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5745|回复: 134

【诗功夫第一期】讨论作品-胡月《冬日的鸽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3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隐匿于意象中的象征—浅说胡月的鸽子

  就如台湾文学评论家简政珍所说:「诗来自现实,但又要从现实中超脱。现实促使诗人逼视今生今世,进而冥想历史。诗是人文精神的化身,它关照周遭活生生的人,文笔随着生命起转。(引自:《诗和蒙太奇》)」因而诗人的创作也往往由自身所感触的事件去发想写作的思想。胡月这首《冬日的鸽子》,「鸽子」在此是意象,也是一种象征,就像半遮面的《麻雀》,并非真指我们一般人所见到的「麻雀」,而是透过我们在日常所见的特性,来象征诗人所表达的事物。因而文本所指向的「鸽子」、「鸽群」其实都是象征与主角有关的「人」或「人们」。而通过这样的了觧,我们再来读读文本:

《冬日的鸽子》  文:胡月

一个蓬头乱发的人
弯腰,脱去一身有斑纹的兽皮
阳光是湿的,鸽群越过探查者的领地
遍地飘荡良知的纸屑

冰凉的老屋焦渴
鸽群提升的空气沉重,掀翻了
一地的落叶。偶像死去的第二个清晨
瓦砾疼痛,蜕变成鸽子
在屋宇与天空之间
来回涌动

蓬头乱发的人
与瓦砾前世相识,相互点头致意。

兽皮是梦的外衣,在深锁棺木的地窖门口
摆放。鸽子瞧一眼,弯曲,慌乱经过


  诗在意象的呈现,有时概而化之,将主体置于背景或成为背景的角色,比如第一段
    一个蓬头乱发的人
    弯腰,脱去一身有斑纹的兽皮
    阳光是湿的,鸽群越过探查者的领地
    遍地飘荡良知的纸屑

一个蓬头乱发的人/弯腰,脱去一身有斑纹的兽皮」,这二句描写人与事,主人翁走完一段旅程,「弯腰」是鞠躬致意,同时也有「下台」的意射,「脱去一身有斑纹的兽皮」这句话象征了主人翁在下台前,是一个有身分地位和权势的人,所以「阳光是湿的」表示此人的下台并非自己所愿意的,而是被迫的,但被谁逼迫的呢?「鸽群越过探查者的领地」,诗人的这一句就把意思表明清楚,被他的同样身份的一群人所逼迫的,因而在此我们就可明显了解到「鸽子」、「鸽群」在诗中的意象,相对于麻雀,它们不是一般的小老百姓,是有身份地位或者有权势、或拥有某种力量的人,而且这一力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而一群人去探查主人翁时有是以某种「仁义道德」的正当借口去的,所以诗人写了「遍地飘荡良知的纸屑」。

  从第一段的呈现,可以发现诗人点明了创作的意图,这是关于某事件的诗文,而此一事件是敏感的,所以诗人选择了「鸽子」来做为意象的投射,同时通过意象的呈现,将诗人所表达对事件的意涵象征了出来,因而在第二段我们可以读到事情的后续发展
    冰凉的老屋焦渴
    鸽群提升的空气沉重,掀翻了
    一地的落叶。偶像死去的第二个清晨
    瓦砾疼痛,蜕变成鸽子
    在屋宇与天空之间
    来回涌动

冰凉的老屋焦渴/鸽群提升的空气沉重,掀翻了/一地的落叶。」一群人在一个具有杈力/仲裁力/审判力的地方,把主人翁的事一一翻出来审判了,「偶像死去的第二个清晨/瓦砾疼痛,蜕变成鸽子/在屋宇与天空之间/来回涌动」,偶象也是一个意象,象征着人外在的权势和地位,而「瓦砾」则代表着过去在偶象下面办事的人,它们虽然因为偶象的失去,而不得不有所失去,但这一失去,也同时表示另一机会的发生,因而也就有机会蜕变了成为「鸽子」了。故而在第三、四段,诗人写了
    蓬头乱发的人
    与瓦砾前世相识,相互点头致意。

    兽皮是梦的外衣,在深锁棺木的地窖门口
    摆放。鸽子瞧一眼,弯曲,慌乱经过

那个「偶象」脱下了「兽皮」变成了「蓬头乱发的人」,变成了「瓦砾」,而之前由「瓦砾」变成「鸽子」的看见那件致使人失去身份地位或杈力的「兽衣」时,虽然心有余悸,但也一样趋赶向前。

