吸运动时,胸腹部肌肉和膈肌运动都不会受牵制,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柔、缓、松”三者结合,是构成太极拳一切动作的基础。太极拳练习者必须认真掌握。这些,正是达到健康有效锻炼效果的关键所在。   
第五、太极拳动作和谐、连贯,圆转曲折,自然流畅,引人入胜,有益于调整心理与情绪。   
●太极拳要求的动作“和谐”,它强调全身各部分的动作,都要与手的动作密切配合,做到“一动无有不动”。这样,全身,即从头到脚的所有的动作,便构成一个整体。行拳时,不但动作的进退起落、上下左右要处处相互呼应。同时,在呼吸方面和意识方面,也要尽可能与每一姿式相呼应。做到虚实动静相结合。 动作和谐的作用,使全身各部分在每一个动作中都能得到锻炼机会;在动作过程中,通过腹部呼吸动作,充分促进人体内脏的活动与代谢。   
●“连贯”,是指整套太极拳在各个动作之间,要做到前后衔接,不能停顿,切不可露出衔接、断续的痕迹。全部动作应该节节贯串、连绵不断、一气呵成,有如“滔滔江水”一般。   
●大多数的锻炼,身体动作都是走直线的。太极拳则要求走弧线,要求每个动作都走弧线。由于动作是前后连贯,以弧线往返相接,整体动作自然就变成圆形。 圆形动作使肌肉、骨骼和韧带都能同时得到适当而均匀的活动。太极拳的连贯、和谐与圆形动作的结合,形成自然流畅的节奏,既提高动作效果,还可以引人入胜,提高行拳趣味,活跃练拳情绪。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渔郎 于 2016-3-24 23:57 编辑

2.4.3导引术
导引亦作“道引”,导引术,相当于现代的气功和体育疗法,气功、保健按摩、养生武术(比如太极拳、大成拳)都可以归入其中。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意思。指呼吸俯仰,屈伸手足,使血气流通,促进健康。常与服气、存思、咽津、自我按摩等相配合进行。俗称医疗保健体操,又有俗称肢体导引为外导引、内气运行为内导引者。
导引术起源于上古,原为古代的一种养生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非常流行,为当时神仙家与医家所重视。后为道教承袭作为修炼方法之一,并使之更为精密,使“真气”按照一定的循行途径和次序进行周流。道教将其继承发展,以导引为炼身的重要方法,认为它有调营卫、消水谷、除风邪、益血气、疗百病以至延年益寿的功效。传统导引术是中华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肢体动作、按摩拍打、呼吸吐纳、行气意想等一系列特殊方法,来调动和激发人体内气,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导引术治病原理
导引术的理论基础是经脉学说。
其目的就是疏通经络、活跃气血。使经脉正常发挥其运行气血、联络全身的功能,从而达到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维持人体上下左右经脉平衡,调养脏腑气血伤损,调整人体机能失调,恢复保持人体自身天然的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
第一、 改善气血津液的运行以优化身体素质的作用
经脉是人体气血津液的信道,人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都有赖气的推动、血的濡养,津的滋润,液的润滑,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疏通周身经脉,并且是逐经、顺经、沿着经脉,循环疏通周身经脉,从而改善气血津液的运行、供给和代谢产物的排泄,因此能够产生优化身体素质的作用。
第二、加强人体各部的沟通联系以提高整体协调性、适应性
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相互联系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作用实现的。经脉操逐经、顺经、顺经、循经、循环疏导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经脉疏通,经脉的沟通联系作用得以较正常发挥,从而人体的整体协调性、适应性便可以得到优化、提高,整体素质也因之而提高。
第三、疏导经脉,气顺情和,提高情商
气不顺则情不和,情不和则气逆乱。如肝气不舒则怒,心气不顺则烦,脾气不和则怪。导引对情绪的调节:
一个是是可以消解各种不良情绪,如消怒、除烦、解忧、化悲、解闷
另一个是是改良人的性格、脾气、及性情的稳定性。
导引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作为一种绿色、无创伤的养生、保健方法,导引术适合慢性病的辅助治疗,对于呼吸、消化、神经、泌尿系统以及心理方面的慢性疾病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对于精 神疾病、急病,比如急腹症、骨折等急性病和外伤就不适合。因此学习导引术治病最好要有相关的老师指导,以便及时处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导引术的练习方法
导引属于中国传统的养生运动,它不同于现在的某些以展示人体极限能力为目的的竞技体育项目。竞技必须竭尽全力,因而在运动中难免会受到损伤。因此,竞技体育与养生锻炼并不相同。中国传统的养生原则,讲究“闲心”(精神要悠闲)、“劳形”(形体要运动)。导引正是为“闲心”、“劳形”而设。就“劳形”而言,又必须“常欲小劳,但莫大疲”,也就是说要轻微运动,不要精疲力竭。在这一点上,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的传统锻炼方法不谋而合。
如印度“瑜珈”的“体位法”,也是为“骨正筋柔”而设。它缓慢平静的动作,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关节得到充分锻炼。高明的瑜珈师,其肢体柔软如婴儿,这完全符合中国古代老子的养生思想,“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可见,柔软意味着生命力旺盛,僵硬意味着机体趋向老化。人体衰老的先兆之一就是关节僵直、活动欠佳甚至步履蹒跚、老态龙钟。因此,中国的导引、印度的瑜珈,都是为柔筋软体而设,并不追求肌肉发达,力量强大。
2.4.3.1太极拳与导引术
导引是中国古代养生术的一种,它最早的形态起源于战国以前。后来发展成多种分支。
太极拳就是一种导引。导引有几个要素,要有丰富的动作变化,引气运行:要配合呼吸,有时配合得很紧密;有象形成分,叫做“熊经鸟申”;要结合意念,还要动静相生。这些特点太极拳都具备了。后来的太极拳套路发展变化中,甚至有意识引入了一些没有直接技击作用的导引动作,来丰富套路。所以从纯养生的角度,你也可以把太极拳套路作为一高级的导引健身术来练,强化、突出它的导引效果,甚至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针对某一脏腑、系统进行锻炼。
太极拳家陈鑫在其拳论中就阐述了导引在太极拳中的作用:“人能明任督以运气保身,行导引之术,以为之根本。任督犹车轮,四肢若山石。无念之发,天机自动。每打一势,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则水火自然混融。”
太极拳也是导引、行气的功夫。在传统内功养生中,有行“周天”之说,“大周天”行气路线遍布全身,“小周天”为练任督二脉。太极拳中不完全刻意要求意念引导内气运行周天,但一些拳论认为,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自然能使气行周天。太极拳的很多动作本身就是导引,有导气的效果。
2.4.4吐纳术
道教修性炼命之术,首先讲究祛病健体,其次着重延年益寿,最后追求长生久视,属道教内丹筑基功法。
2.4.4.1功理
吐纳者,呼吸也。庄子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意即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之清气,以帮助培蓄人体内部之元气,达到养生长寿之目的。
道教修炼,重视气对人体的作用。认为“气聚则生,气亡则死”,天地万物无不需气以生。葛洪《抱朴子》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气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吐纳术就是一种行气之法,至简至易,常年坚持,则可终生受益。
道教认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内,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气,胎儿之气通生母之气,生母之气通太空之气,太空之气通太和之气。那时并无口鼻呼吸,任督二脉息息相通,无有隔阂,谓之胎息。及至十月胎圆,裂胞而出,剪断脐带,其窍闭矣。其呼吸即上断于口鼻,下断于尾间,变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中脘而回,即庄子所云“众人之息以喉”是也。其气粗而浮,甚至呼长吸短。从此太空太和之气不能下行于腹,而腹内所蓄之先天祖气,谓之先天元气,“动而愈出”(老子语),反失于太空。久而久之,先天气丧失过多,肾部脉虚,根源不固,百病皆生。随着年龄增长,呼吸长短亦发生变化:初生婴儿,则吸长呼短;渐至青年,而呼吸平均;中老年人,则呼长吸短;及至临终,只呼不出,而生命亡矣。
盖人身禀天地之数有限,要知保气即保生也。故不求长生之术,亦应求延年之法。道教修炼就是要返本还原,回到婴儿先天状态。吐纳使呼吸归根,保住先天元气,气足则百病可治,固住性命之本,始可言其上层修炼。丹经谓“欲点长明灯,须用添油法”是也。
2.4.4.2功法
须择空气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园、田野皆可,室内可以打开窗户,时间选择在子、午、卯、酉四正时,且此时工作一般较少,也便于自我安排。
第一、身法。练功时最好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腰带可以松一松,以利气血流通。姿式不限,行立坐卧均可。行,可缓步徐行,神态自若,安然行气;立,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曲,双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或双手相叠,放在脐下;坐,最好盘坐,双手相叠放于脐下,或掐诀最好,亦可坐于凳上,手抚两膝;卧,可平躺,手心向上置干体侧,先转动头部,使脊椎正直,或双手相叠置于脐下,或者侧身卧最佳,一手置于头侧或枕肱,另一手放于脐下。以上四种姿式,求其自然安适,以易入静。
练功时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观丹田者,观丹田之气是也。所以微闭者,太睁容易滋生杂念,全闭容易昏迷入睡,皆于养气不利。微闭时上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两耳须屏却外界一切干挠,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凝韵听息。庄子云,“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后人称为“庄子听息法”。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听其呼吸出入。呼吸本求无声,所以听息者,是求其绝利一源,专一养气。
练功时要求舌抵上腭,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面上抵。因人之上腭有两个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气。故练功时必须堵住,如婴儿哺乳之状。
第二、心法。行功前必须排除杂念,欲念不除,则无法炼气。
《太上老君清静经》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就是要人常用止念功夫,有念即止,使前念消除,后念不生,日久自然心底清静无物。如《老子》所言,“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如此方可言行气之法。
《青华秘文》论述止念心法说,“但于一念妄生之际,思平日不得静者,此为梗耳,急舍之,久久纯熟。夫妄念莫大于喜怒,怒里回思则不怒,喜里知抑则不喜,种种皆然,久而自静。”又说,“心求静必先治眼,眼者神游之主也,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使之归于心。”即言内观返照,可以止念。
入静功夫,主要还在自己悟解。
第三、息法(命功有为之法,复归无为)。首先开口,缓缓吐出体内浊气,再自鼻中吸气,用意咽入下丹田(约脐下二指许),以补呼出之气。呼必呼尽,吸必吸满,吸时小腹圆起,呼时小腹微收,叫做顺呼吸,初学吐纳必须如此,这样口呼鼻吸三次。
然后抿口合齿,舌顶上腭,收视返听,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丹田。务必做到以心领气,以气随心,吸气时随意念下注丹田,呼气时以意念领出窍外,谓之心息相依。
开始人的呼吸之气,并不能直达丹田。人之心脏原有一管,上系于肺,下通丹田,乃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原来在胞胎时是相通的,下生之后变为肺呼吸,这根管就逐渐迷塞了。《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就是指的这根管。有人练气功为什么会发生胸闷胸痛呢?就是由于行气不当,把橐龠管冲坏的缘故。所以行气之时,不可强迫压气,也不可强制憋气,勿执着,勿勉强,只要不痛就往下一点,发闷就往上一点,时间长了,慢慢冲开,自己是有感觉的。
吐纳还有一个重要口诀,叫做吸长呼短。吸气进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后才能收腹呼气。作用在于吸人空中太和之气,注润丹田积蓄下来,坤腹先天元气不得外流,才能达到吐纳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为天,肾为地,随着行气,心性渐渐伏下,与肾气交合,《老子》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内自然生出甘凉津液,此津液乃练气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补益之效。待至满口,送至咽喉,引颈吞之,汩汩有声,亦可帮助人静。津液为人养生之宝,盖津可化气,润泽周身,谓之“炼津化气”,肺主气属金,金能生水,水为肾主精,亦为补精捷法也。随着修炼功夫的长进,津液愈加甘美无比,若非修真之士 谁能知之。吕祖喻为“长生酒”,“白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行气既久,成为自然,即使不用意领,气息自回丹田之内,仿佛有力吸引,橐龠已通矣。这时只将微意守于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细细,纳惟绵绵,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方为真息。此时逐渐将有为之法,归于无为,先存后忘,知而不守。丹经云,“真意往来不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积久纯熟,有心化为无心,有意化为无意,则可使心神得到极大休歇,达至无念无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无梦,《庄子》日“古之真人,其寝不寐,其觉无忧。”其中效验不可思议。
最后神气合为一体,不知不觉打成一片,心人气中,气包心外,混沌交合,氤氲不散,津液愈生愈旺,香甜满口,丹田温暖,周身融融,呼吸开合,周身毛窍皆与之相应。静到极处,但觉气如根根银丝,透入毛孔,空洞畅快,妙不可言。鼻无出入之气,脐有嘘吸之能,好似婴儿在胞胎之中,谓之胎息。《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真正存神达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仙道不远矣。
但是达到如此境界,随各人赋性有早有晚,要在慎终如始,勿懒勿怠。《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长存也。”
2.4.4.3吐纳须知
第一、外出路途所阻,而生饥渴,可就地静心吐纳服气,则无饥渴之感,所谓“气满不思食”。种种功效,日久自知,不必详述。
第二、练吐纳最好结合太极拳之类的动功,道经曰:“有动乎中,必有其静,”动静相兼,互相增益。练武术者,亦可以此作为辅助,只知蛮用拙力,不知以意领气,以气领形,终究落于下乘,且于养生无益。
第三、《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欲行真道,须如上士勤而行之。此法贵在坚持,行立坐卧之间,随时可用丹田呼吸,不必拘泥时日。常人多在大病之后方去寻求养生功法,一旦病有好转却又置之不理,学者切忌此种憋端。
第四、平日注意保养元和,话宜少说,言多伤气,《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虚其心,实其腹。”所谓“大巧若拙,大辨若讷,”内含养生之旨也。更要注重修德,德正则心安,心安则气顺,试看哪位气功高深之人没有德行。
第五、荤胆香辣之物不利养气,应少食或不食,老年人尤应注意。盖腥荤属沉浊之气,食之必使先天之气粗而难伏;香辣之品,性主轻浮,食之必使先天之气散而不聚。故均宜避之。饮食宜清淡,以养真气,食可则止,不宜过饥过饱,过饥伤气,过饱伤神。此饮食之道,修真练气者不可不知。
第六、不可当风吐纳,练到好处,全身发热,毛孔开张,更不可见风。若盘腿打坐久了,下肢酸麻,不可骤然下地,最伤筋骨,先把两腿伸开,手抚两膝,养静片刻,待觉身轻,方可下地。
第七、练气当禁烟酒,烟为火之象,火能烁金(),故抽烟多者肺先损,肺损则无以生气。酒者,入于心经则多说话;人于肺经大声叫喊,入于肾经则情欲不节……种种危害,皆令人性乱而气耗,故宜戒之。
2.4.4.4太极拳与吐纳术
太极拳的调息,也就是太极拳的呼吸。太极拳的呼吸十分重要,要调好呼吸,不但要做静功,站桩,也要在动功中实践、培植、发展。
第一、太极拳吐纳有两层气。打拳时,先天之气从涌泉上升至丹田,后天之气从百会下降至丹田,这样,太极罡气在丹田中混合,并在一开一合、小腹一凹一凸中,完成太极拳的拳势呼吸。 太极拳是内家拳,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这口气就是靠吐纳术练出来的。
第二、 关于气沉丹田,说法不一。这里可能是指腹式深呼吸,吸时小腹内收,隔肌上升,胃部隆起,肺部自然扩张。呼时小腹外突,隔肌下降,胃部复原,胸廓自然平正。
身心兼修,内外并练,着重在内壮,这也是被称作“内功拳”的太极拳的一个特点。
“气沉丹田”不可硬压丹田,也不可一味“沉气”,而要“气宜鼓荡”,并且练拳时的腹式呼吸只能用逆式,不能用顺式。
顺式是吸气时小腹外突(气沉丹田),呼气时小腹内收,结合在拳套内就只能始终“气沉丹田”,有降无升,所以一定要用逆式。
如果用顺式腹式呼吸,对练拳推手都是无益的,因为攻的动作都要借地面反作用力,必须气沉丹田,劲才能往前发。那能有劲要往前发,而呼气时小腹卸内收之理?
