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766|回复: 87

[讨论] 我对这里有阳光《打电话的女孩》的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2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照样还是先给出这里有阳光的文本,如下:

《打电话的女孩》

她在里里街上把自己吹起来
像塑料玩偶。
黑帽檐上
有热烘烘的咖啡味道。
她要打电话了,每个指尖
都亮着彩色的号码

她说:嗨~

一边对橱窗里的模特儿
扭起腰肢,一边
对一只青铜色的蝴蝶挥挥手

那只蝴蝶撞在橱窗上了
转身又撞在电话亭的玻璃上。

街区在固定的音乐里行走
所有的窗户
都幸福地开着

2012.6.6

===============================

标题,给出了一个人物:女孩;一个事件:打电话。

第一节,第一句还给出了一个地点:里里街上。里里,其用法类似于“达达”;虽然发音方式和部位也相似,引起的感觉却大不相同。“把自己吹起来||像塑料玩偶”,这里意识状态比下意识状态明显,所以我把它看成是女孩的自我认定和自觉行为。“黑帽檐上||有热烘烘的咖啡味道”,帽子的颜色和形状,连同咖啡,是身份的一种外征,热烘烘给出了一种感官上感觉。“她要打电话了”,这个动作在吹起来和热烘烘之后,是有道理的。“每个指尖||都亮着彩色的号码”,依然带着色彩和热气。这一节里面有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不赘。场景和形象都很鲜明,这是我想说的。

第二节,其实只有一个“嗨”字。加上“她说”,我想更多只是行文上的考虑。

第三节,假如直接和第二节连在一起,第二节就有可能得不到强调,所以,分开两节一定是技术上的思考结果。“一边对橱窗里的模特儿||扭起腰肢,一边||对一只青铜色的蝴蝶挥挥手”,“青铜色”是带有明显指向性的暗示的,其规定性和强制性也很明显,看各人喜欢吧,我个人觉得有强烈主观色彩。整一节来看,却是呈现得很好的。替代性,相信阳光兄还记得我对赵丽华那首诗歌的批判性解释和揭露,无处不在的替代性。人的分裂怎么得到解决?这是一种答案。“在还是不在”,哈姆雷特的问题,始终是文学关心的问题。

第四节,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兴趣所在,不在“在还是不在”上,这是让人沮丧的发现。关心女孩现在变成关心蝴蝶了,这样,整首诗歌的重心就偏移了,关注的事件也偏移了。我想,作者在这里一定会做出强烈的抗议和重要的辩解,我们可以静心地等待。

最后一节,到了作者必须给出足够明确的方向性提示的时候了。“街区在固定的音乐里行走||所有的窗户||都幸福地开着”,第一个句子,似乎暗示了习以为常的惯性;而其共性,在第二句给出;第三句给出了一个价值判断。我关心的是“窗户”、“打开”二词,这个词跟第四节紧密相关,从蝴蝶的撞窗和街区窗户的打开看,这是一种对比,似乎暗示蝴蝶的困境和街区的无忧。但是假如结尾是这个意思的话,那么整首诗歌的结构和主题就会受到严重质疑和批判,我估计这不是作者原意所看到的。

所以,必须对最后一节做出新的解读,才能确保整首诗歌的有效性——当然,重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新解我就交给阳光兄了,因为阳光兄认为结尾无需再改,我就在最后一句的后面加个字吧:“都幸福地开着:嗨”,或者干脆点“都幸福地嗨着”。

