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0354|回复: 106

【诗功夫第一期】讨论作品——逸鸥的《心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3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实在的,我只会根据文本发挥下个人能动,对于诗歌方面的优劣,我的确很模糊。而衡量一首诗歌的好坏,我个人总是认为能触动我并使我有所感悟的作品就是佳作,至少不是拙作。闲话少叙,进入正题。
逸鸥的原玉——

     《心态》

    我拉开我的夹克
  掏出一支香烟
  那些傍晚的行人
  行色匆匆。我不知道他们之间
  有没有人对我仓促掏出香烟的形态
  产生怀疑
  
  一辆警车从我身边驰过
  它的漠然也许可以证明我没有犯罪嫌疑
  我只是从我的怀里掏了一支普通的香烟
  没能掏出那样的
   一支手枪
  将尾随我来的黑夜
  击毙
  
  我需要火
  现在我可以从我的裤腰口袋
  从容的掏出
  打火机
  我在这个普通的黑夜点燃了我的普通的烟卷
  我让我的火在这个黑色的夜里继续
  燃烧成血的颜色


老实说,如果逸鸥这首诗的题目不是《心态》,我会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的豁牙橡皮斧咔嚓一声,闪了我的腰,碰破你一点皮。
正因为这首诗的题目是《心态》,所以才不得不对文本中过于罗嗦的少数文字另眼相待了。读完这首诗,我有点郁闷,我的大脑里首先出现了一个人,那就是契诃夫的《套中人》,在这里我不想说别里科夫如何长短,我只是觉得作者文本中的压抑气氛与别里科夫的生活行为甚是相似。
文本中多处出现貌似多余又恰是映射主题的字句,比如“我的夹克、仓促、我只是从我怀里、我的裤腰口袋、从容、普通的黑夜点燃了我的普通的烟卷、我让我的火”等这些字句。
这些看似多余的文字背后,正是一种惶恐不安的心态表现。也就是说,我只是用我的东西而不是用别人或从别处偷来的东西,所以,我才无所顾忌。
这些,也许就是所谓的语言艺术吧。
至于文本暗示什么,我想还需大家去想象吧,从现实生活中、从社会角度都行。
最后一节,也就是
我需要火
现在我可以从我的裤腰口袋
从容的掏出
打火机
我在这个普通的黑夜点燃了我的普通的烟卷
我让我的火在这个黑色的夜里继续
燃烧成血的颜色
——————————————————————
作者意图说明这种惶恐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也是正常的人,也有正常人的追求,可这种追求为什么只能在独自一人的黑夜中才能从容地流露呢?
值得思考!

————————————————————————————————
————————————————————————————————
【诗功夫第一期】再读逸鸥的《心态》
对于我解读过的帖子,我总是要经过几番回头,至于是不是对文本的一种负责我不太清楚,但至少我是认真的。因为这样在我对文本的认知上能够达到自我反省,所谓否定之否定。
比如今天再来读逸鸥的这首《心态》,我的大脑神经又一次兴奋了起来,而且连我都感觉我对诗歌的这次进入不可思议,甚至又将会给朋友们制造出很多的笑料来。
再三来读逸鸥的这首《心态》,我竟然感觉到这首诗歌写的非常好,从头至尾的好,也许让作者自己来读,他都不一定能体会到这一点,因为他也许在写这个文本的时候大脑处于一种朦胧状态的。
再读这首诗让我推翻了以前的认知,一个新的词语摆在了我的面前,那就是抑郁症。
为了能更好地迎合这首诗与抑郁症患者的行为表现相默契,我不得不先把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赘述一次:
抑郁症是病理原因复杂,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精神障碍。重型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悲观厌世、绝望、幻觉妄想、食欲不振、功能减退、并伴有严重的自杀企图,甚至自杀行为。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及时治疗。情绪障碍:患者心境不良,情绪消沉,或焦虑、烦躁、坐立不安;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丧失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精力减退,常常感到持续性疲乏;认为活着没有意思,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生不如死,度日如年,大部分患者有着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念。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
知道了抑郁症的概念,再来着手这首诗,你就会发现这个文本就是在描述一个抑郁症患者而且是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情绪障碍。