逆式深呼吸是引进时吸气,小腹内收;发劲时小腹外突,气沉丹田。
内功拳种的“形意”、“八卦”、“南拳”、“内家拳”,都是用腹式逆呼吸的。
王宗岳高度概括了太极拳的理论(那时只有陈式太极拳一种,没有流派),对呼吸运气只讲了一句“气沉丹田”。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基本上概括了太极拳对立身中正.松静自然地运气练拳和推手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渔郎 于 2016-3-25 00:24 编辑

3太极拳与太极操的区别
重点分析两者之不同,以利于初学者辨别真伪,更快接近太极拳。
3.1什么是太极操
不讲技击方法的套路,称作体操、舞蹈、导引或八段锦。有些拳种只讲姿势优美,实用性差,称作花拳绣腿,是表演艺术性的武舞(讲究实用性的称作武艺)
3.2两者的区别
第一、套路设计上,太极拳讲究攻防方法、变化方法,而太极操讲究美观好看。
第二、目的上看,太极拳集修身养性、强身健体、技击对抗为一身,体悟拳道。而太极操是为了锻炼身体和获奖或者好评。
3.2.1太极扇介绍
现代太极扇是太极操中比较典型的一种,属于太极拳中器械的一种,太极扇的创编目的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太极扇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武术健身项目,它融合了太极拳与其它武术、舞蹈的动作,太极与扇的挥舞动作结合之下,刚柔并济、可攻可守,充满了飘逸潇洒的美感与武术的阳刚威仪,是同时具有观赏性及艺术性的健身运动。
太极扇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武术健身项目,它融合了太极拳与其它武术、舞蹈的动作,太极与扇的挥舞动作结合之下,刚柔并济、可攻可守,充满了飘逸潇洒的美感与武术的阳刚威仪,是同时具有观赏性及艺术性的健身运动。
“太极鱼”为扇面的"太极扇"。这种“太极扇”的质地材料有硬纸、竹编、竹框或塑框布面等多种,不过近年来以塑料制品为多。
挑选太极扇注意事项:
第一、看扇茎和扇面粘合是否牢固。
第二、扇面展开时应呈半圆型,两条扇骨成一条直线。
第三、合扇时扇茎能否完全闭合。
第四、两条扇骨要有一定的厚度,以便开扇。
第五、扇握在手中要有一定的质感。
建议初学者选择竹制扇。
健身器材
“太极鱼”为扇面的"太极扇"。这种“太极扇”
的质地材料有胶木、塑料、竹子、塑钢、不锈钢扇骨,扇面最好的为绸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为仿绸,其价格低效果好深受喜爱。
为竹子扇骨的太极扇,有13根竹子组成,竹子经过打磨,喷漆处理,比较光滑,开合容易,响度大!
该扇骨适合训练者使用,重量可达300克,初学者不易使用。并且扇骨薄,使用者会感觉到磨手。
3.2.1.1太极扇风格种类
第一、陈式太极扇
陈式太极扇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的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武术健身项目,它突出了陈式太极拳传统性特点,内容丰富、结构合理,通过穿插蹬腿、摆莲、翻腰、跳跃,集中了东式太极拳典型动作。该套路缠绕折叠、松活弹抖、扇势多变、造型优美,极具健身性、观赏性及艺术性。
第二、杨式太极扇
杨式太极扇是一种深受大众尤其是女性喜爱的太极健身器械。它集太极拳基本功、扇法基本功、武术技击基本功和舞台造型基本功于一体,不仅动作优美流畅,造型典雅大方,而且富有浓郁的现代气息。经常习练,可以收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陶冶情操的动效。杨式太极扇动作紧凑,节序清晰,中正雅致,舒展大方,动作速度舒缓适中,动作劲力势势贯劲,劲力内含。练法上,强调每势以起永开合贯串,严格遵循太极原理的要求,适合大众学练和养生健身的需要,符合竞赛的规范化要求。
第三、莲花太极扇
含单扇和双扇两个套路。这两套扇是宗老师为喜迎澳门回归而创编的,因而有回归扇的美称。两个套路均以杨式太极拳架为基础,采用了传统的民间扇术技术,整套动作舒展大方、刚柔相济,扇面时开时合,武舞共融,潇洒飘逸,富有情趣,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喜爱。在1999年澳门回归的庆典中,1200名太极拳友集体表演的莲花太极单扇,气势宏伟,盛况空前,成为整个庆祝活动中的重头戏。澳门人至今引以自豪。
套路、口令内容:
闻鸡起舞,凤凰展翅,柳穗迎风,美人照镜,
丹凤朝阳,豹子回头,翻身斩蟒,坐马观花,
左右横扫,老鹰啄食,哪吒探海,神龙探爪,
迎风拦截,左右还击,白猿献果,推窗望月,拔草寻蛇;
海底捞月,怀中抱月,白鹤亮翅,肘底藏花,仙人指路;
猛虎下山,大鹏展翅,力劈华山,声东击西;
独立跨虎,转身摆莲,顺水推舟,犀牛望月;
风摆荷叶,一柱擎天,金龙吐珠,展翅纷飞;
银龙昂首,泰山压顶,一字天平,金童献宝;
白蛇吐信,狮子摇头,孔雀开屏,九九归一。
第四、四维太极扇
四维太极扇是“四维太极”系列运动套路之一。它以太极拳理为指导,吸收内外家技法融冶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扇子为运动器械,表现各种武术攻防动作。全套38个式子,以横弓步、歇步、仆步、跪步、独立步、交叉步等步型为主,有多种平衡难度动作,扇法凌厉,姿势优美,形式活泼,有较深的艺术内涵和较强的武术攻防意识;有以意导动、柔和连贯、虚实互变、动静相兼、节奏鲜明、击拍清脆、气氛活泼的特点。具有广泛的普及性、表演娱乐性、攻防实用性和健体强身性。
3.2.2简化太极拳
简化太极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之一,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的简易太极拳套路。为了便于在广大群众中推广太极拳,1956年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删去繁难和重复的动作,选取24式,编成“简化太极拳”。为了满足群众练拳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在1979年又吸取陈式、杨式、吴式和武式太极拳之长,编成“48式简化太极拳”。
太极拳简易套路,是一种汉族民间健身拳术。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部分专家,在传 统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按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易学易记的原则,去其繁难和重复动作,选取了二十四式编成《简化太极拳》。全套共四段,5分钟左右可练完一套,主要动作有:野马分鬃、搂膝拗步、倒卷肱棚、捋挤按、单鞭、云手、左右蹬脚、独立穿梭、海底针、闪通臂、搬拦锤等。
1979年国家体委又编创四十八式太极拳,是简化太极拳的继续和提高。全套共六段四十八式,约8分钟左右可练完。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吸收吴式、孙式太极拳的平圆手法和武式,孙式太极拳的撤步,跟步,其中掩手、马步靠采用发劲的陈式太极拳。
《简化太极拳》一书的主编和执笔者、该套路首个中国教练员培训班执教者李天骥,字龙飞,19141220日出生于河北省安新县,父亲李玉琳是山东国术馆教务长、著名武术家,李天骥幼承家技,并得孙禄堂、李景林等前辈的直接训导,精形意、八卦、太极,尤擅武当剑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渔郎 于 2016-3-26 23:08 编辑

4、学习那种太极拳比较好
若要选择哪种太极拳,需知有哪些太极拳可供选择,然后根据个人喜好决定。本节将介绍主要太极拳流派、特点,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4.1太极拳种类流派有哪些
4.1.1陈式太极拳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老架是清初陈王廷所编,原有 5个套路,又名十三势,另有长拳一百单八势 1套,炮捶1套。从陈王廷起,经过300多年的传习,积累了不少经验,对原有拳套不断加工提炼,终于形成了近代所流传的陈式太极拳第 1路和第2路拳套。这两套拳动作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其速度和强度不同,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也不尽相同。陈式第 1路拳套现有83式,主要特点如下:①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②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③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 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④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⑤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第2路拳套原名炮捶,现有71式,主要特点如下:①震脚发劲的动作更多;②动作比第1路快、刚, 爆发力强;③“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的动作较多,气势雄壮。第2路只适于青壮年练,流传不广。陈式新架套路是陈有本(陈家沟拳师)编创的,顺序与老架同,架式较老架小,转圈也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较难的动作,陈家沟村人称之为“小圈拳”,把老架称为“大圈拳”。这种拳后来又传至陈鑫,他著有《陈氏太极拳图说》,阐发陈氏历代积累的练拳经验。陈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多数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跟陈式太极拳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陈氏太极的另外一个分支是:中国温县南冷架太极拳
学太极,到温县,尽人皆知。温县太极拳系“陈家沟,南冷架及赵堡架”三个支脉。其中“南冷架”以其所蕴含的中国太极传统哲学文化的深奥,古风浓郁,架式的纯正内家拳。南冷架一直为嫡传功夫,在第四代嫡传南冷太极功夫大师,秦毅风的改良修正了古传太极的繁杂,使南冷太极更加突出实战的作用。南冷太极,发劲呼呼生风,招招有法,式式严谨,气血贯通,刚柔并济,堪称太极拳家族中最具古法韵味,遥接高风者,高屋建瓴。
“南冷架”严格按照古法走经络,行气血,调五脏,促代谢,鼓荡真气,强筋壮骨。对敌实战搏击,则攻防兼并,长于“四两拨千斤”,周身劲气,劲若缠丝,绵绵不绝,认真习练2--3年,功力渐深,犹如“临深渊履薄冰而气定神闲,激水中流而心有大荒”之神妙体会。
4.1.2杨式太极拳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 1873),酷爱武术,向陈家沟陈长兴学习太极拳,学成返里传习太极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当时人称“杨无敌”。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翁同龢在观看杨露禅与人比武后,对大臣们说:“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为杨露禅亲题的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后来,杨露禅根据实践,不断发展已有拳架,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太极拳,由于练法平正简易,故成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杨氏祖孙3代,在北京负有盛名。杨露禅有三子,长子凤侯早亡,但留下一支,在河北邢台地区有传,次子杨班侯和三子杨健侯,各有所长。班侯脾气火暴,偏重太极拳的技击作用,实战中下手较狠,“出手见红”,在京都留下“拳打雄县刘”、“擂打万斤力”等佳话,承父“杨无敌”之称号,在北京名噪一时,有“杨露禅闯天下、杨班侯打天下”之说,为太极拳在高手如云的北京树立了威名,并继而推动了太极拳在全国的快速普及和传播。但因出手打死洋人,无法再在北京而返回乡里,所以传博范围不广,实为憾事,目前闻者有永年广府有班侯架、河北齐德居的八十一式大功架传承。健侯性格温和,更重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且授徒众多,所传为中架,当今流传的太极拳大多数为健侯一枝。1928年后,健侯之三子杨澄甫到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汉口等地授徒,其拳式遂流传于全国各大城市。杨式大架子的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轻灵,刚柔内含,轻沉自然,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其架式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之,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益寿延年,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适应性广。因此,杨式太极拳是流传最广的太极拳,据统计,全球有三亿人在习练杨式太极拳。1956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国家体委组织创编了24式简化太极拳。1957年根据杨式太极拳整理成《太极拳运动》(88式),1963年又出版了《杨式太极拳》一书。杨式小架太极拳和二路炮锤仅在少数传人中练习,主要强调技击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杨式太极拳功法体系完整,理论著作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杨澄甫有五大弟子,号称五虎将:傅锺文,褚桂亭,田兆麟,陈微明,武汇川。