读到最后有点头晕晕,不知道阳光兄要表达什么,所以就乱讲了。阳光兄,多多包涵就是。
发表于 2012-6-12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公园里会碰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就是各种老头当他们面对一些穿着时髦,甚至是奇怪的少女走过时,他们会有不同的反映。一些人显得沉默,一些显得和祥,一些会泛酸。但那些少女是不会理会他们的,她们沉浸在自己年轻的快乐中,生活充满着好奇和新意。我们都有替代性满足的时候,这也是天赋人权的,我有时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替代性满足的批判需要对审美对象的性质首先加以确定和衡量,否则批判就被批判所批判。如果少女的替代性满足是一种被社会所灌注的商品消费意识,并奢侈化,那么这是可以批判的。但如果少女是出自于美和快乐的天性,则这种批判就是反人道的。换言之,“真实性含括真理性”在某种情况下,会把主旨指认带向模糊,同时又会把审美理解带向不同论域,或合理,或不合理。于是带出无谓的争议(典型的事例就是那次赵诗的评论),一个简单的问题被其技术性地搅得高深莫测的样子。也就是西方后现代美学上的互文性折中主义,就是策略化写作的眼球主义和制造话题,带有艺术创作本身的免责性。艺术比它所批判的事物还要虚伪,还要商品化。

[ 本帖最后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12 23:0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帮你喊声阳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2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 天放兄也给莫00的“ 磐安之行”写个解读champio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2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诗歌和评读,对于读者是个很好的引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2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12 15:41 发表
我在公园里会碰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就是各种老头当他们面对一些穿着时髦,甚至是奇怪的少女走过时,他们会有不同的反映。一些人显得沉默,一些显得和祥,一些会泛酸。但那些少女是不会理会他们的,她们沉浸在自己年轻 ...



这个经典,我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2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2-6-12 19:08 发表
学习诗歌和评读,对于读者是个很好的引领。


谢谢迷雾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2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12 14:20 发表
照样还是先给出这里有阳光的文本,如下:

《打电话的女孩》

她在里里街上把自己吹起来
像塑料玩偶。
黑帽檐上
有热烘烘的咖啡味道。
她要打电话了,每个指尖
都亮着彩色的号码

她说:嗨~

一边对橱窗 ...


这个在大厅学习过了,再次感谢。我有些想法也会再发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2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发出来。记得我也跟了个。
关于心态年龄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2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放 于 2012-6-12 14:20 发表
照样还是先给出这里有阳光的文本,如下:

《打电话的女孩》

她在里里街上把自己吹起来
像塑料玩偶。
黑帽檐上
有热烘烘的咖啡味道。
她要打电话了,每个指尖
都亮着彩色的号码

她说:嗨~

一边对橱窗 ...


他在渲染一种情绪,一个女孩的情绪。感觉线条有点散,主次线条不够合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2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呆瓜 于 2012-6-12 20:21 发表


他在渲染一种情绪,一个女孩的情绪。感觉线条有点散,主次线条不够合理。



这个看的是对的,我也不知道故意将这些线条散掉,让它处于无序的状态上,期待阅读还原是不是一种致命的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的果 于 2012-6-12 15:41 发表
我在公园里会碰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就是各种老头当他们面对一些穿着时髦,甚至是奇怪的少女走过时,他们会有不同的反映。一些人显得沉默,一些显得和祥,一些会泛酸。但那些少女是不会理会他们的,她们沉浸在自己年轻的快乐中,生活充满着好奇和新意。我们都有替代性满足的时候,这也是天赋人权的,我有时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替代性满足的批判需要对审美对象的性质首先加以确定和衡量,否则批判就被批判所批判。如果少女的替代性满足是一种被社会所灌注的商品消费意识,并奢侈化,那么这是可以批判的。但如果少女是出自于美和快乐的天性,则这种批判就是反人道的。换言之,“真实性含括真理性”在某种情况下,会把主旨指认带向模糊,同时又会把审美理解带向不同论域,或合理,或不合理。于是带出无谓的争议(典型的事例就是那次赵诗的评论),一个简单的问题被其技术性地搅得高深莫测的样子。也就是西方后现代美学上的互文性折中主义,就是策略化写作的眼球主义和制造话题,带有艺术创作本身的免责性。艺术比它所批判的事物还要虚伪,还要商品化。

自我清新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琪琪格 于 2012-6-12 15:57 发表
帮你喊声阳光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琪琪格 于 2012-6-12 15:58 发表
建议 天放兄也给莫00的“ 磐安之行”写个解读champion

他那个太长了,说起来很麻烦。我是懒人,所以,以后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2-6-12 19:08 发表
学习诗歌和评读,对于读者是个很好的引领。

谢谢,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9 15: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