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挑战者中秋诗会】之国庆系列《多声部》(定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2-10-3 19:34 发表
读这个要结合题目来读。“多声”---不同时代的声音,不同国度的声音,不同阶层的声音,揉到一起,经过阳光的再创造,形成了新的节奏和腔调。古今中西大穿越,玩得得心应手,而且很自然一点也不牵强。

推,必须得推 ...

你这样说,更得民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也是觉着好,却不知道好在哪
隐约中一股浑厚的历史气息,用多元化的现代元素“轻佻”地串联在一起,读的时候,大叔那有些沧桑的可爱脸蛋开始在我脑海里逐渐清晰,嘴里哼着“切克闹~洞赐打赐洞赐打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2-10-3 19:44 发表
俺也是觉着好,却不知道好在哪
隐约中一股浑厚的历史气息,用多元化的现代元素“轻佻”地串联在一起,读的时候,大叔那有些沧桑的可爱脸蛋开始在我脑海里逐渐清晰,嘴里哼着“切克闹~洞赐打赐洞赐打赐——”: ...

你娃子完了,你被日本女上司害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始终觉得,诗性就是人性——内在的独特的个人质感,独一无二的,没人能学的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写作的人都属于绝对的个体,才构筑了文学意趣的永不凋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非 于 2012-10-3 19:47 发表

你娃子完了,你被日本女上司害苦了。

我心独念苍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喜欢西老师多一些。苍老师太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非 于 2012-10-3 19:53 发表
我比较喜欢西老师多一些。苍老师太猛了。

问问大叔的意见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太白酒桶 于 2012-10-3 19:30 发表
看完评论,更加一头雾水。
这样的评论,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2-10-3 19:31 发表
漂亮!第一个尤其漂亮!民国的马车
从无声片的划痕上缓缓驶来。
《圆舞曲》与《国际歌》的区别在于
贝多芬将圆形的休止置入黄河,壶口就能旋出姬的发髻。
而欧仁·鲍狄埃的榔头
在敲击一个看门的石头狮子,石匠们 ...


谢谢丫头来读。中国的民族问题,在帝王消失之后,就是国共问题,但他们之间又是血脉相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酒桶估计是喝多了酒,云里雾里。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2-10-3 19:32 发表
来自南方的革命者
在上世纪的卷宗里
隐藏了错版的月亮,李白从另一个朝代翻窗而入
把故乡分配给每个仰着头的人。
“晚安,钟山”。他们相互交换战袍上的质感
鞋跟的声音
喘息的声音
蹦嚓嚓嚓

绝!



从生死矛盾到相互交融,他们交换了相互的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竹丫头 于 2012-10-3 19:34 发表
读这个要结合题目来读。“多声”---不同时代的声音,不同国度的声音,不同阶层的声音,揉到一起,经过阳光的再创造,形成了新的节奏和腔调。古今中西大穿越,玩得得心应手,而且很自然一点也不牵强。

推,必须得推 ...



谢谢了。这个是训练非线性单元局的组合练习。块状的结构如何拼接器来,并且形成有效空间。我想民族的东西比较好整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非 于 2012-10-3 19:42 发表

你这样说,更得民心。
妃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2-10-3 19:44 发表
俺也是觉着好,却不知道好在哪
隐约中一股浑厚的历史气息,用多元化的现代元素“轻佻”地串联在一起,读的时候,大叔那有些沧桑的可爱脸蛋开始在我脑海里逐渐清晰,嘴里哼着“切克闹~洞赐打赐洞赐打赐——”: ...


谢谢圈圈夸奖,节奏和动机也是诗歌重要的要素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莫O0o 于 2012-10-3 19:48 发表
始终觉得,诗性就是人性——内在的独特的个人质感,独一无二的,没人能学的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写作的人都属于绝对的个体,才构筑了文学意趣的永不凋零。



赞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04: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