4.1.3吴式太极拳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来拜杨露禅次子为师学小架子,以善于柔化著名。其子始从汉族改姓吴,名鉴泉。吴鉴泉继承和传授的拳式连绵不断,不纵不跳,适应性较广泛。由于吴氏对拳式有所修改,后人就称之为吴式小架子。成为现代流传较广的吴式太极拳。 吴鉴泉在北京、上海传拳较久,他打拳式正招圆,舒松自然, 虽架式小巧, 但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1958年曾出版《吴式太极拳》一书。
4.1.4武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后又学新架太极拳,并在舞阳县得《太极拳谱》,于是以练拳心得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武式太极拳于民国初年传入北京,后又传入南京、上海。1963年曾出版《武式太极拳》一书。武式太极拳葛顺成传人的说法如下:武禹襄家族在永年是望族,其家是翰墨家庭,但武禹襄本人嗜武如命,终身不仕。陈家沟陈氏族人在永年县的生意,租用的是武禹襄家的房产。武禹襄见陈氏族人练习一种高明的拳术,非常喜爱,但因自己身份、地位问题无法去拜师学艺,于是委托同乡好友杨露禅(已有相当高的武功基础)赴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学艺,回来后交给自己,自己则出自供养杨露禅全家。杨露禅先后三赴陈家沟学艺,每次回来都对武禹襄倾囊以授。最终武禹襄还不满足于杨露禅所学,亲赴陈家沟请教。陈长兴当时已年迈,介绍他去陈青萍处学拳。后果有大成。而从李亦畲的著作,武禹襄是因公到赵堡,一月即回。可见武还是主要从杨处习得太极拳。武禹襄的主要传人早期有杨班侯(杨露禅之子,跟武禹襄本是学文,后武艺大成,远超其文化水平),还有自己的两个外甥,人称李大先生、李二先生。李大先生、李二先生传郝为真、葛顺成等人。郝为真武艺最高,他的拳架经其后人修改后被国家定为武式太极拳标准拳架。葛顺成等人传下的拳架仍保留了原始风格。
李圣端、陈兰亭、郝中天、郑月南、王老延、陈固安、吴文翰等都是武式太极拳高手。
4.1.5孙式太极拳清末河北完县人孙禄堂,酷爱武术,先学形意拳,后学八卦掌,勤学苦练,功夫深厚,民国初年始跟郝为真学武式太极拳,参合各家之长,融会贯通,遂创孙式太极拳,并著有《太极拳学》。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1957年曾出版《孙式太极拳》一书。
4.1.6简化太极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的简易太极拳套路。为了便于在广大群众中推广太极拳,1956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删去繁难和重复的动作,选取24式,编成“简化太极拳”。20多年来﹐简化太极拳已盛行于国内外,深受人们喜爱。《简化太极拳》的挂图和书籍出版了数百万册()。仅北京一地,1980年就建立了 140多处太极拳辅导站,举办过 800多期太极拳训练班﹐参加活动者达 4万人次以上,这些辅导站传授的主要是简化太极拳。
为了满足群众练拳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在1979年又在杨式太极拳基础上,吸取其它各式太极拳之长,编成“48式简化太极拳”。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5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6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永年县的杨振河和韩会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 源出《周易。系词》:“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
4.1.7武当太极拳
虽然目前有人认为太极拳与武当张三丰无关,不过确实存在武当太极拳。武当太极拳讲究“拳打卧牛之地”,基本上两米方圆足以施展,其中除螺旋缠丝外,另有九宫、八卦的内容。 武当太极拳的要决就是:拳随心境,舒展绵长,恢宏大气,容万物于心。 武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能四两拨千斤。不但是强身健体还可以防身自卫,武当太极拳结合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开人智慧、发人体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久世,是一种集武术与养生一体,上乘的拳法。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分三个阶段:首先练形、然后练气、最后练神。其内含功法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混元站桩功。其动作以崩履、挤、按、采、列、肘、靠为主,在应用中随、连、粘、贴,连绵不断、行云流水。演练太极拳要求虚灵顶静、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动作舒展,做到神形俱妙。武当太极拳动静结合、内外相含,是内外双修的至宝,是人体性命的源泉。
4.1.8赵堡太极拳
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相传是由武当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所创,由武当太极拳外传,祖师王宗岳传蒋法。蒋法又传邢喜怀,传张楚臣,传陈敬伯,传张宗禹,传张彦,传陈清萍,传张敬芝,传陈英明,传王庆升,等历代传人经数百年的辨理、习技传下来的赵堡太极拳。另一种说法是陈式太极拳新架的一种套路,是由陈有本的弟子陈青萍创编的,特点是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渐加圈,以至极为复杂。因为是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首先传开的,故人们称为“赵堡架”。赵堡太极拳无论拳架或理论、著作都是有师傅口传和身教。理论有:王宗岳师尊的专著《九要论》《太极行功歌》《捷要论》《运天机轮》《五字诀》《撒手法》还有《论推手》《论擒拿法》和《论卸骨法》等著作在太极拳花园中赵堡太极拳是民间流传的一门太极真功,有着独特的技击特点和显著特征。 赵堡太极拳有拳架七十二式,式式皆为立式画圆,走立式化圆,是本拳种的核心与特征,整个拳架是从先转大圈后小圈,犹如春蚕抽丝连绵不断,里有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圆,以肘化圆,以胸腹化圆,以膀化圆和以胯化圆。丹田转动,此乃一圆化太极。 拳架的演练遵循(三直)(四顺)(六合)和(意贯四梢)等规则,(三直)即头直、身直、小腿直、(四顺)即腿顺、脚顺、手顺、身法顺,六合即手与足合、膀与胯合、肘与膝合此乃外三合,内三合有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四梢)为牙为骨梢,舌为肉梢,发为血梢,毛孔为气梢。 赵堡太极拳架轻灵圆活,动作舒展大方,演练时,步活圈圆,环环相扣,无明显发力动作,套路贯穿,有柔有刚,在掌握套路后,即逐步化圆为圈、由简到繁,提高技巧、难度。 赵堡太极拳,在走技方面擅长拿、跌、掷、打、靠诸艺,又有各种擒拿与反擒拿动作,融于套路中,使其技击特点甚为突出。
上述 8式太极拳的风格、姿势虽不相同,但套路结构和动作顺序基本一致,练拳目的皆为健身治病。 8式太极拳除拳套外,又各有推手和器械套路练法,如太极剑、太极刀等。
4.1.9禅门太极拳
禅门太极拳是一个拳术套路。相传为少林和尚根据“广大圆满无凝大悲陀罗尼”经咒,演绎其意融入拳式而编成。初名“大悲陀罗尼拳”(简称“大悲拳”)。禅太极,其原型是佛门古老、神秘、稀有的大悲陀罗尼拳,世人称之为“禅门太极拳”据传是由唐太宗年间少森寺昙宗和尚所创。其风格古朴高雅、慈悲庄严。它不仅蕴含着技击的妙用,更融入了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易理学说,是历代高僧们修身养性的无上法门。禅门太极上符天象,下合地理,中和人情,采古太极阴阳之法,出入于释、道、儒三教之论。上可成正党,下可得长生,中习保安宁。实为达极乐之径也。
4.1.10八卦太极拳
八卦太极拳有两类:一为赵堡大架太极拳第十一代掌门赵增福师父所公开的,该拳架系赵堡架第六代宗师张彦。张彦在山东广收门徒,使太极拳拳艺代代相传,传至山东聊城的马永胜先生。马永胜先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根据最为古老、最为实用的赵堡太极拳创立八卦太极拳,传拳王怀德老先生,王怀德师爷传拳赵增福师父。
由于该拳架在编排上吸收了八卦的理论与形式,使外象具体量化:如按太极分两仪,故拳为二节;两仪生四象,故拳架分四段;在拳架的运动路线上,按:干(开门)西北;离(景门)南;坎(休门)北;兑(惊门)西;震(伤门)东;巽(杜门)东南;艮(生门)东北;坤(死门)西南,严格布阵,故拳为八路,而成外象之八方五位之图。其拳架招势,又取上五禽;下五兽。上五禽:凤;鹤;鹰;燕;雀。下五兽:龙;虎;狮;马;猴。该拳架盘炼起来,颇为壮观。
赵增福师父传授的八卦太极拳有上中下三盘,九十八实战法。
另一种被称为“八卦太极拳”的情况是:当年杨禄禅与八卦拳(掌)祖师董海川;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切磋技艺。董海川发现三种拳艺虽练功方法不同,然则理为一贯,萌生了取太极拳之长,弥补八卦拳之不足的想法,便自编了一套走直趟的类似于太极拳的练功方法,传给了程廷华;刘德宽等弟子。
当然还有其它流派太极拳,就不一一介绍了。
4.2初学者学习哪种流派较好
太极拳流派很多,代表性的流派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和孙式等五派,开始先学哪派套路,很难一概而论,要看各人自己的喜好。
有人说陈式较刚勇、孙式小架灵活,气氛较活跃,适宜青年人;吴式中小架子,温文尔雅,女孩子学习尤为合适;武式小架而桩步较高,内动为主,外形蕴藉,适宜平时极少运动的学界人士及高龄老年人;杨式大架,开展舒畅,动中求静,静中有动,青老皆宜。
以杨式大架套路为基本技法的简化太极拳,已推广50年,深受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好评,都以此作为初学范本。因其舒展大方,套路编排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删繁就简,即保留了传统技术又没有难度太大的动作。24个式子,如果每天学习1小时,大约20天左右即可学会整个套路,比较适合初学者。
不过每个人具体学哪个流派,不但受到学习目的、自身条件、喜爱倾向影响,更是靠缘分。因为经过几百年历代武学高人的辨别修正,每个流派的拳里都是有非常珍贵的东西的,能学到太极真谛,都会使自己受益匪浅。那么关键是遇见明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渔郎 于 2016-3-29 23:29 编辑

5怎样学习太极拳
学习要有目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太极拳。事实上每个人学习的目的是不同的。现在大多数学习太极拳的人都是中老年人或体弱多病的人,希望通过学习太极拳,促进体制改变。也有人抱着防身自卫打架目的来学习的,这些人大多受到影视、武侠书籍影响,心中有个侠客梦,希望练就一身超人的本领。也有人是为太极拳神秘色彩吸引,猎奇心理而一探究竟。也有人从道家文化角度出发,求道悟道,以此途径寻道问道证道,而开始学习太极拳的。
从健身养生角度看,太极拳是众多健身养生方法之一。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只要合理安排健身活动,身心能放松,都会促进体质提高的。中老年人选择太极拳作为健身养生途径,也算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从武术技击角度看,太极拳并非传说的是武术中最厉害的功夫。希望学得一身武艺来防身自卫者,反而因太极拳出功夫较慢,性价比并不高。与其选择太极拳,还不如选择其他站立技和巴西柔术。请看世界拳王争霸赛等,泰拳、拳击、空手道、巴西柔术往往是最实用的。请看现实生活中,擒敌拳、擒拿术、刀术、双节棍、少林棍等也是相对容易出功夫的。在比赛、军警实战中,太极拳却十分罕见。即使做街头缠斗,简易的直摆勾拳法、踢蹬踹腿法、短匕近身、擒拿都是出功较快的。所以从实战角度,窃以为太极拳反而不是最佳选择。
从文化兴趣角度看,太极拳在众多拳种中,文化气息浓郁,融合了许多儒释道文化内涵,是国人值得自豪的国粹之一,确实占有不同凡响的一席之地。学习太极拳,不但颐养性情、修身养性、健体强身,还可以学习古文化、探索求真,在众多习练者中互相交流。为此太极拳值得推荐。
从求道证道角度看,太极拳以易经道学为理论基础,具有浓烈的哲学色彩,是动中求静、以体悟道的实证方法。因此是太极拳是最佳选择之一。
5.1学习方式
目前学习方式有三类,拜师学习、看书看视频学习、公园集体操学习。
5.1.1拜师学习
是指找个师父拜师学艺。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有师父指点,不但容易走弯路,而且容易练偏。有师父和没有师父是绝对不同的。拜师注意事项:
第一、找明师,不找名师。我们学习太极拳不为虚荣,而是为了实实在在学一点真东西。而有的所谓名师,是自夸其德忽悠出来的,甚至拉大旗作虎皮,吹嘘的很玄乎,而腹中空没有真东西。好师父不但会做,而且会讲,通俗易懂,层次分明,易于接受。
