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山城子

山城子摘句学习红颜(系列-今8-9席芷与青蓝格格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先生真是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洛阳寒雪 于 2012-9-11 11:09 发表
来学习,山版主点评的很准确,在欣赏这些精华部分


谢谢寒雪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1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淡若春天 于 2012-9-11 11:38 发表
老先生真是认真,学习。



问好淡若春天!
——向年轻人学习,不认真学不到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8、学习席芷《春秋来信》里的美句

◆ 春秋来信

就像有面镜子,有辽阔的秋水,和我。

忽然你来,忽然秋风
忽然明月,高悬九月

何人记挂大地,大地赠我秋果
何人落泪,秋果安全坠落

骤然飞起的鸟,带走的是
触摸我时,移经湖面的云朵

只有你呵,那么乌黑的眼睛
从黄昏开始,留下来陪我


学习:
2-3行:第一个“忽然”,规范语法行走;第二个第三个“忽然”,就扭动腰肢风情起来了。
“忽然”,是表时间的副词,常规用法必然有动词的搭配。然而,第二、三个“忽然”却与名词“秋风”“明月”搭配了。这样便使“秋风”“明月”都有了动态含在里边了。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阅读效果,既精炼又活泛,立刻诗意盎然了。
而如果都像第一个那样传统,说“忽然刮起来秋风”“忽然高悬了明月”,诗味就没了。从修辞上说,这是“忽然”的复沓与短语的排比。

4-5行:如果说2-3行具有了创新的美感,那么4-5行呈现的则是传统的修辞美。首先是“何人”的复沓美,使两行成了不等字的排偶句;其次是“大地”的顶针美,不回环也有回环的意味似的;三是“秋果”由宾语到“主语”的反复美,也有些回环的味道。

2012-9-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9、青蓝格格《镜月书》里的美句
文/  山城子


美句
我的爱啊!红着脸
我红着脸。成为你的奴隶和主人
(摘自青蓝格格《镜月书》二)

学习:
“爱”——形容词用为名词的借代式活用,也是“的”字短语“亲爱的”的省写。
“红着脸”的反复,强调两个人同样地羞涩而激动。
“奴隶和主人”——意义在于互为奴隶和主人,暗示相互爱得极其深切。


美句:
我会用清香的饭菜爱你
会写一般好的诗,爱你
更会用仰视和俯视的姿态爱你
(摘自青蓝格格《镜月书》四)

学习:
1、“会……爱你”的复沓,不仅形成了分句排比,而且也是递进格的运用。
2、形容词“清香”所显示的是移就格的运用,也可以看作是“清淡香甜”短语的省写。
3、“仰视和俯视”既可以看作是借代格的拓展(局部情态或动作代替整体事情),也可以看作是委婉格的拓新。而从阅读效果看,则是一种春情美满的暗示。

2012-9-23于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3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3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口号 于 2012-9-23 16:38 发表
学习


欢迎口号朋友现身红颜!
家伙地,你的水性真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3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老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继续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口号 于 2012-9-23 16:38 发表
学习


谢谢口号光临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春意阑珊 于 2012-9-23 17:32 发表
问好老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继续继续。。。。


谢谢春意妹子 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3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学习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3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捻儿 于 2012-9-23 21:50 发表
很好的学习方式


谢谢捻儿!!——我这样学习,对我帮助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春意阑珊 于 2012-9-3 14:49 发表
呵呵,老哥真是细心啊!
等你收集好后,俺来坐享其成。
词类活用,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可以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2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进耒学习研究精华诗和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2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解读很舒服,喜欢这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9 0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