我拉开我的夹克
掏出一支香烟
那些傍晚的行人
行色匆匆。我不知道他们之间
有没有人对我仓促掏出香烟的形态
产生怀疑
——————————————————————
“我不知道他们之间\有没有人对我仓促掏出香烟的形态\产生怀疑”,心理健康的人在掏出一支香烟这个很普通很平常的一个大众化的举动时,是不会有这种不良心境的。
  
一辆警车从我身边驰过
它的漠然也许可以证明我没有犯罪嫌疑
我只是从我的怀里掏了一支普通的香烟
没能掏出那样的一支手枪
将尾随我来的黑夜
击毙
—————————————————————
而这一节,就更加凸显一个心态扭曲(也叫自闭)的病人与外界有一种排斥甚至敌对的思想,当然,这种古怪的行为也是一种幻觉妄想。而这种幻觉妄想的出现,正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加重的征兆;“没能掏出那样的一支手枪”,这个“那样的”足以说明他病态的心里已经反复出现过一把手枪的样子;“将尾随我来的黑夜 击毙”,暗示他要“走出深渊”,自杀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对于文本而言,这一节就恰好完成了向下一节转承的一个轻松过渡。  

我需要火
现在我可以从我的裤腰口袋
从容的掏出
打火机
我在这个普通的黑夜点燃了我的普通的烟卷
我让我的火在这个黑色的夜里继续
燃烧成血的颜色
————————————————————————
“从容地”,很坚定地,下定决心了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黑夜里燃绕自己,完成一个浴火重生涅磐。

如果从这一个角度看的话,那么最后一节除了有点罗嗦的瑕疵外,其余的文字都是再恰当不过了。

然后再回过头整理一下文本的思路,那就是:
抑郁症的出现——抑郁症患者病情的加重——抑郁症加重后患者最终抉择的结果(自杀)。

如果人生像一朵花,按所谓的正常逻辑来说,通常是花先开花、然后结果、最后凋谢。但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会认为是先开花、然后结果,但是没有凋谢。他们会感觉死亡是美好的,如果到了非常严重的时候,大脑将会被潜意识中的一种渴求死亡的本性所支配,觉得自杀是跟吃饭一样简单的事。

[ 本帖最后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6-30 12:3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凉椅我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刚上来就看见,食神辛苦!
主贴跟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亮起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这个作品的主要瑕疵被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诗的好坏真的很难判定,从文采?从哲思?从技巧?我只能凭着第六感官。要是用诗歌理论,我根本无从开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6-23 15:34 发表
恩。这个作品的主要瑕疵被发现

我总觉得逸鸥的结尾不太理想,感觉这个弯没转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许晓鸣 于 2012-6-23 15:34 发表
一首诗的好坏真的很难判定,从文采?从哲思?从技巧?我只能凭着第六感官。要是用诗歌理论,我根本无从开口。

你说的我赞同,我对诗歌理论也是瞎子进城。
多谢你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许晓鸣 于 2012-6-23 15:34 发表
一首诗的好坏真的很难判定,从文采?从哲思?从技巧?我只能凭着第六感官。要是用诗歌理论,我根本无从开口。


诗歌理论仅仅是评价体系中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唯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囫囵食神 于 2012-6-23 15:39 发表

我总觉得逸鸥的结尾不太理想,感觉这个弯没转好。

嗯,那个结尾确实流于通俗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食神把作者名字标明在贴子题目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2-6-23 16:10 发表
食神把作者名字标明在贴子题目上

窝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O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来这首诗主要用描述手法去表现,诗中切入了许多动作,如食神指出一样,这些动作如题目〈心态〉的自我表现,最终体现为:把黑暗烧成血一样的火红。

[ 本帖最后由 天衣 于 2012-6-23 17: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3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的重点放在“普通的”这三个字上面,
普通的烟,普通的夜,警察漠视,行人无暇一顾。

引用米卢的一句话,叫“心态决定一切”。

这首诗的问题在于作者所描述的“心态”背后的意义指向问题。从这么一个无聊的场景来看,那个隐伏的意义应该也属无聊的。不表态也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01: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