当然,名师+明师就更好了,这必是一位难得的大师。能拜在这样的师父名下,乃太极拳痴迷者之大幸。
第二、师父就在那里等了你很久。又说道找师傅要靠缘分这个问题了,因为学什么流派太极拳,找一个什么样的师父确实有很多限定的。比如工作时间是否允许、路程较远是否能够克服、学习费用是否承担得了、老师是不是有时间、是否愿意收你为徒等等。其实师父就在那里,你最终拜师成功,是多个因素均发挥作用的最后结果。不能强来、也不能等待,不论学习哪种太极拳,只要找对了师傅,都是可以求得太极拳真谛的。
5.1.2网络学习
如果你工作很忙、离不开家或者其他原因不可能接触到自己心仪的师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寻一些学习资料。
互联网学习方式与拜师学习方式对比各有利弊,有利方面看,网络学习信息量较大,有利于不同流派比较与借鉴。不利方面看,缺少师父耳提面命,有些动作不标准,有拳式而少心法,容易练偏,浪费时间。有其各流派之间有些核心技术是不外传的,在网络上自然也找不到。
尽管有些不如人意,但网络学习毕竟聊胜于无。对于太极拳痴迷者来说,没有师父但有其他途径涉猎太极拳,也可以元一个太极梦的。
5.1.3公园广场学习
自国家推广太极拳运动以来,群众热情高涨,多种简化太极拳成为了大众健身的方式。群众中不乏太极拳追求者,他们相互研讨,交流心得。更有有心人只言片语的获得一些太极心法歌诀等知识,为一窥太极拳门径也是非常有益的。那么当你还没有找到师父、没有找到好的可供学习的资料时,通过公园广场的群众性太极拳运动练起来,也是可以的。
5.2怎样学习太极拳
学习太极拳要分段进行,这是能较快掌握太极拳技能的一种好方法。它符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可结合太极拳学习入门指引学习。     
第一阶段——打基础
初学太极拳,首先要学“三项基本功”,打好基础。“三项基本功”一是压腿,二是走步,三是转腰运掌,重点动作。
这些动作虽少,简单易学,但却包括了太极拳运动的基本技术。通过练习,就能初步掌握太极拳的一些基本规律,为进一步学好拳套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搭架子
按照简化太极拳的套路动作顺序,逐个式子地学,然后连接成套,叫做“搭架子”。初学时,还可将每个式子的动作分成儿个部分学习,然后,再把分解的动作连贯起来练习。这种先分解,后综合的方法,能使初学者概念清楚,容易记忆。当学完全部套路动作后,再用一定时间纠正姿势和熟练动作,以巩固和提高学习成绩。完成这段学习后,要求达到拳套不乱,姿势正确。     
第三阶段——练劲力
劲力是指打拳时力量的运用。初学者在熟练地掌握太极拳动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钻研打太极拳时的意识,呼吸和动作的配合方法,以意行气和运劲的方法,使技术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拳技和锻炼效果。
如果有老师指导学习,初学者要按教程里老师的一招一式的动作和要领去认真练习,每天不要多学。开始就学一式,要听懂当场练会了,明天接着学。俗话说,“前三脚难踢”,别怕麻烦,学练到20天左右后,就学快了。到时候、步法、身法、手法、大体差不多。多练多问才能记得牢。
整个套路学完以后,还不是就会太极拳了,因为那只是外形(架子)。要跟着老师在一起多练,从中纠正架子的不对之处,不要自己单独练拳,一旦形成错误定势再改就不容易了,“学拳容易改拳难”就是这个意思。

5.3介绍几种太极拳基本功怎样练      
5.3.1肩臂功。     
5.3.1.1耸肩沉肩:     
第一、垂手开立步站立;
第二、双肩同时向上耸提;
第三、双肩同时向下松坠,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
第四、恢复原状。     
要求:身体自然直立,肩关节放松,上耸下沉轻松自然,节奏明快、均匀。     
5.3.1.2开肩合肩:     
第一、叉腰开立步站立;
第二、双肩同时向前裹合;
第三、恢复原状;
第四、双肩同时向后展开;
第五、恢复原状。以上5个动作连贯反复进行(也可按拍子做)。     
要求:头容正直,双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活动,不可上耸     
5.3.1.3前后转肩:     
前转肩:     
第一、叉腰开立步站立;
第二、双肩同时向前回环转动。   
要求:双肩放松,转动快而均匀。     
后转肩:     
第一、叉腰开立步站立;
第二、双肩同时向后回环转动。     
要求:同前转肩。     
左右交叉前后转肩:     
第一、叉腰开立步站立;
第二、双肩一先一后向前转动;
第三、向前转动二个八拍之后,双肩再一先一后地向后转动。     
要求:同前、后转肩。     
5.3.1.4掤臂挤圆:     
第一、弓步站立,双手在体前相交(如右弓步,则右手在外,掌心对里;左腕附于右腕里侧,左手心向外。如左弓步,则左手在外,掌心向里,右腕附于左腕上,右手心向外)。
第二、以意识引带双手向前作挤势,后腿微用力蹬,腰略发劲,双臂以掤圆之势向前挤迫。
第三、放松,重心略向后移,但仍为弓步;双臂放松稍向后收回,但双腕仍相贴近。如此按第二第三反复运动。   
要求:不要用拙力,双臂前挤与弓步蹬腿、塌腰协调,挤迫与放松收回要柔韧而富有弹性,双肩松沉,不可抬肘。     
5.3.2腰功。     
5.3.2.1俯腰(高血压、眩晕等患者不宜做): 前俯:   
第一、并步站立,双手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
第二、上身俯腰前屈,双手贴地;
第三、直体挺腰双手上举。按以上第一第二第三,反复运动;
第四、还原。   
要求:双腿挺膝伸直站稳;上体尽量挺胸塌腰;前俯时要抬头,头顶不可下垂。   
5.3.2.2侧俯:   
第一、并步直体站立,双手5指交叉(1 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
第二、上身左(右)转腰约450,双脚 不动;
第三、上身向左(右)侧俯腰前屈,双手贴向地面;
第四、上身回至动作①再向另一侧俯腰弯曲。以上4个动作反复做。
第五、立正还原。     
要求:同前俯。     
5.3.2.3转腰:     
第一、双脚开立,双手叉腰;
第二、以腰为轴,从左向前向右再向后或反向环绕,即做“腰部回旋”式动作。   
要求:动作幅度尽可能大,双脚不能移动。     
5.3.2.4扭腰:     
第一、双手叉腰,开步站立;
第二、向左(右)扭腰,同时重心略向左(右)移,左(右)膝略曲,另一腿稍蹬 直;
第三、向右(左)扭腰,同时重心移回右(左)侧,右(左)膝略屈曲坐实,另一腿稍蹬直。以上动作第二第三反复轮换做。
第四、还原。     
要求:双脚基本不动。     
5.3.3腿功。     
5.3.3.1压腿:     
5.3.3.1.1正压:     
第一、面对肋木(或平腰高的支承物),并步站立;
第二、一腿独立,另一腿提起向前平伸,用脚跟搁在肋木(或支承物)上,脚尖向上跷,双手10指交组,按在膝盖上;
第三、上身前俯下压,然后恢复上体直立,前俯下压与直体反复运动;
第四、还原休息。双腿轮换锻炼。        
5.3.3.1.2侧压:     
第一、侧对肋木(或平腰高的支承物),丁字步站立;
第二、一腿独立,另一腿提起伸直,将脚跟搁在肋木(或支承物上),脚尖上跷,近肋木内侧之臂垂于裆前,外侧之臂屈肘上举,手心朝上;
第三、上体侧屈下压,用上举之手去碰或握住被压腿的脚尖,然后还原。双腿轮换练习。     
压腿的要求:第一、双腿挺膝伸直;第二、挺胸、直背、塌腰、收胯,被压腿的脚尖向上跷;第三、压腿的高度要逐步增高。   
5.3.3.1.3仆步压:   
第一、左(或右)仆步下蹲,双手按于大腿近膝端。
第二、重心下落,平铺腿压直,然后重心略上提,再下压;如果反复数次以后,换成另一侧的仆步,同样反复做动作第二第三后起立。     
要求:第一、仆步步型要正确,上体正直;第二、臀部不要外翻突出,上体不要前俯;第三平铺腿要伸直,脚掌缘不可外翻,下蹲腿脚跟应着地站实。   
5.3.3.2耗腿:   
一腿直立,将另一腿抬高搁在体前肋木(或桌子、椅背等高物体上),静置数分钟,双腿轮换。     
要求:双腿不可屈膝、上体自然正直。     
5.3.3.3扳腿:     
5.3.3.3.1前俯扳脚:     
第一、左(右)腿屈膝下蹲,右(左)腿前伸,脚尖上跷,脚跟着地,双手扳住右(左)脚前掌;
第二、双臂屈肘,上体前俯,尽量贴靠向右膝盖,然后还原。   
要求:第一、挺胸、直背、塌腰、坐胯,上体尽量前探;第二、初练时前俯幅度可以小些。   
5.3.3.3.2独立抱腿:  
第一、左(右)腿自然直膝站立,右(左)腿屈膝上提;
第二、左(右)手抱住小腿的下端,右(左)腿向上抽提,大腿紧贴胸部,然后立正还原,双腿轮换练习。      
要求:挺胸、直背,支撑腿挺膝伸直,上提腿应尽量提高。   
5.3.3.4前控腿:
第一、右(左)手扶持肋木(或桌、靠背椅等),侧身站立,左(右)手叉腰,左(右)腿屈膝提起,大腿提平;
第二、左(右)膝前伸使小腿伸平,脚尖绷直或上跷。控制左(右)腿在平伸的状态,直立一段时间 (数分钟),轮换另一侧。     
要求:第一、挺胸、直背,双腿伸直。第二、前控腿前伸时要缓缓伸出。   
5.3.3.5踢腿:   
5.3.3.5.1前踢:   
第一、双手侧平举或叉腰;
第二、一腿支撑,另一腿脚尖勾紧从下向前、向上、向眉间踢起;
第三、前踢腿下地后,  
(前进一步)即支撑体重,另一腿如前法踢起。双腿交替前踢,一直向前进步,走一段以后可以向 后转身继续练习。      
要求:第一、挺胸、直背、平肩、收胯,双腿挺膝伸直;第二、前踢腿用力在脚,支撑腿脚趾抓地。   
5.3.3.5.2斜踢:  
第一、双手侧平举或叉腰;
第二、一腿支撑,一腿脚尖勾紧,从下向前、向上,向异侧的耳际踢起。下地后,即成支撑腿,另一腿又如前法斜踢。     
要求:同前踢。     
5.3.3.5.3弹踢:     
第一、双手握拳于腰或叉腰;
第二、一腿支撑,一腿先屈膝大腿提平,然后放松膝关节,小腿向前、向上弹踢,脚面绷平,脚尖朝前。     
要求:第一、挺胸直背;第二、弹踢有力、迅速。     
5.3.3.5.4外摆腿:     
第一、双手侧平举;
第二、一腿支撑,一腿脚尖勾紧从下向异侧踢起,经面部向同侧外摆落下。双腿轮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渔郎 于 2016-4-12 12:39 编辑

6太极拳探幽
6.1无拳
太极拳套路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两手的手指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展开着,手成掌形;只有在六分之一的架子中,手是曲指成拳形;而且,这些手握拳形的式子的名称又大凡不是拳,而是捶,即:搬拦捶、肘底捶、撇身捶、指裆捶和栽捶(合称:太极五行捶)。综观太极拳各式拳架,从起式至收式,无一式称之为拳。那么为什么要称为太极拳呢?
万物分阴阳,拳也不例外。两手相握而成拳,这个拳称之为显拳或阳拳;同时,还有一种看不见的拳,这个拳称之为隐拳或阴拳。而这阴拳才是太极拳道中要阐述的拳。
至今拳界仍有人沉浸在大架与小架、新架与老架、练架与用架等等形式的争高低、论胜负之中。殊不知:拳是先天自然而生,架是后天人为而造。盘架只是练拳的方法之一。太极拳修炼的绝非是有形有象之拳式,而是无形无相、全体透空之神明;修炼太极拳是以有形之手求无形之拳;“有形有象皆为假,拳到无时始见奇”。太极拳无拳其实才是太极拳修为的真义!正是因为无拳,才能触处皆拳;才能“发人不见其形”,“挨着何处何处发”。此时方能见拳之奇、方能感拳之妙。
无论何种拳架,失掉拳之意、离开拳之魂,均是无用之架;如非要冠以太极之名,充其量也只能称之为太极操。只有遵道修为、由拳入道,“至虚极、守静笃”而阶及神明,才会诸形皆无、浑然一炁。到达此时,何有你我?何有大小?何有快慢?何有拳式?何有太极?……这才是无意之意是真意,无法之法是真法,无拳之拳是真拳!
6.2太极拳道
    师云:学拳靠悟。悟什么?悟的也就是这个太极拳道。而太极拳道所阐释的内容,既不是陈式太极的刚劲脆捷、也不是杨式太极的舒展圆润;不是吴式太极的绵巧灵活,也不是武式太极的严密紧凑。太极拳道研究的也绝非大架、小架,新架、老架,练架、用架,更非108式、88式或24式等种种套路。太极拳道是从太极拳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入手,用太极的理论去剖析拳中最本质的属性与特征,直追太极拳的真义;从而使练家在太极拳的修为中,找到通往太极圣殿的钥匙,遵道而行、登堂入室、拾级而上、直达极顶。
    何谓道?答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师云:“阴”、“阳”与“阴阳之间的变转”,此三者就是道的体现;道就是阴阳相济与阴阳变转的规律。如《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自然界万事万物均由道生,道为万物之母。 “道”这个字一上两点(丷)就是一阴一阳、阴阳合一;下面“自”字表自然万物皆来自于道;合而为“首”字,表领头的、第一的与最先的;再加“辶”,就明确地阐明了阴阳对立、统而合一是自然界最根本的运动规律。正如王宗岳先师在《太极拳论》中开篇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故而修为太极拳者就是要用太极阴阳的理论去剖析拳中的各个关节;揭示并理解太极拳的真义;每时每刻都分清阴阳;无时无刻不在关照着阴阳之间的变转。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中的这句名言可以理解为太极拳道的重要纲领。师云:太极真义反向求。太极拳的修为就是要我们放弃自己几十年间形成的习惯性的理性思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体会太极拳的拳理,打开太极拳的奥妙之门,揭开太极拳的神秘面纱,打破“太极十年不出门”的枷锁,真正进入太极之道的殿堂。
我们为什么要修练太极拳?有朋友说练太极拳是为了养生益寿;还有朋友说练太极拳是为了防身技击。这些说法都很好,没有问题。但是,从太极拳道的高度来说,这些都还不是修炼太极拳的终极目标。那么什么是修炼太极拳的终极目标呢?我的答案是:用太极拳道修炼自我、改造自我,从而反朴归真、复命归根,找回原始的“我”。