  整首诗可以说是十足的意象诗,但在意韵和深度上都是耐人寻味的,可见胡月前辈的写作功底相当浑厚,且笔锋锐利。不过,千朔有这样的疑惑,一是在很多人直观读诗的结果,可能读不出鸽子和瓦砾关系。也就很有可能读不出「冬日的鸽子」其所表征的意涵,不知胡月前辈当初选择鸽子为此诗的意象主轴,想法是什么?第二是在此诗的第三段,这一段文字虽然只有二行,但再全诗仔细阅读后,千朔个人认为此段真的有必要存在吗?并非写了不好,再细想之余,这里是表征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但从第四段来看,也似乎有此意涵?所以是要再删改或者保留现状,这可能要由诗人自己再想想。第三整首诗就文本读来,是属于稍为线性的写作,且现代主义的思想相当浓厚,它直观地表达了诗人对某事件的看法──「人生如梦」,世间一切事都是如幻如电如雹如雾,但我们的一生是否要活得像一只穿着兽衣的人呢?就如诗人所写的「兽皮是梦的外衣/在深锁棺木的地窖门口/摆放。」因而「鸽子」在此,所要表征的也就朦胧了;然而再反之细想这可能是诗人故意地转换,因为此一「鸽子」也可能是指向读者──说我,说你吧。

  当然,本文纯为千朔个人读诗所感而写,简单地淺说个人所体所悟,极大可能误读了胡月诗人的文本,因而欢迎诗人指正,也希望各位诗友大家一起讨论。

[ 本帖最后由 千朔 于 2012-6-23 15:5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文本有什么缺点,都可以直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提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6-23 15:56 发表
哈哈

花土土不说说我读的缺点吗?千朔其实是颇为单纯的人,读这种牽扯到政治的诗,阳光大叔还真是会挑人呀呀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精彩,很认真!
支持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2-6-23 16:00 发表

花土土不说说我读的缺点吗?千朔其实是颇为单纯的人,读这种牽扯到政治的诗,阳光大叔还真是会挑人呀呀呀


可惜不能发表情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读不出鸽子和瓦砾关系。也就很有可能读不出「冬日的鸽子」其所表征的意涵,不知胡月前辈当初选择鸽子为此诗的意象主轴,想法是什么?


————恰好我也读出这个。我觉得意象之间的互动与意象清晰的指向在诗歌中起到非常重要的递进与贯通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而言,这首诗,死结太多。另外,我觉得作者这个“鸽子”抓的不好,表达也缺乏有力道的指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象与意象之间没有形成合力,是最大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得很精彩!挖出了隐喻的主线。
对于诗中运用的意象,鸽子,一般来说,象征着和平和友好,与联系题目《冬日的鸽子》,是在冰冷日子中的喻物。
诗中有几个重要用词:
一:“鸽群”是许多鸽子,鸽子,是指一只或是这种动物的统称。诗中很明显,这只鸽子是落单的。
二:“一个蓬头乱发的人”,诗中二次出现这样的句子,一般来说,这些的人是失魂失意的人
三:“兽皮”诗中也是二次出现,一般来说,兽皮是野兽的皮,代表凶狠等。第一次是“脱去一身有斑纹的兽皮”,象征着曾有过凶狠的外貌。第二次出现:“兽皮是梦的外衣”/“在深锁棺木的地窖门口。摆放/
,日有所想夜有所梦,而这个外衣已死去。证明兽皮再不存在了。
    根据上述的三个意象,再联系千千首席的点评,切中要点。
    但问题是,作品为什么以代表和平与正义的喻物:鸽子为主要喻体?并且题为
〈冬日的鸽子》,难道暗喻着物极必反,正义的对立面是邪恶?
    我主要提出为什么以鸽子为主要喻体这个问题。
    本人不会点评,在学习大家的点评和理论。

[ 本帖最后由 天衣 于 2012-6-23 17: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咋读出来这个蓬头乱发的人倒是一位正义的化身呢,并且这种正义在得不到应有的正义维护后被“探查者”抽空正义的钙质而不得不弯腰屈服于一种强势力的悲怆结局呢。
就如现实社会中那些见义勇为的壮士在他的义举之后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安全保障一样。
鸽子和瓦砾,是正义的思想,正义的思想是永存的。

发点个人看法,算是瞎说。请大家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之所以用《冬日的鸽子》为题,我想应该就是正义不死,将会永存。别以为现在正义无法得到保障,但这只是暂时,总会有春暖花开的时候!
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酒喝多了,又在乱说。自己掌嘴三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条件不够,妄猜是对作者不负责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土 于 2012-6-23 17:04 发表
条件不够,妄猜是对作者不负责任的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妄猜的,除非作者不愿把自己的文本放到这个活动中,既然放了,只要没有对作者有一丝人身言语的不敬,我想,即就是妄猜,那也是对作者的尊重。反之,不理会作者的文本,那才叫不负责任。
花土说呢?
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01: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