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7-7 20:17 发表 背景我其实是了解的。因为喜欢向日葵也不只一天两天了,多少会查查百度,梵高这个故事最大的悲哀在于自残,谢谢大叔做了解释,“采用象征手法”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7-7 20:18 发表 这首结尾的结构做大了,你说的是对的。
原帖由 圣歆 于 2012-7-7 20:21 发表 大叔,其实俺们都很关注你,昨晚就不约而同地贴出你的诗歌,大概是心有灵犀吧,但发表意见的应该是我最尖锐吧。呵呵,有个题外话,加你的群咋没回应?俺也很想和你们这些高手交流的呢。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7-7 20:30 发表 群号:129288784 我没接到信息呢 大胆批评,批评是体现水平的。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7-6 23:54 发表 恩,对的,他是有问题的人,你得搜索一下这个画的故事。
原帖由 大漠孤旅 于 2012-7-7 21:32 发表 问好大叔!看到你这一首诗歌,我便一直在搜集有关的题材,看是不是能够引导自己更深层次的理解一下你的作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22: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