宇宙万物无不分阴阳,“我”也不例外。每个人都有两个“我”。一个是现在的“我”,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实实在在的“我”,称之为“实我”或者“阳我”;还有另一个“我”,连自己都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根本不知道她的存在,这个“我”我们称之为“虚我”或者“阴我”。这个“阴我”隐藏着无穷的智慧和能量。这种智慧与潜能是人类祖先遗留给我们的深深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宝贵遗产。只是由于社会的变迁、历史的演变,原本阴阳相济的两个“我”,相互分离隔绝了,破坏了原本和谐的太极人身。因而,“阳我”被扭曲了;“阴我”被遗忘了,她的作用也就渐渐地丧失了。我们修为太极拳,就是用太极拳道改造“阳我”;通过对于“阳我”的复原,并逐步地重新了解、认识,最终找回那个神秘的“阴我”,使其发挥出她本来就具有的巨大力量,从而实现完整的阴阳相济的真我的重现!这是人生的真正的升华!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应该修炼太极拳道。正如杨家老谱上清楚地写道:“天地为一太极,人身为小太极,人身为太极之体、不可不练太极拳”。人们通过太极拳的修为,能够找到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从而使人身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和谐相融;由拳入道,拳道合一,“与天地精神独往来”。
6.3阴我的修炼
宋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箇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可见学习太极拳是需要一点哲学思维的,故有太极拳是哲学拳、思想拳之谓。
我们修炼阴我,就要善于想象,锻炼自己的想象力、空间感,才能更好地把握阴我修炼的方法。
太极道简而称之为阴阳道,阴阳关系即是阴阳互根、阴阳相互消长、阴阳相互转化、阴阳相济。而阴我是相对于阳我——即肉身而言的。平时我们过于强调了阳我的修炼而忽略了阴我修炼,使阴阳分离,大道离我而去,是无法修成阶及神明境界的,所以必须要修炼好阴我。使大道复归,太极上身。
太极拳不仅仅是武术,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包含了古代先民思想家对宇宙万物的思考。是将天地之间的大道,按照天地人合一的观点,在人身体上的应用。用现代人的视角看,太极拳所追求的,都是非常符合科学常识的,尤其力学应用更是比比皆是。然而,力学常识在转化为太极拳应用的过程是很艰难的,远不如古人利用形象思维好用。因为太极拳应用会有无数个动作连贯而成,并且瞬息万变,随机而变,根本不容你去做计算思考。
古人处理这个事就化繁为简了,只要记住几个关键要领,其他就迎刃而解了。
但是谈太极拳还是比较费劲,因为太极拳发展过程中融入借鉴了太多其它武术,所以为了把握太极拳本质,这里只针对根本问题谈谈。
太极拳根本问题,就是太极拳的运动方式——转动。
怎么转动?比如手抓一个流星锤,在转动锤的过程中,就要抓住链子,然后甩动。但需要说明一点,锤的转动轨迹是想象出来的,并不一定是个正圆,只要锤围绕手心转即可。这个圆可大可小,甚至也有不规则的轨迹。不变的是它的轨迹总是圆滑的。
弄清这个运动方式,我们再谈太极拳。那个抓住链子的手,就是太极腰。那个锤就是拳。链子是什么?是腰与拳之间的想象中的最短连线。
6.3.1太极“腰”
古时总结在腰眼部位,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太极腰的腰只是个说法,是习练初期定位之处,由此开始习练,而后随着腰眼部位的成熟,可以移动到骨盆之中,移到膝盖上方的伏兔穴附近,移到足跟旁的昆仑穴。也可以往上移动,丹田、膻中穴、神庭......,可以说人身无处不是腰。这都不是重要的,关键是太极腰是一个概念,是圆心所在之处,而且一个圆的圆心不一定在人体上。它可以悬空定位,这就靠你的想象力了。能够想象到这一步,才是太极腰。“宇宙无处不是腰”。
6.3.2太极“拳”
拳即是那个锤头,但是锤头不仅仅是一对肉拳。随着流星锤的甩动,想象中的锤头甩到哪里,哪里就是发人的锤头。有道是浑身无处不是拳。如果你悟到了这一步,说明你已经领悟了太极拳的门径,但这还是不够全面的。
流星锤它的打击距离是可以伸缩的,你放开绳子,打击距离自然就延长开了。既然太极“拳”和太极“腰”之间那条线是想象出来的两点之间的直线,你完全可以任意延长了。延长之后的拳在哪里?脱离身体,可达想象的尽头。所以那句话应该换一下说法,叫作“宇宙无处不是拳”。
6.3.3“腰”与“拳”的关系
第一、 腰是主动,拳是从动。有什么样的腰就有什么样的拳。
第二、 腰在幕后,拳在台前。幕后为隐,是阴;台前为显,是阳。
第三、 腰为阴我,拳为阳我。阴我是主谋、动机,为意;阳我是执行、被动,是用。浑身无处不是拳,即是处处可用。
6.3.4怎样练出阴我
阴我即是太极腰,不同流派是练法各有不同。陈氏太极拳找缠丝劲,杨氏太极拳练腰劲,还有其它练习气感的方法,都可以练出太极腰的。以陈式太极拳为例,行拳走弧时想象是摇纺车。只是把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关系调换一下,从动轮是腰,主动轮是拳。拳扶着拳架走,用意念控制从动轮的转动,功夫用到一定程度,从动轮就入体,在丹田、腰部、尾骶骨上,或任意游移,太极腰乃成。
杨氏太极拳则将主动轮放在腰部,以手作从动轮,转动。左腰对左手,右腰对右手。假以时日,轮转手动,肌群也随之活动,而后游移,太极腰乃成。
陈氏由外而内,杨氏由内而外,方法不同而殊途同归。
6.3.5阴我的使用
阴我之形体并非人样子,而是一个随意旋转的太极球。此球可大可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可圆可方、可轻可重,变化如意。其运动轨迹从心而动,如去如来,无中生有。如掌握其性,用起来自是妙不可言。
第一、 配重平衡。太极拳的平衡是核心要素,守中甚至成为太极拳的第一关键。因为失中即是败象的开始。而阴我可以在守中过程中发挥如意变化的本领,只在失重的相反方向加长力矩、加法分量,即可调节失重问题,达到守中目的。
第二、 增强打击力度。也即是增强劲力。增强劲力并非增强蛮力,而是将阴我操纵的阳我击打点落在对方最弱处。或不以肉身直接接触,只要探出的虚拟之拳落于弱处,即有实效。
第三、 分身错点。分身即是将阴我阳我分开,阴阳不分就是双重。如两力相抗,实为太极顶抗之忌,如果分身则转为“活似车轮”。分身与错点的含义基本一致,阳不变而阴稍一错位,即可化解。如两手相接,要永远丢开接触点,丢不开接触点,就是双重。要错开接触点。错哪儿都行。食指最灵敏。在你快失重时,用阳手的食指指天,或指对方的中心线。再如对方抓住了你的左肩,你不用左肩去对抗,可把错点放在右胯上打。

6.4太极松功
松功是太极拳内劲或内功修炼的重要一环,是练习内功太极拳的基本要求,前辈人曾说:“真正能松通者,一代人出不了几个人,能出者可谓凤毛麟角。”正因为如此,使不少的太极拳爱好者,乃至专业太极拳研究工作者,在“松功”面前产生困惑,甚至遗憾终生,到头来没有跨入太极门。
6.4.1“太极松功”的内含及修炼“太极松功”的意义
6.4.1.1“太极松功”的内含
太极拳的修炼方式或者称之方向,与其它拳种是截然不同的。这不是一开始就去练劲,更不是通过刚性锻炼,增强肌肉的韧劲而壮力,恰恰相反,它要求修炼者全不用力,在“用意不用力”的行功走架中,找大松大软、找虚无的气势、找神明感应、找莫测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就是“太极松功”。杨澄甫说:“要松、要松、要松净,全身心松开,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少候说:太极拳“就是因为松松软软的,打出的劲才非常大呢!” 杨澄甫说:“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如果真能松净,余者末事耳!”又说:“松,要全身筋骨松开,不可有丝毫紧张,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只有筋耳,筋能松开,其余尚有不松之理乎!”所以,太极拳的“松功”应包括以下几点内含:
第一、要在思想意识上,神意内含以存静养;劲道始有收藏。一拳一动不忘松净,灵慧才能生长。
第二、从形体上,在思想意识的引导下,逐步达到最大限度的松柔。日日以松沉之心意去灌输,久之自能得到真正的放松。
第三、在松的标准上,要求不仅从精神、肉体、关节、筋络等内外俱要松净、松透,而且要松得一丝都不能承受外力,即“一羽不能加,蚊虫不能落”;松到没有一毫杂念。盘拳如梦游一般。
6.4.1.2修炼“松功”的意义
第一、松软是太极拳的灵魂,懂得什么是真正松软,练拳和推手才会进步。非松软纯净内劲不生,如不松软,反不如不练内功。极松软,然后极坚刚。
第二、松是练习内功太极拳的基本要求,“一举手、一投足,稍一用力即落旁门。”可见,“一分松、一分功,松到一无所有是真功。”
第三、松是练习内气的基础。不能彻底放松,内气在体内永远也形成不了,真正松透确实不易,全身入松非下一定功夫不可。一心想松,久之身势自能放松,动以心气为主,四肢跟随自然会整,呼吸纯任自然,内外自能合一,拳意才自能上手。总之,太极拳练到老,不外一个松字,如有一点不松,不节不松,到老仍是不通。  
6.4.2在修炼“太极松功”中应注意的几个错误认识或误区
第一、由于《拳谱》中对“太极松功”没有专门论述,虽然有“专气致柔”,“稍一用力即落傍门”、“观耄耄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但终没有明白的提出大松大软,松净松透的要求。尤其有的“宗师”们,在解释“古拳谱”时,再加进了自己的体会,把不用力,解释为“不用多余的力”, 还是用力;或提“松紧适度”之说,还是有“紧”;或倡导“快慢相间”,还是有“快”,诸如此类,不能不说,在拳理拳法上就有误导。
第二、不得名师指导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解放以后由于政府对太极拳宣传和推广上的重视,出现了太极拳热,特别是邓小平同志题词“太极拳好!”以来,推动了太极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发展。因而相形之下,能真正传播太极拳的大师较少,尤其在全国各城镇中的晨练活动中,更是缺乏名师指导。故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外行”教导 “外行”现象,形成晨练点中的太极操活动。
第三、在太极拳的推广上,由于重视外形上的审美、划一、规范的要求(主要是新改编的各氏拳种比赛套路),无论是编导的理论阐释,还是在训练和评判词上的规章,忽视了太极拳本质要求—松、软、柔、韧。突出了踢得高,拍得响,下势深等外在动作。给教拳和学拳的人造成误导,以为这就是太极拳。
第四、真正体现太极拳内功的太极推手比赛,基本上处于误区,推手、散手比赛活动,主要表现为较力,拼体力的“傍门”、“左道”,当然也就不可能给太极拳的群众活动,提供榜样、典范。相反却是误导。
第五、由于极少数的名家,大师本身就是一身硬劲,甚至公开地向“大松大软”挑战,在《武当》、《武魂》等武术刊物上,有的把“松柔”与“疲塌”混为一谈,找不到真正的“太极松功”的影子。尤其是从学过外家拳过来的一些“拳师”,在心里上就“不服”太极拳的“松软”功夫。用外家拳的理念,改造太极拳。
当然,不仅仅是这几条,还有其他原因,如身强体壮,“好战心”引起的“争斗心”等等,也是造成走“僵硬劲”的原因之一。
6.4.3怎样修炼“太极松功”
太极拳在行功走架中,要遵循“先在心,后在身”的原则,即“意气君来骨肉臣”,练“太极松功”也如此,放松先松心,心松则一松百松。也就是整体的松,是通过思想意识的作用,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盘拳练推手都是如此。尽量从心意开始松,随着心意的松,神才能松,体也随之而松。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心松—精神松。心松—精神松是放松的关键,精神是松的灵魂,精神如紧张,全身就都紧张了。练拳时在松、稳、慢、匀的基础上,根据内功太极拳的要求,逐步学会运用内气,达到松散通空。要顺其自然求自然,精神、骨节、肌肉都要放松。
推手时,精神更是要保持松,对方进攻时,身手都不要动,特别是接触点要松柔,对方来力过猛时,我们把内气向左或向右后划圆,对方即坠深渊。对方来力触及 我身体任何部位,我意念一想该部位,即为意之双重,对方来力我不反抗,接触部位不动,意念随其来势微微后撤,对方即落空。如果想发放对方,随彼之后撤,我用心意轻轻跟随即可,也即是发,对方必跌出丈外。拳决云:“发劲意何解,有如敬宾朋,用手轻相扶,所指绝无空。”总之,练内功太极拳,在精神上不要一味的追求功夫,精神自始自终保持松,这才是“顺其自然,求自然。”
第二、骨节松。用意念把全身的骨节,都对拉拔长,是用意念使它慢慢舒展开。上肢,先从手指一节节的松,一节节舒展,然后再松手腕,把腕关节松开后,松肘关节,肩关节,最后意念想两个肩井穴放松,此时肩关节以下至手指全放松 了。下肢从脚趾开始放松,先把两只脚的脚趾放松,舒展开,再把膝关节放松,舒展开,松膝关节时要注意,是使膝盖微屈,不屈不成,屈大了也不成,再松胯关节。最后把头顶虚领起来,颈椎也松开了,此时意念放松会阴穴(在裆下大小便之间),会阴穴一松,全身就都松啦。骨骼的舒展,使全身有膨胀感使身体内的潜在的功能量得以充分发挥,此能量属身体内部能量,它没有动感,它不会体现出动作来,这种潜在的能量,只能形成在自己的感觉上,外边人看不出来,对太极拳有一定素养者来说,由于体内各关节都舒展开,达到松通。在发劲时要符合“根松催、中通顺、稍发透。”的要求。
以上所谈的骨松,还是一般意义上的松。从太极拳的应用功能来说,它所要求的骨松,主要是九大关节的整体放松。上肢包括肩、肘、腕;下肢包括腿、膝、足;中间胸、腰、胯。
太极内气或内劲的运行是发于脚、行于脚,主宰于腰,运化在胸,灵活于腕,行于手指。可见,只有把九大关节放松干净,放松匀称才能形成整体。所以,有的拳家把肘和腕的放松看成是运气运劲的锁匙。腰为主宰;胸为运化之关,胯为承上启下、胯不落、腰不松、肩也不松,胯也是一关。
