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杨望远 于 2012-7-24 18:15 发表 宽容需要历史,无论是哲学史还是历史,观点之间、习俗之间、审美之间等等,都在说明一个问题,人可能局限于一个时代,容易把一个时代的正确性理解为永恒时间上的正确性。而更重要的是,生活在时代中的人又往往不具有 ...
原帖由 阿D 于 2012-7-24 14:27 发表 宽容两字,说着简单。做着的确不易,而且很少有人去做。 很好的文字,问候。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7-24 14:59 发表 你分析了很多,决大多数我都同意,尤其是关于“我并没有如何做到宽容的答案,宽容一直是我深思的论题。”康德的道德观就很奇怪,他说道德规律是:永远这样做,那么你就能希望你的行为的准则或有决定性的原则,变成为 ...
原帖由 静仔 于 2012-7-25 12:02 发表 送货员的例子我加了前提,我说“如果”那女的侮辱了他,那么我认为他可以拒绝搬送,即使工作丢掉。所以我很清楚自己可能并不知道双方的矛盾的起因和核心在哪,所以这个例子完全可以被视为虚拟。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7-25 12:18 发表 是的,你知道逻辑推理的第一个条件往往是自明性的,这个自明性首先要先做检查。但是你把道德的尺度建立在个体的认识境界上来,就令我刮目相看了。这就回到了道德(德兴)是知识论和认识论的范畴来,在这里道德将 ...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7-25 02:03 发表 静仔这篇文章真是来太好,确证了我一些想法。即大爱离开无限界进入现象界后,在亲己性原则的检查下,道德的尺度其实是个体的认识境界。因为现象界是杂多的,在二分思维的对立性下,道德的尺度通过对立进入道德的实践 ...
原帖由 静仔 于 2012-7-25 12:25 发表 这段话我勉强理解为反对康德的普遍道德律,而近似我认为道德是约定俗成。
原帖由 石侃 于 2012-7-25 12:40 发表 是的,我反对康德的普遍道德规律,大爱不过就是上帝的翻版,约定俗成还要研究其“发生学”。根本道德的范式就不是老百姓的事情,老百姓在我看来不过就是受众而已。
原帖由 静仔 于 2012-7-25 12:43 发表 那你的道德范式是贵族的产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25 17: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