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星星小倩 于 2013-7-27 11:10 发表 昨天读得不够仔细,今天重新读吧,来看看筒子楼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1.杂菌 诗句呈现了杂菌往上爬的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玫瑰之冢 于 2013-7-27 13:50 发表 我想,每个写字的人,久了,便都会有自己的气息。 而对于诗歌,我已谈不上“热爱”,书写之于我更多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如呼吸之于生命。 那么,你能够喜欢或者说时常的去关注它们,这更多或许是潜在中的某种 ...
原帖由 玫瑰之冢 于 2013-7-27 13:55 发表 向低处的书写,也许不光指向诗歌作者的着眼视角,还是一种文字所传达出的气息。 书写习惯与关注视角,一定是随着人生的阅历与时间而变化的。 一个痴迷于文字的人,也注定是一个“不停找寻真相”的人。这样的真 ...
原帖由 星星小倩 于 2013-7-27 20:05 发表 你诗歌的气息,你回帖时说话的语气,都独有你的味道。 是啊,书写已经变得这么自然而然了。我遇到你的时候,你 ...
原帖由 忧郁的青蛙 于 2013-7-27 20:38 发表 我的真相 从技艺方面延伸到精神方面,然后再延伸到哲学方面,对我来说现在的哲学让人很清醒,也算个疗伤药吧,
原帖由 漠雨 于 2013-7-27 23:18 发表 写的真好,好像我在那里
原帖由 容柒柒 于 2013-7-28 16:12 发表 很久没有在这里说话,因为很久没有读到这里淋漓的文字了。
原帖由 玫瑰之冢 于 2013-7-25 12:24 发表 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些人,还愿意“试图”去还原一下平凡且庸常的生活,而非一再去描画内心的、理想化的生活。 那么,当这些被熟视无睹的部分被一点点白描而出时,也许它们真得不那么讨喜,甚至显得让人生厌。但 ...
原帖由 玫瑰之冢 于 2013-7-29 09:34 发表 人总要成长的。无论生理还或心理。萌芽、成长、成熟、衰老、死亡,无人能够逃脱这样的规律。而如果说写作对于自我的价值,其中有一项大概就是“延缓衰老”或者“促进成熟”,这完全相悖的两个指向,都不过是为了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8 01: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