第三、肌肉松。全身的肌肉都不要用力,精神不支持它,但要注意松不是弱、也不是疲塌,而要求肌肉永远保持松柔,由于有意识地长期令肌肉放松,肌肉反而能形成膨胀,肌肉膨胀骨节松开,身体内的浊气、病气就能不断地由身体内散发出来,浊气散出一点,体内的元气就占据一点,因此练习太极拳,每天都在不断的放松舒展,这对于保健养生、身心健康非常有益。特别是练内功太极拳,从练第一乘功夫开始,就应该注意在演练全套内功太极拳的过程,自始至终都要保持全身的松静,因为第一乘功要练“腰功”,身体外形每一动都需要用腰来支配,“腰功”歌决要求:“太极腰功岂可无,缺腰何必费工夫,腰功毕生研不尽,身手两忘腰劲出。”肌肉紧张练不出内功太极拳。
第四、五脏六腑松。五脏包括心、肝、脾、 肺、肾,一般运动只能运动心、肺,各种运动及跑步,只能使肺活量加大,心脏耐受力增强,对于肾脏基本活动不着,肾脏在身体内是生命的根源,称之为“先天之本”,它的主要功能是:一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推动这一作用的动力叫“命门”,又叫“肾阳”或“元最”而这一动力基础叫做“精”,因此有“肾藏精”的说法;二是对身体内的水液代谢平衡起着主要作用。肾藏精,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藏精的含义有二:①是后天之精,是指由五脏六腑化生出来的精气,它包括着能够滋养脏腑、肢体、五官等各部组织的精微物质(如精、血、津液),这种精气,来源于饮食里的精华部分,是维护人的生命,营养人体各部组织器官,并促进其生长发育,即所谓的“先天之本”。②是指人类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与男子的精室和女子的胞官有关)。这部分精的生成,储藏和排泄也是由肾主管。
在腰部两肾之间是“命门”,命门是肾脏生理功能的动力,即人体热能的发源地,又叫“元气”或“真火”。坚信所藏之精无论是先天之精还是后天之精,都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才能发挥其营养全身各部组织器官和衍生后代的作用。这两种精气中的温度和动力,就是命门之火的表现,如果命门之火衰,男子可以出现阳萎或精冷无子,女子可出现胞宫虚寒,(胞宫、即子宫、卵巢、输卵管的总称)带下多或不孕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出现脾胃消化功能低下,而造成泄泻。  在水代谢方面,三焦气化功能,也是依靠命门火的作用。如果命门火衰,就会引起水肿或小便失禁等病。
脏腑是内气的发源地,因此用意念去放松脏腑,令内气慢慢地扩散,舒展到全身。只有放松脏腑才能使内气在体内鼓荡,体内的内气越多,向四肢扩散舒展的也越多,在体外形成一个强大的气场。五脏之中只有肾脏放松时有形态的表现,因为它在腰肌的上方,我们所练习的“腰功”,即肾脏上边的两块肌肉,训练有素者它可以上下划圆,左右划圆。它可以统领着手和脚,在盘拳和推手中做出各种各样动作。
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前五种在放松时无形态表现,只有三焦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
中焦相当中脘(胃脘)部位,包括脾胃。中脘以上至胸腔部位,(包括心肺)为上焦。中脘以下至小腹部位,(包括肝肾等诸器官)为下焦。“焦”就是热的意思,这种热能的表现叫做“气”,所以三焦总的功能是主持诸气,疏通水道,但上、中、下三部的功能又各有特长。上焦的主要功能是宣发积于胞中的“宗气”,将其输送到全身,供给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中焦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转输饮食物,蒸化精液,把营养物质通过肺脉的传化作用,以化生营气。下焦的主要功能,是把人体内消化后的残余物质加以分别,食物残渣通过大肠排出体外,代谢的剩余水分通过膀胱排出体外。
综上所述,三焦总的生理功能,是身体内几个脏腑在食物消化、吸收、营养、排泄等功能方面的总合。而这一总的作用,又是元气(命门)、中气(脾胃之气),宗气三者相辅相成的集合体。
六腑的放松,使五脏在体内好像悬浮起来,由此而产生一种虚灵顶劲。
从以上分析可见,太极拳要求的松,但不是弱,也不是懈,更不是疲蹋。对肌肉神经来说,实际是要求保持松弛状态。对骨节来说,则要求松开,即我们常说的 “对拉拔长”,通过练气,以气层为介质,自然就能做到如同球样的六面松扌朋劲。松,是内功太极拳的基础,不能彻底放松,内功在体内永远也形成不了。真正松透确实不容易,全身放松非下一定功夫不可。要明白放松的重要性,逐渐练好“松功”。在练习中,当与对方接触时,马上即僵时,即自己不知不觉进入强力范畴时,必败无疑。此时,不要说人家力大,应从自己身上找毛病。你自己不用力,怎么知道对方力大呢?或有的人在对方进攻就往后辙,这不是松,更不是化,而是跑,是弱手,形成兵败如山倒。违反了太极拳放松的目的和太极拳走圆的要求。在发劲时,自己的内劲发不出,说明自己没有松透,内理还有堵截的地方,也因为违反了发劲的“根松催,中通顺,稍发透。”原则。太极拳内功的中级功要求是注意松和通的要求,歌决云:“劲源跟着手走,身手松净劲自有。”松,除了要下功夫练外,必须要悟,在练中悟,在悟中练。光练不悟,是傻练,长功不快,当然也不能光悟不练,那是嘴上功夫。
总之,练拳时须静心体会周身是否松净,是否沉稳,是否舒通。每动要静想须如何始能将意送到彼身,如何始能入里透内,久之当可进步。为此,一定要走轻灵虚无、稳静松软的练功之路,不可犯顶抗之病,更不可在心中存有一个刚柔相济的思想。试想,前辈们全心全意去想放松,而尚不能将身势放松干净。如果你在练拳中老有一个“快慢相间”、“松紧适度”、“刚柔相济”的思想,那样是不能将身势松干净的,当然也就永远练不出来大松大软的上乘功夫,更谈不上太极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渔郎 于 2016-5-17 09:36 编辑

6.5太极拳的本质
许多人知道松,可很少有人知道松的结果或松的目的是什么。 那么,什么才是太极拳的本质呢? 沉:就是太极拳的本质。
6.5.1松与沉的关系
松:是方法,沉:是目的。
6.5.2怎样练沉
沉:是感觉,是太极拳的根本。其他的气、腰挡劲、圈、圆、球等等,都是在沉的基础上的附加品。
除了脑袋以外,身体其他的肢体和肉体都要练出沉来。
第一、练习沉的顺序
手臂沉,并作用到肩,肩放松,手臂的沉重感就会通过肩部作用到脊椎,再加上脊椎的含胸拔背,造成背部的向后撑,从而完成脊椎到手臂的撑劲,也就完成了手臂的力由脊发,
没有手臂的沉,就不会有手臂的撑劲。
通过松腰,使得腰以上的身体重量作用到跨上,下沉。
通过松垮,把跨以上的重量作用到腿上,从而完成腰挡劲,下沉。
通过松腿脚,把脚以上的身体重量作用到脚底下,从而能完成力发于跟,下沉。
第二、小沉与大沉的关系
小沉要服从大沉,小沉要辅助大沉。
就自身的重量来说,手臂属于小沉,身体就是大沉。
重量的区别:
假如背着同样重的东西上楼,百斤的大米会比百斤的人要重。因为一个是活体,一个是死体。死体的物体完全放松,给扛着的人压力特别大。
结合太极拳,练拳时就要把身体练沉了,就如同死物与活物的结合体一样,从有力的不沉,练出无力的沉,蓄力时,全身沉造成身体的压缩,并作用到地面上,造成脚的下蹬力非常大,这种下蹬,通过大地的反作用力,把下沉的身体给催荡出去。
太极拳许多动作来自于外家拳,按照太极拳套路打拳并不能说明就是太极拳,因为没有练出沉来,就脱离了太极拳的根本,属于发力方式与太极拳有本质的不同。
那么在练拳中什么才能体现太极拳呢?上(手臂)始终要有沉的撑劲,中,腰跨有下沉的腰挡劲,下,要有发于跟的蹬劲,不管动作怎样,这些都要具备,就属于太极拳。
6.6什么是中
太极拳祖师张三丰曰:“大道从 ‘中’字入门”。太极拳道之修为也必须从“中”开始。离开了“中”,松、空、无、分、合、变、劲、沉、粘、整、势、机等等均无从谈起。不全面地理解“中”之真义,则无法迈进太极拳道之门。因此,把太极拳的修炼称之为 “求中”的过程是毫不为过的。“中”实乃拳之法则。求中才能悟道;拳道即中道也!
三丰祖师还明确地指出:“中”,一在身中,一不在身中。由此可见,“中”是分内外、分阴阳的。我们把由空间方位而定的、有形的、位置相对固定的“中”称之为阳中;把相对阳中而言,无形的、位置不固定的“中”称之为阴中。太极拳的修为要得身中之阳中,更求不在身中之阴中。如三丰祖师所言:“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
什么是太极拳所求的阳中呢?太极拳阳中包括两个内容。第一,以下丹田为人身之“中”,有“一身之中在丹田”之说;第二,以自百会至会阴这条中线为人身之“中”。依师所传,太极拳修炼者一举动就要“守中制外”,做到“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尾闾中正神贯顶”,“不偏不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与敌交手时周身一家而形不破体,身手齐到破敌如摧草。据传,露禅师祖在结束宫廷神技营的教习生涯告老还乡时,临行前语重心长地嘱全佑:“我该教你的东西全教了,以后谨记:占住中线往开里打”。师云:这里“中线”的含义之一就是指身中之阳中。可见,守住阳中是确保自身平衡的重要因素;抢占、控制对手的阳中是破敌致胜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太极拳的修炼中,对阳中的认识和守用是绝对不可以轻视的!
什么是太极拳所求的阴中呢?如《中庸》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道家所言:“冲者中也,中者虚空之体性也”。由此可见,如上所言之“中”,与人身形体无关。太极拳所求之阴中就是这无形之“中”,即:神意气之中和。拳中要求的无过无不及,就是求阴中使神意气达致中和的具体体现。《太极拳论》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鸿毛之轻,加一羽则过;蝇虫之小,落一只则多的滋味,就是神意气在运行中达到的最恰当、最合适、最自然的状态,这也就是守持阴中的状态!
阴中与阳中是怎样的关系呢?师云:离开有形之阳中,则阴中无求;失去无形之阴中,则阳中无魂。只有阴中与阳中相济而合,则太极拳道所求之“中”得矣!当然,真正悟懂“中”在太极拳道中的真义,还要认真深入地剖析中与定、中与重、中与虚、中与和之间的内在关系。
6.6.1中与定
王宗岳在《太极拳释名》中曰:十三势者,掤、捋、挤、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师云:十三势以中定为主,其它十二势为辅;有中定才有其它各势。由此可知,中定在太极拳修炼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有朋友问:中定之中的“中”与“定”是一?是二?如果是二,那“中”与“定”又是什么关系?答曰:中不是定,定也不是中;但中与定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认清中与定的关系,剥开中与定之间的奥秘,确实是太极拳道里求中而悟道过程中,必须要突破的重要关口。
何谓定?曰:“不易之谓定。”可见定是不易,即:相对固定而不变。对定而言,中是动态的、可调的、相对不固定的。可以说,定是中的基准;有定才能求中。仍以秤为例:秤之定盘星就是秤之定;秤盘中所称重物的重量发生变化时,秤就不平衡而失中。此刻,应以定盘星为基准,当秤盘中重物加重时,将秤砣向远离定盘星的方向移动;反之,当秤盘中重物减重时,则将秤砣向靠近定盘星的方向移动,使之再次达到平衡而中。可见,没有定盘星,秤就无法称物而用。同理,在太极拳修炼中是先有定而后有中;以定求中是太极拳道求中的法则之一。
如何定而求中?
第一,定其身而求阳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太极拳对修炼者的身形和身法有着极其严格且具体的要求,对人体十八个重要部位就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落足、舒踝、扣膝、坐胯、圆裆、敛臀、活腰、空腹、含胸、拔背、沉肩、垂肘、塌腕、展指、叩齿、收颏、竖项和提顶;而且,无论是盘拳走架,还是打手搏击,在动作和形体发生了变化时,上述十八个部位符合要求的那种意念所产生的感觉或滋味,还都必须要保持相对的定而不变。这种 “形变意不变”,就称之为定;以此定求得了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这样就做到了“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尾闾中正神贯顶”。这就是以定其身而求得身中之中——阳中。
第二,定其心而得阴中。《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有止而定,有定后而静而安而虑而得。得什么?得“喜怒哀乐之未发”,得神意气之中和的那个形而上的阴中。太极拳修炼者在盘拳走架时,身未动必先恭正端然而立,以定其身;同时,凝神调息、静心平气,以定其心。此刻,心中一念不生、一波未起、空空荡荡、心如止水,恍然“心静可以通神明”。此时,有如“无心插柳柳成行”;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已经全然寓于心腹之内。虽不去尽心看什么,却内察外观什么都看到了。这时,外示安静身未动,但内气却腾然而升,内里已跃跃欲动;神意气形之内外合一,一合俱合,合而未发。以此定心而得太极拳所求之阴中。
修炼太极拳者,盘拳走架时,从起式至合太极,动则“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总须完整一气”。静则处处得机得势,时时无过无不及。如是定其身而求其阳中,定其心而得其阴中;以定求其中(静中寓动),得中固其定(动中求静),中定相求而太极拳道所求之中得矣。
然而,宇宙万物,包括人,原本属动。《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而不息、动而不止,既属天性,也是人性。不息即不定也。因此,不定才是宇宙万物运行之真实。我们生存的空间、逝去的时间,哪有分秒的停止呢?既然无止,何有其定?既然无定,何得其中?中定到底在哪里?答曰:存心设定,存意求中!定为设定,其定是不定之定;中为时中,其中为不中之中。太极拳道之中定,就在自己心中!
6.6.2中与重
何谓重?答曰:重者,人体之重心也。师云:不能知重、不会调重则无法求中而得中。如此重要之重,在王宗岳先师的《太极拳论》中只提及一处:“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虽仅此一处,却一语道破太极拳修炼者经数年功夫而不能运化的“死穴”。因此,求中必须先要知重。
天地万物无定不中才是其原本的属性。所以平衡是相对而短暂的;不平衡是绝对而必然的。因此,所求之中也只能是瞬间的中。关键是如何在不平衡时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在不中、失中的瞬间求中而得中。从而达到身心内外合一、立身中正安舒、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而平衡稳定的,最恰当舒适、最灵变自然的感觉之意境。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办法只有一个:调控自身的重心!人体力学告诉我们,人体各个部位都有其自己的重心,但人体的重心是人体各个部位的重心之总和;而人体平衡的关键就在于这个总和的重心。太极拳修炼就是学习并掌握随时随势调控这个人体的重心,使自身无论盘拳走架,还是打手搏击都能处于得机得势的状态而得中守中。
如何调控人体的这个重心呢?依师所传,太极拳确有其独特的调控人体重心的功夫(具体功法在太极心法和功法篇中讲述)。在人体正常站立时,人体的重心一般在脐下第三骶椎前方七厘米左右处;而人体的下丹田和人体的中心位置,也在这个地方附近。这时,人体的重心、中心和丹田在人体中出现了三合一的现象;此刻,人体是平衡的。在人体的重心、中心和丹田这三者中,唯有重心是最不稳定的。一个人的重心不仅随形体、动作和姿势的变化而变,甚至会因为血液的流淌、脉博的跳动、呼吸的急缓以及气息的聚散而发生改变。求中的过程就是调整这个极不稳定的重心的过程。比如,人在走路时双腿必须一左一右交替迈步,并且向前迈左脚时要同时向前挥右臂,向前迈右脚时要同时向前挥左臂,如此才能沿着中直路线前行,否则身体就会失去平衡而失中。这行走时左右交替之动作,就是在使身体不偏而求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重心得到了动态平衡中的稳定,即:求中而稳重也。
我们知道太极拳所求之中是不中之中,即:时中也。而太极拳之重也同样是变中求不变,动中寻稳定。不变的是人体对地心的重力;变的是重心的位置。因此,随时调整自己的重心位置,是求中的不二法门。太极拳修炼者的重心,可以上移,也可以下移;可以在身内,也可以在别人“摸不着”的身外。诚然,太极拳修炼者能够这样如此自如地调控自己的重心,是有其独特的功夫的,完全不是在身体姿势的高低与扭转中做到的!否则难免堕于双重之病。中心与重心的混淆不辨是造成双重的重要原因,而快慢不分、大小不明以及多少不清等等均是双重之病的具体表现。王宗岳先师在《太极拳论》中对此双重之病开出的灵丹妙方是:“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综上所述,在太极拳修炼中,欲中必知重、求中稳其重、调重守其中、中重相伴,则太极拳道所求之中得矣。
6.6.3中与虚
太极拳人无不把“分清虚实为第一义”。拳论云:“开合虚实,即为拳经。”因此,太极拳道所求之中,也必然离不开务虚求实。但是,依师所传,我要说的虚实不是有人所言:身体为实,内里为虚;有形为实,无形为虚;上为实,下为虚;前为实,后为虚;左脚为实时,右脚为虚;右脚为实时,左脚为虚;……太极拳道所论之虚实,与有形无形没有必然联系。往往是你看到了的,也似乎摸到了的,但那个却是虚;而你看不到、摸不到的,却有作用的那个无形的东西是实。这个东西虽无形,却有无比的威力,的确实实在在。这才是太极拳道求中过程中所展现出“处处总此一虚实”的变化之神奇魅力。
既然太极拳道修为求中必论虚实,那有朋友会问:你这篇博客谈的是“中与虚”,为什么不是“中与虚实”?答曰:就虚与实而论,虚是重点;虚为体,实为用。虚为实之基础,为实之母体;而实为虚之外显,为虚之实用。故只须说虚,不必说虚实。
《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这段话运用到太极拳道中就可以理解为:虚则能受、静则能观。比如,一只空杯子我们才能往里灌水,一个空心皮球我们才能往里充气;太极拳在打手搏击时有一个重要的法则:虚接敌。也就是拳谚云:“四梢空接手,接手点中走。”为什么要虚接?因为虚能受,只有虚接才能把对方之来力接受进来;接受了对手本力之后,再经过神意气相融而中和,进而才能使之实化为太极拳的内劲。
婴儿在母体中无私无欲、虚静清明。离开母体来到这个纷杂的世界上,受外在各种现象之干扰,日渐为七情六欲所惑,杂念丛生,真性尽失。所以,只有致虚守静才能复归本性,才能“虚其心则神见”而内观外察宇宙万物之真实,进而就能悟道而得道。太极拳的修为同样必须先求虚静,由虚静而生实有;这个实有才是真实而真有。
太极拳道所言之虚实既然不在有形之体上变化,那又在何处而变呢?答曰:在中而变,即:虚实是在求中的过程里完成变转的。正如班侯先师在《虚实诀》中所云:“虚虚实实神会中。”所以,中以虚而待称之虚中。只有虚中,才能“先天一炁自虚中来”,“道以虚通为义”。虚则无碍,太极拳修炼中只有虚通,才能节节松开、节节贯穿,才能完整一气而周身一家。只有虚中才会与敌相对时,一经接手就将与对手的接触点虚掉,既虚掉自己的本力,也虚掉对方的来力;此刻对手之来力掉进了我的虚中,中由虚而“填实”,并转换成自己的神意气之中和;这时对手由于失实而虚,我方毫不迟缓地顺势而发,以实击虚,必胜无疑。此乃《虚实诀》云:“中实不发艺难精。”正如太极拳前辈所云:太极拳应敌,其最妙处在以虚静胜人。
但是,知虚未必能虚;知虚而能虚绝非易事。难就难在太极拳道的虚实变转不是在有形之体上完成的;不从神意气之中和去“变转虚实须留意”,试想如何能达到“虚怀若谷、虚静无为”之神明!
6.6.5中与和
师云:求中必讲和。何谓和?
其一:和者,平也。太极拳修炼贵在心平气和。有平才和。平和则能真静;真静而通神明。正如三丰祖师在论平与中的关系时所云:“心不起波之谓平,心执其中之谓平,心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当练拳者心平定而气顺和时,内心世界开始安静下来,头脑中杂念渐渐排除,外界干扰慢慢消失。此时,虫鸣鸟叫还依然,水音风声仍照旧,但好像逐渐离你而远去;直到听而不闻,开始生出一种感觉:刚才还在的胳膊没有了,继而身体也感受不到了,甚至身体与身外失去了界限。这时身内与身外万物都恍恍惚惚,空空寂寂;若有似无,直至视而不见。此刻,真静出现了!一切都不复存在;唯一存寄的只有无比聪慧而敏然的灵性;“气遍身躯不少滞”,“腹内松静气腾然”。畅通鼓满的内气,聚蓄了雷霆万钧之力,待触欲发。此乃:蓄而未发,平则守中。
其二:和者,谐也。太极拳所言之和谐,就己身而言要做到: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正如《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所论:“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因此,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之外三合,周身上下十八个部位动则俱动,静则俱静,分合有制,统一协调则周身一家矣。太极拳所言之和谐还要做到: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动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即所求之: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之内三合。内三合之关键在於:心、意、气、力之分清其责、先后有序。要做到:心领意、意导气、气运身、身随行;神(心)先意至,气催身随。其先后不可倒置,其职责不容混淆。就敌我而论,太极拳所言之和谐更要做到:内外相合,彼己相谐。彼不动,己不动;彼欲动,己先动。己之先动应是与敌尚未接手,吾之神已渗敌而接,吾之意已透彼骨里。此乃师云:“未曾接手分胜负,神接意打定输赢。”
简言之,太极拳修为所求之中和就是无过无不及。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无过无不及呢?我想就目前拳界存在着的认识与修为的误区浅谈两点。
其一:关于“四两拨千斤”。
太极拳修炼者无不把“四两拨千斤”作为衡量太极内功的重要标尺。顾名思义,以己轻巧之内劲即可破敌笨重之本力。然轻巧之内劲何以获得?不少修炼者以为应敌时只用“四两”,而修炼时就只练这“四两”,结果用功数年依然徘徊在太极内劲之门外。究其原因,恰恰误在没有练就这“千斤”。这里需分两层来解释。首先,太极拳所练之“千斤”非常人所言之千斤。拙力、本力莫言千斤,就是万斤也无用。太极拳所要练的是积柔成刚、无形无向的内功“千斤”。其次,太极内功是千斤为体,四两为用;四两出于千斤。太极内劲如长江之源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极内功就是要练就这无穷尽的内劲。专注“轻灵”、只练四两是当代太极拳修炼的严重误区!如果这个问题不能深究悟道,则今日太极拳演绎成为绵软懈松之太极操就不足为怪了。诚然,四两也好,千斤也罢,无非都是量化之比喻。果能内劲有得,与人打手时,需一斤取一斤,取一斤一两则过;需半斤调半斤,调四两则不及。有“千斤”之体,厚积薄发;用时按需所取,才能时时处处做到“无过无不及”。
其二:关于“五阴与五阳”。
有朋友说:五阴并五阳就是太极拳所求之无过无不及。拳论《内劲歌》也云:“惟有五阳并五阴,阴阳无偏称妙手。”上述所论,应该不错。然何为五阴与五阳?我的回答是:己身之“劲库”假设蓄有千斤,取走一斤还余九百九十九斤,如不补足千斤则不及而失中。具有太极内功的修炼者,既能随需而取,更能适时而补。用一还一,取五补五,此乃五阴并五阳,相济而和用,因需而用,“劲库”无竭,取补随意。这才是太极拳修炼中“五阴五阳是妙手”之真实所在。
实际上,四两千斤与五阴五阳都是太极拳求中和的体现。四两千斤的按需所取,是与人打手时双方关系上的无过无不及;而五阴五阳是自身“劲库”的无过无不及。此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综述,太极拳道之中和即神意气致中和也。求中必求和。离和则中无求;离中则和无存。如道家所言:“除情欲,守中和,是谓知道,要妙之门户”。
关于中,庄子曰:“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太极拳《乱环诀》云:“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师云:“能得枢纽环中窍,自然动静互为根。”
何谓中:神、意、气致中和而无过无不及。
中与定:以定求中,用中固定,中定相求。
中与重:求中稳重,调重守中,中重相伴。
中与虚:虚中能受,中实则发,中虚相因。
中与和:平和蓄中,和谐有节,中和相守。
谈来说去,中定、中重、中虚与中和,原本是一回事儿。还是回归老子的教导吧:“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7双重之病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6.7.1关于双重之病的不够准确的论述
其一:某某拳论这样说:古人云,持德者昌,持力者亡。易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盖言虚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化则无滞耳。善应敌者,常制人而不制于人。而况自为人制乎。用功虽纯.苟不悟双重之弊,犹未学耳。
此书作者又引用了《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引用的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乾卦的象辞.乾三联与乾三联重叠成天,天体运行,日复一日,从不休止,君子就应自强.努力不懈.力求进步。我认为此卦与《太极拳论》中的双重之病是风马牛不相及,扯不到一块去。他又盖言:虚则灵,灵则动……用功虽纯,苟不悟双重之弊,犹未学耳。我认为该文虽引经据典,然具体涉及双重,犹未言耳。
其二:某拳论中对双重是这样说的:形的虚实开合.及上下相随方法.可不犯双重之病,内劲以丹田气海为中心的外发内收为用,可不犯双重之病,内劲与形体配合有逆从之法,阴阳动变平衡.可不犯双重之病.任何攻防招法变化.保证中土不离位的基础上乃自身内不犯双重之病。
其三:某拳论是这样说的:双重之病.病于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之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易也。
评:文中之义.双重之为病.是由于实,双沉之不为病,是由于虚,也就是说克服双重,只在虚实上下功夫.在实践中(推手与散手)具体虚实落于何处,还是不够明确。
上述几位作者.都是太极拳名家,其水平造诣均臻高级阶段。在双重问题上.非不明也,乃实不欲言耳。毋庸讳言.武林中对技艺保守保密非常严重.对一些高深技艺.只传子女或爱徒,对一般学子是泛泛而言,只教些皮毛,从不讲实质的内涵。有一篇序言中写到.世人演练太极拳,而得太极拳之真谛者可谓凤毛麟角,岂不闻内家拳术精微所在.亦深自秘惜,掩关自理.学子皆不得见,不少有志上进之后学.临太极之门径,望洋兴叹。致使太极拳水平每况愈下.推手变成了顶牛,将对方顶出圈既为胜者。
6.7.2如何理解双重
前苏联的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论”,即人的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外力(外界)的作用或刺激.身体的那一部位未经大脑指挥.不自觉地马上进行抵抗或躲闪.从而避免外界对自己的伤害。这种不自觉的自我保护意识就是“条件反射”。这在太极拳理论中就叫作丢与顶。太极拳是高级的技击术.它利用人这种不自觉的条件反射的丢与顶(双重)来击败你。也就是说,对方的力作用到你身上某一点(接触点).你用力在这一点上去抵抗,双方的力集中在这一点上.这就叫作双重。
6.7.3如何避免双重
如果你能在思想意识上(意念)丢开接触点上对方的力,把他转移到你的食指端(十宣穴)上,这叫错点.对方的力对你就不起作用.你自岿然不动。
结论是:无论在攻与防上,意念上丢不开接触点就是“双重”;能在意念上利用错点丢开接触点.就不是“双重”。如果双方都明此理,孰胜孰负?那就看你把接触点丢得干净与否,这就是水平问题。和“松”这个概念一样.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比如对方用力抓住你的右腕使你动弹不得,你这时用右腕努力去挣脱,双方的力都在你的右腕上,这就是“双重”。当然.谁力大谁胜.谁手快谁胜,这就是外家拳,不是太极拳。如果这时你把右腕松垂.把点错到你右手食指端十宣穴上(能感到食指端有气感),食指端是个鱼钩.用意念钩住对方左脚外踝申脉上.因对方的接触点是右手手心,右手与左脚在生理学上是交互神经的对应点①你一转腰.右手定位随腰而动(实际右手未动.只是意在右手食指十宣穴上),即把对方掷出。
把右腕的力点错到右手食指十宣穴上克服了对方的力是阴,同时意念钩住对方左脚外踝申脉穴.而将对方掷出是阳,这就是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叙述有先有后,但阴阳互动.没有先后的时间差。
再如对方用手推你的胸部.在手未上前,你已然作到空胸紧背(气贴背).胸部有了接触点.你把该点转移到右手食指十宣穴上,十宣穴指向对方中心线.通过中心斜向对方身后一点。超其象外得其寰中.你只是指向空气.并未接触对方实体.对方已仰出。
6.7.4口诀:尾闻上三山,错点到指端,手动身腰定,身动手相连。
6.7.5交互神经
“交互神经”的意思是行走时向前迈左足,则右手自动向前摆出,迈右足,左手亦同时自动向前摆出,双脚跑得越快,双手摆动得越快。走与跑用的是脚,不是手,手为何如此摆动?这在生理学上叫作交互神经,这是不自觉的动作,目的是保持自身平衡,在交互神经上有对应点的部位有:左肩与右胯,右肩与左胯,左肘与右膝,右肘与左膝,左手与右足,右手与左足,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与左足小、四、三、二、大趾。
王培生大师把西方生理学交互神经理论,用在太极拳的技击上,以破坏对方平衡,这是一大贡献。例如,你要沉采对方右肘,把注意力放在对方右肘上,即犯双重之病,而是采对方右肘,意念放在对方右肘对应点一一左膝委中穴,对方即应手而扑。
6.8太极人体
如果说,“道”是勉为其难地命名世界整体的景况,“阴阳”则是理直气壮地展示二元对立的状态。
6.8.1古人对于阴阳两者的效用、表现和特征都做过描述
阴阳制约世间万物,推动一切变化,是事物生长与毁灭的根源,也是观察世界的立足点;阳化为气,而阴聚成形,天地的差别,正是阴阳能量的显现,阳扩散为无形的天,阴积聚为有形的地;阴性的是静态、滋养、含藏的,阳性的则是躁动、创生、肃杀的。理解了这个二元对立的模型,有助于真正体悟合而为一的实相,因为阴阳正是天地之道,观察一切万有——从人体到宇宙——都适用。
6.8.2从太极图说人体
描述阴阳最简洁隽永又影响深远的,是太极图,脱离了文字的局限,成为人类文化史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象征符号,华夏文明的爱好者,甚至把它放到国旗上。太极图中的阴阳,是两条鱼,又是彼此的鱼眼,这揭示了阴阳的两种关系模式——两者相对,或是彼此包含,前一种称为相克,后一种就是相生。太极图是道的象征,对道有所领悟者,都试图自处于阴阳平衡的中点,所以儒者尚中庸,觉者行中道。中道从图上看,恰是两鱼中间的S形曲线,它是能量和谐的关键。    人体的阴阳,中医探讨最多,但是着眼于有形的肉体,其实还是偏于阴性,对经脉的探讨固然是研究气,但这气脉还是在肉体里运行。居现代西方医学主流的对抗医学,则更着眼阴性,化学加物理的手段,只对身体的物质构成下功夫,对阳性几乎全无了解。而实际的人体,不止寻常可见的肉体部分。意念这类的无形能量暂且不论,单只可感知而又非物质的构成,古今皆有发现。人际的客套寒暄,常会因为对方面色红润,夸一句“气色好”。但其实这“气色”二字是误用,准确讲,面色红润是血色好。血是有形的,属阴,容易看见,气是属阳的,无形,不易分辨。汉代方术发达,专门有一类术士善于“望气”。需要通过训练,才能看清气色。方法是,在暗室之中,看各种颜色的布料,长期训练后,视神经的敏感度得以提高,终于能够准确辨别。这样训练出来的眼神,就可能看到人的气色。   
传说尹喜驻守函谷关,有一天远远望见有紫色的气从东而来,他因此拦住了打算出关的老子,不递交学术成果不让走,我们就有了《道德经》。紫气东来的典故,正与望气有关。至于佛经中谈到,佛陀从面部、从口中、从全身都能放出各种光芒,更能让人对人体无形部分产生不尽的想象。   
孩童的眼神容易看到人体轮廓外有一圈光晕,或黄或蓝,或其他颜色,不知道是不是还有这样的记忆,但我们往往误以为是眼花。其实这就是一层气色。   
通过训练,看气色的能力可以恢复或提高。平时可以买些彩色卡纸,把自己的手放在卡纸上,通过柔和的眼光观看,久之就能看到光晕。观看的要点是让眼光放柔和,而不要注视,意思是当你看着卡纸上的手掌,同时你依然能看到周围的桌椅,有人走过等等,目光是散射而不聚焦。一段时间训练后,就容易看见人的光晕,也就是气色。这时候,你就能逐渐感知到人无形的阳性能量了。   
除了视觉的感知,触觉也能够带我们探索。当人心平气和的静定状态下,伸出手去感知旁人的身体,往往还没触及皮肤,就会感觉到斥力、吸力、流动感、黏着感等等,这也是在感知人体的无形能量。   
人的肉体,由骨肉血液皮毛次第构成,物质的密度不同;每个人的光晕气场也有振频不同的层次,我们易见的是振频较低的部分,振频越高,感知越难,但也并非不可能。   
近代以来,西方的灵性研究者把人体的无形能量部分,称为能量场(Auric Field)。一些具有较高感知能力的人,对能量体的层次进行了观察,有共识并加以命名。从过往的鲁道夫·史丹纳(Rudolf Steiner),到如今的芭芭拉·布兰能(Barbara Brennan),都有这方面的著述。而赛安慈和吴至青老师的中文著作《还我本来面目》中,对人的能量场有详尽的介绍。简单来说,能量场由多个结构层和氤氲状态的非结构层间错组成,整体的外观是一个扩展到肉体外一臂距离左右的金色的蛋。   
另一个古老神秘的体系——印第安的巫士传承,则把人肉体之外的能量称为明晰纤维(Luminous Fiber)。从卡洛斯·卡斯塔尼达(Carlos Castaneda)的介绍看,该系统所见人体无形的层面,与气场、能量场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是由明晰纤维组成的明亮球体,明晰纤维与宇宙的庞大能量连接在一起,每个明晰球体与宇宙整体的能量有一个连接点,非常明亮,被称为聚合点,人的明晰纤维穿过聚合点向宇宙能量深处延伸。   
要看见无形能量,并非人人做得到,但是用身体的其他感官来获知,却有法可循,能够普及。知行并举、功夫高深的太极拳师父,常常教人在练拳时要感觉自己的身体是一个球,这个球是有无结合整体的:有形的是身体;无形的是气,或叫能量,更精深的是“意”。练拳者不是以身体使力,而是在统摄阴阳两部分做功。所以,练得真正上了道时,太极拳不只是武功,是养生的善法,更能成为探索宇宙之道的门径。   这些对于无形部分的描述,会让我们对人体的构成形成新的见解。将无形部分与有形的肉体综合起来看,可能就是太极图的模样。有形的肉体是阴性的鱼,无形的能量体是阳性的鱼。 鱼眼何在?肉体属阴,它的鱼眼——所生的阳,在脐下三寸的丹田。虽然道家有上中下三个丹田的说法,但是从典籍的重视度结合经验来看,脐下的丹田最为重要。看过武侠书,都知道“气沉丹田”,是将体内的阳性能量——气,有意识收摄起来。古人认识到腹为阴,而阴中正能生阳。与此相对,背为阳。无形能量体属阳,要到人的背面找,它的鱼眼何在,印第安人告诉我们了——聚合点,位置是在背面后方约莫一臂距离偏右之处。   
这样也就容易理解,脊柱对我们的重要。脊柱的位置就是太极图上的中道,它的形状恰巧也是S形,其中不止贯穿着有形的神经,无形中脉的昆达里尼的灵蛇之力也从此通过,这正是阴阳能量交会的要道。   
身体无形的部分难识难见,但因为阴阳能量相互依存的缘故,从有形的入手,就可能把握无形。所以有识之士,都推崇静修,身体先安定下来,就可能对能量体作主。中国和印度都有系统的方法,概要言之,先是身体姿势调整,而后从呼吸入手,对身体动态的部分加以控制,然后将控制逐步扩展到思想、感受和心念,当这样的控制力增强到一定程度,人可以将其集中到内在或外在某一特定的事物上,并且持续保持,这种状态,一般称为禅定,其实是人能真正把握自体能量的状态。  
到了这时,佛家可以进入各种三摩地,也就是自行选择,控制心念持续作用于特定的内在事物;道家可以出阳神,将人精神的感知力自由扩展;印第安巫士可以移动聚合点,进入不同振频的世界;西方灵者可以星芒体漫游,也与之类似……   世界一体,但常人感知二元。二元相互依存,把握其一,即能影响其二。太极图告诉了我们合二为一的可能,而所谓修行,就是用自己的身心去实践。   
从自身起步,这幅导航图,可以带我们探知世界的整体。
6.9太极气功
6.9.1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师,血为气之母。气赖血养,血靠气行。
这句话,说出了气与血的关系,也说明了气是存在于血液当中的。
6.9.2几个与太极气功密切相关的概念
一是:沉降。
当人在拿大顶、站倒立的时候,一会就会把脸憋得通红、变紫,这说明血液在人体内,是向下沉降的。
二是:膨胀。
人在运动中,人体内部温度会增高,血液的温度也会增高,就会造成血液的膨胀,同时,血液就会造成压力的增高。
三是:压力往弱的地方释放。
当人在运动时,比如跑步,会变得脸色通红。
由于运动,造成血液温度、压力增高,又由于人的肌肉力很巨大,增高的血液的压力,无法往肌肉里释放,就会反而往上,就是脸部这个肌肉力小、压力小的地方释放,所以,才造成的脸红。
四是:通透性(通畅性)。
上学时都做过实验,就是在一个玻璃杯里,放进去许多黄土,然后在倒上水,就会发现,水往土里渗透的很慢。当改成沙土时,水渗透的很快,那么,把黄土与沙土的渗透能力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沙土的渗透能力很大,这里就叫通透性强。
6.9.3太极气功练习中的感觉与现象
练太极拳,是由上而下练出沉来,同时气也随着沉慢慢练出来的。
先说手臂:
当手臂的肩关节松开了,手臂就慢慢地有沉感了,那么手臂就逐渐的感觉沉重、膨胀,越练感觉越强烈,练到一定程度,手掌就开始变红,手掌感觉有针从肉里往外扎,嗖嗖的非常疼,手掌由红、变紫、变青,后又回到红色。
这个过程说明,运动造成血液的压力增高,又由于肉体松,变得通透性增加,加上血液的沉降的作用,以及手掌的肌肉力比手臂的肌肉力弱,那么血液,就会往手掌的方向运动、释放,所以,手掌就变得通红(如同跑步脸红的原理一样),那么,手掌有针扎的感觉,是气在打通毛细血管,说明通透性增加,使得气遇到的阻力减小,使得气的传输容易,速度也快,那么,气才能顺利的达到手掌,才能有针扎的感觉。
练出手臂沉来以后,到一定程度,手腕做勾手时,会感觉小臂里有一个小球,随着脉搏冲撞手腕的脉搏处,非常难受,所以就改为直着手腕做勾手了,过了这一段时期,这种现象就慢慢消失了,身体其他地方没有这种感觉。
说明做勾手,给了气血的通畅一个阻力,所以,气血走到这里才形成冲撞。
再说身体:
手臂练出气来以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练出身体的气,说明身体的气很不好练。
练到身体时,开始觉得在胸部的中间,与心脏平的位置,往里有5公分的地方,感觉里面长了一个如同枣大小一般的瘤子,越练长的越大,最后如同一个小苹果一般大小,而且越练,这个瘤子就慢慢地往下走,走到心口窝,也就是“人”字的地方,也就是胸骨与肚子的肉体结合处时,这个小苹果,如同一个灌满了水的气球,突然爆裂,把里面的水,给洒在下面的肉体上了,这时一下子感觉肚子的肉体很硬,因为上面感觉是水,由于有比较,所以感觉肚子的肉体像冰一样硬。
慢慢的,肚子的肉体的冰,慢慢的从上面融化,融化的冰,变成水,等于冰,在托着水,在慢慢地往下融化。
当融化到小腹时,就是太极拳所说的气沉丹田吧。
练到这里,在做动作时,肚子就会随着动作的转动而转动。
冰化到小腹下,会自动进行分叉,接着往下融化,融化到大腿部的中间时,你已经松到腿上了,以后,会练到脚底下为止。
胸口里面感觉长瘤子,是由于这个地方距离心口最近,心脏给出的血液的压力最大,而且胸部中间里面开始最先松,使得气血能够往这个地方释放、膨胀、并且汇集到这里,由于瘤子涨到一定程度,沉降作用,又由于瘤子下面的松化,又使得这个瘤子慢慢的往下降。
通过这个练出气来的过程可以看出,肉体松,给血液膨胀的压力往肉体里的释放创造了条件,同时,血液的沉降作用,又使得膨胀后的气血下面僵硬的肉体慢慢的融化。
练到脚下以后,肉松以后,使得肉体的通畅性增加,使得气血能够在肉体里顺畅的通行,就是拳论所说的气遍全身了。那么,这个融化的过程,就会感觉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
6.9.4结论
太极拳的气是练出来的,必须经过练出来的过程,才能体验出太极的气。
太极拳是一种放松运动,该用力的地方就用力,但尽量用最小的力,不该用力的地方就放松,那么,不用力的地方的放松,就给气血通畅性创造条件,当气血没有阻力了,就能达到气遍全身。
7禁忌
第一、忌串门走户。太极拳是内家拳,重点要内外双修,如参杂外家拳的招式修炼就很难登堂入室。
第二、忌杂拳同练。练太极拳与其他杂家拳同练,容易造成体内气血散乱,很难练通周天 。
第三、忌过急速成。功不是单靠学能得到的,而是练出来的,只有练至火候,才能水到渠成,没有直通车,欲速而不达也 。
第四、忌过火求功。练太极拳关键是搭好桥,调好息,只有文火攻之才有津液满池,丹药而养。口腔不松,牙关紧闭,搭桥过紧,就会口干味苦,损精耗气。
第五、忌松散无力。松是太极拳之门,是太极拳练者入门的第一关,松是使关、节、椎松开,使肌、腱、肤扩张,让气血直达梢端。绝不是松散、松乱、松懈。
第六、忌僵硬练力。太极拳是用意不用力,是柔中藏刚,松是太极之门,僵硬是太极之绊,用气滞气,用力伤气,是太极拳之大忌。
第七、忌突击使招。太极拳的技击法则是:不撞不顶,逆来顺受,以力而化力,以四两拔千斤。突击使招不但不能取胜,反而容易两败俱伤。
第八、忌轻浮奇舞。身沉则气沉,轻浮则气燥,平、稳、沉、实是太极拳的基本要求,“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太极拳之拳法,“圆、旋”是太极拳法运动的轨迹。是拳则有击,没有不打人之拳,太极拳是一种“巧妙力”之拳,轻浮奇舞,花花架子,好看不中用,也与养生无益。
第九、忌心杂多言。练太极拳的核心就是净心调息,生津炼丹。心中杂念是练好拳的一大障碍,必须排除。其次,俗言有“屁多无病,言多无命”之说,练拳者边练边说话,是耗津耗气的罪魁祸首,也要严格控制。
第十、忌神不守舍。太极拳是三分形式七分意,十分技巧在神气。招为术,神为势,有招无神招无力,招术神通才灵威。神力透心,神威难测,神光威严赛锐器。练太极拳一定要达到手、眼、身合步,精神气意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8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渔郎学数数,
开始还在练太极。
拳打脚踢不像样,
一笑一哭吹牛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军 发表于 2016-3-18 18:06
今天渔郎学数数,
开始还在练太极。
拳打脚踢不像样,

卡卡卡——吱——卡卡卡
小宋你好
请输入服务指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0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肚子又饿得咕咕叫。亲哥,练太极能扛饿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0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在水中 发表于 2016-3-20 06:24
练太极不能扛饿。对了,这段时间老听你说肚子饿,建议你赶快找个帅哥厨师把自己给嫁了,免得你总是虎视眈 ...

很久没喊你大爷了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0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在水中 发表于 2016-3-20 06:30
不对,也许是水区的男性水民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你

我在这潭水里玩了快10年了,怎么,你觉得我是来表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蔓哚儿 发表于 2016-3-20 00:02
肚子又饿得咕咕叫。亲哥,练太极能扛饿吗。

扛饿,越练越感觉肚子里有太极球转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在水中 发表于 2016-3-20 06:30
不对,也许是水区的男性水民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你

不要做无端猜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1-24 10: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